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白兔记(湘剧)
改编:范正明;谢让尧

  时 代 残唐五代

  人 物 李三娘  刘智远  李洪信  张丑奴

  岳绣英  杜 忠  刘承佑(咬脐儿)

  大 班  丫环甲  丫环乙  传令官

  探 子  四龙套 

  场 次 第一场  投 军   第二场  产 子    

  第三场  送 子   第四场  接 子

  第五场  追 兔   第六场  诉 猎

  第七场  回 书   第八场  磨 房

  序 曲 喜得月宫飞玉兔

  引来小将觅娘踪

  一曲亲情歌唱罢

  愿留下袅袅余音

  第一场 投军  

  (沙陀村外,李家瓜园。)

  (刘智远肩挑一担空箩筐,前筐插着根哨棍,手执酒葫芦,晃悠悠边喝边上。)

  刘智远 (唱)天下纷争龙虎斗,

  乱世英雄好出头!

  几番欲高飞远走,

  恩妻怀孕,无柰羁留。

  寄人篱下强把这瓜园守,

  龙困沙滩不自由!

  来一个以瓜换酒,

  浇我一腔烦愁。

  (刘智远丢箩筐,狂饮,醉倒在地。)

  (李三娘提饭篮上。)

  李三娘 (唱)哥嫂狠心,

  生拆散,夫妻情。

  一个是空房独守,

  一个是瓜园孤伶。

  我急步往前行,

  为刘郎何辞路不平,

  水饭亲来送。(见刘智远醉倒在地)

  呀!

  缘何醉沉沉,

  仰身卧草茵?

  刘郎,醒来,醒来!

  刘智远 (呓语)高皇帝,高皇帝!……

  李三娘 刘郎刘郎!(刘醒)怎么喊起皇帝来了?

  刘智远 三娘!(一跃而起)为丈无做了一个好梦啊!

  李三娘 什么好梦?

  刘智远 适才梦见汉高皇帝刘邦,在那芒砀山斩蛇聚义啊!

  李三娘 这算什么好梦?

  刘智远 我来问你,他姓什么?

  李三娘 姓刘。

  刘智远 他姓刘,我也姓刘!五百年前原是一家,说不定还是谪传哩!今日又来入梦,岂不是……

  李三娘 哎呀别胡思乱想了!

  刘智远 胡思乱想?究竟是妇道人家,不懂玄机啊!

  李三娘 不懂就不懂,快来用饭。

  刘智远 (指葫芦)我在前村用过了。

  李三娘 (拿起葫芦)刘郎,你哪里来的银钱?

  刘智远 以瓜换酒呀!

  李三娘 哎呀刘郎,你又生事了!倘若哥嫂得知,定是一场烦恼。

  (杜忠急上。)

  杜 忠 刘官人,三小姐,大相公夫妇为卖瓜一事,正在聚集李氏族人——

  刘智远 他等意欲何为?

  杜 忠 要将你逐出李家庄!

  李三娘 啊……

  刘智远 哼!

  杜 忠 事急矣!刘官人、三小姐要速作打算!(急下)

  刘智远 三娘你闪开!(操起哨棍冲走)

  李三娘 (拦住)刘郎那里去?

  刘智远 你哥嫂欺人太甚,三娘休要拦阻。

  (刘智远夺路,李三娘左拦右挡,抢棍。)

  李三娘 刘郎啊!

  (唱)我一边是兄嫂,

  一边是夫君,

  你若是莽撞行事,

  无异将妻推至夹缝中,

  左右为难怎做人?

  刘智远 (接唱)你有兄妹义,

  他无手足情。

  把一个亲妹丈,

  直当作肉中刺眼中钌,    

  三番五次相凌辱,

  这口恶气实难吞!

  (刘智远欲走,李三娘再拦,抢棍。)

  李三娘 刘郎呀!你要朝为妻的看……朝腹中的娇儿想,忍着点啊!

  刘智远 ……我忍,我忍……(火)我忍!(挥棍扑石,石为之裂)

  李三娘 (被震住)刘郎你……

  刘智远 咳!俺刘智远也是一条汉子,要不是为你身怀有孕我早就并州投军去了。

  李三娘 啊!……

  刘智远 何致受这窝囊气!

  李三娘 ……刘郎,你去!

  刘智远 哎呀三娘,为丈夫说的是气话啊!

  李三娘 不,刘郎,为妻不能让你等闲白了少年头,你并州投军去吧!

  刘智远 三娘,你当真让我走吗?

  李三娘 难道让李氏家族驱赶你走吗?

  刘智远 (明白了)三娘,恩妻,为丈夫今日对月盟誓(跪),此去投军,若不闯出一个前程,为三娘扬眉吐气,刘智远誓不回还!

  李三娘 (掩其口,深情地)为妻等着这一天。

  (李三娘掺起刘智远,夫妻梧依相偎,向前走去,伴唱起。)

  (伴唱)人生自古伤离别,

  此情唯有两心知。

  不信但问中天月,

  从今无夜不相思。

  (幕渐落。)

  第二场 产子 

  (磨房。夜,弦月?浮云。)

  (张丑奴扯李洪信的耳朵上。)

  李洪信 哎哟……(挣脱)哎呀安人咧!刘智远已被赶走,三妹改嫁之事,就莫逼得这样急啥。

  张丑奴 一根灯草,你说得轻巧!刘穷虽走,你妹妹的肚内,还留下个贼种,要是个男娃儿,长大了后患无穷啊!

  李洪信 (模棱地)哦……哦……

  张丑奴 连娘带崽嫁出去,不就干净啦!

  李洪信 她硬不肯嫁呢?

  张丑奴 那就将那孽种!(作掐状,杜忠惊下)走!

  李洪信 哎,安人,对付刘穷,我唱红脸,在亲妹子面前,就……偏劳你了。(欲走)

  张丑奴 (拽回)好呀,你还讲兄妹情面,这家财是老娘一个人的!?

  李洪信 安人咧,总归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哟!(急溜下)

  张丑奴 窝囊废!老娘生来就是个唱红脸的!

  (李三娘艰难地挑水上。)

  张丑奴 (迎上去)哟,三妹,为嫂给你报喜来啦!(掺李三姐入磨房)

  李三娘 小妹有何喜事可盲。

  张丑奴 (取出耳环)你看,这副耳环,纯金上面嵌宝石,贵重得很呢?

  (李三娘走开。)

  张丑奴 哎呀三妹也!张员外求婚心切,又不嫌你是二婚。想如今世道乱,你找个终身有靠,岂不是好?(递耳环)

  李三娘 (指耳环)这个嫂嫂喜欢?

  张丑奴 为嫂自然喜欢。

  李三娘 既然嫂嫂喜欢,就戴上它嫁过去吧。    

  张丑奴 你!    

  李三娘 也不嫌你是二婚。

  张丑奴 呸啾!你这鬼婆,竟敢戏弄老娘!你倒是嫁不嫁?

