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牛脾山(湘剧)

  人 物 郑庄公  姜国太  太叔段  祭 仲 

  公子吕  高郡义  颍考叔  张 顺

  王 伦  差 役  内 侍  宫 娥

  龙 套  青 袍。

  第一场

  (郑庄公率内侍上。)

  郑庄公 (引)龙门散放,众文武齐拜孤王!

  (诗)父王晏驾龙归天,文武抚孤坐江山。

  母后偏爱太叔段,江山多事顷刻间!

  孤,郑庄公。母后姜氏,二弟叔段。不幸父王晏驾,文武抚孤即位。母后偏爱二弟,常怀不平之心。眼见这江山必有难也!

  (唱)父王爷晏了驾龙归海岛,

  众文武抚孤王驾坐龙朝。

  老母后爱太叔犹如珠宝,

  只恐怕暗地里兴起波涛。

  (宫娥引姜国太上。)

  姜国太 摆驾!

  (唱)二皇儿在膝下何等尽孝,

  大寤生他何曾问娘安好。

  来至在殿脚下越思越恼,

  可恼!

  且看他不孝子怎样开销。

  内 侍 国太到。

  郑庄公 (唱)听说是老母后銮驾来到,

  这内中必定有蹊跷。

  下位去见母后忙把言道,

  姜国太 可恼!

  郑庄公 (唱)恕儿臣国事繁少问安劳。

  姜国太 可恼哇,可恼!

  郑庄公 (唱)老母后上殿来这般着恼,

  想必是为二弟官职不高。

  孤明知是斗气佯装不晓,(温和地问母后)

  老母后因何事愁锁眉梢?

  姜国太 (唱)遭不幸尔父王龙归海岛,

  娘膝下只有尔弟兄同胞。

  尔只顾掌大权一人荣耀,

  全不顾尔二弟苦受煎熬。

  郑庄公 (唱)却原来老母后为太叔烦恼,

  容儿臣奏明了愁化冰消。

  儿臣参驾,愿母后凤驾千岁!

  姜国太 皇儿平身,赐坐!

  郑庄公 儿臣谢座。

  姜国太 我儿从早执秉朝纲,但不知将儿二弟封于何地镇守?

  郑庄公 母后!想父王在世之时,已命二弟镇守共城。今封共城,不知母意如何?

  姜国太 那共城么,乃是苦寒之地,尔心何忍,良心何安!

  郑庄公 既嫌共城苦寒,惟母所欲。

  姜国太 我儿何不封他镇守制邑?

  郑庄公 制邑乃险要之地,先王遗命,不许分封。二弟到那里去不得。除此之外,无不奉命。

  姜国太 就是那京城可好?

  郑庄公 那京城么,越是去不得!

  姜国太 哼!

  (唱)这不允那不从斤斤计较,

  亲骨肉当做了陌路相交。

  再不然将为娘一齐赶了,

  郑江山让与你一人逍遥。

  郑庄公 (唱)老母后不必要这般着恼,

  封二弟镇京城统属群僚。

  姜国太 好哇!

  (唱)我的儿遵母命才是孝道,

  兄则友弟则恭社稷安牢。

  从今后母子们无不欢笑,

  摆驾回宫!

  郑庄公 送驾。

  姜国太 (唱)为娘的在宫中再不心焦。

  哈哈哈!(下)

  郑庄公 送驾。

  (唱)老母后下殿去微微冷笑,

  我的心似明月照透九霄。

  内侍臣你与孤传下口诏,

  快宣那二千岁来把王朝。

  内 侍 领旨。千岁有旨:二千岁上殿。

  (太叔段上。)

  太叔段 (唱)忽听得我兄王传下口诏,

  忍着气吞着声来把王朝。

  参见兄王!

  郑庄公 二弟呀!

  (唱)那共城本苦寒钱粮又稀少,

  孤封你镇京城统属群僚。

  太叔段 谢过兄王!

  (唱)谢兄王他封我京城镇守,

  再入宫辞母后喜在眉梢。(下)

  (祭仲上。)

  祭 仲 (唱)太叔段下殿去微微冷笑,

  好一似出笼鸟飞腾九霄。

  臣祭仲见驾,愿大王千岁!

  郑庄公 卿家平身,赐坐!

  祭 仲 谢座。启奏主公,但不知将二千岁分封哪路镇守?

  郑庄公 分封京城镇守。

  祭 仲 主公!诚恐二千岁此去不怀好意,千万不可。

  郑庄公 却是为何?

