前 记
《宫门挂带》,又名《十大条陈》。故事见《隋唐演义》第六十四回,《说唐演义》第五十九回。系衡阳湘剧常演传统剧目。
唐皇李渊染病,李世民入宫侍疾,出宫时路经张、尹二妃宫门,知建成、元吉在内与二妃饮宴,怒而挂御带于门上以警之。建成见而反唆使二妃诬告世民无礼。李渊怒欲斩世民。诸臣谏奏,皆遭贬斥,唯褚遂良冒死以十道本章保奏,李渊悟而赦,并封赏遂良。
剧本由老艺人周友贵同志口述,经刘回春同志校勘付印。
人 物
褚遂良 生 李世民 小生
李 渊 生 秦 琼 生
徐茂公 生 张 妃 旦
尹 妃 旦 建 成 净
元 吉 丑 程咬金 丑
老太监 长孙无忌
两武士 小太监
第一场
(李世民上。)
李世民 (引)河清海宴,
愿父主乐享太平年。
(太监上。)
李世民 (念)上有乾坤捧日月,
下有尧舜善治国。
小王未曾登九五,
咱本是金枝玉叶。
小工,李世民,父王李渊,得隋炀帝之基业,国号大唐。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不言。昨日得儿报道,父王染病在床,又道是为臣尽忠,为子尽孝。理当进宫,与父王探病。内臣!
太 监 奴婢在。
李世民 摆骂进宫。
(唱)父王爷坐江山海宴河清,
普天下众黎民乐享安宁。
恨只恨王世充屡决战争,
是小王带人马把贼扫平。
美良城收尉迟天心大顺,
千秋岭收罗成保定乾坤。
内侍臣忙带路后官而进,
愿父王龙体愈免挂忧心。(同下)
第二场
(太监扶李渊上。)
李 渊 (唱)偶染风寒成重病,
心中焦躁不安宁。
内臣搀扶龙床上,(入内坐)
等候文武进宫廷。(打一更)
(太监引李世民上。
李世民 (唱)内臣掌灯宫门进,(进宫)
病床边问父可安宁?
儿臣见父王,愿父王万岁!
李 渊 皇儿平身。赐坐。
李世民 儿臣谢坐。请问父王,龙体如何?
李 渊 为父的病十分沉重。
李世民 父王且放宽心,昨日儿臣在午朝门外,得会一个海外云游先生,赠儿臣良药丹方,能医好父王之病。
李 渊 好啊!
李世民 内臣看玉盏。(内臣捧坏,李世民下药)
(唱)内侍臣看过了金杯玉盏,(站身)
对着了老天爷长叹几声,
愿父王龙身安天心大顺,
愿父王坐江山万载乾坤。
忙将这宝丹药父王吞下,(吃药,打二更)
药到病除龙体安宁。
父王苏醒!
李 渊 (唱)一霎时服罢药略着安稳,
浑身上下汗淋淋,
猛然睁开昏花眼,
李世民 父王!
李 渊 (唱)抬头只见李世民。
建成元吉成何用,
行孝还是我娇生。
为父赐你联珠宝带。
宫内宫外你细查巡。(接带)
李世民 谢父王。(李渊下,李世民出宫,打三更)
(唱)在宫内别父王内宫而进,
宫内宫外我去查巡。(下)
第三场
(太监引建成、元吉、张、尹二妃上。)
建 成 (唱)每日打坐在宫廷,
元 吉 (唱)一见二妃喜在心。
张 妃 (唱)内侍臣看过御宴饮,(四人入内坐)
尹 妃 (唱)庆贺殿下享太平。
张 妃 (唱)走上前来忙跪定,
尹 妃 (唱)殿下封我哪一宫。
建 成 (唱)有日小王登九五,
元 埋 (唱)昭阳正院永承恩。
张 妃 (唱)叩罢头来谢封赠,
尹 妃 (唱)谢过殿下好看承。(坐)
(四人吃酒。)
(太监引李世民上。)
李世民 (唱)父王龙体且安稳,
免得小王挂在心。
一步儿来在西宫门外,
(打“夜深沉”用丝弦,四人饮酒。)
张、尹 殿下饮酒。(四人同笑)哈哈!