  李三娘 誓死不嫁。

  张丑奴 (操起竹条)老娘打起你嫁!打起你嫁!

  李三娘 嫂嫂,你我也算是姑嫂,为何如此折磨于我?我是看哥哥面,权且让你。

  张丑奴 这样说我偏要打,偏要打!

  (张丑奴再次抽打,李三娘忍无可忍,抢过竹板回敬张丑奴。)

  张丑奴 哎哟,哎哟!反了反了,你……你竟敢打起为嫂来了!好,好,眼下你就要生儿子,看谁来帮你!哎哟……

  李三娘 (唱)倒是我三娘差矣!

  屈指算来十月整,

  眼看姣儿要临盆。

  还须靠哥嫂照应,

  母子们才能安生。

  瞻前顾后朝儿想,

  无奈跪埃尘。

  嫂嫂!

  恕小妹一时气盛,

  向嫂嫂陪个小心。

  张丑奴 起来吧,三妹,哥嫂全是为你好嘛!你塞高枕头想想改嫁的事,如若不答应,那就休怪哥嫂无情!(下)

  李三娘 刘郎,夫吓!

  (唱)一自瓜园分别后,

  半载无信音。

  哥嫂逼婚日日紧,

  将奴打入磨房中。

  日间汲水无数担,

  晚来挨磨到天明。

  你可知妻子受尽千般苦,

  你可知,

  未出世的娇儿也被欺凌(腹痛)

  哎哟!………

  一霎时胎儿躁动,

  疼痛实难禁,

  刘郎啊!

  可怜孩儿背父生……(腹痛加剧)

  嫂嫂快来,嫂嫂快来啊!

  (张丑奴上。)

  强丑奴 定是发作哒。深更半夜你叫冤!

  李三娘 嫂嫂,婴儿就要降生,请借花剪与我。

  张丑奴 要花剪何用?

  李三娘 用来剪脐带啊!

  张丑娘 哎哟,花剪被狗伢子偷去兑糖吃了,你就将就些吧!(对观众)窒死那孽种!(下)

  李三娘 嫂嫂,嫂嫂!哎哟……

  (李三娘痛得满地乱滚,爬跌进入内室。)

  (灯暗。残月当空。)

  (伴唱)磨房空寂寂,

  举目无亲人。

  碓臼当盆草当褥,

  娘咬脐带儿离身。

  (婴儿啼哭,灯渐明。)

  (张丑奴拉李洪信急上。)

  张丑奴 冒想到活下来啦。快!趁三妹昏迷,去把婴孩抱出来!

  李洪信 哪个男子汉进产房,秽气冲天,你叫我背时呀!

  张丑奴 那你在此看风。

  (张丑奴入磨房进内室,抱婴儿出。)

  李洪信 是男是女?

  张丑奴 是个男孩!

  李洪信 (急看)这伢儿长得好。安人,你冒得崽养,你我把他带了?

  张丑奴 蠢才!你看这脸庞长得和刘穷一模一样,你想养虎留患!?

  李洪信 安人骂得有理。

  张丑奴 跟我来。快(急下)

  (李洪信无奈跟下。杜忠急上、追下。)

  李三娘 (内唱并加伴唱)

  一阵昏迷猛醒来……

  (李三娘跌跌撞撞从内室出来。)

  李三娘 (接唱)睁眼不见小乖乖。

  冷汗淋淋魂不在,

  呼天抡地哭哀哀……

  咬脐,儿啊!

  哥嫂心肠歹,

  定是他夺走小婴孩。

  儿呀儿,

  离娘怀,未尝一口奶,

  呱呱坠地就遭灾。

  儿是娘的连心肉,

  无儿娘也活不下来。

  生和死,置度外,

  夺回姣几莫迟挨!

  (李三娘往外走,杜忠抱咬脐急上。)

  杜 忠 小姐,你的儿子在这里!

  李三娘 (惊喜,跪步,急抱)儿呀……

  杜 忠 你那狼心狗肺的哥嫂,将他丢下鱼池,幸得老汉相救。

  李三娘 咬脐儿啊,快快叩谢救命恩人!

  杜 忠 小姐,你儿子一时救出,终究难逃毒手。老汉愿不辞劳苦,将咬脐儿送往并州,寻找他父亲的下落。

  李三娘 杜老,我儿刚刚离娘胎,教我怎生割舍啊!……

  杜 忠 哎呀小姐呀,事到如今,你舍得,儿就生,你舍不得,儿就死啊!

  李三娘 啊!……杜老吓,此去并州,山遥路远,又是兵荒马乱,我儿三朝未满,带血而去,这一路之上,无有乳奶——

  杜 忠 小姐放心,一路之上,我求讨乳奶喂他,决不会让他饿着。

  李三娘 杜老!我将咬脐儿托付给你老人家了!(跪)

  杜 忠 (接着婴儿)老汉决不负小姐之托!(欲走)

  李三娘 (恸哭)儿呀!……

  (杜老返身,李三娘接儿喂奶。)

  (伴唱)儿未生时先离父,

  生下我儿母又离。

  最是伤心天畔月,

  披云盖雾步难移。

  (伴唱声中幕落。)

  第三场 送子 

  (去并州的途中。)

  (杜忠背咬脐儿上。)

  杜 忠 (唱)受人之托千斤重,

  经受了,

  山遥路远,万苦千辛。

  见多少断壁残垣,

  硝烟犹未净,

  遍野有哀声。

  呀!(唱)

  霎时乌云滚,

  风袭雨又淋。(将咬脐移至胸前)

  护咬脐冒雨朝前奔,

  难顾这,

  风狂雨骤,道路泥泞。

  (杜忠跌倒,艰难爬起,急视婴儿。)

  杜 忠 还好,还好,咬脐儿竞睡着了!

  (接唱)但愿得,

  咬脐儿无灾无病,

  不负三娘托,

  一路平安到并城!

  (雨止,婴儿啼哭。)

  杜 忠 莫哭莫哭,定是饿了,这又到那里去讨乳奶呢?……

  (内婴儿啼哭)那边有婴儿啼哭,有子必有娘。等我紧走几步:(看)你看茅舍门前,有位大嫂正在喂奶,我不免求她去。喂,那位大嫂请了。

  村 妇 (内白)老丈想是口渴了?

  杜 忠 并非老汉口渴,是我手中的婴孩饿了,特来讨口奶吃。

  村 妇 (内自)兵荒年岁,自己吃不饱,那有余奶啊!

  杜 忠 (唱)哎呀大嫂呀!……

  老汉岂不知道,

  这兵祸交加,

  自己的儿子无乳呷,

  那有余奶顾人家,

  可怜我这娃,

  下地就离妈。

  恶人要将他害杀,

  老汉救出走天涯。

  求大嫂慈悲大发,(对内跪)

  施甘霖,

  救救这出土的嫩芽!

  农 妇 (内声)可怜可怜,老丈快快送来!