  祭 仲 有道是天无二日,民无二君。京城有百雉之雄,地广民众,与滎阳相等。况太叔段乃国太之爱子,若封之大邑,是二君也!恃其内宠

  ,恐有后患。

  郑庄公 卿家此言差矣!母后之命,岂敢违抗!况且又是孤的御弟,难道还有什么歹意不成。见识不到,下殿去吧!

  祭 仲 吓!

  (唱)谏忠言反道我见识不到,

  我料他此一去必动枪刀。(下)

  郑庄公 摆驾!

  (唱)祭大夫他怎知其中奥妙,

  孤心中似明月照透九霄。

  早知道太叔段心地不好,

  久有心杀却他念在同胞。

  封共城娘又把京城来讨,

  无奈何奉母命京城纳交。

  他若是守本分倒还罢了,

  念只在手足情任他逍遥;

  倘若是不守分兴兵造反,

  似飞蛾扑烈火自把身烧。

  那时间料母后也难以救保,

  休怪孤杀御弟袖里藏刀。(下)

  第二场

  (姜国太率宫娥上。)

  姜国太 (唱)适才间上京殿把京城讨,

  废却了大寤生方把恨消。

  (太叔段上。)

  太叔段 (唱)似猛虎离山岗任我呼啸,

  似鳖鱼脱金钩随意飘摇。

  儿臣参驾,愿母后凤驾千岁!

  姜国太 皇儿平身,赐坐。

  太叔段 谢座。

  姜国太 儿哪!想是辞别为娘,前往京城镇守?

  太叔段 正是。

  姜国太 我儿此番到了京城,只管聚兵屯粮;倘有机会,为娘修书前来,我儿发动大兵,我为内应,夺取滎阳,有何难哉!

  太叔段 你儿此去,怎奈母后无人侍奉。

  姜国太 我儿且放宽心。为娘在宫,何愁无人侍奉。为娘的言语,定要牢牢记下。儿哪!也不枉娘爱儿一场!

  太叔段 唉!母后请上,待儿臣一拜而别!

  (唱)流泪眼观流泪眼,

  断肠人送断肠人!

  姜国太 (唱)我的儿摆脱了金钩钓,

  得会风云上九霄。

  愿只愿心爱儿早登大宝,

  也不枉年迈人偏护终朝。

  摆驾!(下)

  第三场

  (张顺、王伦上。)

  张 顺 奉了主公命,

  王 伦 镇守在京城。

  张 顺 俺,西鄙宰官张顺。

  王 伦 北鄙宰官王伦。

  张 顺 将军请了!

  王 伦 请了。

  张 顺 今有二千岁镇守京城,你我前去迎接。

  王 伦 请。

  (太叔段内声:“起道!”与龙套上。)

  张 顺 我等迎接二千岁!

  太叔段 二将,可有帅府?

  张 顺 

  王 伦 有。

  太叔段 齐到帅府!

  张 顺 

  王 伦 参见二千岁!

  太叔段 二将何名?

  张 顺 西鄙宰官张顺。

  王 伦 北鄙宰官王伦。

  太叔段 此地多少人马?

  张 顺 

  王 伦 三千守城兵。

  太叔段 你二人所掌之地,如今属我封土,自今贡税,都要到我这里交纳,兵车都要听我征调,不可违误!

  张 顺 

  王 伦 是。

  太叔段 下面歇息去罢!

  张 顺 

  王 伦 告退。(下)

  太叔段 众将官,听本御令下!

  (唱)坐在帅府把令下,大小将官听根芽:

  虎旗悬挂营阳下,招兵聚将定邦家;

  尔等操兵保吾驾,我保尔等享荣华。

  一支长蛇齐摆下,二龙戏水甚堪夸。

  三才大阵齐摆下,四门斗底也不差。

  五虎群羊排八卦,六门斩将定邦家。

  将令一下齐退下!(众下)

  候母后书到把兵发。(下)

  (郑庄公率内侍上。)

  郑庄公 摆驾!

  (唱)忆昔武王把纣伐,兴周灭纣姜子牙。

  幽王无道乱天下,宠爱褒姒狼烟发。

  西番犬戎兴人马,褒姒娘娘付流沙。

  我父两军救王驾,官封侯爵甚堪夸。

  孤承父业安天下,扫灭狼烟定邦家。

  (祭仲上。)

  祭 仲 (唱)太叔京城兴人马,忙奏主公保国家。

  臣祭仲见驾,愿大王千岁!

