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凤箫怨(湘剧)
肖高适

  人 物 郁梅——先为宫女、继为妃子、后为皇后

  顺妃——妃子

  丞相——顺妃的哥哥

  皇帝——第一场为太子

  黄伯——太医

  唐儿——郁梅的侍婢

  刘荣——顺妃之子

  刘发——唐儿之子

  太傅——两个皇子的老师

  张公公——郁梅的心腹太监

  侍婢、太监。

  (舞台上呈三块品字形软片,两边是凤,中间是箫。)

  (定王台刘发吹箫剪影。)

  (伴唱)古城长沙遗迹多,

  思母定王怅寥廓,

  几多哀怨几多愁,

  化作一曲凤箫歌。

  第一场 移花接木 

  (品字形幕前:太医黄伯满腹哀怨地吹着凤箫,侍婢丫头唐儿匆匆上,她原想喊他但看到黄伯专注的神情,她忍住了。风箫里吹出的曲子,像悠悠小河的流水,婉蜒曲折,如泣如诉。唐儿听着听着,完全被吸引了,止不住双眼泪流。有顷,哭声渐大,盖过了箫声,惊动了黄伯,黄伯止住吹箫,回转头来。

  黄 伯 唐儿……

  唐 儿 (拭泪)啊!黄伯,郁梅姐姐心绪不佳,我是来请您给她去看病的。

  黄 伯 啊!你哭了?

  唐 儿 是您的箫声把我的泪水催出来的,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

  黄 伯 凤箫怨。

  唐 儿 凤箫怨——

  黄 伯 我有个女儿,她母亲死得早,从小我就带着她,她最爱听这支曲子,每吹一次她总要哭一回,后来我就把这支曲子教给了她,她一有烦闷的事就吹起它,她命苦早死了,临死前她对我说,爹,常常吹起这支曲子吧!我爱听。今天是中秋节,就让她在九泉之下听听这曲子,权且和我团个圆吧!(悲伤地)

  唐 儿 黄伯,我也命苦,是个孤儿,你就把我当作您的女儿吧!

  黄 伯  你——

  唐 儿 收下我吧,我也爱听这箫声,把这支曲子教给我吧!

  黄 伯 你——

  唐 儿 爹!(跪拜)

  黄 伯 孩子!(两人抱头相偎)

  (伴唱)天涯何处无亲人,

  凤箫一曲结同心,

  清清明月中天挂,

  泪眼无语情更深。

  (品字形幕在音乐声中拉开。)

  (西汉时期的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

  (长安城皇宫内郁梅的寝宫。)

  (激烈的音乐自强转弱……)

  郁 梅 (唱)中秋明月夜,

  皇宫孤灯前,

  独闷空楼,

  抚弦诉怨。

  愁结如蛛网,

  扑不断,

  万丝缠连。

  进宫六年,

  叹空为太子侍妾,

  未见一面。

  奴身亲人早绝,

  莫不真是,

  命薄红颜?

  几次欲轻身,

  却难了愿。

  蝼蚁尚且贪生过,

  郁梅怎不红尘恋。

  虽光阴苦度,

  终日身觉沉疴染,

  也只好,

  含泪忍屈辱,

  尽往腹中咽。

  (唐儿与黄伯上。)

  唐 儿 郁梅姐姐,黄伯来了。

  郁 梅 (对黄伯)你来干什么?

  黄 伯 给姑娘祝节、请安。

  郁 梅 谢黄伯。

  黄 伯 姑娘的气色不好,容老夫给你号号脉吧!

  郁 梅 号脉?我的病,你是看不好的。

  唐 儿 姐姐。

  黄 伯 也罢,那就先服上几粒安魂定心散吧!

  唐 儿 安魂定心散?我给姐姐取来。(下)

  黄 伯 郁梅姑娘,你不要太忧虑了,要多保重身体才是。

  唐 儿 (上)黄伯,你看是这种药吗?

  黄 伯 (接过药大惊)唐儿,这是丹鹤一点红,是剧毒,只要吃上一点,就连老虎也出不了三步。

  唐 儿 啊!

  郁 梅 (取过药)丹鹤一点红,好美的名字呀……

  唐 儿 (夺过)姐姐……

  郁 梅 哈哈……

  (内声:顺妃夫人驾到。)

  郁 梅 (不解地)她来干什么?

  唐 儿 今日中秋,夫人一定是来看望姐姐的。

  郁 梅 看望我?她是太子的妃子,出身于金堂玉马之家。当今的丞相又是她的亲兄长,权大势大,不可一世呀!

  唐 儿 可姐姐多才多艺,天姿国色,聪明能干哪!

  黄 伯 事情就坏在这里。

  郁 梅 黄伯……

  黄 伯 郁梅姑娘,你要小心侍候才是,老夫告退了。(下)

  唐 儿 (询问地)姐姐……

  郁 梅 迎驾。

  唐 儿 是!(对内)迎驾顺妃夫人。

  (郁梅、唐儿跪接,顺妃率侍婢数人威风凛凛地上。)

  顺 妃 (唱)一见郁梅面,

  炉火烧胸间,

  搅她妃子梦,

  遇事手莫软。

  今日中秋佳节,你为何不到仁和殿去祭祀祖先?

  唐 儿 禀夫人,郁梅姐姐近日身体一直欠安,方才黄伯还在给她看病呢!

  顺 妃 什么病?刚才抚琴吟唱的不是她吗?分明是故意装病,逃脱祭祀。

  郁 梅 夫人——

  顺 妃 你还想狡辨吗?为敬效尤,罚你闭门思过,不得出宫。

  郁 梅 夫人——

  顺 妃 你要是不服的话,就到太子面前去申诉吧!

  郁 梅 (委屈地)我进宫六年了,连太子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向他申诉?

  顺 妃 (得意地)那我就管不了哪!(对侍婢)回宫。(率侍婢扬长而去)

  郁 梅 (气极站起)她——

  (唱)她仗势威风显,

  郁梅我敢怒不敢言。

  忍气吞声,

  强作笑脸,

  一腔怨气埋心间。

  年年月月,月月年年,

  何日方消,

  方消胸中恨绵绵?

  唐 儿 姐姐。

  (郁梅哭泣。)

  张公公 (上)宫中有人吗?

  唐 儿 公公,奴婢唐儿在。

  张公公 你速告郁梅姑娘,殿下今宵在此过夜。

  唐 儿 什么?

  张公公 殿下今宵在此过夜。

  郁 梅 (不敢相信地)公公,你没弄错吧?

  张公公 错不了,往日殿下饮食起居,全由顺妃夫人安排,今日夫人在宫内主持祭祀,他便亲自在宫女簿上点了名。

  唐 儿 郁梅姐姐就被点中了。

  张公公 对!快点准备吧!殿下就要来了。

  (郁梅跌坐在椅子上。)

  唐 儿 是。

  (张公公下。)

  唐 儿 (见状)姐姐。(大声)姐姐!

  郁 梅 (惊醒)啊!

  (唱)忽听公公报,

  喜悦上眉梢。

  犹似寒冬心头暖,

  冰化雪消。

  莫不是

  果真盼来了吉祥鸟!

  鸟啊鸟,

  莫嫌山林寂,

  萋萋有芳草。

  郁梅我,

  展翅愿与你同林飞,

  共享天伦乐逍遥。    

  妆奁锦衣侍候。

  唐 儿 是。(下)

  (郁梅在乐声中对镜梳妆。唐儿复上。)

  唐 儿 (唱)见姐姐,脸儿红,愁云顿扫,

  春情洋溢百媚生娇。

  (伴唱)面对铜镜把娥眉描,

  描出个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西施貌。

  太子一见面,

  宠爱始今朝。 

  (郁梅在伴唱中,欢快地忙碌着,忽地警觉到什么,刹时脸色骤变,情绪反常。)

  唐 儿 姐姐,你怎么啦?

  郁 梅 我——命苦呀!

  唐 儿 姐姐,今日不是苦尽甘来了么?

  郁 梅 可是——我——却无法侍奉殿下啊!

  唐 儿 怎么,姐姐,你——?

  郁 梅 (唱)我如哑巴吃黄莲,

  心觉苦味口难言。

  唐 儿 姐姐——

  郁 梅 (唱)唐儿呀,

  天不助我,

  船儿搁浅,

  郁梅我,怎奈今日身不便。

  唐 儿 (大惊)身子不便?