  杜 忠 谢恩人!(跪步送咬脐,内接。起身)

  张丑奴呀李洪信,这大嫂萍水相逢,省下儿子一口奶,哺乳咬脐,你这舅父舅母禽兽不如也!

  (战鼓骤起,天幕远处出现火光。)

  杜 忠 吓!何来战鼓之声?呀,火光!……待我来问个明白!(急入内,战鼓夹杂喊杀之声、杜忠抱咬脐复上)哎呀!

  适才大嫂言道,梁王朱温与九州安抚使刘智远正在交战,这刘智远莫非就是刘大官人?……看前面来了一哨人马,大旗上有一个斗大的“刘”字!管他是与不是,老汉要打探一个明白!

  (唱)皆因是重托在肩,

  怎能错过这机缘。

  为寻刘智远,

  哪管这,

  两军交战,喊杀连天。

  求老天怜念,

  使他父子早团圆!

  (“刘”字旗前导、四龙套、大班引刘智远跨马持棍疾上,园场,杜忠追喊。)

  杜 忠 刘大官人!刘大官人!

  (刘智远闻声诧异,勒马回头。)

  杜 忠 (力竭声嘶)刘大官人……

  刘智远 (辨认)你是杜老?!

  杜 忠 正是老奴。

  刘智远 (感到有异,急问)你为何到此,这婴儿是谁?三娘她……她……怎么样了?!

  杜 忠 哎呀大官人哪!(奏《急三仑》曲牌,配以动作)老奴受三娘重托,带咬脐儿并州寻父!(跪,捧起咬脐)

  刘智远 哎呀!(滚鞍下马。接过咬脐)我苦命的儿啊!

  (唱)见娇儿,悲声放,

  止不住热泪盈眶。

  儿受颠连娘受苦,

  遥望沙陀哭三娘!

  夫妻不能同欢畅,

  各自西东两分张。

  欠你的恩情何日偿,

  思量起五内俱伤!

  回转头,谢老丈,

  你的恩德永不忘!

  (探马急上。)

  探 马 报!……启禀元帅,朱温援军已到,正在向我反扑!

  刘智远 再探!

  探 马 得令。(下)

  刘智远 大班听令!

  大 班 在。

  刘智远 速备快马两骑,命你护送公爷,杜老回转并州,去见夫人。(递婴儿)

  杜 忠 (意外)吓,刘官入,你……你又有了夫人!?

  刘智远 哎呀杜老!军情紧急,无暇细说,速速登程去吧!

  (杜忠正欲说什么,大班示意止之。)

  大 班 启禀元帅,夫人见了这一老一小,问起老爷有何吩咐,

  小的怎样回话?

  刘智远 这?……附耳过来!(与大班耳语)

  大 班 遵命。

  刘智远 带马!

  (刘智远率众急下。杜忠痴望着驰去的刘智远。)

  大 班 杜老,咱们回并州!

  杜 忠 (忧心忡忡)回并州。

  (灯暗,幕落。)

  (伴唱)去并州呀去并州,

  不知夫人收不收?

  此心恰似上弦月,

  半是喜来半是忧。

  第四场 接子 

  (并州。九州安抚使府第,内堂。)

  (丫环乙引岳绣英上。)

  岳绣英 (唱)痛父帅,

  血染在黄沙白草。

  而今夫婿又着征袍。

  婚后是离多会少,

  闪得我,

  春闺独守梦魂遥。

  拜相封侯何曾想,

  但只求,

  白头厮守琴瑟调。

  智远,夫!

  数月来鱼沉雁杳,

  教为妻,

  朝暮耽心何时可了!

  (丫环甲跑上。)

  丫环甲 好喜好喜啊,禀夫人,刘将军派大班回府来了!

  岳绣英 哦,老爷派人回来了,真乃谢天谢地。速命大班内堂回话。

  丫环甲 是,大班哥,夫人命你二堂回话。

  (大班内应,与杜老同上。)

  大 班 公爷且喜到并州。

  杜 忠 大班哥!

  大 班 呃。

  杜 忠 未审夫人他……他……他收不收?

  大 班 哎,一路来,他叨念的就是这句话,夫人收不收?夫人收不收?你放心,现成的儿子他会不要?他不要,我要,他不收,我收!

  丫环甲 哎呀,大班哥,夫人等久了!

  大 班 来了,来了。(向杜)你老在此等侯,稍时看我眼色行事。

  杜 忠 是是。(下)

  大 班 (入内)大班参见夫人。

  岳绣英 (急切地)大班,老爷他……他可好啊?

  大 班 老爷沙场驰聘,百战辛劳,苦得很啊!

  岳绣英 但不知胜负如何?何日能归?

  大 班 老爷与梁王朱温的人马,打过来,杀过去,杀过去打过来,胜负未分,归期难卜!

  岳绣英 唉……快将老爷的书信呈上。

  大 班 书信?

  丫环甲 大班哥,夫人问你老爷可曾修书前来?

  大 班 阵前修书不及,书信没得,婴儿倒是捎回一个。

  岳绣英 婴儿?

  大 班 夫人,老爷在进军途中,偶遇家乡老仆杜忠,送来一个婴儿——

  岳绣英 (一怔)这…这是谁家的婴儿?

  大 班 是……是他的咯。

  岳绣英 他又是谁?

  丫环甲 大班哥,你快讲,快说咯!

  (大班拉丫环至一旁。)

  大 班 哎呀丫环姐,夫人是个明白人,又何须小人明言咯!

  岳绣英 啊!……

  (伴唱)话未挑明实已明,

  绣英啊!

  一时身落冷水盆。

  (丫环甲、大班知趣地退下。)

  岳绣英 (偷偷拭泪,接唱)    

  婚后他郁郁神情,

  常闻嗟叹声。

  我也曾,叩心扉,探幽径,

  他却是,云遮月,月不明。

  女儿家一桩心病,

  到今朝鱼现水清。

  刘智远,你这冤家!

  既然是家有前妻,

  就该坦城相告,

  却为何巧言令色,

  误我青春!

  想到此,又是气,又是羞,又是怨,又是愁。

  又气又羞,又怨又愁,

  万千心绪、心绪万千实难宁。

  丫环,命大班前来。

  (丫环甲、大班上。)

  大 班 夫人。

  岳绣英 大班,你临来之时,刘老爷他他他就没有一句话儿交待?

  大 班 老爷说道,武将临阵,生死难卜,若能平安归来,定与夫人说个明白。

  岳绣英 那这婴儿?……

  大 班 老爷说这婴儿夫人肯收,就着他进府——

  丫环甲 夫人如若不收呢?

  大 班 这……

  岳绣英 便怎样?

  大 班 早早打发他回去。

  岳绣英 这是你老爷亲口说的?