  郑庄公 卿家平身,赐坐。

  祭 仲 谢座。

  郑庄公 卿家上殿有何本奏?

  祭 仲 启奏大王:臣命家将探听,二千岁在京城招兵聚将,惟恐谋取大位!

  郑庄公 卿家此言差矣!孤有好心待他,难道还有什么歹意不成?

  祭 仲 大王,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能立断,反受其乱。我主容得二千岁,只恐二千岁难容我主!

  郑庄公 啊!卿家有何妙计?

  祭 仲 依臣之见,我主这几载未曾朝周,假朝周为名,暗带一哨人马,埋伏廪延,候二千岁兵到,一涌杀了上去,想那太叔段啊!

  (唱)太叔未曾习弓马,怎能交锋动厮杀。

  斩草除根万事罢,料国太也不敢以牙还牙。

  郑庄公 (唱)卿家奏本甚可夸,赛过先贤姜子牙;

  孤王假意朝周驾,朝中大事卿要详查。

  祭 仲 臣领旨!

  (唱)辞王别驾把殿下,朝中之事有臣详查。(下)

  郑庄公 (唱)内侍臣与孤忙摆驾,快请国太叙邦家。

  内 侍 有请国太。

  (姜国太率宫娥上。)

  姜国太 (唱)自从太叔儿离膝下,每日终朝泪巴巴。

  郑庄公 儿臣参驾,愿母后千岁!

  姜国太 皇儿平身,赐坐。

  郑庄公 谢座。

  姜国太 皇儿请出为娘,为了何事?

  郑庄公 启奏母后:儿臣这几载未曾朝周,只恐周王见疑,儿臣准备即日前往朝周,朝中大事还祈母后多多料理。

  姜国太 我儿朝见周王天子,乃是一件美事。朝中大事,我儿且放宽心,有为娘料理就是。

  郑庄公 如此,母后请上,待儿臣一拜而别!(吹“哭相思”)吓,母后!(下)

  姜国太 少待!我想寤生朝见周天子,正合我心,不免趁此机会,修书一封下往京城,叫我儿太叔段兴动大兵,夺取山河。宫娥女,溶墨伺候

  !(修书介)来!传长差进宫。

  宫 娥 国太有旨,传长差进宫。

  差 役 (念)忽听国太宣,迈步进宫廷。

  参见国太!

  姜国太 本后有书信一封,命你下往京城,叫二千岁照书行事。

  差 役 小人领命。

  姜国太 转来!书去人也去。

  差 役 人回书不回。(下)

  姜国太 寤生,寤生!尔哪里是朝见周天子,明明是朝见五殿阎君。哈,哈,哈!

  (唱)且喜寤生朝周驾,暗叫太叔把兵发。

  夺取大位心才罢,也不枉本后偏爱他。(下)

  第四场

  (高郡义、龙套上。)

  高郡义 (急)柳林拴战马,虎帐夜谈兵。

  俺,大将高郡义。只为太叔段有造反之意,奉了祭仲大夫之命,严守关前。来!

  龙 套 有。

  高郡义 启道关前!

  龙 套 来此已是关前。

  高郡义 带住马!有人过关,禀爷得知。

  龙 套 是。

  差 役 (上)来是关前,待我下马叫来。呔!开关。

  龙 套 什么人?

  差 役 过关公干的。

  龙 套 候着!有请高爷。

  高郡义 何事?

  龙 套 有人过关。

  高郡义 待爷上前。呔!尔往哪里去的?

  差 役 奉国太之命,过关公干的。

  高郡义 可有诏书?

  差 役 无有。

  高郡义 身旁搜来。(搜介)

  龙 套 禀爷:搜出诏书一封。

  高郡义 连人带马押了下去。

  (龙套押差役下。)

  高郡义 (念诏书)“吾儿太叔段亲拆”。哎呀!原来是国太修书,不知书中有何情由,待我拆开一观。(观书介)哎呀!原来是国太修书告

  知太叔段,道我主朝周去了,叫太叔段发动大兵,夺取大位。“限五月五日为期,城头高立白旗,必有内应。”这便怎好?有了。我不免将此

  书信一行套一行,一字套一字,另填写一封。来!溶墨。(写介)这有书信一封,命尔下往京城,就说奉国太所差,叫太叔段照书行事。附耳

  上来。(耳语)

  龙 套 小人领差。(下)

  高郡义 且住!我不免带一哨人马,假扮商人埋伏京城,等太叔段带领人马出城,那时将城门紧闭,灭却他的后路。来!掩旗息鼓,直至京城

  。(下)

  第五场

  (公子吕率龙套上。)

  公子吕 (念)金盔耀日红,铠甲扣玲珑。

  跨下走战马,保主定江洪。

  俺,公子吕。大王兴兵,在此伺候。

  (郑庄公率龙套上。)

  郑庄公 假意去朝王,妙计腹内藏。

  公子吕 参见主公!

