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风雪破窑记(其他)
改编:易宣;泛舟

  时 代 北宋

  人 物  吕蒙正 穷秀才,后中状元。(小生)

  刘翠屏 刘懋之女。(青衣)

  孙巧儿 优伶。(丑)

  刘 懋 致仕宰相。(净)

  刘夫人 刘懋之妻。(正旦)

  梅香、老院、车夫、众丫环、众优伶子弟、众

  王孙公子、僧甲、僧乙、报子甲乙、人役。

  场 次 彩楼 逐婿 归窑 赏雪 拾柴 泼粥 续诗 回窑

  第一场 彩 楼 

  [街头。正中搭着抛球的彩楼。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众王孙公子上。

  众公子 (唱《赏花时》)

  倜傥逍遥年少时,

  恰遇豪门觅鸾匹。

  彩楼等多时,

  姻缘辐凑,

  作个风流婿。

  [孙巧儿拖吕蒙正上。

  吕蒙正 不去,不去,凑这个热闹做甚!

  孙巧儿 凑热闹?说不定彩球单打你吕蒙正呢!

  吕蒙正 孙大哥,别与我作耍了,哪个会看上我这寒儒?

  孙巧儿 话不能这么说,我常在相府弹唱演戏,听说那位刘小姐可不是只重衣冠不重人才的哟——

  公子甲 (不屑地)这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一阵讪笑)……

  [锣声响亮,人声鼎沸:“抛球的小姐来啦!抢球去啊!”

  孙巧儿 抛球的来啦,吕相公准备接球!(拉吕蒙正至一边观看)

  [八个小丫环有的托香盘,有的托锦帖、笔砚,后面两个抬一精致条盘,上搁一个鲜艳的彩球,老院与梅香护刘翠屏乘车上。另一批王孙公子两边蜂拥上,议论着骚动着。

  刘翠屏 (唱《点绛唇》)

  只有我好胜爹娘,

  如此张扬,

  抛彩球,

  招配新郎。

  下车辇把彩楼上。

  [刘翠屏下车款步上彩楼。

  [抢球者欢呼:“小姐上彩楼罗!准备抢彩球呀!”众企望着。

  刘翠屏 (唱《混江龙》)

  凭栏遥望,

  忍不住悄语问梅香:

  看个个衣冠齐整,

  举止非常。

  这几个慢摇扇频来往,

  那几个轻抖袖假装佯,

  挤眉簇眼,搔首弄姿,

  趾高气壮,得意洋洋。

  三分尘俗相,

  裹着些耀眼衣裳。

  众公子 (吆喝)开球啊!开球啊!

  家 院 下面听者!今日相府千金抛球招婿,我家相爷出有一对,先对了再开球。(示锦帖)

  公子甲 彩楼抛球,又不是开科取士,对什么对子!

  众  对就对吧,快念快念!

  公子甲 (抢帖念):“岭巍巍一枝丹桂谁敢擅攀?”

  公子丁 这个容易,你听:“红东东两颗枣子到口就吃”。

  [众轰笑,孙巧儿推吕蒙正,吕不应。

  公子乙 待小弟对来:“人挤挤满场才俊我称独步。”

  众  对得好!对得好!

  吕蒙正 (失笑)哈哈哈……

  刘翠屏 啊,谁在失声大笑?

  梅 香 小姐,一个穷书生。嘻嘻,你看,他就像雨打鸡一样。

  刘翠屏 休要无礼。

  孙巧儿 (忿忿地)吕相公,就以“雨打鸡”为题,回这个丫头片子一首!

  吕蒙正 也好。(念):

  雨打鸡毛湿,

  红冠不染尘。

  五更能报晓,

  惊醒世间人。

  梅 香 哟,还出口成章啦。

  刘翠屏 (微喜地)谁叫你只看衣冠。梅香,让他答对。

  梅 香 是。喂,那个“五更能报晓”的秀才,我家小姐让你答对。

  孙巧儿 (推吕上前)快去快去罗!

  公子甲 (递帖)你对罗。

  吕蒙正 (接帖,挥笔对就)“浪滚滚三级龙门吾当独跳。”

  [交老院,老院交梅香,梅香交刘翠屏。

  公子丁 独跳?独跳啊!

  公子丙 对得好嘛!

  刘翠屏 果然不凡。吕蒙正……梅香,叫那生站近些。

  梅 香 那秀才,小姐要你站近些。

  吕蒙正 何事?

  刘翠屏 有两句诗,请君续来:

  一树奇葩傍柳荫,

  岂容蜂蝶乱相侵。

  吕蒙正 仙枝不许凡夫摘,

  留与蟾宫折桂人。

  刘翠屏 好呀!

  (唱《天下乐》)

  细观他有才有志貌轩昂,

  我这里,参也么详。

  心自想,

  纵贫穷又何妨?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岂不道寒门生将相。

  众公子 开球啊!

  梅 香 小姐,这绣球还没抛呀!(递球)

  刘翠屏 (凝视着绣球唱《金盏儿》)

  绣球啊!

  你寻个心和善性温良,

  有志气好文章,

  我一生一世系在这球儿上。

  但得知音,

  贫和富,又何妨?

  贫和富是我命相,

  好和歹在你酌量——

  [音乐不断,刘翠屏将球向上抛去,一可爱的小孩举着一根有弹性的杆儿,杆尖系彩球,似在空中飞舞,众王孙公子围着他跳起了抢球舞;孙巧儿推着吕蒙正在其中穿插抢球。

  伴 唱 (接唱)

  休打着寡恩情轻薄子,

  寻一个知爱敬画眉郎。

  [一记锣声,那小孩将球打在吕蒙正胸前,他被动地接着。全场灯暗的同时,一束聚光投射在吕蒙正不知是喜是愁的面庞上。

  孙巧儿 (声音)吕秀才,我说了你会中嘛!

  第二场 逐 婿 

  [致仕宰相刘懋的府第。

  [幕启。刘懋与夫人上。

  刘 懋 (念)

  半生宦海几沉浮,

  告老归田得自由。

  刘夫人 洛阳城内结彩楼,

  绣球抛去占鳌头。

  [老院、梅香一路喊着上:“报喜啊!报喜啊!”

  梅 香 相爷、夫人,中了中了啊!

  刘 懋 中了那家王孙公子,快快说来。

  老 院 中了一个秀才。

  刘 懋 啊!中了个秀才……人品可好,才学如何?

  梅 香 相爷,这是他应对的下联和一首诗,(递锦帖)你老人家看看才学如何?

  刘 懋 待老夫看来……好好,有气魄……嗯嗯,有志有才……吕蒙正?……哎呀夫人,你可知这吕蒙正是谁家的公子?

  刘夫人 妾身不知。

  刘 懋 是已故户部侍郎吕科大人的公子呀!

  刘夫人 真是门当户对,好啊!

  刘 懋 夫人哪,你我二老这桩心事就了了。

  刘夫人 了了啊……哈哈哈……

  刘 懋 哈哈哈……

  内 声 小姐、姑爷回府啊!

  刘 懋 快快有请!

  [欢快的乐声中,四小丫环引刘翠屏、吕蒙正上。

  刘翠屏 (解下披风)秀才,来到我家了。

  吕蒙正 呀,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有欲回之意)

  刘翠屏 秀才你?