  大 班 是老爷亲口所说。

  岳绣英 (稍顿)既如此,丫环,命你取纹银百两——

  大 班 (急)夫人你这是……

  岳绣英 按你老爷说的,早早打发他回去!(拂袖欲下)

  大 班 这,是——丫环姐,请你取银子来,按夫人说的打发杜老回去——(边说边示意杜老闯进来)

  (杜忠抱咬脐闯进内堂。)

  杜 忠 夫人,夫……人,你就可怜可怜这刘家的后代吧!(说时捧起咬脐扑通跪下)

  (岳绣英欲接又止,杜忠哭泣。)

  大 班 莫哭莫哭,我家夫人是菩萨心肠,你有什么话,只管对她讲。

  丫环甲 是呀,你讲啰。

  杜 忠 夫人啊!

  (接唱)老泪涕泣,老泪涕泣,

  容老汉诉说端的。

  自从他父投军去,

  他娘遭受哥嫂逼。

  万苦千灾且不说,

  磨房产子好惨凄!

  临盆时,无人理,

  借剪断脐嫂不依。

  可怜那三娘,

  只得口咬断儿脐!

  岳绣英 啊!……

  丫环甲 (大哭)

  大 班 可怜啊!

  杜 忠 (接唱)无情哥嫂又生毒计,

  抡婴儿抛进鱼池里,

  是老汉赶来救起,

  受重托。

  并州寻父送咬脐。

  丫环甲 看来,杜老还是小公爷的救命恩人啦!

  大 班 是呀,他老人家有情有义,实实难得啊!

  杜 忠 (接唱)千里迢遥烽烟急,

  一老一小命相依。

  寒冷时,

  老汉为他嘘暖气,

  饥饿时,

  老汉为他讨奶吃。

  好不容易挨到并州地,

  可怜他气息息命在旦夕!

  (托起咬脐,岳氏不由自主地觑着咬脐,伴唱起。)

  (伴唱)请看看这婴儿,

  三朝未满把娘离,

  胎系犹未断,

  胎系尚沾衣,

  面黄饥瘦惨凄凄…

  岳绣英 (唱)白发人,说细微,

  此情此景好伤悲。

  观老仆力尽筋疲惫,

  看婴儿气息奄奄命垂危。

  这老背小,小倚老,老小相依,

  生死路上,安危难卜怎返回?

  转身儿暗落伤心泪,

  寸心疼痛似刀锥。

  收咬脐,是苦是甜,难辨其中味,

  拒收咬脐心里亏。

  是拒是收,

  难煞蛾眉,难煞蛾眉……

  (伴唱)真的是。

  难煞蛾眉,难煞蛾眉……

  丫环甲 (跪)小公爷怪可怜的,夫人你就收下吧。

  大 班 是呀,夫人……(亦跪)

  杜 忠 (悲泣)夫人!……(跪)

  (婴儿啼哭。)

  (伴唱)儿啼苦为谁?

  多因是离母悲……

  岳绣英 杜老呵!(扶起)

  (接唱)多感你成人之美,

  披星戴月,不顾安危。

  送咬脐使他们父子相会,

  恩高义重,义重恩高,

  留住我家决不待亏。

  杜 忠 (深受感动)夫人贤德,夫人贤德呵!(对咬脐)咬脐呵咬脐!可怜你娘生你无法养你,你爹在那沙场之上,拼拼杀杀,也不能管你,只有你这位贤德的娘亲,她会养你、爱你、痛你,咬脐啊,你……你快叫一声娘,快叫一声娘呀!(弄得咬脐啼哭起来)啊,夫人,咬脐他哭了,老奴懂得他的话,他在叫娘哩!他在说娘亲快来抱我啊!……

  (咬脐哭声更大,杜忠将咬脐捧向岳绣英。)

  (岳绣英接过咬脐,觑视。)

  岳绣英 (唱)可怜见,

  婴儿的神气衰微,

  容瘦体亏,

  速去东街寻乳母,

  西市请医回。

  尽心儿调治,

  将儿养得胖肥肥。

  儿呀儿,

  你今睡在娘怀内。

  我就是你的亲娘,

  儿便是娘的心肝宝贝。

  (伴唱)儿呀儿,

  我的小宝宝……

  (咬脐止哭。)

  岳氏轻轻拍打,

  (一束光射在他母子身上。)

  (幕渐落。)

  (伴唱)我就是儿的亲娘,

  儿便是娘的心肝宝贝。

  从今后,从今后,

  月明星亮紧相随。

  第五场 追兔

   

  (十六年后。)

  (荒原。)

  (军士甲、乙引刘承佑乘马上。)

  刘承佑 (唱)奉爹爹将令,

  远离并州城。

  纵马儿荒原驰骋,

  猎走兽,射飞禽。

  三军,什么声响?

  军士甲 风摇冰凌响。

  刘承佑 (接唱)响铮铮风摇冰凌,

  急忙忙踏雪履冰。

  白马儿,

  光闪闪项带铜铃;

  猎犬儿,

  急忙忙疾走如云。

  一连行过几庄村,

  獐麂兔鹿俱不见,

  乌鸦喜雀尽藏身。

  军士乙 (插白)连麻雀子都没看见一只!

  刘承佑 (接唱)这几日人劳马困,

  叫三军歇歇再行。

  军士甲 哀告将军,

  军士乙 禀告将军,

  军士甲 腹中饥饿,

  军士乙 赏个点心。

  刘承佑 (唱)每人赏你三分银,

  前面有个杏花村,

  沽美酒,把喉润,

  休得要扰害黎民,

  扰害黎民!

  军士乙 伙计,小将军赏了三分银子,我去杏花村洁酒割肉。

  军士甲 快去快来。

  军士乙 晓得罗!

  (对内)老板,沽十斤酒,砍十斤肉,一十六片水豆腐,外搭二十四双草鞋。

  (内声:“有的,货物在此。”)

  军士乙 给你五分银子。

  (内声:“少了!”)

  军士乙 少了就记帐。

  (内声:“跟你不熟。”)

  军士乙 一回生二回熟嘛!

  (内声:“不赊!”)

  军士乙 你不赊,老子就打人!

  (军士乙冲进去,打闹声。)

  刘承佑 何人吵闹?

  军士甲 买东西少给了钱。

  刘承佑 啊,抓将过来!

  (军士甲拖过军士乙跪。)

  刘承佑 (唱)你这大胆的狗才!

  欺我年轻事不晓,

  怎知我年轻志不轻!

  起程之时,

  我娘是何等的嘱咐,

  出外射猎要小心,

  中途不可害黎民!

  你若依令论功行赏,

  你若违令——

  狗才啊!

  管叫你插箭游营,

  插箭游营,

  军士甲 启禀将军,念他初犯,望将军开恩。

  军士乙 将军开恩。

  刘承佑 下次不可。

  军士乙 小的不敢。

  刘承佑 起去。

  军士乙 谢将军。

  军士乙 禀将军,前面有一乌咀白兔!

  刘承佑 带马抬弓!

  (刘承佑上马,张弓射兔,白兔带箭而逃。)

  刘承佑 追!

  (刘承佑等追下。)

  (幕落。)

  第六场 诉猎 

  (沙陀村外井台边。)

  (大雪纷扬。李三娘挑水桶上。)

  李三娘 (唱)漫天苦雪,

  薄衣单衫冷似铁,

  两足履冰遭滑跌,

  带雪沾泥手又裂,

  这苦楚,何时歇?

