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记
“审假旨”是整本“天启图”中的一个单折。衡阳湘戏整本“天启图”虽已失传,但这折戏仍为该剧种经常上演的一个剧目。
原本系中军由于圣旨是墨盖朱,和中军以珍珠倒串联问法及拷打等,审出假旨。整理本增加了中军指出时间的不符,假倒旨官不可能在敌兵围城时进城等破绽,使假倒旨官无言可答。
其次,原本李伦接旨上刑后,李向假倒旨官请准宽限三日,以便料理军务,不合情理,整理本改为李伦请求待中军回报后再启程,并删去假倒旨官捧旨过场。结尾时李张结拜等与主题无关的情节,亦改由中军请李伦定退兵之策,李传令中军,再度出城探听敌人兵力,准备厮杀。
本剧经由衡阳湘剧团艺术委员会集体讨论,由该团演员谭保成,编导刘希伯和蒋经成同志共同整理。在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一等剧本奖。
人 物 史 玉 假倒旨官。
李 伦 大同总镇。
张守信 总镇帐下中军。
四兵士、四龙套、四站堂军、探马。
(张守信率四兵“五击头”上。)
张守信 (诗)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老子张守信,山西人氏,昔年上京得中武进士)多蒙圣恩,在大同李伦将军帐下充当大厅,今乃李将军升帐之日,须要早上辕门。人来!带马。(上马)转道辕门。(原场下马,辕门鼓响)辕门打了几鼓?
兵 士 才打二鼓。
张守信 看马扎子。
兵 士 是!
张守信 (坐)呈各路公文。
(乐起“将军令”。)
兵 士 (呈文)文到。
张守信 (阅毕公文)少时将军升帐,老子一叫你们就要来。
兵 士 是。
张守信 下去!
兵 士 是!(退一步)
张守信 你们下去!
兵 士 是!(再退一步)
张守信 呔!老子叫你们下去!
兵 士 是!(齐退下)
(张人大堂检查公案。)
张守信 (向两厢招呼)众位仁兄,李将军升帐,你们要小心伺候。你们要小心伺候。
声 那个自然,大厅这儿请坐。
张守信 你们请坐,不要客气,哈哈,弟来奉陪,弟来奉陪了。
(“急三抢”下)
(起点,四站军拥李伦“五击头”上。)
李 伦 (引)辕门外,旌旗招展,镇大同,胡儿胆寒。
(李上位,乐奏“大门开”张上,站立一旁。)
李 伦 (诗)鼙鼓金锣玉版敲,
叱咤风云马蹄骄,
鸣放九子连环炮,
旌旗招展日月高。
本镇李伦,在明为臣,官居大同总镇。今白升帐受理各路公文。左右!
众 有!
李 伦 传大厅!
众 传大厅!
张守信 (两边报)报!大厅进!报!大厅进!大厅打参。
李 伦 各路公文可曾到齐?
张守信 均已到齐。
李 伦 呈上来。
张守信 是!人来,呈文,(呈文两边)报,各路公文进,各路文书进,各路公文当堂开拆。
李 伦 (阅文)传本镇将令,各路公文,三日之后,候领回文。
张守信 令出,下面听着,总镇有令,各路公文,三日之后,领取回文。
探 马 (急上)报!皇太极率领人马逼近大同。
张守信 再探!(探马下)报!皇太极率领人马逼近大同。
李 伦 (惊)喂嘿呀!皇太极兴兵作乱,犯我边境,这还了得!大厅听令,速去探听虚实,即刻回报。
张守信 得令。人来,带马! (上马率四兵“四门阵”下)
李 伦 众将官,适才探马报道,皇太极兴兵作乱,犯我大同。尔等应严加防守,准备杀贼。
(唱“北路摇板”)
大胆贼兵又逞凶,
竟敢进犯我大同,
怒气不息宝帐等,
待报虚实杀贼兵。
探 马 (急上)报,圣旨到!