  吕蒙正 小生一介寒儒,恐相府容不下小生。

  刘翠屏 是我自已选中的,还有何说?请进吧。

  吕蒙正 ……

  刘翠屏 (大方地牵吕入府)见过爹爹母亲。

  吕蒙正 小婿参见岳父岳母。

  刘夫人 (欢喜地)哎呀呀,贤婿免礼免礼……(欲去掺)

  刘 懋 (大出意外)吓!你就是吕蒙正?

  吕蒙正 学生吕蒙正。

  刘 懋 令尊吕科大人,曾任户部侍郎,为何你如此落拓?

  吕蒙正 蒙正只会读书,不善经营家业。

  刘 懋 啊!……那你何以为生?

  吕蒙正 长街卖字。

  刘 懋 长街卖字?……没想到你竟落到如此地步。看来,哪里是不善经营,分明是你浪荡成性,将祖先的家业败坏了!(对女儿)儿啊!

  (唱《八声甘州》) 

  孩儿怎的不思量?

  这穷酸焉是相府东床?

  刘翠屏       他气宇轩昂,

  更有那满腹文章。

  吕蒙正       书生何须徒梦想,

  恐辜负小姐情意长。

  刘夫人       细端详,

  这姑爷才貌非常。

  哎呀相爷,穷怕什么,到我家做女婿不就富了么?(推刘懋旁白)让他当个官儿,那不是你一句话儿?再说,他无父无母,我家招个女婿赚个儿,老来有靠呀!

  刘 懋 (甩开)你呀,难道要招个靠岳丈、妻子吃饭的女婿?

  刘夫人 这……

  吕蒙正 小婿虽则贫穷,岂是寄人篱下之人!

  刘 懋 夫人哪!

  (接唱)

  必须要选个才高志广,

  门户相当。

  招此破落子弟,

  有玷门墙。

  儿呀!

  终身大事非平常。

  儿休把陶潜作阮郎!

  刘翠屏 告爹娘,

  从来海水难斗量!

  相公,你在彩楼之下,吟诗答对,出口成章,为何此时一言不发?

  吕蒙正 吟诗答对,乃我读书人之本色。古人云:“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你府如此堂皇,你父如此威仪,叫学生敢畏而不敢言。

  刘翠屏 堂上虽威,难道有理的话都不说了么?

  吕蒙正 是吓,难道有理的话都不敢说?小婿二次见过岳父。

  刘 懋 谁是你的岳父!穷酸寒儒,往下站!

  吕蒙正 相爷开口寒儒,闭口穷酸,难道大人一出母腹,就是紫袍金带不成?少不得也是黉门中出身。想学生若不是令爱彩球抛中,难道自来府上认亲不成?岂不闻“贫穷儒家常,富贵何须奢”乎!

  刘 懋 落魄寒儒,焉敢摇唇鼓舌?

  吕蒙正 宽宏宰相,何必发怒生嗔。

  刘 懋 青蛙焉敢开虎口,蚯蚓岂能学龙行?

  吕蒙正 燕雀岂知鸿鹄志,大鹏展翅会风云。

  刘 懋 谁与你吟诗答对?

  吕蒙正 只要大人说来,学生尽可对就。相爷,婚姻之事,进则进,退则退。富贵于我如浮云,凭你发怒生嗔,也扫不尽我胸中豪气。

  刘 懋 (不自觉地点头)好!

  刘翠屏 (意外地兴奋)爹爹,您终于相中了!

  刘 懋 谁相中了?老院,取银十两,赎回绣球,叫他走吧!

  老 院 (为难地)吕相公,你看……

  吕蒙正 哈哈哈!学生非为金帛而来,谁要这不义之财?绣球拿去。

  刘翠屏 且慢。母亲,你看那吕生人品相貌,配女儿哪样不好?替儿作主啊!

  刘夫人 嗯……相爷,你让女儿彩楼抛球招婿,她自已选定,你就由她去吧。

  刘 懋 你好糊涂!

  刘夫人 我糊涂,你明白!

  刘 懋 宰相之家,不招白衣婿!女儿,依了为父退了这穷书生,我与你另选王孙公子。

  刘翠屏 要是女儿不从呢?

  刘 懋 儿呀!有道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若嫁这穷酸,能和他一样忍饥受寒不成?

  刘翠屏 纵受饥寒,无怨无悔。

  刘 懋 大话好说,到时候饥寒交迫,可不要哭着回来。

  刘翠屏 你女儿开弓没有回头箭!

  刘 懋 你竟如此倔强!那就脱下衣裳,与那穷酸一起赶出府去!

  刘翠屏 呀!

  (唱《前腔》)

  老爹爹恁般狠心肠,

  女儿偏要嫁吕郎。

  任你阻挡,

  自已终身自主张!

  刘 懋       奴才语言多冲撞,

  竟敢将父命违抗。

  刘翠屏       爹爹说话欠思量,

  刘 懋       为父那点欠思量?

  刘翠屏 言而无信岂不是欠思量。

  刘 懋 蠢才,爹是为了你啊!

  刘翠屏 儿不领情!

  刘 懋 好,你不领情,为父就成全你。老院,将这穷酸赶了出去!

  刘翠屏 谁敢!爹爹你——

  (唱)

  全不念骨肉情长,

  嫌贫爱富强拆鸳鸯。

  脱下衣裳,

  回头拜别儿亲娘。

  手扯吕郎下华堂,

  休悒怏,

  愿作你贫贱糟糠。

  [刘翠屏拉吕蒙正下。

  刘 懋 赶了出去!

  刘夫人 儿呀,儿呀!……

  刘 懋 夫人不要伤心,翠屏儿受不了那苦,她自然会回来的。来来来,老夫陪你喝上一盅。

  刘夫人 谁还有心思与你喝酒!

  [孙巧儿跑上。

  孙巧儿 怪哉怪哉真怪哉,新选的女婿赶出来?倒要问个明白。(上堂)见过相爷夫人。

  刘 懋 孙巧儿你来得好,演一段杂剧,或唱一曲鼓子词,给夫人解解烦愁。

  孙巧儿 解烦愁?相爷别逗我!(快念韵白)谁不知相府结彩楼,抛绣球,偕连理,结鸾俦,天大的喜事乐悠悠,唱什么杂剧解烦愁?

  刘夫人 他嫌贫爱富,把个吕秀才赶出去了。

  孙巧儿 夫人你也逗我?相爷的贤名传在外,礼贤下士爱人才。平日里对我们优伶都喜爱,唱几句曲儿就赏钱财。夫人说他嫌贫把富爱,冤屈相爷大不该。

  刘 懋 巧儿吓,你以为我听不出,你对我是明褒暗贬啊。

  孙巧儿 这么说,夫人讲的全是真的?

  刘 懋 不假。

  孙巧儿 不假那我就要骂——

  老院、梅香 你好大的胆子,相爷岂是骂得的。

  孙巧儿 骂不得也要说上两句。

  老院、梅香 说也说不得!

  刘 懋 (止之)巧儿呀,老夫倒要听听你胡说些什么。(边听边看帖,翻过在反面写些什么……)

  孙七儿 自古道——

  (唱小调)

  贫莫嫌来富莫夸,

  谁是常贫久富家。

  秋到自然山有色,

  春来那个树无花?

  吕相公啊!

  石中玉,蚌含珠,剑在匣,

  小姐的慧眼独中他。

  相爷不识千里马,

  错把潜龙当鱼虾!