  最难熬,刘郎音信绝,

  咬脐知何处?

  怎不教人心痛彻!

  (内马嘶人喊,李三娘张望,惊怕。)

  李三娘 呀!

  (接唱)一哨人马向此来,

  忙汲清泉归去也!

  (李三娘汲水不及,慌忙走下。)

  (刘承佑、军士甲、乙追上,下马。)

  刘承佑 三军,速速寻箭捕兔!

  军士甲 呃,那妇人不要走!

  军士乙 给我滚了回来!

  军士甲 小心插耳游营!

  军士乙 哦哦,给我请了回来!

  (李三娘上。)

  李三娘 (畏惧地)长官何事?

  军士乙 我不是长官,是带马的!

  军士甲 (推开军士乙)这妇人,我家小将军射中了一只白兔,追至此间不见,你可曾得见?

  李三娘 (唱)长官啊!

  借你口中言,

  传我心怀事。

  你与我拜上多拜上,

  多多拜上小将军。

  你只说他打他的猎,

  奴汲奴的水。

  大路山前,小路山后,

  来的来,往的往,

  来往行人有万千,

  何曾见你们的白兔闯进园!

  军士乙 你为何数九寒天在此汲水?

  李三娘 (接唱)当问则问,

  不当问者,则可罢休。

  罢罢罢来休休休,

  休问奴的苦情由

  若问奴的心怀事,

  止不住血泪长流,

  血泪长流。

  刘承佑 (唱)举目详观,

  见这妇人,

  亦非是落魄之女。

  这雪纷飞,

  是这等大雪风寒,

  她汲清泉……

  这妇人!

  你是谁家女。哪家娘行?

  莫不是公婆打骂,   

  夫妻情伤?

  其中有甚冤情事,

  上前来对吾谈,

  细说其详,细说其详!

  李三娘 (接唱)将军在上听端详,

  这苦楚我实难言讲。   

  我住在沙陀村,李家庄,

  李文奎是奴的亲生父。

  我曾配夫君,

  孔雀屏开选才郎,

  嫁与那亏心短行刘智远——

  军士甲、乙 (发威)啊!

  刘承佑 这做什么?

  军士甲 他竟敢乱说老爷的名讳!

  军士乙 这可是要割舌头的!

  刘承佑 天下同名共姓者甚多,不用多事!这妇人,为何言夫之过,道夫的短长?

  李三娘 (接唱)喃……将军!

  非是小妇人言夫之过,

  道夫的短长。

  瓜园分别去投军,

  一十六载无信音,

  兀的不是他亏心短行!

  哥嫂起下不良心,

  逼奴改嫁富豪门。

  宁愿一死不从命,

  怎肯忘却夫妻情。

  哥嫂觅我不依允,

  将奴打入磨房中。

  日间汲水无数担,

  晚来挨磨到天明。

  感得苍天不绝刘门后,

  磨房生一子,

  与嫂嫂借剪断脐,

  谁知他凶方多吉言少,

  莫奈何用口将脐咬,

  咬脐儿是奴的亲生子。

  哥嫂终日用谋机,

  将儿丢在鱼池里。

  多感得杜老来救起,

  远迢遥送往那并州地。

  刘承佑 你可认得你的儿子?

  李三娘 (接唱)不能认识,将军!

  想我的儿子,并非带三年五载,

  周岁半春,

  乃是未满三朝带血而去,

  漫说是不在眼前,

  就是在将军鞍儿前,马儿后,

  刘承佑 你可认得?

  李三娘 (接唱)我也认不出来。将军……

  想他父子一出门去十六春,

  生死存亡不知情,

  这苦楚我实难禁。

  刘承佑 (接唱)听她言来好伤心,

  不由人珠泪滚滚。

  问她的丈夫儿子今何在?

  远迢遥俱在那并州城。

  三军,你看这妇人薄衣单衫……

  军士甲、乙 是呀,薄衣单衫!

  刘承佑 (接唱)她苦也!

  你家将军身穿戎装,

  尚且寒冷,

  亏只亏了那妇人,

  薄衣单衫,

  站至在雪地汲清泉。

  虽说是人分贵贱,

  岂不知皮肉相同!

  欢者哪知愁者苦,

  饱者哪知饿者饥,

  似这等不伤心处也伤心。

  这妇人,你可识字迹?

  李三娘 略知一、二。

  刘承佑 (接唱)你好也!

  先道你乡村之妇不识字迹,

  却原来能识翰墨,

  可算得女中君子,巾帼的能人。

  何不在我鞍儿前,马儿后,

  明明白自修下一封书来?

  李三娘 无人捎带,也是枉然。

  刘承佑 (接唱)此言非也!

  只愁无人写,何愁无人带。

  你那里写,我与你带。

  带往并州寨,查夫问子来。

  查得夫来,夫妻相会,

  问得子来,母子团园。

  那时节管教你,

  水不汲,磨不挨,

  汲水挨磨两丢开,

  断然不受灾,

  免受狠心哥嫂害。

  我保你,愁从今日止,

  喜从目下来,

  你好比枯木树,又逢春,

  再有花开。

  三军,看文房四宝伺侯。

  军士甲 荒村野外,哪里有文房四宝。

  军士乙 可教妇人回家去写。

  李三娘 哥嫂得知,那还得了。

  刘承佑 这……这……

  李三娘 (想,一狠心咬破中指)哎哟……

  (刘承佑不忍看,下,军士甲、乙随下。)

  李三娘 (唱)无奈何咬破指尖,

  十指连心痛难言。

  旧罗裙撕下半边,

  血和泪写出愁冤。(醮血写书)

  “别郎容易会郎难,

  望断关河烟水寒。

  鸿雁不传书不到,(刘承佑暗上)

  井边流泪待君看。

  十六年前容貌改,

  八千里外客心安?…

  早回三月重相见,

  迟回半载鬼门关!”

  血书修下,修下血书,

  痛难忍,言难尽,(军士甲、乙上)

  盼只盼雁去人还!

  军士甲、乙 将军,书信修好。

  刘承佑 拿过来。带马,带马。

  李三娘 且慢。

  刘承佑 你还有何话说?

  李三娘 有劳将军捎书带信,无物可谢,只有一拜相谢!

  刘承佑 捎书带信,何用相谢。况且你家将军年幼,不便受拜。

  李三娘 敢问将军多大年纪?

  刘承佑 一十六岁。

  李三娘 十六岁么……与我的儿子同庚……(忘情地看着刘承佑)

  (伴唱)母子相逢不相识,

  可怜只作路人看……

  (李三娘凄然下。)

  刘承佑 带马,带马!

  (唱)捎书带信,

  只为人间有不平。

  扬鞭策马走如云。(奔驰)

  军士甲、乙 (拦马,接唱)

  喃……将军!