  (唱)这真是晴天霹雳起,

  炸雷头顶击,

  乐极突生悲,

  殿下来时怎适意?

  郁 梅 (唱)我像是霸王步入了垓下穷途路,

  又如荆人只能抱璞泣。

  (内白:殿下驾到。)

  唐 儿 姐姐,殿下来了。

  郁 梅 (极力思考)备酒!

  唐 儿 是!(端酒上)

  (太子兴冲冲地上。)

  太 子 (唱)身居皇宫,

  妃妾侍奉,

  今日翻簿点名兴致浓;

  不知新人何模样,

  愿芳心莫负春风。

  郁 梅 (低头)妾身向殿下请安。

  太 子 免礼,免礼,把头抬起来。

  郁 梅 谢殿下。

  (郁梅慢慢抬起头来,太子一见,就被郁梅的美色吸引住,左右端详,深有所感。)

  太 子 (唱)是皓月晃眼.

  还是她的姿色使人迷恋。

  只见她,玲珑剔透眉宇生烟,

  落落大方风韵翩翩,

  这真是,

  幽谷芳兰赛过庭前牡丹艳。

  太 子 你叫郁梅吗?

  郁 梅 是,殿下。

  太 子 你进宫几年了?

  郁 梅 六年了。

  太 子 啊!待我启禀父王封你为梅妃就是了!

  郁 梅 谢殿下。

  太 子 免礼。

  郁 梅 是,殿下。今日中秋,妾身聊备酒宴,请殿下赏光。

  太 子 好!好!我今天特别高兴,又逢佳节自然是要多饮几杯。

  郁 梅 (斟酒)殿下请。

  太 子 你也同饮吧。

  郁 梅 不,为了给殿下助兴,妾身就献舞作陪吧!

  太 子 好!好!

  (郁梅在乐声中起舞。唐儿斟酒。)

  (太子边看边饮,酒至数巡。)

  太 子 舞得好,舞得好,

  (唱)翩翩婀娜姿,

  撩我醉若仙。

  郁 梅 (唱)只缘殿下到,

  妾身乐开颜。

  太 子 (唱)见她才貌显,

  是个好内贤。

  郁 梅 (唱)酩酊已七分,

  玉杯酒再添。

  既然殿下高兴,何不乘兴再多饮几杯,妾身奕棋作陪就是。

  太 子 我今日已喝得不少了。

  郁 梅 可殿下连一点醉意也没有呀!

  太 子 我生来酒量过人,即使再饮也是不会醉的。

  郁 梅 啊!

  太 子 你怎么啦?

  郁 梅 (镇定地)没什么,我是佩服殿下的好酒量。

  (更鼓响。)

  太 子 啊,天色不早了,我们该歇息了。(起身)

  郁 梅 啊!请殿下先行一步,待妾身收拾一下,随后就来。

  太 子 好!好!(下)

  郁 梅 唐儿,你都听见了吧,看来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唐 儿 姐姐千万不要这样想,往后你就是妃子了。

  (内声:爱妃快来呀!)

  唐 儿 姐姐,殿下在喊你呢!

  郁 梅 (唱)殿下声声唤爱妃,

  像是那荣华富贵紧紧把我催;

  千载良机若失去,

  似流去的江水怎能回。

  车上路,船离岸,

  大错已铸成,要悔也难悔,

  倒不如死里求条生存路,

  图侥幸,搅浑水。

  唐儿,我有救了。

  唐 儿 你有什么好法子呢?

  郁 梅 你去代替我。

  唐 儿 (大惊)什么?

  郁 梅 唐儿,现在是山穷水尽,只有这么一条路了。

  唐 儿 不!不!姐姐,这可是要杀头的。

  郁 梅 可谁也不会知道。

  唐 儿 殿下能不知道吗?

  郁 梅 殿下虽说酒量过人,但终已疲乏,加之夜黑情深,他是分辨不出来的。我在此等候接你。唐儿,你就答应我吧!

  唐 儿 姐姐,你是我的恩人,唐儿就是粉身碎骨也应……

  郁 梅 (进攻地)你答应了?

  唐 儿 (惊慌地)不!不!

  郁 梅 (乞求地)唐儿!

  唐 儿 姐姐!

  郁 梅 (不容分说地)来,快把衣裳换上(边说边换,并迅速将烛光吹灭)

  (太子上,拉着换了衣裳的唐儿。)

  太 子 爱妃,随我来。

  (唐儿衣袖掩面,含泪而下。)

  郁 梅 (跪下合掌)天哪!

  第二场 以假乱真 

  (前场数月后。)

  (品字形二幕前。唐儿上,呕吐。)

  (唱)自古道,

  女儿世上走,

  切莫忘贞操。

  可谁知,

  唐儿未笄年,

  失身又怀娇。

  先帝驾崩后,

  太子掌乾坤。

  奴婢犯下欺君罪,

  怎逃罪责,罪责怎逃?

  虽恋人世良辰美景,

  又惜青春华年,花容月貌。

  可天不容,

  地难饶。

  羞辱难以诉,

  悲愤何人告。

  越思越如蚕作茧,

  似根根绳索身上绕。

  事至此,

  路已绝,

  只有一死恨方消。

  爹,女儿去了,不能侍奉你了,你多保重吧!(放凤箫下)

  黄 伯 (上见凤萧)唐儿,唐儿——(追下)

  (品字形二幕开。郁梅上。)

  郁 梅 (唱)忆往昔,

  看今朝,

  妾身已非旧日貌。

  圣上恩宠日渐深,

  荣华富贵分外娇。

  要是来日立为后,

  一生根基才算牢。

  凤冠何日头上戴,

  夜夜梦魂绕。

  (黄伯匆匆上。)

  郁 梅 黄伯。

  黄 伯 老夫有要事禀报娘娘。

  郁 梅 什么事?

  黄 伯 唐儿她,投湖了。

  郁 梅 (一惊)投湖了?

  黄 伯 我已经把她救回家去了。

  郁 梅 她有什么想不开的?

  黄 伯 她有身孕了。

  郁 梅 什么?

  黄 伯 娘娘,唐儿已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我了。

  郁 梅 她告诉你什么?

  黄 伯 中秋之夜——

  郁 梅 啊!

  (唱)中秋之夜,

  系我危安。

  原以为,

  月朗星稠,

  云消雾散。

  可谁知,

  福至祸随,

  暗酿隐患。

  木已成形舟下水,

  只好转舵再张帆。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劳你的驾了。

  (张公公暗上至一旁。)

  黄 伯 娘娘的意思是——

  郁 梅 立刻打胎。

  黄 伯 不能呀,这乃是圣上的骨血,刘家的龙种。

  郁 梅 那怎么办?我又不能把唐儿的身孕接过来。

  黄 伯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郁 梅 这……

  黄 伯 这样一来娘娘就是身怀六甲的人了,圣上对娘娘的宠爱也会更深了。

  郁 梅 这可是要冒风险的。

  黄 伯 不冒风险就是两条人命,那时,只怕娘娘也难幸免了。

  郁 梅 啊,可这宫中……

  黄 伯 娘娘放心,我身为太医,这件事总是瞒得过去的。

  郁 梅 事关重要,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黄 伯 娘娘,唐儿是老夫的螟蛉义女呀!

  郁 梅 那好,立即借端把唐儿赶出宫,在郊外找个秘密安身之所,待分娩之后,再作安排。

  黄 伯 是。

  郁 梅 (发现张公公)你!

  张公公 娘娘大放宽心,我是圣上赐给娘娘所用的,只有娘娘在,才有奴才在。

  郁 梅 那好,你就随我到圣上面前报喜去吧!

  张公公 是!(下)

  顺 妃 (上唱)自那中秋夜晚,

  梅妃忽成宠姬。

  继位太子恋新欢,

  妾宫冷落身价低。

  昔日娇宠化烟云,

  平时威风全扫地。

  弄得我,心事重重,重重心事,

  腹中尽是怨气。

  心虽难服,启齿无语,

  整日独居深宫里。

  闷闷烦烦,烦烦闷闷,

  六神无有主。

  莫不真是,玉损香消,秋扇先捐,

  依稀春梦,春梦依稀!