李世民 (唱)笙歌嘹亮闹沉沉。
用手指破窗前纸,(向内看)
男女混杂饮杯樽;
上面坐的二兄长,
两位姨母笑盈盈,
本待闯进西宫院。
泄露机关罪不轻,
内臣息灯宫外站,
站在宫外听分明。
建 成 (唱)倘若父王把驾崩,
元 吉 (唱)我保兄王坐龙廷。
建 成 (唱)先开刀杀的李世民,(李世民大惊)
元 吉 (唱)后杀徐勣与魏徵。
张 妃 (唱)马段殷刘俱斩尽,
元 吉 (唱)做一个一朝天子一朝臣。
(建成、元吉二人同笑吃酒。)
李世民 (唱)可恨兄王太欺心,
子奸父妻灭天论。
他四人西宫行不正,
未曾登基要杀人。
左思右想无计定——
有了。
(唱)猛然一计上了心。
腰间解下联珠带,
将带悬挂在宫门。
(内侍解带交李世民手。)
内臣摆驾回宫转,
看他知情不知情。
(太监出宫门看,有带悬挂,取下。)
太 监 启娘娘殿下,二主秦王值宫,他去了,现有宝带挂在宫门。
张 妃 将带取了下来。
太 监 是。(取带)宝带在此。
(张妃接,四人出位。)
建 成 不好!
(唱)一见宝带吃一惊,
元 吉 (唱)冷水淋头怀抱冰。
建 成 (唱)走向前来双膝跪,
元 吉 (唱)还望姨母救残生。(张、尹扯起二人)
张 妃 二殿下但放宽心,将此事推在李世民身上,我二人上殿顶他一本,保殿下无事。
建 成 全仗二位姨母。
张 妃 你二人出宫去罢!
建 成 (唱)双手拨开生死路,(下)
元 吉 (唱)两脚跳出鬼门关。(下)
张 妃 贤妹,你我二人就将此事为题,手捧联珠宝带,顶他一本,管叫李世民,难免杀身之祸。
尹 妃 姐姐言之有理。
张 妃 (唱)我二人上殿奏一本,(下)
尹 妃 (唱)管叫世民一命倾。(下)
第四场
(太监引李渊上。)
李 渊 (唱)王坐江山天心顺,
河清海宴享太平,
内臣摆驾金殿进,(坐内)
且看臣宰把本伸。
(张、尹二妃上。)
张 妃 (唱)可恨李世民太欺心,
尹 妃 (唱)进宫欺娘灭人伦。
张 妃 (唱)快步且把金殿上,
尹 妃 (唱)山呼万岁见圣君。
张、尹 妾妃见驾,愿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 渊 梓童为何这等模样?
张、尹 启奏君,可恨秦王进得宫来,调戏妾妃,望主参详。
李 渊 秦王乃是仁德之君,焉有此事,寡人不信。
张 妃 万岁不信,现有联珠宝带为证。
李 渊 你将宝带呈上,寡人一观。
张 妃 现有宝带,请主龙目一观。(呈带,李接)
李 渊 奴才!
(唱)—见宝带怒生嗔,
大胆逆子灭天伦,
梓童且回西宫院,
寡人定斩李世民。
张 妃 谢主。(站身)世民世民,你明枪容易躲,(下)
尹 妃 暗箭最难防。(下)
李 渊 侍儿,宣二主秦王上殿!
太 监 万岁有旨,二主秦王上殿。
李世民 接旨!
(李世民上。)
李世民 (唱)忽听圣旨宣一声,
来了秦王李世民,
撩袍端带金殿上,(跪)
父王宣召为何因?
李 渊 奴才!
(唱)一见奴才怒气生,
骂声世民不是人。
叫声两班刀斧手,(武士暗上)
推去法场问斩刑。(李世民上刑具)
李世民 (唱)父王传旨将我斩,
倒叫世民解不明,
父王把罪对儿论,
纵死黄泉也甘心。
李 渊 (唱)谁叫你西宫不行正,
花言巧语对父论。
李世民 (唱)我怕是犯了哪条罪,
原来姨母诬害人。
我本待奏明二姨母,
使不得!
(唱)岂肯连累他二人。
我本待奏明二兄长,
使不得!
(唱)犹恐伤了手足情。
李世民愿做刀下鬼,
岂肯连累他四人。(下)
(长孙无忌上。)
无 忌 刀下留人,不好!