  风狂雪又大,

  泥深路又滑,

  快马又加鞭,

  马上不顾马下人。

  刘承佑 (接唱)喃……三军!

  非我不顾马下人。

  适才井边那妇人,

  悲悲惨惨两泪淋淋,

  修下血书好不惨然。

  三军,井边那妇人好似我亲娘一般?

  军士甲、乙 并州堂上有娘亲!

  刘承佑 (接唱)喃……三军!

  你家将军岂不知道,

  并州堂上有娘亲,

  问她的丈夫与我爹同名姓,

  问她的儿子与咱又同庚。

  她家有杜老,

  我家有杜公,

  既然不是我娘亲?

  为何一家同名姓?!

  军士甲、乙 真要是太夫人呢?

  刘承佑 (接唱)那……那还了得!

  你家将军当效一辈古人。

  军士甲、乙 哪一辈古人?

  刘承佑 (接唱)丁兰刻木,

  王祥卧冰。

  孟宗哭竹,

  董永卖身。

  行孝之人虽难学,

  也要报答养育恩。

  (刘承佑飞马下,军士甲、乙随下。)

  (幕落。伴唱起。)

  (伴唱)受人委托重千斤,

  心急何曾计路程。

  鞭梢敲碎林间月,

  骥尾拂散满天星。

  第七场 回书 

  (并州。九州安抚使内堂。)

  (刘智远着常服,手拿兵书。心神恍惚上。)

  刘智远 (念)难得军中一日闲,

  无端心绪越关山。

  (目光触棍,走过去拿起,凝视,接念: 

  瓜园抡棍情犹在,

  十六年来梦魂牵。)

  (内白:“小将军打猎回府!”)

  (刘承佑上。)

  刘承佑 (念)井边射猎遇妇人,

  父同名姓子同庚。

  好似和针吞着线,

  刺人肠肚系人心。

  见过爹爹。

  刘智远 啊,我儿回来了,来来来,将打猎之事,给为父细细说来。

  刘承佑 (唱)上告严亲,

  只因射猎奔走乡村。

  浅草中赶出白兔逃向东,

  儿催马追赶忙放雕翎。

  刘智远 可曾见到什么?

  刘承佑 (接唱)井边得会一妇人,

  两鬓蓬松容憔悴。

  刘智远 儿可问她?

  刘承佑 儿问了原因。

  刘智远 家住哪里?

  刘承佑 (唱)家住在沙陀村李家庄,

  李文奎是她的亲生父。

  刘智远 可配夫君?

  刘承佑 她曾配夫君。

  刘智远 姓什名谁?。

  刘承佑 (唱)孔雀屏开选才郎,

  嫁与那亏心短行刘……

  刘智远 我儿讲到“刘”字上,却为何不讲了?

  刘承佑 那人与爹爹同名共姓,孩儿不敢放肆。

  刘智远 天下同名共姓者甚多,恕儿无罪,大胆讲来。

  刘承佑 (唱)谢过爹爹! 

  恕却孩儿罪,

  与爹爹同名共姓。

  做夫妻数月和谐,

  瓜园分别前去投军。

  刘智远 可有音信?

  刘承佑 (唱)谁知一去杳无音,

  哥嫂勒逼再成婚。

  刘智远 她可允了么?

  刘承佑 (唱)她苦不依从,

  怎肯忘却夫妻情。

  感得苍天不绝刘门后,

  磨房生一子,

  名唤咬脐。

  哥嫂日夜用谋机,

  将儿抛在鱼池里。

  多感杜老来救起,

  远迢遥送到并州地。

  爹爹,那妇人好似我的娘亲。

  刘智远 (唱)儿话跷蹊!

  儿可知,

  她是何人,你是谁?

  凡百事三思而行然后施为。

  叫人辗转意踌躇,

  其中真假难辨析。

  刘承佑 (唱)老爹爹不必猜疑,

  孩儿捎带血书回。(交信)

  刘智远 唔,小小年纪,为何与人家带信?

  刘承佑 儿下次不敢。

  刘智远 下次不可,后堂见过儿的娘亲。

  刘承佑 是。(欲下)

  刘智远 转来!我儿后堂见母之时,休得提起捎书带信之事。

  刘承佑 ……是。(下)

  刘智远 (看血书)喂呀!果真是三娘修来的血书。待本帅仔细看来。

  (念)别郎容易会郎难,

  望断关河烟水寒。

  鸿雁不传书不到,

  井边流泪待君看。

  十六年前容貌改,

  八千里外客心安?

  早回三月重相见,

  迟回半载鬼门关!”

  (接唱)见血书,

  写得真凄惨!

  别后遭磨难!(刘承佑暗上)

  想当年,

  夫妻的恩情重如山,

  哎呀三娘妻!

  非我不回还,

  非我不回还,

  都只为连年征战,

  四处烽烟,

  行伍中东奔西荡,此身不由已,

  竟尔音书断,

  刘智远做了亏心薄幸无义汉!

  刘承佑 (接唱)爹爹看书信,

  为何两泪淋?

  其中有什事,

  细说孩儿听!

  刘智远 (唱)咬脐儿!

  为父的不见此书倒还则可,

  今见此书,

  泪以湘江水,

  涓涓不断流。   

  又如秋夜雨,

  一滴一声愁。

  井栏相会那妇人,

  她是儿的亲……

  刘承佑 亲什么?亲什么?

  刘智远 亲生的娘亲。

  刘承佑 并州堂上?

  刘智远 并州堂上,是儿的晚娘亲。

  刘承佑 (唱)听父言来好伤心,

  才知我娘受苦辛。

  唉!

  (念)听罢爹爹说根底,

  才知我名叫咬脐。

  晚娘堂上多快意,

  丢下我娘受孤凄。

  爹爹在此享荣华,

  忘却糟糠结发妻!

  空养孩儿十六岁……

  也罢!碰死阶前为鬼厉!

  (坐地痛哭。)

  (岳氏上。)

  岳氏上 儿呀!为娘的来了,快快起来。

  刘承佑 什么,母亲来了,母亲在哪里?母亲在……

  岳 氏 为娘在这里。

  刘承佑 你不是——

  刘智远 嘟!

  刘承佑 你又不是——

  刘智远 你好大的胆!

  刘承佑 她,她.她不是我的娘哪!(哭,坐地)

  岳 氏 儿呀,你虽不是为娘所生,须念为娘所养……

  刘智远 夫人不要听他的,你我坐在一旁。听他说些什么。

  刘承佑 (唱)听父言肝肠裂碎,

  不由人汪汪泪垂。

  早知道井边相会是我娘亲,

  何不双手扶上马来,

  做一个娘乘骑,儿步行,

  方显我为儿的孝顺。

  爹爹,孩儿要茶吃。

  刘智远 丫环,捧茶伺候!

  (刘承佑扯父衣,岳氏会意。)

  岳 氏 且慢,待妾身捧来。

  刘智远 有劳夫人。    

  岳 氏 好说。

  (岳氏下,刘承佑随后追望。)

  刘智远 我儿为何瞻前顾后?