  刘 懋 一派胡言,念你是俳优之辈,老夫不计较于你。来呀——

  孙巧儿 (接茬)赶了出去!不要赶不要赶,我自个儿会走。

  刘 懋 转来!

  孙巧儿 (回身,伸出双手)是不是要上铐?

  刘 懋 赏他十两纹银。

  [老院应声丢过来,孙巧儿正好接住。灯暗,聚光在孙巧儿脸上。

  孙巧儿 (笑)骂了他还给赏,这老头儿真怪?不免带着我那班子弟,赶到寒窑,给吕相公刘小姐热闹一番。

  [灯暗,聚光于孙巧儿。

  第三场 落 窑 

  [城南郊外。吕蒙正偕刘翠屏上。

  刘翠屏 (唱《啄木儿》)

  埋怨爹爹行事错,

  嫌贫爱富为何?

  吕蒙正    相府享富贵,

  随我受奔波。

  小姐呀!

  悬崖勒马尚不为迟,

  休为我受折磨。

  刘翠屏    敬君品学,

  荆钗布裙夫妻谐和。

  吕蒙正    小姐真心来待我,

  蒙正呀,

  你的破瓦寒窑教她怎生过?……

  刘翠屏    看败叶飘零人寂寞,

  两足疼痛、两足疼痛寸步难挪。

  相公,我走不动了。

  吕蒙正 小姐平日未走过远路,待小生来教你走。

  刘翠屏 这走路还有什么走法?

  吕蒙正 这走路么,大有讲究。小姐若是只顾赶路,这路就长了;若是游山玩水一般,一边走,一边观赏路旁的风景,就不知行路的辛苦。 你来看,云轻风轻,山青水清,好是不好?

  刘翠屏 倒也别致,是相府花园中没有的。

  吕蒙正 你看那远处,山抹微云,小溪石桥,可好?

  刘翠屏 好呀,哎呀呀,真像人在画中行啊!相公,这般走路,真是有趣啊!

  吕蒙正 是呀。

  刘翠屏 相公住在如此清雅所在,你的家也就不差。

  吕蒙正 嗯嗯,若论我的家,说来也不差,也是推窗亮格,琉璃砖瓦;门外一年四季,不断开着鲜花;房子虽小,也还扎实,你我夫妻,足够栖身得下。

  刘翠屏 那就够了,还有何求?不知还有多远?

  吕蒙正 到了。

  刘翠屏 在哪里?

  吕蒙正 就在这里。

  刘翠屏 怎么没见房屋呀?

  吕蒙正 这个就是。

  刘翠屏 这是什么?

  吕蒙正 一所破窑啊。

  刘翠屏 破窑呀!……

  吕蒙正 唉,这破窑岂是小姐居住之所,待小生唤一乘小轿,送你回府就是。

  刘翠屏 你也当我是嫌贫爱富之人?

  吕蒙正 小姐原非嫌贫爱富之人,只是吕蒙正忒落拓了。

  刘翠屏 相公,我随你到了这里,开弓无有回头箭,你住得,我也住得。(说着就进去,碰了头)哎哟……这是什么门呀!

  吕蒙正 (忙给翠屏揉额)你太性急了嘛。我这门叫“礼义门”,读书人到这儿来讲学,要鞠躬如也。来,我来教你。(刘翠屏走到窑门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刘翠屏弯身进窑,吕蒙正跟进)怎么样,没碰头吧?

  刘翠屏 屋里黑洞洞呀!

  吕蒙正 别急,我还没开窗嘛。(移动石板)这不,光亮进来了。

  刘翠屏 相公,这就是你说的推窗亮格。

  吕蒙正 没错。

  刘翠屏 那琉璃砖瓦呢?

  吕蒙正 窑内所有,尽是残砖碎瓦搭成,算不得琉璃砖瓦?

  刘翠屏 相公的卧室呢?

  吕蒙正 就在这厢。

  刘翠屏 床呢?

  吕蒙正 这儿。

  刘翠屏 一个石台子?

  吕蒙正 不,这叫千年不动床。

  刘翠屏 铺的稻草呀?

  吕蒙正 不,这叫黄丝锦褥。

  刘翠屏 厨房呢?

  吕蒙正 在那厢。

  刘翠屏 怎么,就是三块石头上面架沙罐?嗳,相公,你好苦呀!

  (唱《前腔》)

  对景伤情,

  满腹文章却受贫。

  吕蒙正    贤哉小姐不自怜,

  反为我伤情,

  叫人心钦敬。

  小姐,

  我满腹经纶,满腹经纶,

  自有日,步青云,

  料想此生不长贫。

  刘翠屏    我宁守清贫无二心。

  [一阵乐声传来。

  吕蒙正 哎呀小姐,好兆头啊!

  [忙拉刘翠屏出窑,孙巧儿领着他一班梨园子弟吹打上。

  孙巧儿 吕相公、刘小姐,你看,我带领一班梨园子弟,为你举行婚礼来啦!

  吕蒙正 有劳孙大哥和诸位,小生谨谢。(刘翠屏随之行礼)只是这……

  孙巧儿 这什么,洞房花烛是小登科,人穷连婚礼都不办啦?(说时抖出一条红绸)你们一人拿一头,我来司仪。子弟们奏乐啊!一拜天地,二拜——二拜高堂就免了。夫妻交拜,引入洞房!

  [吕蒙正牵着刘翠屏进窑,至洞口,回头。

  吕蒙正 小姐当心,别忘了“礼义门”啊!

  [灯暗,众大笑,聚光投射在刘翠屏含笑的面庞上。

  第四场 赏 雪 

  [相府后花园,一派银妆素襄。

  [细乐声中,众丫环捧酒肴、果点上,摆设。

  众丫环 有请相爷。

  [老院、梅香引刘懋上。

  刘 懋 (唱《驻马听》)

  娇女离分,

  只觉庭前少欢声。

  老妻郁闷,

  还须劝解费调停,

  谁知我孤诣苦心?

  且排家宴召优伶,

  赏瑞雪,

  陪夫人饮酒表微忱。

  梅香,请夫人花园赏雪。

  梅 香 相爷,只怕夫人不愿来哩。

  刘 懋 你只说是相爷特意为夫人安排的,还请了孙巧儿一班子弟来唱鼓子词,这是夫人最爱听的。快去吧!

  梅 香 是。(急下)

  刘 懋 老院,孙巧儿来了么?

  老 院 回相爷,早就来了,现在前厅候差。

  刘 懋 好,好!

  [梅香引夫人上。

  夫 人 (念)

  难拂夫君意,

  强欢掩泪痕。

  刘 懋 啊,夫人赏光来了,快快入座。老院,快唤孙巧儿来。

  老 院 是。孙巧儿上场罗!

  [孙巧儿领着四名女子弟着角色装,各拿鼓、板、弦、笛等乐器上。

  孙巧儿 见过相爷夫人。

  刘 懋 罢了罢了。巧儿吓,夫人最喜欢听你的鼓子词,将你那拿手段子——

  夫 人 慢,妾身要点唱。

  刘 懋 好!巧儿快将曲目呈上。

  孙巧儿 是是是,请夫人点曲!(呈上一个小折子,夫人翻开指了一处)

  孙巧儿 好咧!《探窑》一曲,子弟们作场啊!