李 伦 呵!再探!(探马下)朝廷圣旨来到,想是吩示军机,快快动乐有请。 (出位)
众 动乐有请。
(“排子”史玉捧旨上,下马进帐。)
史 玉 圣旨下,李伦接旨。
李 伦 吾皇万岁。(跪)
史 玉 (读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极兴兵犯上,李伦镇守大同,按兵不动,认贼作父,叛国求荣,此等逆臣,罪在不赦,着押解回朝问罪。钦此!”人来,将他雀顶除掉,上刑。
(手下除李雀顶,上刑。)
李 伦 万万岁!(接旨)
(唱“北路摇板”)
听罢圣旨吃一惊,
平地无水波浪兴,
贼子兴兵犯我境,
匆忙不及对刀兵。
朝廷就有圣旨到,
钦差要押我进京,
莫非圣上失察听,
误把我做叛逆臣。
左难右难无计定………
罢!
(接唱)且与钦差说原因。
史 玉 人来,将李伦打上囚车。
李 伦 且慢!钦差大人,皇太极兴兵犯上,犯官已命人前去探听,等候回报,犯官再随大人一同进京。
史 玉 哼!难道皇太极兴兵犯境的事,还有假的不成?(想)好,且待回报之后即便进京。
李 伦 迎宾馆待茶,少送。
史 玉 不消!(甩袖下)
李 伦 唉!这从哪里说起!
(唱“北路二六”)
好似寒蝉逢雀鸟,
虎入笼牢怎脱逃,
闷恹恹打坐在宝帐,
中军回来问根苗。
张守信 (“急急风”上唱“二六”)
领奉将令探军情,
皇太极发兵果是真,
来在辕门下鞍镫!
(白)吓!(接唱)
将军为何上了刑?
末将交令。
李 伦 贼子兵临大同,可是实情?
张守信 乃是实情。
李 伦 唉!
张守信 将军为何这般模样?
李 偷 大厅哪曾知道,只因皇太极兴兵犯上,朝廷差来钦差,要押解本镇回朝治罪。
张守信 呵!有这等事?可有圣旨?
李 伦 现有朝廷圣旨。
张守信 圣旨现在哪里?
李 伦 现在公案上。
张守信 乞借一观,
李 伦 拿去看来。
张守信 (接旨看,唱“北路快二六”)
接过圣旨忙观定
一一从头看分明,
皇太极兴兵来犯境,
李伦做了叛逆臣。
看罢圣旨心暗忖,(仔细看旨,一想)
啊!
(唱)这御印缘何不分明?
假的!(再看旨)
(唱)既是皇王真圣旨,
墨盖朱印是何因?
回头我对将军论,
启将军这圣旨有奸情。
李 伦 (一惊)你在怎讲?
张守信 圣旨是假的!
李 伦 怎见得圣旨是假的?
张守信 往常来的圣旨,御印乃是朱盖墨,今日来的圣旨,却是墨盖朱,岂不是假的!
李 伦 我却不信。
张守信 将军不信,就请一观。
李 伦 将圣旨展开。
张守信 请将军细看。
李 伦 (看圣旨后唱“北路二六”)
展开圣旨用目瞧,
一一从头看分晓,
果然御印墨盖朱,
此事令人好蹊跷。
既是皇王真圣旨——
张守信 假的!
李 伦 (接唱)墨盖朱印为哪条?
张守信 将军看明了吧?
李 伦 圣旨岂能有假,蛛丝马迹,不可妄猜!
张守信 启将军,目下朝廷奸臣当道,想是哪个奸臣欺蒙皇上,假传圣旨陷害将军。
李 化 (有所悟)这……这便怎处?
张守信 请问将军,这倒旨官现在哪里?
李 伦 现在驿馆。
张守信 将军,何不赐末将一令,借将军公堂审问那倒旨官,真假就会明白。
李 伦 朝廷钦差,岂是审得的?
张守信 既是假圣旨,便是假倒旨官,又有什么审不得。
李 伦 万一圣旨是真呢?
张守信 请将军放心,末将自有道理,审问那倒旨宫,有福是将军的,要是有祸,末将愿意杀头抵罪。
李 伦 灭门大祸,不可莽闯。
张守信 性命攸关,只好如此。
李 伦 本镇前程要紧!