  思无绪,终只能怪,疏忽大意,

  悔悔悔,落花何日复生机?

  (丞相、侍婢先后上。)

  丞 相 见过娘娘。

  顺 妃 少来这一套。

  丞 相 娘娘,这可是皇宫。

  顺 妃 什么皇宫,是牢房。

  丞 相 娘娘。

  顺 妃 真是烦死人了。(呕吐)

  丞 相 娘娘怎么了?

  侍 婢 娘娘近日凤体不适,经常呕吐。

  丞 相 噢,还不快去请太医。

  侍 婢 是。(下)

  顺 妃 我不看病。我不看病。

  丞 相 你呀!

  (唱)你莫娇滴滴,

  知书要识体。

  自古人生多磨难,

  似那逆水江中船,

  竿莫停,桨莫息,

  停竿息桨泻千里。

  这理中情,

  情中理,

  你要深谋、慎步、

  心细……

  (侍婢引黄伯上。)

  黄 伯 见过娘娘、丞相。

  丞 相 免礼,快给娘娘看病。

  黄 伯 是。(用红线号脉)

  丞 相 她究竟是什么病?

  黄 伯 (思考片刻)啊,丞相,恭喜,恭喜。

  丞 相 喜从何来?

  黄 伯 从娘娘的脉象看,是喜脉呀!

  丞 相 真的么?

  黄 伯 老朽不敢诓言。

  丞 相 啊,你是专给妃妾们看病的,除娘娘外,谁还有喜脉?

  黄 伯 梅妃娘娘已有喜脉了。

  丞 相 什么?

  黄 伯 梅妃娘娘已有喜脉了!

  丞 相 真的么?

  黄 伯 是真的。

  丞 相 谁个在先?

  黄 伯 梅妃在先。

  顺 妃 (气极)啊!

  黄 伯 娘娘你可千万不能忧郁,从刚才的脉象看,娘娘因心气不宁,胎位有些浮动。

  丞 相 快开处方安神保胎。

  黄 伯 是。(下)

  顺 妃 我可不吃药。

  丞 相 你——

  顺 妃 梅妃又抢了个先,我再吃药也是空的了。

  丞 相 妇人之见,为兄刚才的话你就忘了?

  顺 妃 我——

  丞 相 告诉你,宫中已在议论立后之事了。

  顺 妃 啊?

  丞 相 你不想当皇后吗?

  顺 妃 做梦都想,可如今……

  丞 相 如今就要看你和梅妃谁先生皇子了。

  顺 妃 要是都生公主呢?

  丞 相 那——

  顺 妃 要是梅妃生下的是皇子,而我却生下公主呢?

  丞 相 那——

  顺 妃 那——那——那怎么办吧?

  丞 相 未雨稠谬,为防万无一失,只有收买唐儿,借刀杀人,把梅妃的身孕打下来。

  顺 妃 好,好。

  丞 相 来呀! 

  侍 婢 (上)丞相。

  丞 相 去把唐儿请来。

  侍 婢 禀丞相,唐儿因触犯梅妃娘娘,刚才已被赶出宫去了。

  顺 妃 什么?

  丞 相 这里面一定有鬼,立即派人去查。

  侍 婢 是。(下)

  (内声:圣上驾到。)

  顺 妃 圣上来了。(与丞相忙站到一旁迎接)

  皇 帝 (上唱)登基后理国事终日繁忙,

  早有心立皇后助朕安邦,

  梅妃她合朕意才貌相当,

  适才间又欣闻身孕怀上,

  这真是天有意谁人能抗,

  回宫后决大事宽心早放。

  顺 妃 

  丞 相 迎驾圣上,恭喜圣上。

  皇 帝 啊,莫非尔等知道朕喜从何来吗?

  顺 妃 圣上,妾身怀有孕了。

  皇 帝 (一惊)什么?

  丞 相 顺妃娘娘身怀有孕了,圣上,这立后之事……

  皇 帝 立后之事么?哈哈…

  丞 相

  顺 妃 (不解)圣上。

  皇 帝 (苦笑不止)哈哈。

  (伴唱)两个妃子都有孕,

  打乱皇上一盘棋。

  第三场 含冤蒙难 

  (前场数月后。)

  (品字形二幕前,郁梅在踱步,张公公上。)

  张公公 娘娘,黄伯来了。

  郁 梅 生了?

  张公公 还是个皇子。

  郁 梅 啊,快请他进来。

  张公公 娘娘,你想好了吗?

  郁 梅 什么?

  张公公 唐儿哪——

  郁 梅 不,不……

  张公公 娘娘,你别忘了,丞相一直还在追查她的去向。

  郁 梅 这——

  张公公 这可是关系到娘娘前程的大事呀!

  郁 梅 已经晚了。

  张公公 不,不,不,顺妃虽早你生下皇子,但圣上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只要娘娘生的也是皇子,虽则是幼,也可立为太子,到那时,皇后就当然是你了。

  郁 梅 啊,你下去吧!

  张公公 是。这是准备好的药。(拿药给郁梅后下)

  郁 梅 丹鹤一点红,我怎么办?

  (画外音:怎么办?怎么办?)

  (品字形二幕开:郊外一茅舍,室内陈设简陋,唐儿欢乐地哄着哭泣的孩子。)

  唐 儿 (唱)骄儿骄儿你莫哭,

  听娘给你唱支歌,

  不唱山来不喝水,

  只唱人间苦和乐。

  (黄伯上敲门。)

  唐 儿 (开门)爹!

  黄 伯 等急了吧?

  唐 儿 嗯,不……(对孩子)叫外公,外公回来了,啊,你还不会叫呀!(对黄伯)爹,你看他对你笑呐!

  黄 伯 这孩子真好看,眉宇间一颗朱沙痣,笑起来脸上还有一对小酒窝。

  唐 儿 爹,娘娘一定很高兴吧!

  黄 伯 嗯,高兴,高兴!

  唐 儿 她怎么说,愿意接我回宫去当奶娘吗?

  黄 伯 你已经是被赶出来的人,怎么能再回宫呢?

  唐 儿 孩子离不开母亲呀!

  黄 伯 可孩子的母亲是娘娘呀!

  唐 儿 啊!

  (唱)这真是,

  爹来是喜,

  爹来是愁;

  盼爹回来同儿相伴,

  怕爹回来把儿抱走。

  爹爹呀,

  娘娘何出此宏筹?

  黄 伯 她是为了皇子。

  唐 儿 也是为了她自己吧?

  黄 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唐 儿 那我怎么办?

  黄 伯 她要你——

  唐 儿 什么?

  (黄伯颤抖地拿出药瓶。)

  唐 儿 (接过)丹鹤一点红——

  黄 伯 (唱)她要你从此一命休,

  斩断情缘免使后患留。

  唐 儿 (唱)听爹言,

  如霹雳,

  见药瓶,

  悔莫及,

  知是今日此下场,

  何不当初把命溺。

  那时未见骄儿面,

  心尚冷来情未激,

  如今要我离人世,

  骨肉之情难舍弃。

  爹爹呀,

  只要我能留在儿身边,

  做牛做马也愿意,

  不图富贵和荣华,

  只盼骄儿成大器。

  乞求爹爹放生路,

  结草衔环报答你。

  (婴儿哭声,唐儿把婴儿抱起。)

  黄 伯 (唱)骄儿哭,

  哭得我心肝碎,

  母子诀别世间悲。

  难道我。

  竟然抽出这无情剑,

  昧着良心把天理违?

  她日方长我日短,

  年迈之人少牵累。

  倒不如放生路,  

  开笼放雀任她飞。

  即使娘娘不容我,

  天坍地陷这一回。

  唐儿,你快走吧! 

  唐 儿 爹爹,你——  

  黄 伯 快走。  

  唐 儿 (跪下)爹爹。  

  黄 伯 临走之前,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唐 儿 爹爹,你讲吧,我答应你。  

  黄 伯 从今以后再也不准进宫。不然,你,孩子,我都会大祸临头的。  

  唐 儿 那么今日一别就再也见不到孩儿了吗?  

  黄 伯 可你能想他,将来还能听到他的音信。  

  唐 儿 爹爹!  