  [孙巧儿一手执鼓签,一手挽檀板,四女优分立左右,合奏了一段序曲。

  孙巧儿 (念)

  签儿击去板儿敲,

  一曲鼓词唱前朝。

  王宝钏与父三击掌,

  老夫人冒雪探寒窑。

  (速白)正是这天寒地冻之日,王老夫人痛女心切,她不顾那王允老丞相的阻挡,去到那荒郊野外,破瓦寒窑,探望她那可怜的女儿,当她踏进窑门,见到她的心头肉如此模样,便哭喊一声:儿啊!(音乐)

  女优甲 (唱)

  见娇儿不由得痛煞年迈,

  点点珠泪洒下来。

  怪你父嫌贫把富爱,

  害我儿无端受此灾。

  女优乙     儿在相府何等安泰,

  丫环小子任遣差。

  闷来花园去把秋千摆,

  闲来刺绣傍妆台。

  女优甲    儿从前容颜多风采,

  貌似仙女下瑶阶。

  看今日,你身无衣,头无戴,

  面黄肌瘦那像个十八女裙钗。

  众女优    这般苦楚你你你如何能耐?

  怎不叫娘痛彻心怀!

  刘夫人 女儿啊!(哭)……

  刘 懋 停,停!(下位)孙巧儿,你唱砸啦!

  刘夫人 不,唱得好!

  孙巧儿 相爷,夫人说我唱得好哩!

  刘 懋 哦,夫人说你唱得好就好嘛!老院,看赏。

  老 院 是。(赏银)

  孙巧儿 谢相爷。

  刘夫人 梅香,将这盘点心赏与孙巧儿。

  梅 香 是。孙巧儿,相府的隹制点心,夫人赏与你吃。

  孙巧儿 谢夫人。(说时将点心往袖筒内倒)

  [引起夫人注意,下位。

  刘夫人 咦,孙巧儿,你怎的不吃呀?

  孙巧儿 回夫人的话,小的有一女儿,年方七岁,在家等望。这样好的点心么,我要带回家去给女儿吃呢!

  刘夫人 啊,你还有个七岁的女儿?

  孙巧儿 是。

  刘夫人 看来,你是个好父亲啊!

  孙巧儿 说不上好,就是不嫌贫爱富。

  刘 懋 你好大的胆!

  孙巧儿 哎呀,说溜了嘴,小的告罪告罪。告了罪就告退。子弟们,谢过相爷夫人,走啊!

  [孙巧儿领众优伶施礼后急下。

  刘夫人 相爷,孙巧儿一个优伶,尚有父女之情,你就毫不动情么?

  刘 懋 谁叫这奴才违抗父命?你想要老夫接她回来,万万不能!

  刘夫人 送些银米去可否?

  刘 懋 这……我是严父!(下)

  刘夫人 相爷相爷……喂呀……

  梅 香 夫人你哭什么,相爷话中有话呀。

  刘夫人 话中有话?

  梅 香 严父对慈母嘛!

  老 院 梅香说得是,严父拉不下面子,慈母就作主嘛!

  刘夫人 你二人说得倒还在理。梅香去准备银米,老院看轿。

  梅 香 哎。夫人看轿何用呀?

  刘夫人 夫人要去探窑。

  梅 香 哎呀,那就去不得!

  刘夫人 怎么去不得?

  梅 香 小姐离家之时说过,从今以后不受相府粒米寸布,要是夫人亲自去送,小姐那犟脾气是不会受的。

  老 院 再说这样大的风雪,夫人身体又弱,万一受了风寒,小的可吃罪不起。

  刘夫人 你们送,小姐就会收么?

  梅 香 撒个谎,就说是我们的月俸钱。

  刘夫人 好,就依你们,快去准备银米。

  梅香、老院 是。(急下)

  刘夫人 唉,儿啊!

  (唱《尾声》)

  仔细思量好伤悲,

  咫尺天涯去不回。

  自幼享惯荣华富贵——

  [梅香、老院拎银米上。

  刘夫人 (接唱)

  雪中送炭救艰危!

  梅香、老院 夫人放心。

  [刘夫人下。在梅香帮老院抬米上肩时,刘懋复上,梅香等忙掩饰。

  刘 懋 (装做没看见)哎呀,醉了,醉了……

  [梅香、老院趁机急下。

  刘 懋 (返身凝望着他们的去向)……

  [聚光。

  第五场 拾 柴 

  [木兰寺。大雪漫天。

  [和尚甲、乙上。

  和尚甲乙 (唱《光光乍》)

  和尚去出家,

  身上挂袈裟。

  听得钟声吃斋饭,

  真个快活光光乍。

  和尚甲 (念)

  念念弥陀不绝,

  和尚乙 火坑变作莲池。

  和尚甲 金山脚下是冥途,

  和尚乙 亡者逍遥得度。

  和尚甲 我俩乃木兰寺中两个知客僧便是。

  和尚乙 为何要交待得这样清楚明白?

  和尚甲 师弟,若不交待清楚明白些,(指观众)这些看客们还以为我们是那醉打山门的花和尚。师弟,我们寺中僧多粥少,偏偏有个穷酸吕蒙正的来缠绕,吃又吃得多,赶又赶不走,这样长久下去怎么得了?

  和尚乙 是啊!……哎。我有个主意。

  和尚甲 有什么主意?

  和尚乙 往日我们是先敲钟后吃斋,今日呀,我们先吃斋后敲钟,等那穷鬼一来,投其一空。

  和尚甲 好主意!我们来吩咐。(与乙一道)列位师兄师弟,想我们寺里僧多斋少,偏偏有个穷酸吕蒙正来缠绕,吃又吃得多,赶又赶不走,往常敲了钟再吃斋,今日吃了斋再敲钟,等那穷鬼一来,投其一空!(内应声)师弟,我们吃的是十方施主的,也该拿个消灾经来念念。

  和尚乙 有理有理。(与甲同时)如此我们念起来哉!

  (念《经腔》)双双童子在云端里,香风吹散佛前灯,昨日灵山开佛会,南无诸尊王的菩萨摩诃萨。

  和尚甲 (接念)四个金刚来摆渡,

  和尚乙 到那里去?

  和尚甲 (接念)到王婆店里吃肉馄饨。

  和尚乙 (接念)南无包裹王的菩萨摩诃萨。

  昨夜当家师傅未回来,

  和尚甲 到那里去哉?

  和尚乙 (接念)到尼姑庵里做新郎,南无结良缘的菩萨摩诃萨。(同念)一个标致佳人进山门,南无救命王的菩萨摩诃萨。(同白)吃斋去啊!(同下)

  [吕蒙正上。

  吕蒙正 (引子)远观山峻岭崎岖,

  喔哟哟!

  看看落在云端里。

  可怜呀,夫妻二人困守在破窑中,今日吓,喔哟!风雪满天,要往木兰寺中投斋——(钟声传来)咦,听钟鸣了,嗯,逻斋去,逻斋去!……

  [和尚甲、乙上。

  和尚甲 师弟,这素菜油水太足了,

  和尚乙 这臭豆腐也蛮好吃的。

  吕蒙正 呵哟,好大雪吓!

  和尚甲 啊哟,一阵冷气。

  和尚乙 不是冷气是穷气。

  和尚甲 一言未了,穷鬼就到。

  吕蒙正 二位上人拜揖。

  [和尚甲欲打吕蒙正。

  和尚乙 上上好好的你怎么打别个?

  和尚甲 他占我的便宜。

  和尚乙 占什么便宜?

  和尚甲 想我们和尚,既没讨老婆,又没儿女,他叫我丈人,你说该不该打?