  郑庄公 卿家!人马可齐?

  公子吕 俱已齐备。

  郑庄公 兵发廪延。

  公子吕 臣领旨。三军!兵发廪延。(同下)

  (太叔段率龙套上。)

  太叔段 (念)文也精来武也通,文韬武略气贯虹。

  本御兴动人和马,要夺兄王锦汪洪。

  兄王朝周去了,母后特地修书前来,叫本御兴动大兵,趁其不备,夺取兄位。二将!人马可曾齐备?

  龙 套 俱已齐备。

  太叔段 兵发廪延。呀!忽听人马呐喊,莫非兄王早有埋伏。哎呀!慢说没有埋伏,纵有埋伏,内有母后接应,外有本御大军,怕他何来。开

  兵!

  (郑庄公率龙套上。)

  郑庄公 哎呀!我道是谁,原来是御弟,请了。

  太叔段 我道是谁,原来是兄王,请了。

  郑庄公 御弟全身披挂,争战哪路?

  太叔段 兄王!想这郑国大位,你应让与小弟坐坐才是。

  郑庄公 御弟说哪里话来,兄登大位,乃是父王的遗命,亦非强霸为君,御弟你休想起争夺之心。

  太叔段 话已说完,你是让与不让?

  郑庄公 不让你便怎样?

  太叔段 那就休怪小弟失情了。

  郑庄公 为兄恐惧你不成?三军!人马列开。

  太叔段 摆开人马。

  郑庄公 (唱)两下兴兵到廪延,

  公子吕 太叔段,你要仔细,你要打点。

  郑庄公 贤弟吓!

  (唱)御弟停缰把马顺。

  父王晏驾龙归井,国立长子把基登。

  兄登大位奉遗命,亦非强霸自为君。

  封弟共城娘不允,加封京城掌权衡。

  地广荣华享不尽,兄何曾把你受苦辛。

  御弟休仗母后的命,国法无私不顺情。

  倘若兵败无救应,

  御弟呀!

  你死后怎能见先人!

  太叔段 (唱)兄王把话作错论,小弟言来听分明。

  自从我把京城镇,谁个不愿我为君。

  郑庄公 (唱)御弟说话欠思忖,有辈古人向你说分明:

  昔日有个孤竹君,生下伯夷叔齐两贤人。

  他父王龙床身染病,兄弟双双让龙廷。

  兄让弟坐弟不肯,弟推兄坐兄不登。

  一个东华门逃走,一个逃出西华门。

  双双隐于首阳岭,流传万古人人尊。

  前辈古人你不比,全然没有手足情。

  太叔段 (唱)兄不仁来弟不顺,哪个与你比古人。

  兄若不把大位让,想我收兵万不能。

  郑庄公 (唱)好言相劝劝不醒,事到临头难顾情。

  乌合之众哪在意,怎挡我十万虎狼兵。

  御弟吓!你如此不讲手足之情,你你休怪兄王我无情了!

  太叔段 看枪。(杀下)

  (杀空场下。)

  第六场

  太叔段 二将!兵败哪里?

  龙 套 兵败京城。

  太叔段 退回京城,再作计较。启道!

  高郡义 (上)呔!太叔段!大将高郡义在此,绝了儿的归路,说是你抬头观看,哈哈哈!(下)

  太叔段 京城已失,尔等逃生去罢!

  二 将 千岁敢莫有纳降之意?

  太叔段 唉!此乃本御自寻其祸,岂肯连累尔等;尔等各自逃生去罢!

  二 将 千岁在上,受我等一拜而别!(下)

  太叔段 (唱)千悔万悔悔不尽,悔不该见书就发兵。

  兄王人马来围困,叫本御哪里去逃生。

  拚生拚死杀一阵。(杀下)

  (郑庄公、高郡义上。)

  龙 套 高郡义挡道。

  郑庄公 列开。

  高郡义 见过主公!