  刘承佑 (唱)老爹爹!

  非是你的孩儿瞻前顾后,

  要茶吃不成。

  那日在井栏相会……

  受苦的娘亲,

  比这位娘亲大不相同!

  可怜她头上,哪有得戴的,

  身上哪有穿的。

  身穿着破损烂衣,

  她的头上乱蓬松鬓发齐眉。

  孩儿一见肝肠袭碎。

  爹爹在此享荣华,受富贵,

  忘却那李家庄上招你为门婿,

  为门婿做夫妻!

  爹爹来日,(岳绣英暗上)

  接我的娘亲到这里,

  孩儿万事都不提,

  不接我娘到这里,

  碰死在阶前为鬼厉!

  刘智远 儿不孝。

  刘承佑 (唱)旁人不道儿不孝。

  反道爹爹忘情负义你停妻再娶!

  刘智远 (唱)非是为父忘情负义,

  都只为,

  战乱频繁,音书难寄,

  军命在身不由己,

  思念你娘,欲归无计,

  因此上误了父的归期。

  岳 氏 (唱)老爷休流泪,

  我儿免悲啼。

  来朝修下一封书信,

  接儿的娘亲来到这里。

  娘把凤冠让她戴,

  霞披让她穿。

  她为姐姐,娘为妹妹。

  刘承佑 (接唱)谢高堂发慈心,

  谢高堂发慈心,

  谢娘亲识仁识义,

  谢爹爹不忘旧恩。

  李智远 人来与爷择归期。

  李承佑 (唱)事到如今择什么吉日归期,

  急急去,莫待迟!

  早接我娘离却虎穴之地,

  母亲,娘,喂呀……(哭)

  李智远 我儿不要悲啼,快随为父打点行装。

  (刘智远携儿欲下,岳绣英失落地看了他父子一眼,默默地缓步反下。)

  刘承佑 (返身,见娘拭泪,急跑过去)娘亲,你?……

  岳绣英 (止步,回头)为娘身感不适,儿吓,随爹爹接你生身母亲去吧。(说罢欲走)

  刘承佑 (拉住)娘亲啊!

  (唱)娘亲若是不同去,

  岂不显出疏与亲,

  咬脐年幼虽不敏,

  忘不了娘的养育恩深。

  说什么生的,养的,

  两个娘亲都一般样孝顺。

  岳绣英 (感动地)咬脐……

  刘承佑 娘。

  岳绣英 娘同你去。

  刘承佑 谢娘亲!

  (刘智远走拢去。)

  (幂落。)

  (伴唱)一纸血书抵万金,

  侧身南望泪沾襟。

  但愿天上团圆月,

  清辉早照沙陀村。

  第八场 磨房 

  (沙陀村李家庄、磨房。)

  (一轮明月,渐满还亏。)

  (幕启。李三娘在推磨。)

  李三娘 (唱)—封书啊,

  飞越千山万水,

  带去我,

  两行血泪一腔悲。

  月来望断邮亭路,

  不见伊人归,

  不见伊人归……

  (刘承佑:执棍上。)

  刘承佑 母亲!母亲!

  (军士押李洪信、张丑奴上)

  刘承佑 什么人?

  众  李洪信、张丑奴。

  刘承佑 (大怒)你们就是将我丢入鱼池的舅父舅母!看棍!

  众  老爷有令,稍时听候夫人发落。

  刘承佑 我娘现在哪里?

  张丑奴 磨房里面。

  刘承佑 将李洪信、张丑奴押往开元寺!(众应下)(寻)磨房?

  娘!(见磨房,击锁,破门而入)母亲,你的的咬脐儿回来了!

  (李三娘吓得藏入磨下。)

  李三娘 (在磨下)长……长官,你……你找错人了……

  刘承佑 母亲,我是你的咬脐儿啊!

  李三娘 什么,你……你是咬脐儿……(说时站了起来)

  刘承佑 (一见母亲扑通跪下)娘!……

  李三娘 呀,你不是小将军么!(朝他一跪)小将军,你为我捎书带信,可找着我的丈夫儿子没有呀?!

  刘承佑 (扶起三娘)娘,井台之上,母子相逢不相识,儿就是娘的咬脐郎!

  李三娘 (不敢猝信)不要耍我,不要耍我……(害怕地走开)

  刘承佑 (无奈,想,剔明油灯)娘,你来仔细看看,看看孩儿像谁?

  (李三娘迟疑地走过去,仔细辨认她的儿子……)

  (伴唱)仔细儿瞧啊,这面庞,

  少年英俊气轩昂。

  酷似刘郎,当年模样,

  果然是咬脐,

  回到娘身旁。

  李三娘 (爆发)咬脐!

  刘承佑 (扑向娘怀)母亲!

  李三娘 (接唱)十六年,长离别,

  经多少,

  月的阴晴圆缺,

  咬脐儿,

  你在想煞为娘也!

  十六年,长离别,

  朝思暮想无休歇,

  离母孤儿,

  似那浮萍一叶,

  谁知儿的凉和热?

  谁伴儿度过那无娘的岁月?

  儿呀儿,

  一一从头对娘说。

  刘承佑 母亲,孩儿离娘到并州,爹爹征战在外,无暇顾及孩儿,多感得晚娘她——

  李三娘 (—怔)晚娘!

  (刘承佑感到失言……)   

  李三娘 (走开去,自语)晚娘……原来他……(她明白了,是悲是怨哭将出来)喂呀……

  刘承佑 (像做错事的孩子那样,他急了急,想了想,就去抚慰母亲)娘,娘!母子离别一十六载,你老人家也整整盼了一十六年,今日好容易母子重逢,你老人家应该高兴啊!娘……(撒起娇来)

  李三娘 (不忍拂儿意)娘高兴……

  刘承佑 那就好!母亲,孩儿生将焉,是怎样离娘的啊?

  李三娘 唉,可怜,儿是三朝未满,带血而去的啊……

  刘承佑 母亲啊!

  (唱)你孩儿,

  三朝未满带血去,

  一步步离娘远,

  (伴唱)一步步离娘远!

  刘承佑 (唱)到并州历尽了千难万险,

  儿已是气息奄奄。

  伴 唱 气息奄奄……

  李三娘 啊……

  刘承佑 (唱)老爹爹,忙征战,

  岳氏晚娘把儿怜。

  抱胸前轻声儿唤,

  离娘的孩子你受了熬煎。

  休要哭来休害怕,

  从今后,

  我就是你的亲娘一般!

  (伴唱)亲娘一般!

  刘承佑 (唱)西市找名医,

  东街寻乳母,

  治儿病来换儿颜。

  到晚来飞针走线,

  为儿亲作新衣衫。

  多少个长夜相伴,

  多少回怀中安眠。

  朝夕如斯情意暖,

  教养孩儿年复年。

  李三娘 难道你爹爹就不管你?