  和尚乙 是啊,我去问问他。吕官人,想我们出家人,既没讨老婆,又没儿女,怎么叫起丈人来了? 

  吕蒙正 不是哟,是称呼二位上人呀。

  和尚乙 师兄,他称呼我们上人,不是丈人。

  和尚甲 哦,是上人,不是丈人。吕官人,这么大的风雪,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吕蒙正 我么,特来逻斋。

  和尚甲 哦,逻斋?对不起,来晚了。

  和尚乙 来迟了。

  和尚甲 吃过了。

  和尚乙 吃完了。

  吕蒙正 啊!方才鸣钟,怎说吃完了?

  和尚甲 我们现在是饭前钟、饭后钟不一定哩。

  吕蒙正 饭前钟也要吃,饭后钟也要吃。

  和尚乙 吕官人,你乃读书之人,不到蛟龙背上去撑船,反在饿虎口中来夺食?

  和尚甲 一日三餐,三日九餐,你吃了我们的,好不好意思?

  吕蒙正 什么三餐四餐,半碗粥汤就够了。

  和尚甲 半碗也没得!

  吕蒙正 咳,炎凉出于僧道!

  和尚甲 什么!炎凉出于僧道?你骂了我们和尚不要紧,连道士也骂起来了,师弟让开,让我教训他。

  和尚乙 那个样子还打得呀?会出人命。羞他几句!

  和尚甲 有理。

  和尚甲、乙 (唱《宫娥泣》)

  笑你行止,

  你好没廉耻。

  斋和米都是檀越的,

  你看山门冷落,

  自觉孤凄,

  只有薄粥数碗,

  奈僧多克减清如水,

  我两人尚不能充饥,

  伊家好不度已。

  吕蒙正 (唱《前腔》)

  我特…(啊呀)特来到此,

  中途里慌慌的,

  教我实难存济。

  破衣,破衣百结难遮体,

  我一步步拖泥带水,

  哎,如今归犹未得,

  哎呀熬,熬不过饥寒冻馁。

  和尚甲、乙 (唱《前腔》)

  笑你文章满腹珠玑,

  更举笔如飞,

  谁知你命蹇时乖,

  担寒受馁,

  料伊,料伊不久归泉世,

  枉自把容颜憔悴,

  如今急急去离,

  休连累山门寺里。

  吕蒙正 住了!这是十方施主的,难道吃了你们的不成?

  和尚甲 什么,吃了十方施主的?师弟让开,让我教训教训他!

  和尚乙 (假意拦住)别个是吃了十方施主的,又没吃你的,那么大火气,真是。吕官人,我师兄就是脾气丑一点子,等下就好了。你呢,也消消气。

  吕蒙正 一寺的和尚只有你好。

  和尚乙 好倒不好,只是通融点罢了。

  吕蒙正 我若得了第,这木兰寺的当家和尚,少不得是你做的。

  和尚乙 哦,你如果做了官,这木兰寺的当家和尚就是我做的?

  吕蒙正 是你做的。

  和尚乙 哎呀,(对观众)我还要好好谢谢他。多谢吕官人。

  吕蒙正 岂敢,岂敢。

  和尚乙 吕官人,你有心,我也有意,我还给你留了一大碗呢。

  吕蒙正 在那里?

  和尚乙 在山门外。

  吕蒙正 什么东西?

  和尚乙 无非香菇木耳黄花菜。

  吕蒙正 够了够了。

  和尚乙 (取碗,含沙射影地)瘟狗,走开,吕官人,请啦!

  吕蒙正 吓,这是哪个吃的?

  和尚乙 你吃的。

  吕蒙正 哆!狗秃驴,你把猪狗吃的东西给我吃。

  和尚乙 你呀,连猪狗都不如呢。

  吕蒙正 狗秃驴,狗男女!哎呀,想我也是个黉门秀才,你把猪狗来比我?狗秃驴,狗男女!哈哈哈,气死我也!哦哟,看桌面之上,有现成的笔砚在此,我不免题诗一首,以记今日之恨。哦哟,看笔头都冻了。狗秃驴!狗男女!你把猪狗来比我……(边骂边题诗于壁)“逻斋未遇腹中空”……狗秃驴呀,你把猪狗吃的东西把我吃……“堪叹阁黎饭后钟”——啊哟,笔冻得写不成了!(掷笔)

  和尚甲、乙 呸!雪白的墙壁给你涂得墨黑的。

  吕蒙正 这是十方施主的,难道涂坏了你的不成?

  和尚甲、乙 阿弥陀佛。亏你说得出口。

  和尚甲 你说是十方施主的,我问你,这里哪根横梁是你的,你把它拆下来。

  和尚乙 这里哪块砖头是你的,你把它撬起去。

  和尚甲 这里哪根钉子是你的,你把它夹起去。

  和尚乙 这里哪块墙壁是你的,你把它刮起去。

  和尚甲 师弟,(讽刺地)他今科必中。

  和尚乙 怎么讲?

  和尚甲 他在“魁星点斗”。

  吕蒙正 狗秃驴!

  和尚甲 穷鬼,你走不走?

  吕蒙正 我不走。

  和尚甲、乙 (商量)放狗出来。(招狗)吠吠吠……(下)

  吕蒙正 哦哟,哦哟,哦哟!哎呀,皇天呀皇天!衣衫百结烂如绒,行似猿猴卧似弓。生怕岭头云作雨,只愁树上鸟啼风。半升粮米无钱买,哟哟哟,满腹文章总是空。咦,我几次欲投河内死,可怜哟,娇妻苦守在寒窑中。皇天哪皇天!你好富贵不均,哎呀,你好富贵不均呀!

  (唱《山坡羊》)

  那豪的啊呀特恁豪,

  似我这穷的穷的忒煞穷。

  衣衫饭食两事愁无奈,

  我穿一双破烂鞋,

  啊哟,

  走遍长街和短街,

  破头巾儿挡不得蒙尘态,

  这样凄凉,

  有谁来瞅睬?

  伤怀,

  腹中饥,事怎挨?

  哀哉,

  身上单寒啊呀难布摆。

  哎呀天吓,你看这雪,越下越大了,怎生行走?不免到檐下,躲一躲再走便了。

  (唱《步扶归》)

  我只得躲,

  哎哟,躲在房檐下。(被绊倒)

  啊哟,不知什么东西把我绊了一跤?(看视)啊,

  (接唱)

  却原来是一块柴。

  不知什么人失落在此,左右无人,待我拾回去,拢些火与娘子亨一亨——

  (接唱)

  我忙,忙把袖儿揣,

  免得妻儿埋怨我空手回。

  弯腰且拾地上柴,(又止)

  啊呀呀,

  读书人,还自爱。

  慢来,君子者慎其独也,道旁遗物,不可乱拾,大节为重,小节谨慎。我宁可寒冷,决不失节!(重复地唠叨着)唉,冻死是小,失节为大。唉,我宁可冻死,决不失节。我宁可冻死,决不失节。我宁可冻死,决不失节……

  [边念边下。聚光照着他踉跄的背影。

  第六场 泼 粥 

  [大雪纷飞,寒窑内外。

  [刘翠屏上,出窑盼望。

  刘翠屏 哦呀,好大的雪啊!官人怎的还不回来?想他啊!

  (唱《步步娇》)

  踏雪归来多劳倦,

  扑簌簌心惊颤。

  我想官人啊!