  郑庄公 卿家平身。

  高郡义 谢主公。

  郑庄公 卿家不在阵地把守,来此何事?

  高郡义 臣在关前得来书信一封,请主公观看。

  郑庄公 呈了上来,待孤一观。(观书介)我那偏心的母后!卿家!书信在哪里所得?

  高郡义 关前所得。

  郑庄公 好!回朝自有封赠。吩咐孤的得胜兵迎了前去。(下)

  第七场

  (太叔段上。)

  太叔段 (唱)杀了一阵又一阵,杀得本御少精神。

  哎呀!且住。兄王的人马层层围困,叫我往哪里逃生。是了!我不免拜谢母后养育之恩,寻个自尽了吧!母后,母后哇!你哪里是偏

  爱儿臣,明明是断送儿的性命哪!

  (唱)下得马来深深拜,拜谢了母后养育恩。

  三尺青锋拿在手,倒不如自刎丧残身。

  罢!(自刎)

  龙 套 二千岁丧命。

  郑庄公 御弟,太叔,哎,我的御弟呀!兄在两军阵前相劝于你,你执意不肯罢兵,御弟你一死倒不知紧要,叫兄怎好去见那老母后!太叔段

  ,御弟哎!王的御弟呀!

  (唱)御弟阵前寻自尽,

  叫我怎好去见老娘亲。

  倒不如拔剑将头刎,

  公子吕 且慢!

  (唱)哪有人死又复生。

  主公!人死岂能复生,哭之无益。

  郑庄公 卿家吓!御弟一死,叫孤怎好去见国太!

  公子吕 主公!有关前那封书信,还怕什么?

  郑庄公 这个……收了人马。(同下)

  第八场

  (姜国太率宫娥上。)

  姜国太 (唱)昨夜一梦好凶险,梦见老王立云端。

  他道我偏护太叔段,平白无故起争端。

  醒来横身俱是汗,行不宁来坐不安。

  太 监 报!二千岁丧命。

  姜国太 不好了!

  (唱)听说姣儿把命丧!

  太叔段,儿呀,哎!我我疼爱的姣儿吓!

  (唱)颗颗珠泪撒胸前。

  这是为娘害了你,

  儿吓!

  (唱)我儿三魂渺渺在哪边。

  (郑庄公、内侍上。)

  郑庄公 摆驾!

  (唱)御弟疆场丧了命,

  辜负了老娘一片心。

  将身且把宫院进,

  母后,娘呀,我的母后呀!

  (唱)见母后跌跪在埃尘。

  姜国太 奴才!

  (唱)一见寤生怒满面,气得为娘咬牙关。

  你谋杀骨肉因何故,

  你你这不仁孝的奴才呀!

  (唱)奴才欺娘犹如是欺了天。

  郑庄公 母后呀!

  (唱)老母后且息怒容儿辩,

  姜国太 奴才!你谋杀胞弟,蒙哄为娘,你还有何言辩?

  郑庄公 娘呀!

  (唱)儿臣有本奏娘亲。

  忆昔父王晏了驾,国立长子是常情。

  儿登大位父遗命,并非强霸自为君。

  母后偏爱太叔段,逼封京城掌大兵,

  地广民丰爵禄显,儿何曾把他受苦辛。

  他不该暗地兴人马,他不该弃义又背亲。

  孩儿朝周才回转,狭路相逢在阵前。

  好言千万劝不醒,他执意不肯罢兵还。

  对杀一阵人马散,单人独骑进退难。

  说儿臣杀弟儿不敢,是他羞愧自伤残。

  老母后休把儿臣怨,怨只怨母后心太偏。

  姜国太 (唱)奴才不要巧言辩,花言巧语骗谁来。

  既是太叔来造反,就该把此言向娘言。

  一朝大权你掌管,反道为娘心太偏。

  郑庄公 (唱)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难。

  再不然大权交与母后掌,儿往颍邑把身安。

  姜国太 (唱)同胞手足你不念,又用巧语对娘言。

  倒不如将为娘来逐赶,免在眼前讨你嫌。

  郑庄公 (唱)养儿劬劳恩非浅,那有母子各一边。

  姜国太 (唱)若要为娘在宫院,

  除非是去世的姣儿在眼前。

  郑庄公 (唱)有句话儿不好明言辩,

  说出来怕的是老娘为难。

  姜国太 (唱)有什么话儿你讲当面,

  郑庄公 (唱)老母后不该暗把书信传。

  你要太叔来造反,内应外合谋江山。

  姜国太 哎呀!