  黄 伯 孩子有我照顾,一切你尽可放心,快走吧!

  唐 儿 我这一走娘娘怎能放过你呢?  

  黄 伯 娘娘有病,不能生育,这事只有我知道,她要想保住娘娘的位子,就还得留住我这把老骨头。  

  唐 儿 啊,菩萨保佑!

  黄 伯 夜长梦多,事不宜迟,(收拾行包)这是一点散碎银子,路上用,你赶快走吧!

  唐 儿 (抱起婴儿)儿呀,为娘的走了。

  黄 伯 快走。

  (唐儿拿着包袱,含着眼泪,一步步地向门外退去,复又返回,张公公引梅妃上,敲门。)

  黄 伯 (紧张地)谁?

  (黄伯开门见一陌生人。)

  黄 伯 你找谁?

  (梅妃进屋脱去披风露出本相。)

  黄 伯 (大惊)娘娘。

  (唐儿包袱落地。)

  郁 梅 我是来看唐儿的。

  唐 儿 看我?

  郁 梅 是的,我对不起你。

  黄 伯 这——

  唐 儿 对不起我,哈——,为了救你,我失去贞操,怀下身孕。为了保你,又为你生下皇子,你如今有了富贵,有了荣华,可你就连一点良心也不讲了么?

  郁 梅 良心?

  (唱)唐儿话,情真意切,

  句句如火,灼心窝。

  人心虽叵测,

  却知冷暖知善恶。

  我本是一个血肉躯,

  有七情六欲非草木;

  我也念过你的情义重,

  我也知你母子情难割。

  唐 儿 (唱)既知情难割,

  为何不怜我;

  既知情义重,

  为何要杀我。

  郁 梅 (唱)非是我心狠,

  话已告黄伯,

  舍你留皇子,

  我心方安妥。

  唐 儿 (唱)从此永别离,

  隐身他乡落,

  权当唐儿死。

  天涯任漂泊。

  黄 伯 娘娘,你就网开一面吧!

  唐 儿 娘娘,姐姐——

  郁 梅 你——(挥手)

  黄 伯 还不快走!

  唐 儿 这支箫就留给他吧,长大以后,你一定教会他吹风箫怨,只要他吹起这支曲子,就是天涯海角,我也会听得见的。

  (唐儿走,闻婴儿哭又返)孩子,别哭,娘走了,心是不会走的。爹,孩子哭着我上不了路,让我吹一曲凤箫怨吧!)

  黄 伯 那——你就快吹吧!

  (唐儿吹箫。)

  郁 梅 (唱)凤箫怨吹出了爱子情怀深似海,

  心若软海水没顶必成灾。

  黄 伯 孩子不哭了,你快走吧!

  (唐儿欲走。)

  郁 梅 慢!

  (伴唱)一声唤,

  犹似万箭穿心头,

  生死攸关两相连,

  是放还是留?

  黄 伯 娘娘。

  郁 梅 你不能走。

  唐 儿 娘娘。你——

  郁 梅 我……

  黄 伯 娘娘。

  郁 梅 按我的旨意行事!

  黄 伯 唐儿,看来你的气数已到,不可挽回了。(递酒)

  唐 儿 爹。

  黄 伯 娘娘是个深明道理的人,为了社稷江山,为了皇子的前程,你就别再为难我了。

  (唐儿接酒。)

  (伴唱)廿年人间,

  万事皆休。

  (唐儿欲喝药。)

  郁 梅 慢!

  (唱)唐儿哪,

  此一去,

  九泉切莫唱哀歌。

  到来年,

  清明替你去扫墓,

  培你坟上土,

  修葺荒上坡。

  每年中秋月圆时,

  叫儿吹起凤箫歌,

  慰你地下长安乐。

  唐 儿 谢娘娘!爹,(对婴儿)儿哪,我走了。(喝酒后倒地)

  郁 梅 黄伯,皇子我先抱走了,你赶快把尸体收拾好,随即回宫为我接生。(郁梅恢复起原来的装束,把婴儿放入衣内,欲下,返回)唐儿,我今生对不起你,只好来世报答你了。

  (向婴儿)给你亲生母亲叩三个头道个别吧。(抱婴儿叩头后奔下)

  黄 伯 (跟出,返回,对唐儿)儿哪!

  第四场 废长立幼 

  (十六年以后。)

  (品字形二幕前:长大成人的刘发在吹箫,黄伯站在一旁深情地聆听着,郁梅站在远处。)  

  黄 伯 (打断刘发)这里的子角音还要吹得悲怨些。  

  刘 发 是。(吹曲完)黄伯,你为什么总要我吹这支忧伤的曲子?

  黄 伯 为什么?(失口)因为你母亲爱听。  

  刘 发 (不知其意)母后她一听我吹风箫怨就伤心落泪,母后她不爱听。  

  郁 梅 (接过话)发儿,你母亲爱听。(双关)  

  刘 发 你……

  郁 梅 发儿,你近来学业怎样?

  刘 发 禀母后,孩儿一直未敢半点松懈。

  郁 梅 你荣哥呢?

  刘 发 他常常旷学。

  郁 梅 不要学他的样,要奋发读书!今日午前,你父王要去学馆,你快去准备吧。

  刘 发 是。(下)

  郁 梅 黄伯,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黄 伯 清明节。

  郁 梅 明天一早你随我到发儿生母坟前去扫墓。

  黄 伯 是。

  (品字形二幕开,刘发已坐书房读书。)

  太 傅 (上)啊,又是发殿下先到。

  刘 发 老师安好。

  太 傅 发殿下免礼。日已上三竿,只怕荣殿下今日又不会来了。

  刘 发 那请老师为学生上课吧!

  太 傅 遵命。

  刘 发 老师不必拘礼。

  太 傅 礼是不可违的,好,你把昨日讲的课先温习一遍吧!

  刘 发 是。(坐下温课)

  刘 荣 (懒洋洋地上)

  (唱)皇儿之中吾为长,

  太子理应归我当,

  日后再继父王位,

  管它读书和文章。

  刘 发 老师,我已经温习好了。

  太 傅 那就背诵一遍吧!

  刘 发 是。孟子日:乃若其情,则可认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费思耳矣……

  (太傅摇头晃脑地品味着,刘荣偷偷钻进戏弄老师。)

  刘 发 皇兄,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

  刘 荣 殿下我到御花园散心去了。

  刘 发 皇兄,老师讲课时是不好随便去玩的。

  刘 荣 你管得了我吗?

  刘 发 这是父王的谕旨。

  太 傅 好了,好了,荣殿下不是已经来了吗?

  刘 荣 就是嘛,他这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刘 发 你终日玩耍,不求上进,我就是要管。

  太 傅 这都是老夫教之不严的过错呀!

  刘 荣 (拍手)说得好,说得好,这就与我全无干系了。

  刘 发 没有干系?这是老师的宽宏。

  太 傅 好了,别争了,荣殿下是个明白人,求上进的道理他懂。

  刘 荣 (洋洋自得地)就是嘛!  

  太 傅 那就请荣殿下把教的课文背诵一遍吧。  

  刘 荣 这……  

  (唱)孟子那么长,  

  读来头发胀,  

  东南西北中,  

  不知走哪方。  

  太 傅 你就接着发殿下刚才背过的往下诵一段就是了。  

  刘 荣 (对刘发)你刚才背到哪儿了?  

  刘 发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刘 荣 (唱念)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刘 发 我看你根本就没读。  

  刘 荣 是的,我是没读,读了有什么用?  

  太 傅 殿下你—— 

  刘 荣 只要我当了皇帝,就什么都能得之,当不了皇帝就什么都会失去。  

  太 傅 啊!殿下,你怎么有这种见解?  

  刘 荣 不对吗?父王当了皇帝不是什么都有吗?有妃妾,有珠宝,有三军,有宫殿,什么都有……你说对不对?  

  太 傅 这……

  刘 荣 答不来者,罚也。

  太 傅 罚?罚什么?

  刘 荣 做狗爬。

  刘 发 做狗爬?