  昼夜苦攻读,

  真个是坐破土台,

  磨穿石砚。

  煮粥两三碗,

  待等夫回御饥寒。

  [进窑下。窑内灯暗。

  [吕蒙正上。

  吕蒙正 (唱《驻云飞》)

  踏雪归窑,

  想起秃驴恨怎消。

  恶语伤怀抱,

  饭后钟声闹。

  妻在窑中受煎熬……(见地上脚迹)

  哎呀!窑外事蹊跷,

  又只见男踪女迹,来往相交,

  一步步走往那羊肠道——

  这窑门之外,为何有男女足迹?啊,是了,想是见这雪大天寒,岳母唯恐女儿受冻,把我的娘子接回相府去了。唉,娘子呀,你要回相府,也该等我回来作别,难道还怕我强留你不成?不对呀,相府来接,不是车,便是轿,这是步行……难道她、她、她耐不得饥寒,就、就、就有了——嗳

  (接唱)

  顿起疑心似火烧!

  不对,想我夫妻十分恩爱,我怎能这样猜疑于她?嗳,先进窑去,再作道理。

  [窑内灯亮,刘翠屏在打盹。吕蒙正进窑。

  吕蒙正 (见妻)还好!还好!我的娘子还在窑中啊!(拍了下掌)

  刘翠屏 (惊醒)啊!官人回来了。(上前与吕掸雪,吕颤抖)官人,妻子煮得些粥汤——

  吕蒙正 快快拿来!

  刘翠屏 (取粥)官人,拿来了。(递碗,吕看而不吃)相公怎么不吃呀?

  吕蒙正 只怕不洁净。

  刘翠屏 清水淘白米,有什么不洁净?

  吕蒙正 什么不洁净,窑外看分明。

  刘翠屏 我倒是要看看!(随吕出窑)看什么?

  吕蒙正 你来看:雪盖山头云雾横,荒村寂寞少人行。

  刘翠屏 上下妆成银世界,四周砌就锦乾坤。

  吕蒙正 哪个与你吟诗答对?

  刘翠屏 你是那样讲,我是这样应。

  吕蒙正 我问你,地上是什么?

  刘翠屏 是雪。

  吕蒙正 雪上面?

  刘翠屏 雪块。

  吕蒙正 雪块上面?

  刘翠屏 雪珠。

  吕蒙正 雪珠上面?

  刘翠屏 雪片。

  吕蒙正 (急)我问的是这男女足迹?

  刘翠屏 (暗笑)哦,你问这男女足迹啊?

  吕蒙正 (指足迹)这大的?

  刘翠屏 (故意)相公的。

  吕蒙正 我穿的是芒鞋,这个是钉靴。

  刘翠屏 一朝时运至,芒鞋变钉靴。

  吕蒙正 哦,时运来了,足都长了牙齿。这小的?

  刘翠屏 这……也是你的。

  吕蒙正 哈哈,这就叫有朝时运落,大脚变小脚了。

  刘翠屏 (一笑)是妻的嘛。

  吕蒙正 你不在窑中,出来作什么?

  刘翠屏 出来盼望相公。

  吕蒙正 既是盼望我,也只在窑门之外,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羊肠道上去了?

  刘翠屏 妻子只顾盼望于你,不知不觉就这样一步一步,盼上了羊肠道。

  吕蒙正 承盼呀承盼。

  刘翠屏 休哂哪休哂。

  吕蒙正 休哂?只怕是羞人。

  刘翠屏 什么羞人?

  吕蒙正 世间之上,有三件大事,无人全得,岂不羞人?

  刘翠屏 哪三件?

  吕蒙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刘翠屏 这三件事我件件俱全。

  吕蒙正 什么什么,你件件俱全?我问你,这富贵不能淫?

  刘翠屏 当初彩楼之上,自选才郎。多少王孙公子我不选,偏偏选中你这个(轻声)穷秀才。算不算得富贵不能淫?

  吕蒙正 是这个么?倒也算得。这贫贱不能移呢?

  刘翠屏 随你回到寒窑,粮无隔宿,衣无二重,妻子安贫若素,从无半点埋怨,算不算得是贫贱不能移?

  吕蒙正 这个……也算得。那威武不能屈呢?

  刘翠屏 当初在相府,我父嫌你贫穷,定要悔婚。他挟宰相之尊,严父之威,妻子脱却衣冠,一怒出府,难道不算威武不能屈么?

  吕蒙正 这个……

  刘翠屏 什么这个?

  吕蒙正 嗳!我不与你嘴贫舌辩了,我要与你评评这足迹!

  刘翠屏 太阳一出,自然会平。

  吕蒙正 你你还来气我?好,说不明足迹,你回你的相府,我守我的寒窑!(忘低头,碰窑门)晦气!(入窑)

  刘翠屏 (自语地)这个书呆子!唔,不要气坏了他,与他说个明白。(随着入窑)

  吕蒙正 回相府去呀!

  刘翠屏 相公呀!

  (唱《江儿水》)

  我夫休忧虑,莫猜疑——

  吕蒙正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刘翠屏 好啊!

  (接唱)

  休论这闲是闲非。

  自古男儿不受嗟来食,

  吕蒙正 嗯,说了半天话,这一句还说得乖巧。

  刘翠屏 (接唱)

  在此饥寒无依倚,

  雪中忽见梅香至。

  吕蒙正 她来做什么?

  刘翠屏 送银米前来。

  吕蒙正 你曾说过不要相府粒米寸布呀?

  刘翠屏 是梅香、老院自己的月俸钱啊!

  (接唱)

  探取奴家消息,

  送些银米相周济。

  吕蒙正 不信有这等事?

  刘翠屏 妻子要是不收,岂不拂了他们的好意?

  吕象正 真个?

  刘翠屏 真个。

  吕蒙正 果…果然?

  刘翠屏 果然

  吕蒙正 哦呀呀,如此,卑人错怪了娘子,来来,奉揖,奉揖,陪礼,陪礼。

  刘翠屏 男子汉,原该贫不丧志,妻子不怪你。

  吕蒙正 说明了,拿粥来吃。

  刘翠屏 官人,粥在此。

  [吕蒙正去接粥,手冷的发颤。

  刘翠屏 官人,你手颤,待我拿了与你吃。

  吕蒙正 不妨的,拿来。(接粥)

  刘翠屏 今日去投斋可投着么?

  吕蒙正 我正要告诉娘子,卑人今日去投斋,不想他们改为饭后钟,及至卑人到时,竟将我羞辱一场,被卑人说了几句,这些秃驴竟将我一赶!(顺势将粥一泼)啊!我怎的将粥泼了,将粥泼了啊!

  刘翠屏 官人,不要紧,砂罐里还有。

  吕蒙正 (唱《香柳娘》)

  叹蒙正命蹇,

  叹蒙正命蹇。

  许多不遂,

  奈何天不从人意,

  苦肝肠寸断,

  苦肝肠寸断,

  欲待要充饥,

  谁想又不济?

  想苍天困我,

  想苍天困我,

  何年运至,

  双双泪垂。

  刘翠屏 (唱《川拔棹》)

  休忧虑,劝官人莫惨凄,

  呀,这世道狗眼(看)人低,

  更何况无知秃驴?

  官人!

  等妻子重新盛起,

  喝些儿充肚饥,

  有余米再煮炊。

  [刘翠屏又取粥,吕蒙正喝粥。

  刘翠屏 官人慢些吃……

  [孙巧儿背一小包裹急上。

  孙巧儿 (念)出相府,叩窑门,今日方知岁寒心。

  (掸雪,急敲窑门)开门开门!