(唱)二主秦王要处斩,
吓得我无忌胆战兢,
快步如棱上金殿。
九龙口内见圣君。
臣长孙无忌见驾,愿主万岁!
李 渊 平身,归班。
无 忌 谢主。
李 渊 无旨宣召,上殿有何本奏?
无 忌 启奏主上,二主奏王,他身犯何罪,为何将他处斩?
李 渊 逆子淫乱宫廷,要将他处斩。
无 忌 万岁要斩二主秦王,为臣有本不敢冒奏。
李 渊 奏来。
无 忌 容奏。
(唱)万岁要斩二主君,
臣有一本奏当今,
你斩二主不打紧,
犹恐冷了文武心,
徐茂公曾为云游道,
秦叔宝打马回历城,
尉迟恭回转麻衣县,
程咬金依做草寇君。
马段殷刘俱散尽,
难道你一人独为君。
臣保本一非是为郎舅亲,
为的是吾主锦绣乾坤。
李 渊 (唱)无忌奏本理不明,
饰非文过便欺君。
武士即将无忌斩,
要与世民一路行。(刀手上取无忌衣冠,上刑)
无 忌 (唱)金殿昏了武德君,
苦苦要斩李士民,
徐茂公魏徵不保奏,
袖手旁观小罗成,
慢步且把法场进,
且看何人把本伸。(下)
(秦、程、徐三人上。)
徐茂公 (唱)撩袍端带去午门,
秦、程 (唱)大家保全二主君。
程咬金 徐道士,二主要斩,你怎么不上殿保奏。
徐茂公 要有功之臣,可以保得。
秦 琼 我在临潼山救驾有功,可保得?
徐茂公 些小之功,保不得。
程咬金 小弟三斧劈开老君有功,可保得。
徐茂公 小小功劳,保不得。
秦 琼 要何人才保得?
徐茂公 要文曲星才保得。
程咬金 要文曲星这也不难,我去魁星阁抬几个魁星来就是。
徐茂公 要不得,要人带文曲星,才保得。
秦 琼 应在几时?
徐茂公 应在午时,你我在朝房等侯。
秦、程 (唱)你我且在朝房等,(二人下)
徐茂公 (唱)那边来了文曲星。(下)
(褚遂良上。)
褚遂良 刀下留人!此本从哪里奏起?
(唱)听说二主问斩刑,
朝堂来了保驾臣,
保本官员推去斩,
长孙无忌问斩刑。
这都是西宫娘娘生巧计,
吾主为何认了真? (急)
有了,我不免斜插蟒袍,歪戴妙帽,仰面朝君,假装疯魔,有理,有理!
(唱)斜插蟒袍歪戴帽,
假装疯魔上龙廷,
上殿不见君臣礼,
问我一言答一声。
臣,褚遂良参驾。
李 渊 褚遂良,你敢么有此疯癫?
褚遂良 臣倒不疯癞,只怕主上有些昏——
李 渊 唔,你不疯癫,为何斜插蟒袍,歪戴纱帽,衣冠不整,上得殿来仰面朝君,是何理也?
楮遂良 我想二主秦王,身犯何罪,罪犯哪条,为何将他推去斩首?
李 渊 逆子淫乱宫廷,理当要斩。
褚遂良 二主秦王他有十大功劳,主上今日将他推出斩首,你君心何忍,我臣心何安?
(唱)曾记驾坐太原郡,
三造晋阳主为君,
二主征讨王世充,
收来瓦岗众英雄,
麻衣县收了胡敬德,
千秋岭上收罗成,
离乱之时保你坐,
到今日太平年你乱杀人。
李 渊 殿前武士,(刀手上)将他推去处斩。
褚遂良 且缓,臣有十道条陈,未曾奏明,奏明了,再斩不迟。
李 渊 呈本章上来。
褚遂良 臣修本不及,乃是口奏。
李 渊 把你一道条陈奏上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一道条陈,就是夏朝禹主,享受江山四百余载,后山一君,名曰桀王,宠爱一妃,名叫妹喜,进得宫来残害大臣,到后来成汤王兴兵去伐残暴,将桀王追在南巢岭上丧命,他的江山何在?