  刘 荣 对。

  (唱)做狗爬,

  好游戏,

  显我威风,

  打你迂气。

  太 傅 罪过呀,罪过。

  刘 发 皇兄不可放肆。

  刘 荣 殿下金口玉牙,说了就算。

  太 傅 二位殿下不要争了,老夫愿罚。

  刘 发 (不满地)先生。

  太 傅 罚之前,容老夫讲一句,身为一国之君主要是不读诗书,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刘 荣 少啰嗦,爬吧。

  (太傅在地上爬了起来。刘发不忍观看,站过一旁。刘荣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太傅力不能胜,极力支撑。)

  刘 荣 好,爬得好,待殿下试骑一回。

  (骑在太傅背上,太傅气喘吁吁。皇帝、郁梅、顺妃上,见状。)

  皇 帝 大胆。

  顺 妃 真是一个不争气的东西。

  刘 荣 我是同老师闹着玩的。

  顺 妃 还不快给老师赔礼。

  皇 帝 气死朕也。

  太 傅 好了!好了!陛下就宽恕荣殿下这一次吧。

  皇 帝 唉!

  (唱)掌乾坤十六春国事未定,

  都只为这孽子人世先行,

  朝中臣意纷纭刀光剑影,

  尊世袭举贤才明斗暗争,

  至今日看起来时机已成,

  立幼子封皇后社稷安稳。

  皇 帝 太傅,如今朝中正为立太子之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依你之见,该立谁人?

  太 傅 自然还是长幼有序啰。

  刘 荣 (课子)太傅方之有理,

  父王就是不立,  

  不知筋拌何处,  

  待我问个仔细。  

  顺 妃 顺妃荣儿,太傅不是在为你作主吗?  

  梅 妃 太傅,难道就不论德才了吗?  

  太 傅 娘娘。  

  (唱)自古道:  

  天地君亲师,

  尊卑长幼皆有序。  

  前后不能乱,

  位置切莫移;

  古来多明训,

  错则天下逆。

  长子继宗室,

  天经又地义。

  皇 帝 (唱)太傅之言太偏颇,

  立国岂能论尊卑, 

  继业应是贤才君,

  光凭长幼社稷危。

  太 傅 圣上,荣殿下不仅为长,也有贤才啊!

  皇 帝 噢?!

  梅 妃 那今日正好请圣上当面一试。

  太 傅 这——

  皇 帝 正合联意,皇儿过来。

  刘 荣 

  刘 发 

  皇 帝 尔等在此攻读诗书数载,朕因朝中政事繁忙,未及过问你们的学业,今日抽空,特来考考你们,看你们学得如何?

  刘 荣 又要考?

  (唱)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考令下,

  对着试卷干着急,

  十有九回把蛋吃(谐“恰”音)。

  皇 帝 他说什么?

  顺 妃 (开脱地)他说考试他不怕。

  皇 帝 那好,朕出题了。

  刘 荣 (害怕地)出题了。(连忙翻书)

  皇 帝 (向太傅)刚才你们讲的是那一段?

  刘 发 孟子日:乃若其情。

  皇 帝 听着,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失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回答。

  刘 荣 回答什么?

  太 傅 回答这段话的意思。

  刘 荣 这意思嘛……

  皇 帝 讲不出吧!

  郁 梅 发儿你讲。

  刘 发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之情本可以为善,不可以为恶,若不为善,则将陷于奢欲之中而自毁也!

  皇 帝 好,答得好。(对刘荣)你听见了吗?

  刘 荣 我晓得。

  皇 帝 好,那你再重复一遍吧!

  刘 荣 这……我讲求则得了,舍则失之。

  太 傅 (制止)殿下!

  皇 帝 让他讲。

  刘 荣 这话的意思是,只要我当了皇帝就什么都得之,当不了皇帝就什么都失之。

  太 傅 (发急)殿下。

  刘 荣 让我讲完嘛!父王当了皇帝不是什么都有了吗?有妃妾、有珠宝、有三

  军、有宫殿,什么都有……父王以为如何?

  皇 帝 你给我滚!

  刘 荣 滚?我早就想走了。(拉刘发)皇弟,到御花园玩去啰!(下)

  皇 帝 太傅,你看到底该立谁为太子呢?

  太 傅 这长幼有序,天经地义……

  顺 妃 对,千古遗训不可违。

  郁 梅 江山帝业岂能毁。

  皇 帝 好,太傅,朕命你马上代我向全国臣民草诏一道圣旨。

  太 傅 不知圣上要老臣草诏何事?

  皇 帝 召谕太子之事。

  太 傅 圣上欲立何人?

  皇 帝 当然是发殿下啰!

  太 傅 老臣不敢遵旨。

  皇 帝 你——

  顺 妃 圣上,太傅不仅是皇儿的老师,还是你的老师。

  太 傅 还是先帝的老师。

  皇 帝 这……

  顺 妃

  郁 梅 圣上。

  皇 帝 梅妃,你写。

  郁 梅 遵旨。  

  皇 帝 为立太子事,今晓谕天下臣民,因刘荣愚饨,不能继承大业,故改立刘发为当今太子,此谕。 

  太 傅 圣上,这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是否待各部大臣议决后再定。

  皇 帝 决议?皇后之事,已议了十六年,还是议而不决,这次朕不议了。  

  顺 妃 圣上。

  皇 帝 来呀!

  太 监 在。

  皇 帝 立即将此诏谕写成皇榜向全国张贴。

  郁 梅 (得意地)哈哈……

    第五场 狭路相逢

   

  (紧接前场。)

  (品字形二幕前:唐儿匆匆上。)

  唐 儿 (唱)黄伯救我出长安,

  一晃就是十六春,

  人前隐下真名姓,

  心却难断思念情。

  昨日街市买柴米,

  忽见皇榜太子定,

  眉间朱砂酒窝现,

  越看越像娘亲生。

  别时虽已立下誓,

  断情永不进宫庭,

  念儿之心实难忍,

  决计冒险长安行。(下)

  (品字形二幕开: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 

  (黄伯住处:房内摆设尽是医家草药、葫芦罐等,黄伯更苍老了,他坐椅子上,郁梅立窗前,天上挂着一轮明月。)

  郁 梅 黄伯,你想好了吗?

  黄 伯 我……

  郁 梅 要不是为了太子,我还舍不得你去的。

  黄 伯 不,该是我去的时候了,不知皇后赐老夫如何了此残生?

  郁 梅 不,不,你想到哪儿去了,唐儿之事我一直心中不安,难道还要我罪    上加罪吗?我是真心让你返回故里怡养天年的。

  黄 伯 难道你放心得下?  

  郁 梅 怎么放心不下?我们都没有亲人,又都是亲人哪!  

  黄 伯 亲人?

  郁 梅 是的,唐儿去了,我不就是你的女儿吗?

  黄 伯 老夫不敢。(跪地)

  郁 梅 快起来。(扶黄伯)黄伯,我全是真心的,从小我就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又不能生育,只能永无亲人,而黄伯你中年丧偶,老年失女,更令人伤心的是,你为了圣上骨血,我又叫你再痛失螟蛉……

  黄 伯 别说了!

  郁 梅 十六年来我早就有意叫你一声爹爹了。

  黄 伯 (惶恐)皇后!

  郁 梅 你就叫我一声儿吧!

  黄 伯 皇后!

  (唱)你的一番话,

  叫我喜来叫我怕,

  世态炎凉早尝尽,

  难辨人间伪和诈。

  你看我,

  已是年迈苍苍银须白发,

  万念俱灰,

  万事皆罢。

  唯只盼--

  唐儿夙愿偿,

  烛台结灯花。

  今日太子成大器,

  纵去九泉心无挂。

  郁 梅 这么说,你答应了。

  黄 伯 只怕太子他……

  郁 梅 太子从小就在你身边,你还要婉言多开导他才是。

  黄 伯 好吧。

  郁 梅 今日中秋,我让发儿来给他亲生母亲吹箫,也给你送送行。

  黄 伯 谢皇后。

  (唐儿上,张公公闻声,闪下。唐儿敲门。)

  黄 伯 谁?

  郁 梅 一定是发儿。

  唐 儿 有人吗?

  黄 伯 是不是圣上派人来了。

  郁 梅 不会的。

  黄 伯 要是圣上知道你在这里过节,只怕会怪罪下来的,是不是你先回避一下。

  郁 梅 也好。(进屋)

  (黄伯开门走出。)

  唐 儿 爹!