  吕蒙正 像是孙大哥。(忙开门)

  [孙巧儿一闪而入。

  孙巧儿 喜事喜事啊!

  吕蒙正 孙大哥,我穷斯滥矣,有什么可喜?

  刘翠屏 孙大哥喜欢作耍。

  孙巧儿 小姐、秀才,这回可不是作耍呀!

  (唱《渔家傲》)

  黄榜招贤展试闱,

  功名大事岂非喜?(取下包襄)

  头巾蓝衫与程仪。

  先贺喜,

  此行愿你登高第!

  吕蒙正 (迟疑不接)孙兄,你们优伶,生活清苦,蒙正怎能接受。

  刘翠屏 是吓。

  孙巧儿 (接唱)

  休要轻看优伶辈——

  我等优伶最重义气,这个出几钱,那个拿一两,就凑上了,你要是不拿,就是看不起我们啊!

  (接唱)

  一番心意望领取,

  青云有路须展翅,

  莫迟疑。

  刘翠屏 官人,你就领这份情吧。

  吕蒙正 (激动接过包裹)孙兄!

  (接唱)

  我蒙正金榜无名誓不回!

  [灯暗。聚光投射吕蒙正。

  第七场 续 诗 

  [木兰寺。

  [老院、梅香引刘懋上。

  刘 懋 (唱《赏花时》)

  蒙正汴京赴科考,

  念娇儿独守寒窑。

  恁春寒料峭,

  不顾辛劳,

  亲去接儿曹。

  [和尚甲、乙上迎。

  和尚甲、乙 小僧迎接相爷。

  刘 懋 免。小姐现在那里?

  和尚甲 小姐?回相爷,没什么小姐到小寺来呀。

  老 院 我们在寒窑打听得明明白自,小姐到木兰寺进香来了。

  和尚乙 哦,那是吕穷酸的妻子啊!

  梅香你 胡说什么,那就是我们相府千金!

  和尚甲、乙 (吓的慌忙跪倒)小僧实实不知,求相爷恕罪。

  刘 懋 (示意起采)小姐现在何处?

  和尚甲 在观音堂上香。

  刘 懋 梅香,去请小姐前来。

  梅 香 是。(下)

  和尚甲、乙 请相爷方丈待茶。

  刘 懋 不用。(随意观赏,发现纱笼)此处因何用纱笼复盖?

  和尚甲、乙 (欲言又止)……

  老 院 还不如实禀报!

  和尚甲 是是。禀相爷,这墙上是吕相公题的两句诗——

  和尚乙 刚才那穷妇——不,(自我掌嘴)是小姐又续了两句——

  和尚甲 小僧等怕有碍观瞻,故而用纱笼复盖。

  刘 懋 哦哦哦,不道是吕相公先前题写了两句,方才小姐又续上了两句?

  和尚甲、乙 是是。

  刘 懋 快快取了下来,待老夫一观。

  [和尚甲、乙赶忙取下纱笼。

  刘 懋 (念)“逻斋未遇腹中空,堪叹阁黎饭后钟。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能他日步蟾宫。”……

  续得好!续得好!

  [梅香引刘翠屏上。

  刘翠屏 (不冷不热地)见过爹爹。

  刘 懋 呀!……(动情地)翠屏儿,儿年不见,你竟然如此清瘦……

  刘翠屏 应谢爹爹关心。

  刘 懋 儿呀!

  (唱《八声甘州》)

  骨肉分离,

  可叹你荒村寂寞孤凄。

  容颜瘦损,

  痴心守着寒儒。

  儿啊!

  吕生赴试京城去,

  为父接你返庭闱。

  刘翠屏 爹爹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接唱)

  贫寒苦楚俱熬尽,

  夫不身荣誓不归!

  刘 懋 (指诗)从我儿续的这两句诗看来,此番吕生必中无疑!

  刘翠屏 必中无疑?

  刘 懋 必中无疑!

  刘翠屏 啊!女儿明白了。

  刘 懋 吓,你明白什么?

  刘翠屏 爹爹曾是朝堂宰相,想是听到了吕郎高中的消息,故而亲自前来接我回府,是与不是?

  刘 懋 (对观众)你看你看,她竟然如此说话!

  刘翠屏 爹爹,要是女儿随你回府,万一此回吕郎不中,你老人家岂不要二次逐赶我夫妻出府?

  刘 懋 你越说越不中听了!

  刘翠屏 与其二次被爹爹赶出府来,女儿还是安安生生苦守寒窑为好!(甩袖急下)

  刘 懋 翠屏,翠屏!……

  老院、梅香 小姐小姐!……

  刘 懋 你这个蠢丫头,还不快快送小姐回窑!

  梅 香 是。(嘟哝)没接着小姐,怎么骂我呢?

  [灯暗。聚光射向嘟哝梅香。

  第八场 回 窑

   

  [城南寒窑,春暖花开时节。

  [一阵报锣声响,刘翠屏急上。

  刘翠屏 (唱《六么今》)

  望眼欲穿,

  听窑外金锣声喧,

  春闱应有好音传。

  心绪乱,意盘桓,

  且出窑门盼夫还。

  [报子甲、乙敲报锣上。

  报子甲 请问你是不是吕状元夫人?

  刘翠屏 那个吕状元??

  报子甲 吕状元官讳蒙正。

  刘翠屏 吕蒙正?

  报子甲 正是。

  刘翠屏 吕蒙正他到底中了!

  报子甲 中了。

  刘翠屏 还是状元?

  报子甲 正是状元。

  刘翠屏 哎呀呀……谢天谢地!

  报子甲、乙 那你一定是状元夫人了!

  刘翠屏 吕蒙正是奴的丈夫。

  报子乙 哎呀,夫人!该死!(跪)

  报子甲 我们不知是夫人,多有失敬,死罪死罪。(亦跪下)

  刘翠屏 这何罪之有,快快起来。(起)

  报子甲 状元有简帖、宫花送与夫人。

  刘翠屏 (接简帖念)

  一树奇花傍柳荫,

  怎容蜂蝶乱相侵。

  仙枝岂让凡夫采,

  留与蟾宫折桂人。

  呀!(唱《前腔》)

  彩楼诗一首,

  重吟来热泪双流。

  不枉我寒窑独守,

  几度春秋。

  爹呀爹,你知否?

  穷酸女婿独中了鳌头!

  状元公何时荣归?

  报子甲 随后就到。

  刘翠屏 尔等窑外稍候,待我进窑更衣。(接霞帔下)

  [鸣锣。人役引吕蒙正上。

  吕蒙正 (唱《前腔》)

  策马扬鞭,

  回寒窑心中喜欢,

  诗书换得紫袍穿。

  感红颜,伴寒酸,

  此情汩汩润心田。

  [刘翠屏换装出窑。

  刘翠屏 官人!

  吕蒙正 娘子!

  刘翠屏 贺官人一举成名,

  吕蒙正 感娘子不弃寒微。

  刘翠屏 请进哪!

  吕蒙正 这……

  刘翠屏 怎么,中了状元就不进寒窑了么?

  吕蒙正 非也非也。冠带进窑,旁人会笑我富贵骄人,忘了根本。

  刘翠屏 正要教人知道,破窑出状元。请进。

  吕蒙正 (对众)尔等在外侍候。(众应下)夫人请。(进窑)

  刘翠屏 记得我初次进窑,你说过山青水清,云轻风轻之话么?