(唱)桀王无道乱家邦,
贪恋酒色斩忠良,
南巢岭上把命丧,
一统江山付成汤。
李 渊 刀斧手,将他斩了!
褚遂良 且慢,十道条陈,还只奏明一道,还有九条未曾奏明,道道要斩,哪有许多人头落地,奏明了,再斩不迟。
李 渊 刀斧手退下,(刀斧手下)容你奏明十道条陈,二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二道条陈,奏的是商汤王,享受江山六百余载,后出一君,名曰纣王,宠爱一妃,名苏氏妲己,此女子进得宫来,与纣王每日在宫中朝欢暮乐,不理国事。内有三家老臣,箕子、微子、比干老宰相等,箕子谏奏不准,囚于牢狱,微子隐入山林,继有比干,老宰相苦苦奏谏不准,反赐他龙凤宝剑剖心而死。怒恼八百诸侯,反出朝歌,后来火焚摘星楼,纣王坠楼而死。万岁,这也是前朝一个皇帝,依臣看来,可算得一个无道昏君。(指渊,太监指褚大胆,褚不怕人头落地)
李 渊 (唱)褚遂良奏本气昂昂,
把孤比做商纣王,
纣王宠爱苏妲己,
万里江山无下场。
准了二道条陈,三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三道条陈不是别个,就是那周幽王天子,宠爱一妃,名曰褒姒,此女子进得宫来面不带笑,幽王心中不乐,心生一汁,起造一台名曰云台,带褒姒往云台游戏,点烧烽烟,各路诸侯只怕是哪国兴兵造反,一个个披挂齐整,来在云台,抬头一看,却原来幽王与褒姒在云台饮酒作戏,文武一个个有兴而来,无兴而归。那褒姒才得一笑。后来犬戎国造反,兴兵前来;也是放起烽烟为号,文武只怕又是幽王与澳姒在台作戏,一个个袖手旁观,那褒姒女一笑不要紧,笑得万里乾坤无救也。
(唱)幽王本是无道君,
云台烽火焚烟燉,
各国抽手不救应,
万里江山一旦倾。
李 渊 准了三道条陈,四道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四道条陈,不是别个,就是晋国有个晋献公,宠爱妃,名骊姬,此女子进得官来,屡进谗言要害申生太子,好一个晋献公只是不听,那日骊姬心生一计,用蜜糖梳头,同申生太子到御园戏游,那蜜蜂聚在骊姬头上,申生不解其意,用扇随后将蜜蜂赶开,晋献公在楼台观看,逆子果有此事,调戏爱姬,此时将他斩首,重耳太子见事不好,介子推保他周游列国十九年,后来大兴晋国,后世人等谈论献公真是一个宠妻杀子的无道昏君。(指李,太监指褚大胆,褚不怕)
李 渊 (唱)褚遂良奏本怒冲冲,
把孤比作晋献公,
献公后来崩了驾,
万里江山绝丁宗。
五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五道条陈。楚国有个楚怀王,在午门起造一台,名曰选妃台,选尽天下绝色女子,进得宫来,日间高唱饮酒,晚来交枕而眠,不光朝纲大事,后来各国王子造反,他的江山一旦休矣。
(唱)前朝有个楚怀王,
贪恋酒色乱朝纲,
后来各国把反造,
万里江山无下场。
李 渊 六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六道条陈,有一个楚平王,秦穆公设下临潼大会,各国王子前来斗宝,伍子胥保太子以赴临潼大会,伍员力举千斤,吓得秦穆公胆颤心惊,将无祥女许配楚国太子为妻。那无祥女生得天姿国色,平王欲纳子妻,总觉有些不便,驾前有一谗臣名叫费元忌,奏上一本,把金鼎轿改为银鼎轿,无祥女改为马姣姨,内有伍奢苦苫谏奏,谏奏不准,降他满门斩尽杀绝,伍子胥逃出昭关,在吴团借兵十万,与一冢报仇。将平王尸首鞭挞八日化为淤泥,这也是前朝一个皇帝,依臣看来,他是个猪狗之君。(指李,老太监指褚,褚不怕)