张守信 难道末将的性命不要紧?!
李 伦 (毅然)好,本镇就命你审问倒旨官。(交令与张)
张守信 得令!
李 伦 (向站堂军)三军,中军审问倒旨官,犹如本镇升帐一般,尔等须要小心侍候!
众 喳!
张守信 将军请退,(李下)人来,(四兵上)你等站立两旁,听老子吩示:老子今日奉令审问倒旨官,常言道:“官不威武,衙皂要威武。”倒旨官口供不对,老子把眼色一丢,叫你们打,你们就要打,要你们捆,你们就要捆。
兵 士 喳!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威!
兵 士 威!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武!
兵 士 武!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威武威武!得罪,得罪!
(乐奏“大开门”四兵士将公案抬放左侧,张坐堂。)
张守信 传倒旨官。
兵 士 倒旨官走上。
史 玉 (上)何人大胆,钦差老爷不叫,叫我倒旨官,待我上前看过——
张守信 (怒视)唔!
史 玉 好没规矩,区区中军也坐起堂来了,且站立一旁,看他怎样?
张守信 下站可是倒旨官?
史 玉 住口!大大一个钦差老爷不叫,竟敢叫我倒旨官,你不知罪吗?
张守信 (笑)好一个钦差老爷!老子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史 玉 老爷史玉。
张守信 你叫史玉。
史 玉 嗯!
张守信 (笑)史玉老爷!老子今天有几句话来问你——
史 玉 住口,见了钦差老爷,只管“老子老子”的,你是哪个的老子?
张守信 不是!老子是山西人,口里没有这个“老子”,老子就讲不出话来。
史 玉 既然如此,也就不见罪于你。
张守信 嘿嘿!好一个不见罪于我!老子问你:你这圣旨从哪里发将出来?
史 玉 朝廷发将出来。
张守信 你在哪里领的旨?
史 玉 金殿领旨。
张守信 哪里起马?
史 玉 午门起马。
张守信 听你所说,是在金殿颔旨,午门起马?
史 玉 是的!
张守信 依老子看来,今天这道圣旨是假的!
史 玉 (一惊)胡说,圣旨岂能有假。
张守信 往常来的圣旨,御印乃是朱盖墨,今日来的圣旨乃是墨盖朱,岂不是假的?!
史 玉 (一怔)圣旨内封外发,朱盖墨也好,墨盖朱也好,我不知晓。
张守信 圣旨是真的?
史 玉 真的!
张守信 老子不信。
史 玉 信也罢,不信也罢,圣旨总总是真的。
张守信 你不讲老子也是明白了。
史 玉 明白何来?
张守信 想是俺家将军得罪朝廷哪部大臣,明不好害俺将军,因此假传圣旨前来调俺家将军回京暗害,是与不是?
史 玉 圣旨是真,休得胡言!
张守信 史玉老爷!
史 玉 大厅!
张守信 你们为文官之人不知咱们为武将的苦楚。
史 玉 你们为武将的有什么苦楚?
张守信 老子不讲,谅你不知,你听老子道来,想咱们为武将的,在那两军阵前,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渴饮刀头血,倦来马上眠,受尽千辛万。大同乃两国交界之地,我家将军日日操兵,夜夜点将,因此贼寇才不敢进犯。我家将军乃一片忠心辅国,你又何必辅佐奸佞陷害忠良。史玉老爷,你未必忍心得下么?
史 玉 大厅,不要多费唇舌,朝廷圣旨实在是真的。
张守信 (一想,出位)史玉老爷,老子今日有个问法。
史 玉 怎样问法?
张守信 名为“珍珠倒串联”。
史 玉 何为“珍珠倒串联”?
张守信 我问你的话,左问左答,右问右答,不问不答,答得一字不差,这圣旨是真的,答有差错,这圣旨就是假的!
史 玉 圣旨是真,由你问来。
张守信 史玉老爷。
史 玉 大厅。
张守信 你这圣旨是哪里发将出来的?
史 玉 朝廷发将出来。
张守信 哪里领旨?