  (唱)有什么事实作凭证,

  郑庄公 (唱)这封书信是母后亲笔笺。

  姜国太 拿了过来!

  (唱)不孝的奴才你拿娘的款,

  气得为娘哑口又无言。

  从今后母子不及黄泉不相见,

  我老死在颍地永不回还。

  太叔段,我的儿,哎呀!我那死得苦的姣儿吓!

  郑庄公 哎呀,我的御弟吓!

  姜国太 好奴才!(下)

  郑庄公 母后去不得的呀!

  (唱)老母后怒出深宫院,

  眼见母子各一边。

  内侍摆驾龙书案,

  手提羊毫写一番。(写介)

  上写着母子们不及黄泉不相见(扎下句)

  内侍臣!这有书信一封,下往国太那厢,只说母子不及黄泉不相见也。

  内 侍 臣领旨。

  第九场

  (颍考叔率龙套上。)

  颍考叔 (唱)自古道国必自伐后被人伐,

  母子恩情抛天涯。

  下官颍考叔,奉旨镇守颍谷。闻听太叔段造反自遭其祸,乃姜国太之过,吾主一时忿怒,将姜国太移住颍地安身。我想母虽不母,子不可

  不子。因此,命人寻来鸮鸟,带进殿去,一来与吾主庆寿,二来借此打动吾主之心。来!开道。(唱)

  随带鸮鸟去启奏,

  要与他母子解忧愁。(下)

  (郑庄公率内侍上。)

  郑庄公 摆驾!

  (唱)太叔有心怀嫉妒,惹起母子结冤仇。

  他今既死我不究,母亲远离寡人愁!

  (颍考叔上。)

  颍考叔 (唱)鸮鸟捧到金殿口,九龙口内奏龙楼。

  臣,颍考叔见驾,愿主千岁!

  郑庄公 平身,赐坐。

  颍考叔 谢座。

  郑庄公 卿家不在颍邑镇守,回都做什?

  颍考叔 为臣回都与吾主庆寿。

  郑庄公 有劳了。卿家手捧何物?

  颍考叔 臣觅来野鸟,特来呈献。

  郑庄公 呈了上来。卿家!此鸟何名?

  颍考叔 此鸟名为鸮鸟。

  郑庄公 何谓鸮鸟?

  颍考叔 此鸟藏在深山,初出卵之时,不能飞动,其母鸟在风雪之中,慢慢衔食抚喂。后来毛干翅大,反食其母肉。我想此鸟乃不孝之鸟,应

  捕而食之。

  (唱)此鸟生来心狠毒,毛干翅硬往外游。

  未飞反食其母肉,知恩不报反为仇。

  此鸟人人皆恨透,岂容它在此度春秋。

  郑庄公 (唱)好个忠良颍考叔,寻来鸮鸟作引由。

  道吾恶者是吾友,道吾好者是吾仇。

  这样贤臣哪里有,金殿摆宴饮琼瓯。

  内侍!速速与孤看宴上来。

  内 侍 是。

  颍考叔 为臣把杯。

  郑庄公 内侍!快快将宴摆上。

  颍考叔 主公请!

  (唱)深谢我主赐御酒,为臣陪主饮琼瓯。

  席前果品样样有,暗藏几枚作引由。

  急忙用纸来包就,

  郑庄公 (唱)卿家为何藏珍馐。

  卿家为何不吃果品,反而包藏几枚?

  颍考叔 主公有所不知,臣家有八旬老母,未尝君禄,臣带回家去,一来表吾主之大德,二来以表臣一片孝心。

  郑庄公 吓!

  (唱)好个忠良颍考叔,句句话打动了王的心。

  思来想去难回首,好叫孤王泪双淋。

  罢了!

  颍考叔 吾主为何垂泪?

  郑庄公 卿家哪能知道,尔有母侍奉,得尽人子之心。想孤有母不能侍奉,与鸮鸟何异!

  颍考叔 主公!现有姜国太在宫,怎么说是无母呢?哎呀呀!主公太动情了。

  郑庄公 卿家呀!