李 渊 (唱)平王本是无道君,
父纳子妻败人伦,
任你奏明十道本,
寡人不听半毫分。
七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七道条陈,不是别个,就是那吴王夫差,宠爱一妃名叫西施,他用陆地打舟,众宫女赤身露体,并舟而行,行之不动,一个个跌倒在地,吴王哈哈大笑。内有伍子胥,苦苦谏奏,竦奏不准,倒还罢了,反赐他尼胤凤宝剑,那伍子胥自割而死,将人头悬在午门,后来越国伐吴,他的江山一败涂地。
(唱)吴王夫差无道君,
宠爱西施乱朝廷,
错杀子胥忠良将,
越国伐吴失乾坤。
李 渊 八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奏的八道条陈,齐国有个齐湣王,宠爱一妃子名曰邹氏,这齐王日饮百杯不醉,夜宿十妃不息。众大臣苦苦谏奏,不该错赶孙伯林,责罚孟尝君,到后来,燕伐齐国,拿住湣王,六月六日,日晒湣王而死,万割邹氏而亡,这齐王可称得禽兽之君。(指李,老太监指褚,褚不要人头也要奏)
李 渊 (唱)褚遂良奏本不思想,
把君比作齐湣王,
后来日晒湣王死,
千刀万割邹氏亡。
准厂你八道条陈,九道奏来。
褚遂良 容奏,臣的九道条陈,不是别个,就是隋炀帝杨广,他欺娘奸妹,杀父夺权,荒淫酒色,乃是主上亲眼得见的。他平白无故,下杨州观花,惹动了十八王作乱,死在五花棒之下,是这样为君,可算禽兽也。
(唱)欺娘奸妹是杨广,
杀父夺权丧天良,
后来死在五花棒,
一统江山归大唐。
李 渊 十道条陈奏来。
褚遂良 容奏。
老太监 慢着,你十道条陈奏明九条,万岁未曾传旨,赦却二主秦王,你再若奏本,你颈上有几个脑袋?
褚遂良 且慢,倒是公公言之有理,十道条陈奏明九道,未曾赦免秦王,还未奏明十道,我颈上有几个人头吓。(急脸)有了,我把十道奏明,纵然将我杀了,死在九泉,也落得青史名标。吓,罢,不要了!(丢纱帽)
(唱)万岁要问十道本,
就是当今武德君,
文武对面不敢讲,
背后道你是这个……
李 渊 什么这个?
褚遂良 是是是那个……
李 渊 什么那个?
褚遂良 罢!
(唱)道你是个无道君。
李 渊 (唱)褚遂良奏明十道本,
金殿辱君欺寡人。
叫声两旁刀爷手,
(刀斧手两边上。)
李 渊 (唱)捆绑法场问斩刑。(绑褚)
褚遂良 冤枉吓!
李 渊 扫转,吓,你为何临刑叫冤?
褚遂良 非是为臣临刑叫冤,请问主上,二主秦王几时进宫?
李 渊 一更进宫。
褚遂良 几时熬药?
李 渊 二更熬药。
褚遂良 几时出宫?
李 渊 三更出宫。
褚遂良 娘娘奏道二主几时进宫?
李 渊 一更进宫?
褚遂良 几时调戏?
李 渊 二更调戏。
褚遂良 几时出宫?
李 渊 三更出宫。
褚遂良 是吓,万岁言道,秦王一更进宫,二更熬药,三更出宫,娘娘奏道也是一更进宫,二更调戏,三更出宫。我朝中只有一个秦王,难道有两个秦王不成?哼哼,万岁,你心中要放明白些。
李 渊 你道没有此事,为何现有联珠宝带为证?
楮遂良 臣借带一观。
李 渊 拿去。(褚拿带)
褚遂良 且慢,二主秦王,不进宫调戏,这联珠宝带为何落于奸妃之手吓?(急脸,细看)嗡嗡嗡,奸妃奏道,与他扭袍,一个不从往前一拉,一个不从往后一扯,此带必有破坏,观看此带,霞光万道,八宝无损,并无半点破坏,哼哼,我褚遂良要保全二主秦王,就在这一本。(对李)万岁!吓,娘娘奏道,二主调戏于他,一个不从,往前面一拉,一个不从,往后面一扯,拉拉扯扯,此带必有破坏,观看此带,霞光万道,八宝无损,万岁,心中要放明白些。
李 渊 是这个……
褚遂良 什么这个?