  刘承佑 (唱)爹爹他远在沙场难得见,

  几回血战带伤还,

  晚娘日夜勤护理,

  熬药煎汤倍辛艰。

  战火绵绵军情急,

  他常是创伤未愈又跨证鞍。

  娘呀娘!

  无晚娘儿的小命儿,

  早已随风散,

  无晚娘那有儿今天。

  无晚娘你我母子难相见,

  怎能够亲亲密密,喜喜欢欢,

  依傍在娘的跟前!

  求只求我娘朝儿看,

  把你那苦涩心儿来放宽。

  恕爹爹过,

  谢晚娘情,

  一家团聚儿心安,

  (伴唱)一家团聚儿心安!

  (天渐亮。)

  李三娘 呀!

  (唱)一席话如涓涓水,

  汩汩流过娘心田。

  年虽小却知那人间冷暖,

  做娘的听来心也甜。

  岳氏夫人真良善,

  待儿如亲生一般。

  没有她做那衔泥燕,

  我眼前那来这翩翩少年?

  三娘虽有怨,

  这抚养的恩情重如山!

  咬脐!

  刘承佑 娘,你真好!

  李三娘 (唱)岳氏夫人在何处,

  陪娘去谢晚娘贤。

  刘承佑 她与爹爹尚在途中。

  李三娘 那杜老可曾同来?

  刘承佑 老人家不幸早已去世了。

  李三娘 啊…….

  刘承佑 爹爹将他厚礼安葬。

  李三娘 杜老,今朝我母子团圆,都是你老恩德,三娘只有望空一拜了。

  (李三娘望空遥拜,刘承佑陪拜。)

  (内马嘶人喊,刘承佑将娘扶起。)

  刘承佑 母亲,爹爹和晚娘到了。

  李三娘 陪为娘出迎岳氏夫人。

  (刘承佑扶娘出磨房。)

  (大班引刘智远上。)

  刘智远 啊三娘,恩妻!为丈夫日夜兼程,接你来了……

  (李三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李三娘 儿吓,怎的不见岳氏夫人?

  刘智远 哦哦,三娘,未得你的允许,不便贸然教她前来。我让她在开元寺等待。

  李三娘 咬脐,速速陪为娘前往开元寺,拜谢那贤德的岳氏夫人。

  刘承佑 是。

  (边扶母出边向父使眼色。)

  刘智远 (追上,拦住)三娘!三娘!

  (李三娘止步。)

  刘智远 哎呀三娘,恩妻!为丈夫得到你的书信,不顾军务倥偬,星夜兼程,赶回家来,为你报仇雪恨,接你同享荣华,谁知你竟如此冷落于我,好不屈煞人也!

  李三娘 听你之言,我还委屈了你!?

  (刘承佑懂事地悄悄下。)

  刘智远 (又忙着解释)绝非此意,绝非此意啊!(见儿走,急轻声呼唤)咬脐,咬脐!

  (刘承佑回头示意父亲向母亲赔罪。)

  李三娘 我十六年来,受苦受难,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你刘智远能够荣耀归来,一家团聚。谁知你一做高官,便停妻再娶!忘了瓜园分别的誓言,忘了我苦命的三娘啊……(伤心痛哭)

  刘智远 (负罪地)三娘……妻啊!

  (唱)瓜园别,投军去,

  落得个日割马草夜巡更,

  夙愿难偿!

  潼台血战救了岳元帅,

  临终前托孤女赘我为东床。

  婚后常把三娘想,

  送来咬脐更添愁肠。

  怎奈是,

  一厢是恩帅之女,

  一厢是结发妻房。

  不接恩妻,

  长怀内疚心惆怅;

  欲接恩妻,

  岳氏跟前口难张。

  只恨这天下多事流年似水,

  戎马军中,

  竟误了十六载时光。

  到今日,为丈夫,(取棍)

  任你打,任你骂,

  我只求一个原谅!

  (伴唱)我只求一个原谅!

  (刘智远举棍跪下。)

  李三娘 (唱)见棍儿,

  瓜园痛别,旧景重现,

  心中难辨,苦辣酸甜。

  他诉说缘由虽非假,

  十六年怨气实难燕!

  刘智远你这冤家!

  一去杳然音书断,

  何曾把三娘放心间。

  我却是眼望穿泪流尽,

  只有这冷月伴孤单。

  到今日,

  你诉什么苦,喊什么冤?

  幸得苍天见怜,

  母子们相会井台边,

  不是孩儿孝,

  若非夫人贤,

  哪有你刘智远,

  峰回路转把家还。

  抡棍儿责打你这负心汉——

  (刘承佑扶岳绣英上,绣英示意承佑速速进去。)

  (李三娘举棍。)

  (刘承佑呼喊“母亲”入内,托棍。)

  刘承佑 (唱)母亲哪!

  爹见书信珠泪滚,

  接娘的情意真。

  今日爹娘不相认,

  娘呀娘,

  岂不是磨房空守十六春。

  李三娘 十六年熬来母子团圆,为娘也就无悔了。

  刘承佑 只有母子团圆,没有夫事相会,怎箅是合家团圆?孩儿代父求情,母亲,您就原谅爹爹吧!

  刘三娘 我儿休要为他说情。

  刘承佑 哎呀母亲哪,娘哪!孩儿三朝未满,带血离娘而去,悠悠一十六载,好容易今朝母子相会,却教孩儿父子生离么?!

  李三娘 啊!……

  刘承佑 今日有了生身之母,却教孩儿丢弃哺育之娘么!?

  李三娘 啊!……

  刘承佑 母亲若不宽恕爹爹,合家不能真正团圆,孩儿就长跪不起!

  (跪倒)

  李三娘 (动情,扶起刘承佑,刘承佑掺起父亲)儿呀,岳氏夫人呢?

  刘承佑 晚娘来了。

  李三娘 快快有请!

  (乐起,李三娘出迎,岳绣英迎上。)

  岳绣英 姐姐。

  李三娘 夫人请进。(挽手入内)感谢夫人贤德,收留我三朝未满,带血而去的咬脐儿!(一揖)

  (岳绣英连忙还揖。)

  李三娘 再谢夫人将咬脐当作亲生看待,教导我儿成材,使我母子重见。(二揖)

  岳夫人 姐姐。(还揖)

  李三娘 三谢夫人尽心照料我那忘情负义的他……才有这一家的团圆。(说着跪了下去)

  岳绣英 姐姐!(跪)

  刘智远 (感动地)三娘!(跪)

  刘承佑 母亲!(跪在两个母亲之间)合家团圆罗!从今往后,两位母亲,儿都是一般样孝顺!

  (刘承佑一跃而起,李三娘等相互掺扶而起。)

  刘承佑 啊,月亮出来了,你们看,今夜的月亮真圆呀!

  (伴唱)喜得月宫飞玉兔,

  引来小将觅娘踪。

  一曲亲情歌唱罢,

  愿留下袅袅余音……

  (幕徐徐落。)   

  (全剧终)

来源:《当代湖南戏剧作家选集范正明卷》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