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吴容甫
前 记
“芦花荡”是衡阳湘戏的传统剧目。原剧比较简单,整理本增加了张飞到芦花荡时唱的“醉花阴”,描绘了芦花荡的环境;同时在周瑜登场时,唱了一支“四门子”和一支“刮地风”,描绘了周瑜大败后的心情。此外,对张飞的唱词中“凭着俺破黄巾的威风抖擞”、“当日个退敌在当阳,今日里水淹了长沙”等词句,均参照京剧本子以修改。
本剧经衡阳湘剧团艺朮委员会集休讨论,由湘剧演员谭保成和吴容甫先生共同整理,并由吴容甫先生执笔。
人 物 张 飞 周 瑜 众兵士
(众兵士急上。)
张 飞 (内)三军!
众兵士 有。
张 飞 (内)列开旗门!
(众兵士列开。)
张 飞 (上念)草笠芒鞋渔夫装,
豹头环眼须似钢。
跨下一骑乌雕马,
手提丈八蛇矛枪。
某,燕人张翼德。本了军师将令,带领三千人马,挡住芦花荡口。待那周瑜到来,把他擒(做身段),把他擒下马来,(做身段)一不打他,二不杀他。尔道为何?
众兵士 我等不知。
张 飞 都只为他在那三江夏口,赤壁之间,也有这么些小的功劳。军师将令,谁敢违抗,三军!
众兵士 有。
张 飞 列开!
众兵士 喳!
(兵士变换队形,成一横列于后。)
张 飞 (唱“醉花阴”)
俺将这环眼圆睁,
虎须儿也那乍开。
我骑,我骑,骑一匹暴劣乌骓,
越岭个跋山;
只俺这丈八蛇矛,
翻江也那搅海!
我觑,我觑,觑着那下邳城,
纸扎儿般的嚣墟;
那虎牢关,
粉墙儿这般样的矮。
凭着咱破曹兵威风抖擞,
我战,我战,战吕布气势轩昂。
斩袁将胆量充怀;
我觑,我觑,觑周瑜如同草芥。
那鲁肃——
他是个井底虾蟆。
遇着咱张爹爹,要将他摔(做身段),摔(做身段),
(唱)摔下了马。
管叫他在梦中见张飞——哈哈,哈哈哈!.
也是一个怕煞!
当日个退敌在当阳,
今日里伏兵于芦花。
响炮出兵!
(张上马、圆场。)
众兵士 来此芦花荡。
张 飞 列开!呀!——
(张下马入芦苇丛中。)
(唱“醉花阴”)
芦花荡,一片茫茫,
隐闪闪,波光荡漾。
芦花几,迎风飘扬,
沾衣巾,也太轻狂。
众三军,芦苇内好隐藏。
(张复从芦苇中出。)
张 飞 三军!
众兵士 有。
张 飞 埋伏荡内。
众兵士 喳!
(众兵士、张飞埋伏芦花荡,下。)
(周瑜匹马单抢狼狈上。)
周 瑜 (唱“四门子”)
图荆襄,奇计难瞒诺葛亮,
心腹事,付与汪洋。
本督,周瑜。是俺定下“假辽灭虢”之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不幸被那诺葛亮识破,他四路埋伏人马,杀得俺一场大败。俺不免催马加鞭,赶回东吴,再作道理。
(唱前腔)
实指望,荆州城下逞这豪强,
又谁知兵败在荒郊。
(圆场。)
呀!
(唱“刮地风”)
又只见芦花飘飞苇叶黄,
静悄悄无人喧嚷。
俺勒住着马,
紧握着枪,
来至在,芦花荡,小心提防。
(周瑜持枪冲下,张飞率众出逼周后退。)
张 飞 周瑜,咱的儿!你哪里走!
周 瑜 呸!张飞,张飞!你挡住本督的去路,可有你军师的将令?
张 飞 你说张爹爹没有军师的将令?睁开儿的狗眼,儿且看着。
(唱“满江红”)
奉军师令下,
奉军师令下,
将人马埋伏在芦花。——哎呀!
只听得吶喊摇旗大战发,
向垓心猛迎着敌军马。
吱吱地咬碎钢牙!
恁在那黄鹤楼,
要把咱大哥哥谋害杀。
俺今日到此来活拿。
只见儿披头散发力困乏。
周瑜,咱的儿!
武艺又不佳,
儿的枪法难招架,
偏倔的遇着于咱。
俺扭,扭住了青铜铠甲,
扯,扯破了玉带菱花。
也不用刀来砍,鞭来打,
只用俺这丈八蛇矛,
擢,擢得儿遍体酥麻。
周 瑜 张飞,张飞!你还是当真,当假?
张 飞 哈哈哈!
(唱前腔)
俺,俺也是非当真,
俺,俺也是非当假。
你在那黄鹤楼,
畅饮醉喧哗。
来,来,来!
(唱)管教儿血染黄沙。
(二人对打,周被擒。张下马,把蛇矛丢给兵士。)
张 飞 周瑜,咱的儿!你也被张爹爹所擒,儿还是愿生愿死?
周 瑜 凭儿施为。
张 飞 什么?凭咱张爹爹,三军!
众兵士 有。
张 飞 看老张的丈八矛。
(兵士递矛给张。)
张 飞 (向周)照枪!
周 瑜 儿杀得去!
张 飞 咳!张爹爹有用之枪,不杀你无用之人。张爹爹与你松绑,凭儿自己死了罢!
(张将矛丢给兵士,为周松绑,并将周一推。)
周 瑜 苍天,苍天!既生那亮,又何生俺瑜!既生俺瑜,何生那亮!三计不成,好不气、气煞我也!
(周搥胸吐血而死。)
众兵士 周瑜丧命。
张 飞 闪开!周瑜,咱的儿!张爹爹不杀你,你自己就死了。
众兵士 三将军为何不杀他?
张 飞 你等哪里晓得!
(唱“尾声”)
他,他,他在那三江夏口的功劳大,
赤壁鏖兵,多亏俺军师的战法。
若不是将令森严,俺怎肯轻轻的将他摔(做身段),摔(做身段),
(唱)摔下了马。
三军,收兵!
(张持矛上马,笑下,众兵随后一拥下。)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