李 渊 是是是,是那个……
褚遂良 什么那个?
李 渊 寡人不得明白。
褚遂良 要人头落地了,你才得明白,公公拿过来。(将纱帽戴起)
老太监 你好大胆。
李 渊 待王传旨。
(唱)寡人金殿出赦旨,
法场赦却他二人。(李渊暗下)
褚遂良 请驾。
(唱)接罢赦旨下龙廷,
哈哈哈!
老太监 你好胆量! (伸大指拇)你好大胆量,我服厂你。(暗下)
褚遂良 (唱)笑坏文武两班臣。
文班中笑坏了徐勣魏徵,
武班中笑坏了咬金罗成。
他也笑来我也笑,
哈哈哈!(将圣旨舞蹈放在左肋内,一时不见,急,四处找来,圣旨仍然在左肋内)在在在(笑)
(唱)法场上赦却他二人。(下)
第五场
李世民 (内唱)君臣金殿上了刑,
(二刀斧手押李世民、长孙无忌上。)
无 忌 (唱)可怜你年少一命倾。
李世民 (唱)汗马功劳今何在?
无 忌 (唱)吾主不念忠良臣。
李世民 (唱)卿家休把小王怨,
无 忌 (唱)不怨天来不怨人。
李世民 (唱)君臣来在法场等,
无 忌 (唱)两眼睁睁等时辰。
褚遂良 (内)圣旨到,冠带接旨。(世民和长孙无忌外面穿衣)
(褚遂良上。)
褚遂良 圣旨下,二卿接旨。
李世民
无 忌 万岁。
褚遂良 听宣读。皇帝诏曰;寡人误听谗言,误绑二卿,多亏褚遂良保奏十道条陈,保全你二人性命,官复原职,按旨谢恩。
李世民
无 忌 万万岁。
褚遂良 二主、国舅受惊了。
李世民
无 忌 有劳先生保奏.
褚遂良 臣救驾来迟。
李世民 好说。
褚遂良 一同上殿。
(牌子“大开门”,人三同下。)
第六场
(太监引李渊上。)
李 渊 (念)远观旌旗起,
但听好消息。(内坐)
(褚遂良上。)
褚遂良 (念)连奏十道本,
保全他二人。
臣交旨。
(李世民、无忌同上。)
李世民 法场得活命,
无 忌 死里又重生。
李世民 儿臣参见父王。
李 渊 皇儿平身。
无 忌 臣见驾,愿主万岁。谢主不斩之恩。
李 渊 长孙无忌,加升三级下殿。
无 忌 谢主隆恩。险做刀下鬼,今做两世人。
褚遂良 不是我保本,焉能得活命。
无 忌 威谢褚大人。(下)
李 渊 褚爱卿进位。
褚遂良 臣。
李 渊 上前受封。
褚遂良 臣不愿受封。
李 渊 为何不愿受封?
褚遂良 吾主赐臣圣旨一道,进得宫去,查明此事。
李 渊 寡人赐你圣旨一道,进宫查明此事。
褚遂良 臣领旨。
李世民 褚卿哪里去?
褚遂良 领奉圣旨,进得宫去查明此事。
李世民 褚爱卿你在此多事。
李 渊 皇儿为何阻拦?
李世民 非是儿臣阻拦,这是儿臣早晚之间,在二位姨母跟前,未曾行其孝道,才有此事。
李 渊 (哭)皇儿可称仁德之君,褚爱卿听王封赠。
(唱)为王封你太子太保,
吏部天官在朝廷。
褚遂良 谢主隆恩。
(唱)万岁王从今后休听谗言语,
休得要伤了你爱子身。
李 渊 (唱)褚爱卿休得要将孤谈论,
待寡人下位来细说分明。(出位站中间)
为皇儿斜插蟒袍歪戴帽,
为皇儿假装疯魔上龙廷,
为皇儿连奏十道本,
为皇儿不顾死和生,
为皇儿前朝古人俱比尽,
为皇儿险些一命倾。
用手带过世民手, (行腔)
向前拜谢褚先生,
为王后宫把宴摆,
君与臣父与子同享太平。
后宫摆宴,寡人返驾。
褚遂良 请驾。(尾声,李渊手扯世民同下)哈哈哈,褚遂良,你这顶纱帽好险。哈哈哈!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