  (唱)母后偏爱太叔段,暗地修书肇祸端。

  太叔羞惭自刎死,牵连母子各一边。

  颍考叔 (唱)听罢言来双眉皱,哪知国太往外游。

  太叔与主生嫉妒,那是国太理不周。

  母虽不是子当受,母子岂能结冤仇。

  郑庄公 (唱)千悔万恨难回首,越思越想越添愁。

  颍考叔 (唱)只要主公诚心有,臣劝国太回滎都。

  吾主不必悲泪,为臣愿为主效劳,接国太回都。

  郑庄公 卿家哪知其情,哎!千不怪,万不怪,只怪寡人一时忿怒,错出一言!

  颍考叔 所出何言?

  郑庄公 与母后临别之时,已设黄泉之誓,言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而今悔之不及!

  颍考叔 不及黄泉不相见么?嗯,臣有一计献上。

  郑庄公 卿家有何高计?

  颍考叔 离此地不远有一牛脾山,吾主传旨命人掘穴见泉,内造房屋一间,先迎国太在内居住,告以主公想念之情。臣料国太思念主公也不减

  主公之念母。然后请主公下地室相见,这岂不应了黄泉之誓么!

  郑庄公 如此,就命你一往。

  颍考叔 臣领旨。

  郑庄公 (唱)若不是卿家把本奏,不孝的名儿千古羞。(下)

  颍考叔 请驾!

  (唱)颍考叔领旨赴颍邑,

  迎接国太回滎都。(下)

  第十场

  (姜国太率宫娥上。)

  姜国太 (唱)可叹老王晏了驾,理应长子立为君。

  只因本后欠思忖,惹起他弟兄动刀兵。

  手掌手背都是肉,为何一样姣儿两看承。

  悔不该暗地修书信,悔不该叫他暗发兵。

  太叔疆场寻自尽,为何我又苦苦怨寤生。

  悔不该深宫来争论,悔不该怒气出宫廷。

  独坐颍邑无人问,冷冷清清好伤心。

  千悔万悔我悔不尽,到老终身靠何人。

  (颍考叔上。)

  颍考叔 (唱)奉了旨谕不停顿,来到颍地接太君。

  来此已是宫门,哪位在?

  宫 娥 什么人?

  颍考叔 烦你禀报国太,就说颍考叔求见。

  宫 娥 请稍候一时。启禀国太:颍考叔求见。

  姜国太 传进!

  宫 娥 国太传进。

  颍考叔 ,颍考叔见驾,愿国太凤驾千岁!

  姜国太 卿家平身,赐坐。

  颍考叔 谢座。

  姜国太 卿来到此何事?

  颍考叔 臣奉主公之命,特来接国太回都。

  姜国太 此乃你主不孝,逐赶本后,哎,今生不能相会!

  颍考叔 唉,国太呀!

  (唱)积谷防饥时常有,子报劬劳理当行。

  二千岁在阵前已丧命,人死不能再复生。

  倘若吾主有好歹,国太百年靠何人?

  姜国太 (唱)好个忠良颍爱卿,提醒南柯梦中人。

  死了太叔不打紧,死了寤生靠何人。

  只要他人不记恨,母子重圆享天伦。

  千看万看先王面,又看在忠良颍爱卿。

  如此,有劳爱卿,看车马伺候!(圆场)

  姜国太 来此何地?

  颍考叔 来此牛脾山,此是一地穴。

  姜国太 哦!你君臣敢莫是定下诡计,将我活活淹死这地穴吗?

  颍考叔 启奏国太:因国太与主公分离之时,说错一言。

  姜国太 哪一言?

  颍考叔 “不及黄泉不相见也”。因此掘一地穴,内造房屋一间,先请国太下穴暂住,然后主公再来下穴请罪,岂不应了不及黄泉不相见之言

  ?

  姜国太 罢!事到如今,任你君臣所为。

  颍考叔 有请主公!

  (郑庄公率内侍上。)

  郑庄公 国太可曾接到?

  颍考叔 国太现在穴内,请主公下穴相见。

  郑庄公 卿家暂退。母后!

  姜国太 寤生!哎,儿吓!

  (唱)一见姣儿珠泪滚,只怪为娘太偏心。

  从今后我儿休把为娘恨,

  郑庄公 (唱)这是儿臣少孝心。且喜一家团圆庆,

  颍考叔 国太,主公!

  (唱)家和人和万事兴。

  郑庄公

  姜国太 (唱)万事兴!

  颍考叔

  郑庄公 摆驾回宫。(同下)

  (剧终)

来源:牛脾山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