  吕蒙正 嗳!

  (唱《朝元歌》)

  山青水清,

  哪解人愁闷?

  云轻风轻,

  哪知人贫困?

  拨尽炉灰,逻斋萧寺,

  破窑窘煞书生。

  多感卿卿,

  忍饥受寒无怨声。

  愁时承慰问,

  闷来长相亲,

  果然是女中豪俊。

  抚今追昔,

  感卿怜悯,谢卿怜悯。

  刘翠屏 (唱《前腔》)

  山青水青,

  男儿自发奋。

  云轻风轻,

  前程浑似锦。

  贫不折腰,苦难丧志,

  知君暂困风尘。

  破窑相从,

  饥寒冻馁无二心,

  白屋出公卿,

  今朝志凌云,

  方显你人中龙凤。

  前尘后事,

  何须评论,不须评论。

  吕蒙正 (唱《前腔》)

  惜别寒窑,

  刘翠屏 把往事一一追寻。

  吕蒙正 石板峥嶙,

  刘翠屏 哎——

  琴桌书案常亲近。

  吕蒙正 松柴炉内焚,

  刘翠屏 夫妻得共温。

  吕蒙正 破盅儿,

  刘翠屏 唔——

  温凉盏把水盛。

  吕蒙正 一堆稻草,

  刘翠屏 哎——

  黄丝似锦,黄丝似锦。

  吕蒙正 哈哈哈!夫人果然乖巧。

  [内嚷声,人役拦孙巧儿边吵边上。

  孙巧儿 我是吕状元的老朋友,快与我通传!

  人 役 吕状元怎么会有你这样优伶朋友!

  孙巧儿 你狗眼看人低——

  [吕蒙正夫妻闻声急出。

  吕蒙正 (斥人役)休得无礼!这是我的恩兄。(人役唯唯)呀,孙大哥,下人不知,多有冲撞,望乞海涵。

  刘翠屏 见过孙大哥。

  孙巧儿 哈哈哈,好个慧眼识英才的小姐。恭喜恭喜!

  吕蒙正 我正要与娘子前去拜谢孙兄。

  孙巧儿 拜谢我?

  刘翠屏 是吓。

  孙巧儿 我有什么值得你谢哟!

  吕蒙正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几年来,若非孙兄送银送米,我夫妻早成了沟渠饿殍;若非孙兄与众位优伶仗义相助,我又怎能上京赴试,折桂蟾宫?

  孙巧儿 那你就谢错了!

  吕、刘 谢错了?

  孙巧儿 你应该谢你岳父大人!

  吕蒙正 哼,他嫌贫爱富,言而无信,不仅逐婿,一个亲生女儿也赶将出来。别说谢他,就是认我也是不得认的。

  孙巧儿 嗳,状元公你想想,我辈优伶,哪有那么多银米相送,这都是相爷暗地筹谋的啊!

  刘翠屏 当真?

  孙巧儿 一点不假。

  吕蒙正 我却不信。

  孙巧儿 有证据嘛。(掏出简帖)这个帖儿,你可记得?

  吕蒙正 (接过)记得记得,这是刘相出的彩楼招婿的对儿。我对得十分的贴切呀,可他就是只中衣冠不重才啊!这算什么证据?

  孙巧儿 别急别急,你翻过来看。

  吕蒙正 (翻看,速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啊!(似有所悟)……

  刘翠屏 (迅即接看)……真是我爹亲笔所书啊!相公你看,上面署的日子,正是彩楼抛球那一天啊!

  吕蒙正 是呀……

  孙巧儿 吕贤弟,状元公,你仔细想想,你岳父真要是嫌贫爱富,将你逐出不就结啦?何用把自已的千金小姐,赶出来陪你受苦啊?

  吕蒙正 原来如此啊!……

  [鼓乐声大作。老院、梅香急上。

  老院、梅香 状元公、小姐,相爷和老夫人来了。

  吕蒙正 快快有请!

  刘翠屏 (同时)快快有请!

  [刘懋偕夫人上。

  刘 懋 状元公!

  刘夫人 贤婿!

  吕蒙正 岳父大人,您呀——

  (唱《六么令》)

  真情远见,

  谢岳父这般成全。(跪拜)

  刘 懋 (掺起)贤婿啊!

  (接唱)

  安逸怎能出魁元?

  劳筋骨,苦心志,

  根茂方能耐岁寒。

  孙巧儿 老相爷今日是来接女儿女婿回府的吧?

  刘 懋 这还要问。

  孙巧儿 相爷就不怕旁人道短长?

  刘 懋 这是何意?

  孙巧儿 当初吕相公穷斯滥矣,相爷将他夫妻赶出府来;今日吕相公中了状元就接回去,这是不折不扣的“嫌贫爱富”呀!

  众  哈哈哈……

  刘 懋 孙巧儿,此事多亏了你,你也不必浪迹江湖了,随我回府去罢。

  孙巧儿 相爷,我这号人散淡惯了,多谢盛情。只是我要向状元贤弟讨样东西。

  吕蒙正 孙兄只管说。

  孙巧儿 (指窑)把这座状元府送给我。

  众  啊?……

  孙巧儿 我要告诉世人,破窑出状元啊!

  吕蒙正 好,就送给孙兄。

  孙巧儿 那就多谢啦!

  刘 懋 好个超凡脱俗之人,老夫就不勉强你了。贤婿、女儿,随为父回府!

  [众引刘懋、刘夫人下。

  吕蒙正 (与则翠屏一道深深一揖)恩兄多多保重。(下)

  孙巧儿 哈哈哈……吕状元去了,孙状元进府啊!

  [聚光,乐起,幕落。

  ——剧终

  2003年4月25日二稿

  后 记 

  《风雪破窑记》是以湘昆《拾柴》、《泼粥》两折传统戏为基础,参考了元·王实甫的杂剧《风雪破窑记》,明传奇《彩楼记》、《李九我批评破窑记》和1955年易宣辰河戏《破窑记》改本,加以改编而成。

  剧本较大的改动,是刘相逐婿到底出于嫌贫爱富还是激励青年多经磨练而奋发上进。从明传奇到地方戏,都是嫌贫爱富,只有王实甫处理为激励吕蒙正上进。我们考虑:类似的嫌贫爱富题材剧目相当多,容易落窠臼;因此,我们选择了王实甫杂剧的路子。

  第二个改动是:比杂剧、传奇多了一个人物——孙巧儿。这个人物是从辰河戏、湘剧传统戏孙花子“化”过来的。我们觉得这个人物喜剧色彩较浓,但考虑到如果是乞丐,不仅不便出入相府,说话也不能太放肆,所以把他改为俳优身份,不仅更具喜剧效果,并能使之贯串全剧。

  《赏雪》、《续诗》是新写的,但在传奇《彩楼记》中仍然有迹可寻,而《回窑》则是在辰河戏改本基础上加工而成。其它各场均有增删。可以说新改本主要情节,大都有所依据,换句话说既有继承又力图出新。

  这个戏,改得很匆促,从接受任务到找资料,讨论初稿到基本定稿,只有一个月光景。如此仓促的情况下,既谈不上有多少创造性,也做不到过细斟酌,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但愿在投排、上演之后,多方面听取意见,能改得更好一点。

来源:《戏剧春秋》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