史 玉 金殿领旨。
张守信 哪里起马?
史 玉 午门起马。
张守信 依老子看来,这圣旨是假的!
史 玉 是真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史 玉 是真的!
张守信 假的假的!
史 玉 真的真的!
张守信 真的真的!
史 玉 真的真的!
张守信 真的假的,假的真的!
史 玉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
张守信 假的真的,真的假的!
史 玉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
张守信 假的假的,真的真的!
史 玉 假的假——(一惊)
张守信 嘿!老子说是假的,你说是真的,老子说是真的,你说是假的!假的!假的!(上位拍案)圣旨是假,快与老子从实招来。
史 玉 (一想)方才被你反复盘问,把我盘慌了,顺口说了个“假”字,老实告诉你,圣旨确实是真的。
张守信 圣旨是真的?
史 玉 是真的。
张守信 不是假的?
史 玉 不是假的。
张守信 (惊,出位看旨,并观察史玉行动)老子问你,圣旨上写些什么?
史 玉 皇太极兴兵犯上,李伦镇守大同,按兵不动,认贼作父,叛国求荣……
张守信 说得不通!说得不通!
史 玉 呔!皇上圣旨,胆敢诽谤,该当何罪?
张守信 嘿嘿!罢也罢,不罢也罢。老子再来问你。
史 玉 讲!
张守信 京都离大同有多少路程?
史 玉 半月路程。
张守信 皇太极兵临大同是在何时?
史 玉 我……
张守信 讲!
史 玉 我不知道。
张守信 胡说,皇太极今日兵临大同,李将军闻报之后,正准备出战,不料来了你这个假倒旨官,说什么“按兵不动”。我来问你,难道半月以前皇上就知道今日之事么?想这半月之前要李将军兵向哪里开动?又向何人作战?
史 玉 这——
张守信 这就是假的,还不与老子从实招来!
史 玉 住口!大胆中军,妄猜圣旨,审问钦差,犹不知罪,反来问我。皇太极与李伦之事,你们一气相通,战与不战,自己明白,何必装佯作相!
张守信 嘿嘿!你越来越厉害了哇!(一想)倒旨官,老子又来问你。
史 玉 问我何来?
张守信 你带来了多少人马来到大同?
史 玉 随从二十名。
张守信 一路之上可有人阻挡?
史 玉 钦差大人谁敢阻挡!
张守信 嘿嘿!好大的钦差!皇太极兵临大同,城郊四处都是贼兵,你是文官,随从又只有二十名,你是怎样过来的?
史 玉 这——
张守信 难道变只雀鸟飞过来的么?皇太极请你来的么?
史 玉 这,这——
张守信 这圣旨明明是假,还不与老子从实招来!
史 玉 (极力镇静,一想)大胆中军,不要信口雌黄,侮谩朝廷命官。有道是:“两国交锋,不杀来使”。我身为钦差,自可通行无阻!
张守信 胡说!你并非出使他国,怎能说是“两国来使”?
史 玉 这……
张守信 讲!
史 玉 (慌)嗯——
张守信 嘿嘿!你没有说的了。老子又来问你:李将军押解进京,何人镇守大同?
史 玉 (一怔)自有主将镇守。
张守信 (急迫问)主将在哪里?
史 玉 (一顿)唔………
张守信 (追问)讲。
史 玉 (即刻)此乃朝廷差派,我又怎么知晓?
张守信 (大怒拍案)胡说!皇太极兵临大同,反把李伦将军押解回朝,这明明是有意把大同送入贼人之手,哪里是什么皇上圣旨,分明是你们这班乱臣贼子,陷害忠良,老子早就看出你们的破绽,还不从实招来!
史 玉 这——(极力镇定,踱步)
张守信 嘟!你这假倒旨官,还要装腔作势,藐视老子官卑职小,在公堂之上耀武扬成,还不与老子跪下!
史 玉 我乃朝廷钦差,岂能向你屈膝!
张守信 你是什么钦差?阴明是个假倒旨官,人来,与老子打倒磕膝!
(士兵打,史玉跪。)
张守信 假倒旨官,有招无招?