  黄 伯 (大惊,掩嘴,推唐儿,巡视)你怎么来了?

  唐 儿 皇榜上的太子像是我的儿子,我是来看儿子的。

  黄 伯 你不要命了,快走。(推唐儿)

  唐 儿 爹!

  郁 梅 是谁呀?(走出)

  黄 伯 (急中生智)啊,一个远房亲戚,(对唐儿)还不快快叩见皇后。

  唐 儿 叩见皇后。

  郁 梅 黄伯,你不是没有亲人吗?

  黄 伯 老夫说了,这是远房亲戚。

  郁 梅 到这里来干什么?

  唐 儿 久病不愈,特来求医。

  郁 梅 得的什么病?

  唐 儿 心口痛。

  郁 梅 痛了多久了?

  唐 儿 十六年了。

  郁 梅 十六年了?

  唐 儿 是的,皇后。

  郁 梅 你为何不抬头?

  唐 儿 皇后面前不敢抬头。

  郁 梅 恕你无罪,抬起头来。

  唐 儿 (克制悲愤地)是,皇后。

  郁 梅 (想起)啊!(自语)莫不是我见着鬼了。

  黄 伯 (对唐儿)你还站着干什么,这是给你的药,快走吧!

  唐 儿 (接药)是!(欲下)

  郁 梅 慢!你到底是什么人?

  黄 伯 她是我的远房亲戚!

  郁 梅 不!她是你的螟蛉义女。

  黄 伯 可惜,她早死了。

  郁 梅 没死。

  黄 伯 皇后。

  郁 梅 就是她。

  黄 伯 皇后,你认错人了吧?

  郁 梅 没错,她就是唐儿。黄伯,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 伯 我……

  郁 梅 黄伯,你说呀!

  黄 伯 (见已无法)好,我说——

  (唱)皇后懿谕除后患,

  老夫岂敢不遵办。

  丹鹤换成蒙汗药,

  唯念母子情难断。

  今生今世不进宫。

  浩渺风尘任飘散。

  郁 梅 可是她怎么又飘回来了?

  黄 伯 她——她——

  (唱)母亲想见儿的面,

  天理人情无可辩。

  唐 儿 (唱)只看一眼我就走,

  皇后开恩寿齐天。

  郁 梅 幸好被我撞见了,不然就不可收拾。

  黄 伯 皇后,你就让唐儿见孩子一面,再离开吧!

  郁 梅 只怕见一面就离不开了。

  黄 伯 那,唐儿,你就快走吧!

  郁 梅 不……她……她不能走。

  黄 伯 皇后。

  郁 梅 来呀!

  (张公公进室。)

  郁 梅 先把她绑起来,关到里室去。

  (张公公绑唐儿并塞上手绢。)

  张公公 走!

  黄 伯 慢,孩子,你不该来呀!(唐儿欲说无声)走吧,走吧,前面有的是路,谁叫你不看着走呢?

  张公公 走。(推唐儿进屋关门)

  郁 梅 黄伯,你这样做,不是要置我和太子于死地吗!

  黄 伯 老夫有罪!请皇后处置。

  郁 梅 处置?

  黄 伯 是的,皇后。

  郁 梅 十几年来,你为了我和太子尽心尽力,守口如瓶,是我的恩人,我怎么能……  

  黄 伯 有皇后这句话,老夫就是死也瞑目了。  

  张公公 那好,我就成全你。(对黄伯刺了一刀)  

  郁 梅 你——

  张公公 再不杀他,你就要灾难临头了。  

  黄 伯 (挣扎)皇后,我死不足惜,你就饶了唐儿一命吧!(死)

  郁 梅 黄伯、黄伯,这都怪你自己,我可是一片真心哪!  

  张公公 皇后,事已至今,只能如此,不然,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郁 梅 (对太监)事已至今,只能如此,不然就要大祸临头了。

  张公公 对呀,我再去把……  

  郁 梅 慢!(神志有些恍惚了)  

  张公公 皇后,要想保全性命,必须斩草除根哪!  

  郁 梅 要想保全性命,必须斩草除根。  

  张公公 对呀,皇后——皇后——  

  郁 梅 你——  

  (唱)战战兢兢,天旋地转,心潮滚翻,  

  双手抖颤,何去何从,催我决断。  

  车到山前路须走。  

  靠岸船儿要泊湾。  

  张公公 皇后——  

  郁 梅 你不也是留下的一条祸根吗?(一刀将张公公结果,郁梅失神,有顷,颤悠悠提刀欲进,忽闻脚步声)发儿来了。 

  (掩张公公尸体,强作镇静)  

  刘 发 母后。  

  郁 梅 啊!你怎么才来?  

  刘 发 父王要我写的中秋赋,刚刚写完,母后,你要孩儿来有什事?  

  郁 梅 啊!想听你吹吹箫。  

  刘 发 我一吹,你又要哭了,孩儿不吹的为好。

  郁 梅 不,今日是中秋,一定要吹。

  刘 发 为什么?

  郁 梅 (一语双关的)你母亲想听嘛。

  刘 发 既然母后一定要听,孩儿遵命就是。(吹起凤箫怨)

  郁 梅 发儿,我问你,母后待你如何?

  刘 发 恩重如山。

  郁 梅 这么说,(双关)我是对得起你的啰?

  刘 发 母后,你说些什么呀!

  郁 梅 我再问你,这箫是谁教给你的?

  刘 发 黄伯嘛! 

  郁 梅 你待黄伯如何。

  刘 发 如同亲人。

  郁 梅 (弦外音)听见了吗,我是守了约的,可你们却骗了我,今天就休怨我……

  刘 发 母后,你不舒服吗?

  郁 梅 是的,我很难受。

  刘 发 出了什么事?

  郁 梅 有人将黄伯杀害了。

  刘 发 什么,(找)黄伯,黄伯,(发现后大声地)黄伯!

  (伴唱)黄伯此去怎瞑目,

  只怪人心太险恶。

  刘 发 母后,杀害黄伯的凶手在哪?

  郁 梅 凶手已被我抓获关在屋里。

  刘 发 我——(拔剑)我要给黄伯报仇!(踢开门未见人)人呢?

  郁 梅 (大惊)她跑了。

  刘 发 跑了?是一个穿蓝布衣的妇人吗?

  郁 梅 你看见了吗?

  刘 发 她疯疯颠颠地,朝顺妃宫去了。

  郁 梅 啊!

  刘 发 母后,你别着急,我去把那个疯婆子抓回来。

  (唱)拨青锋,怒冲冲,

  顺妃宫闯,

  定叫那恶妇人,

  伏法命偿。(下)

  郁 梅 发儿、发儿!(倒地)大祸临头了。

    第六场 母子会面 

  (紧接前场。品字形二幕前,顺妃率侍婢上。)

  顺 妃 (唱)太子立,大势丢,

  心灰意懒,出宫逛游。

  (唐儿匆匆上。)

  侍 婢 什么人?

  唐 儿 过路的。

  侍 婢 过路的怎么撞进皇宫来了?

  顺 妃 抓起来。

  侍 婢 是你——

  顺 妃 什么人?

  侍 婢 禀娘娘,是皇后的贴身侍婢唐儿。

  顺 妃 唐儿?(近前)好哇!

  (唱)唐儿忽然身影现,

  我似绝处又逢源。

  天不断人路,

  路就在眼前。

  走吧!

  唐 儿 娘娘。

  顺 妃 我会为你好的。

  (唐儿下。)

  顺 妃 速请丞相宫中议事。

  侍 婢 是!(下)

  (顺妃大笑。)

  (品字形二幕开。)

  (顺妃府客厅,宫娥歌舞,欢度中秋,刘荣穿插其中,边舞边唱,洋相百出。)

  刘 荣 (唱)父王废我位,

  母骂我蠢才,

  终日居深宫,

  窝气头难抬,

  今日过中秋,

  自得乐开怀。

  (有顷,顺妃、丞相兴高采烈地上。)

  刘 荣 (唱)怪哉,怪哉,

  母后笑脸开,

  一扫愁和雾。

  定有喜事来。

  顺 妃 (唱)巧语勾动唐儿心,

  丞 相 (唱)道出皇后欺君情。

  顺 妃 (唱)发难把柄握在手,

  丞 相 (唱)取胜还须稳步行。

  顺 妃 荣儿,还不散了。

  刘 荣 不嘛,今日中秋,我要玩个痛快,乐起。

  顺 妃 放肆,我和舅舅还有要事商量。

  刘 荣 那好,走,到御花园玩去啰!(下)

  顺 妃 哥哥,事不宜迟,何不立即让唐儿到圣上面前告她一状。

  丞 相 不可操之过急。  

  顺 妃 怎么?  

  丞 相 皇后是绝不会承认的,到时候光有原告,没有证人,反会落个诬告的罪名。  

  顺 妃 那到哪儿去找证人?  

  侍 婢 (上)娘娘,门外太子求见。  

  顺 妃 他来干什么?  

  侍 婢 他说要进宫抓凶手。  

  丞 相 抓凶手?  

  顺 妃 说我不在,一概人等不得进宫。  

  侍 婢 是。  

  丞 相 慢。  

  顺 妃 哥哥,你怎么糊涂了,他是来抓唐儿的。  

  丞 相 他来得好,请。  

  侍 婢 是。(下)  

  顺 妃 哥哥,你这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  

  丞 相 有了,有了。  

  顺 妃 什么有了?  

  丞 相 证人有了。

  顺 妃 谁能作证。  

  丞 相 我问你,太子是不是唐儿的亲生儿子?  

  顺 妃 是呀!  

  丞 相 要是太子认了唐儿这个母亲呢?岂不是最好的证人么?

  顺 妃 对。哎呀,要是太子不认唐儿这个母亲呢?  

  丞 相 母子情深,只要他们一见面,唐儿再把真情一讲,他能不动心?

  顺 妃 只要他一动心——

  丞 相 我们就到圣上面前告御状,逼着太子非认他母亲不可。

  顺 妃 妙——妙——  

  (内声:太子驾到!)

  (丞相与顺妃耳语。刘发上。)

  顺 妃 哟,是太子来了,有失远迎,请太子恕罪。

  刘 发 顺妃母后言重了。

  顺 妃 哎呀,太子的气色怎么这么难看?

  刘 发 有一疯妇闯入黄伯内室,将黄伯杀死,随后越窗跑了。

  顺 妃 跑了?她跑到天上也要把她抓回来。

  刘 发 可那疯人已到了顺妃母后宫中。

  顺 妃 到我这里来了?

  刘 发 是呀!

  顺 妃 来呀!

  侍 婢 (上)娘娘。

  顺 妃 太子说,有一个杀人疯妇,在我的宫里,是否有这等事情?

  侍 婢 回娘娘的话,刚才是有一疯人进到宫里。

  顺 妃 好,把她带来交给太子处置。

  侍 婢 是。(下)

  顺 妃 太子,疯妇由你仔细审问。

  刘 发 谢谢顺妃母后。

  (顺妃下,侍婢带唐儿上,唐儿忽见太子,她极力辨认着。)

  唐 儿 你是——太子。

  刘 发 太子就是我。

  唐 儿 你来了。

  刘 发 你为何要杀害黄伯?

  唐 儿 杀害黄伯的不是我。

  刘 发 是谁?

  唐 儿 我不知道,当时房里只有皇后和她的心腹太监。

  刘 发 胡说,你敢污陷我的母后。

  唐 儿 她不是你的母后,我才是你的亲生母亲。

  刘 发 你这疯妇!(拔剑)

  唐 儿 慢!(看着凤箫)

  刘 发 你看什么?

  唐 儿 箫,风箫,我好久没看见它了。(欲抚摸)

  刘 发 别动。

  唐 儿 这是我留给你的呀!

  刘 发 你留给我什么?我看你是白日说梦吧!

  唐 儿 不,是真的。

  刘 发 真的?

  唐 儿 你听我讲呀!

  刘 发 讲什么?

  唐 儿 一十六年的冤情。儿哪!

  刘 发 (拔剑)什么?

  唐 儿 太——子——

  (唱)一十六年前,

  娘的命运蹇。

  移花把木接,

  为娘受牵连,

  那知偶发事,

  得孕成真缘,

  为了保龙种,

  只好再蒙骗。

  十月分娩后,

  皇后把脸变,

  黄伯救我命,

  母子各分迁。

  别时无它赠,

  一曲凤箫怨。

  你成皇后儿,

  我离京城远。

  天天望长安,

  难捺心头愿,

  冒死重归来,

  谁知大祸连;

  黄伯遭惨杀,

  为母性命险。

  望儿真亲认,

  替娘申屈冤。

  刘 发 你在撒谎。

  唐 儿 太子要是还不相信的话那我就给你吹一曲凤箫怨。

  刘 发 不,我不听。(欲走)

  (丞相、顺妃上。)

  丞 相 太子,你应该听。

  刘 发 不,不……我不听……

  顺 妃 太子,她讲的事全是真情呀!

  丞 相 真是伤天害理,伤天害理呀!

  刘 发 是呀,皇后让你亲生母亲受尽折磨,难道你就无动于衷吗?

  顺 妃 伤天害理? 

  丞 相 太子秉性纯厚,决不会六亲不认的。

  刘 发 丞相,你——

  顺 妃 皇后这样的人不除,只怕将来你也会遭到你母亲和黄伯一样的下场啊!

  刘 发 我——天哪!(跑下)

  唐 儿 (大声)儿啊!(欲追)

  丞 相 (拦阻)慢。

  唐 儿 丞相。

  丞 相 马上到圣上面前去告御状,为唐儿伸冤。

  唐 儿 (跪地)谢丞相,娘娘。

  第七场 真情大白 

  (紧接前场。品字形二幕前,皇帝上。)

  皇 帝 (唱)适才间丞相顺妃御状告,

  惊得我坐卧不安心内焦,

  怕的是郁梅欺君罪难逃,

  故为此深夜进宫查根苗,

  急匆匆催辇紧行皇宫道,

  愿是那恶语伤人纯编造。(下)

  (品字形二幕开。)

  郁 梅 (唱)更鼓响,

  月沉星稀,

  微露泛寒意。

  翘首望,

  太子影未见,

  只有秋风林中戏。

  团圆之夜茕茕立,

  焦急难宁,

  万千思绪。

  郁梅我本是善良女,

  心激如碧。

  原只想,

  不遭折磨受人欺。

  谁知运转一念差,

  步步陷深欲。

  身在富贵怀忐忑,

  羞悔难当苍天乞。

  天啊--

  唐儿生还灾难临,

  恶果自食心暗泣。

  丹鹤一点红。

  (内声)

  母后——

  太子返究竟是凶还是吉?

  打精神强作镇定觅时机。

  (刘发急上。)

  郁 梅 你回来了?

  刘 发 母后。

  郁 梅 你找到那个疯人了吗?

  刘 发 母后,孩儿找到了。

  郁 梅 你把她抓回来了?

  刘 发 没有。

  郁 梅 为什么?

  刘 发 因为她——

  郁 梅 她怎么啦?

  刘 发 她说她是我的——亲生(轻轻地)母亲。

  (郁梅被这句话镇住了。)

  郁 梅 (唱)唐儿留下一祸根,

  种下灾难引来恨,

  步步逼我绝路走,

  只好破釜把舟沉。

  刘 发 母后,你怎么啦!你说话呀!

  郁 梅 发儿,她是你的亲生母亲。

  刘 发 不,母后,你在说谎。

  郁 梅 说谎,十六年来,我一直在向你说谎,可现在这句话却实实在在是真的。

  刘 发 不,不,不是真的。

  郁 梅 是真的。

  刘 发 我不信。  

  郁 梅 发儿,你知道我为什么常常要你吹起那支凤箫怨,为什么今晚中秋我一定要你吹这支凤箫怨吗!  

  刘 发 那是母后要听。  

  郁 梅 不是母后要听,是你的生母在被我杀害之前,要你长大以后吹给她听的。

  刘 发 噢。  

  郁 梅 她不但爱听,自己也爱吹,你刚刚出世那晚,也就是你母子决别之时,她就给你吹了那曲凤箫怨。  

  刘 发 你。(拔剑)  

  郁 梅 (并不退缩,反用胸脯迎着剑锋)你杀吧,你的生母是我逼出宫的,黄伯也是因为我才丧了命的,我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今天,我能死在我培养了十六年,冬天里怕他冻着,夏天怕他热着,教他学走路,又教他学做人,为他明日登上金鸾宝座的儿子的剑下,倒也值得,倒痛快!  