史 玉 圣旨是真,供招什么?
张守信 什么?你还没有招的?好,老子先打死你这狗娘养的再来问话,来!与老子打,打,打!
史 玉 大厅老爷,慢着!慢着!
张守信 有招无招?
史 玉 我——
张守信 快快从实招来,老子决不难为于你,如有半点不对,休怪老子动火。
史 玉 大厅老爷,我——
张守信 (大声)快招!
史 玉 我招,我招。
张守信 有招?
史 玉 我招。
张守信 (缓和)有招就是好的!(向兵士使眼色,出位)嘿嘿!史玉老爷!
史 玉 大厅老爷!
张守信 老子你的口供,问得对不对?
史 玉 大厅高才,句句中肯。
张守信 史玉老爷,这圣旨是假的了?
史 玉 是假的,早被大厅老爷看破了。
张守信 圣旨既然是假的,你就把假传圣旨的来由说了出来,有道是“千错万错来人不错”,老子决不难为于你。
史 玉 这件事实在与我无干,我是奉命差遣,身不由已。
张守信 嘿嘿!我也知道你的苦衷,只要你将假传圣旨的来由说了出来,即刻送你回朝。
史 玉 大厅老爷请听。
张守信 史玉老爷请讲。 (向兵士使眼色,令作记录)
史 玉 朝中魏忠贤因与曹天官不和,巧奏一本,说曹天官卖官鬻爵,圣上大怒,将曹天官削职为民,曹天官带了满门家小回转家乡,魏忠贤预先命人带领五百人马等至官仓铺,将他满门家小尽行杀了。
张守信 啊,那曹天官一家尽行杀了!(追问)杀了曹天官一家也就罢了,为何又假传圣旨来到大同?
史 玉 大厅哪曾知道,因李伦将军与曹天官是内亲,犹恐闻讯报仇,故一面暗通皇太极兵困大同,一面似传圣旨押解李伦将军回朝问罪,行至中途,将李将军一刀两断,做一个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大同被皇太极占领,魏忠贤势力扩张,好来挟天子而令众臣。
张守信 这是你的实话?
史 玉 一句不假。
张守信 史玉老爷!
史 玉 不敢!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圣旨只怕是真的?
史 玉 不是真的,是假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史 玉 是假的!
张守信 (向兵士取笔录一看)史玉老爷!
史 玉 不敢!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圣旨只怕不是假的?
史 玉 是假的,不是真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史 玉 是假的!
张守信 是你的实话?
史 玉 实话。
张守信 既然是实话,你就画招上来。
史 玉 这——
张守信 呵!
史 玉 好,画招,画招!
张守信 写呀!(大声)写呀!
史 玉 我写,我写! (画招)请大厅老爷过目。
张守信 (看供招由笑转怒)呔!老子审问你的口供不出,老子也不叫做张守信。 (上位)
史 玉 大厅老爷开恩!
张守信 史玉你口供招得好,老子没有什么赏赐于你。
史 玉 不求赏赐,但求早日回家。
张守信 老子一定要赏赐于你。人来!去掉这假倒旨官的纱帽。
(兵士上前去史纱帽。)
史 玉 哎呀!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回叫老子做“老子”也是枉然,将假倒旨宫拖了下去!(兵拖史玉下)人来!把公案打转,(乐奏“大开门”)有劳,有劳!你们下去。(兵下)有请将军!(李上)请将军松刑! (替李松刑)
李 伦 审问钦差口供如何?
张守信 口供在此,请将军一观。
李 伦 (看口供,唱“北路二六”)
忙将口供来观定,
果然圣旨不是真,
多感贤能张守信,
真假二字才分明。
张老爷!
张守信 末将不敢!
李 伦 你粗中有细,智勇双全,本镇万不及你!
张守信 将军过奖!启将军,假旨已经审出,请速定退兵之策。
李 伦 好!大厅听令。
张守信 在!
李 伦 本镇再命你出城打听贼兵兵力虚实,即刻回报,你我要杀得他片甲不存!
张守信 得令!将军请退! (李下)人来,带马!(上焉笑下)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