  刘 发 (唱)听她一番话,

  不由我心乱如麻,

  青锋剑强压。

  她,她,她,

  害我生母,

  又使黄伯遭惨杀,

  是我仇人,

  心狠、手辣。

  她,她,她,

  育我成才,

  教我向上奋发,

  是我恩人,

  慈爱、通达。

  仇人,恩人,

  叫我心愁。

  叫我急煞,

  叫我怎把决心下?

  郁 梅 (背唱)见他神色乱,

  主意定难拿,

  乘势再加温,

  看他话怎答。

  你怎么不杀呢,杀呀!

  刘 发 发母后,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郁 梅 为了你呀!

  刘 发 为了我?

  郁 梅 对。

  (唱)你是唐儿生,

  怎能立圣君。

  黄伯若再留,

  必成后祸根。

  刘 发 母后。

  郁 梅 我知道你是有良心的,对我下不了手,那我就自己来吧!

  (郁梅拿出药瓶。刘发夺药瓶。)

  刘 发 (唱)十六年风雨春秋,

  母后恩德记心头,

  孩儿不是负心人,

  求母告我路怎走。

  郁 梅 发儿,既然你愿意听我的,就决不能去认你的母亲。

  刘 发 这——

  郁 梅 你想想,要是你一认母,你的母亲保得住吗?你的皇位保得住吗?我保得住吗?这岂不正中顺妃的下怀么?

  刘 发 你——

  郁 梅 你不认母,你的生母保住了,你的皇位保住了,我也保住了,而顺妃他们就难以得势了。认与不认,你自己守夺吧!  

  刘 发 (唱)我好似陷进了深渊万丈,  

  进不能退也难步履傍徨,

  低下头仔细想路在何方,

  看起来也只能暗渡陈仓。

  (内声:万岁驾到。)  

  郁 梅 万岁来了,你暂时回避一下。  

  刘 发 是。(下)  

  郁 梅 圣上深夜来宫,不知为了何事?  

  皇 帝 怎么,皇后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么?

  郁 梅 今天乃是中秋佳节,妾身怎么会忘呢!

  皇 帝 是呀,十六年前,也是这么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呀!

  (唱)那一年初相见中秋夜晚,

  郁 梅 (唱)从此后两倾心恩爱如山。

  皇 帝 (唱)但愿得情意坚终身相伴,

  郁 梅 (唱)皇恩厚宠爱深感戴难言。

  皇 帝 (唱)即如此心贴心毫无芥蒂,

  郁 梅 (唱)妾身我奉圣君无话不谈。

  皇 帝 果真如此?

  郁 梅 果真如此。  

  皇 帝 皇后,只怕你有什么事一直瞒着朕吧!  

  郁 梅 妾身不敢。  

  皇 帝 可有人却告了你。  

  郁 梅 告我什么?  

  皇 帝 告你有欺君之罪。  

  郁 梅 十几年来,妾身一直在万岁身边,要是有什么瞒着万岁,难道万岁还觉察不了么?

  皇 帝 朕是不相信的。

  郁 梅 圣上,你可要给妾身作主哇,我知道有人恨我,咒我,为什么?因为他们嫉妒我,嫉妒我的美貌,嫉妒我的才华,更嫉妒圣上对我的宠爱,可我行得正,坐得稳,别人想陷害我,是办不到的,请圣上明察。

  皇 帝 联是不会错怪你的,来呀!

  太 监 (上)万岁!

  皇 帝 传丞相和顺妃进宫。

  丞 相

  顺 妃 (上)万岁!

  皇 帝 把你们刚才在朕面前讲的话再讲一遍。

  丞 相 是。万岁,当今太子,乃不是皇后所生。

  郁 梅 (大笑)当今太子不是我所生?

  丞 相 对,你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郁 梅 我移什么花?接什么木?偷什么梁?换什么柱?

  顺 妃 你对着我干什么?我又没看见。

  郁 梅 你这简直是诬告。

  丞 相 我们有证人,圣上,请传原告唐儿。

  皇 帝 传。

  太 监 (对内)传原告唐儿。

  (唐儿上,与皇帝相视良久。)

  皇 帝 (唱)暗把唐儿细察看,

  当年情景眼前闪。

  唐 儿 (唱)一夜夫妻成冤案,

  重见皇上心不安。

  郁 梅 (唱)察言观色细判断,

  搅混清水好过关。

  顺 妃 (唱)看他三人脸色暗,

  十有八九会翻船。

  丞 相 (唱)皇宫丑闻握在手,

  不获全胜心不甘。

  皇 帝 (唱)看来顺妃怀险恶,

  不能丢卒保江山。

  顺 妃 唐儿,你把十六年的怨情再讲一遍吧!

  唐 儿 是。(害怕地)十六年前的中秋,皇上到郁梅处过夜,因她身子不便,便要我……

  皇 帝 (不愿听)够了!

  郁 梅 她是一个疯子呀!

  皇 帝 怎么回事?

  郁 梅 她是黄伯的一个远房亲戚,又亲手把黄伯杀死,还说太子是她的儿子,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顺 妃 她不疯,说的都是实话。  

  郁 梅 实话?谁作证?  

  丞 相 太子。  

  皇 帝 他怎能作证?  

  丞 相 太子已在顺妃宫里认了她的亲生母亲。  

  皇 帝 竟有这等事情?传太子。  

  太 监 传太子进宫。  

  (刘发上。)  

  郁 梅 皇儿,刚才丞相说,你已在顺妃府中认了亲生母亲。  

  刘 发 没有——没有——  

  皇 帝 丞相,这又是怎么回事?  

  丞 相 太子,难道你真的就不认你的亲生母亲吗?  

  郁 梅 你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丞 相 胡说。  

  皇 帝 好了,现在事情已经清楚,丞相和顺妃所讲之事,因原告是个疯子,又没证人,不能生效,实属肆意诬陷。为维护皇室威信,把疯子推出午门斩了。  

  (众惊。)

  刘 发 慢。

  顺 妃 太子,再不认,你母亲就要成刀下鬼了。

  郁 梅 (双关地)皇儿,这可是父王的英明哪!

  皇 帝 推出去。

  刘 荣 (上)母后,母后。

  顺 妃 你来干什么?

  刘 荣 你不是说要我来做太子吗?

  顺 妃 (一耳光)胡说什么?

  刘 荣 谁胡说,明明是你和舅舅跟我亲口说的,要把刘发废掉,立我为太子。

  唐 儿 (突然清醒)哈哈,我什么都明白了,清楚了!(以假弄真)是的,我是个疯子,你不是我的儿子,黄伯是我杀害的,(对郁梅)你——(对顺妃)你——(对丞相)你们的好心我都看到了,我去了。

  (婴儿哭。摇篮曲起:娇儿娇儿你莫哭,听娘给你唱支歌,不唱山来不唱水,只唱人间苦和乐。)

  (伴唱)母子相对泪双流,

  娘知儿的千般愁,

  别时吹曲凤箫怨,

  儿呀儿,

  心中的话儿莫出口。

  刘 发 你——

  唐 儿 太子——

  (看箫,刘发深情地递箫,唐儿接过坐下吹起凤箫怨。)

  刘 发 (唱)声声凤箫怨,

  像是把儿唤。

  唤儿切莫把娘喊,

  心如刀箭穿。

  风雨十六年,

  慈母日夜把儿盼,

  盼儿喊亲娘,

  纵死心也甘。

  难道说,

  为着明天登金殿,

  我忍心让母去黄泉?

  那时如再千声唤,

  母亲怎能听儿喊?

  倒不如,

  舍皇位,

  大声把娘唤--

  娘!

  (画面定格。)

  (伴唱)一场冤案从此结,

  谁是谁非问明月,

  郁梅自杀唐儿死,

  刘发长沙定王位。

  (品字形二幕下。)

  (定王台刘发吹箫剪影。)

  (尾曲)古城长沙遗迹多,

  思母定王怅寥廓,

  几多哀怨几多愁,

  化作一曲凤箫歌。

  (剧终)

来源:《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戏剧方阵第五卷》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