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造白袍(湘剧)
编著:范正明

  

  【题解】阆中[1]王张飞,自关羽死后,悲愤难禁,驰往成都,指责刘备不兴兵报仇,并云:“你不出兵我出兵!”因报仇心切,回到阆中之后,限令部将范疆、张达,在三日之内赶造白盔白甲,讨伐东吴。范、张二将请求宽限日期,被张飞痛责。二人含恨,乘张酒醉睡熟之时行刺谋杀,取其首级,投往东吴。

  弹腔。一名《张飞升天》。事见《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及《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

  为三国张飞戏唯一的唱工戏。张飞离开成都时,在刘备肩头狠咬一口,以宣泄悲愤的细节,似为其他剧种所无。在帐中独坐饮酒,于醉眼蒙眬、精神恍惚中似见关羽,有长段南路抒情唱腔,悲凉凄怆,甚为感人。名净徐初云[2]饰演张飞,嗓音圆润,声情并茂,喑呜叱咤,气势逼人。廖升翥、贺华元亦擅长此剧。董武炎继承了三位前辈的优秀传统,演出能像模像样,但没有突破。新中国成立后,董武炎读了京剧大师盖叫天关于张飞和李逵人物的分析,大受启发。盖老说,张飞不能演成李逵的样子,二人戴的都是“黑扎”,外形也都傻大黑粗,但李逵是梁山的好汉,要有草莽英雄味道,张飞是将军,在鲁莽中还应有将军的风度,所以会演李逵的不一定能演好张飞;反之,唱好张飞再唱李逵也不容易,因为张飞脱了铠甲并不就是个草莽英雄。如果不加区别,把张飞的架势硬按在李逵的身上,楞把张飞的“额子”往李逵头上套,那就真成了“张冠李戴”了。[3]这段话使董武炎懂得了演人物必须要有区别,他开始钻研《造白袍》的张飞,他用“情”与“燥”两字概括张飞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的心态。他忠于“桃园结义”誓言,对关羽手足情深,所以急于报仇,越是急于报仇越是体现他桃园兄弟情深,愈是兄弟情深就愈会急于报仇,“情”与“燥”的矛盾性格,造成了人物的悲剧。

  “情”的表现主要在唱腔之中。此剧张飞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唱腔不少,董武炎继承和发挥了徐初云声音圆润、声情并茂的特点,在思念关羽那场戏里,“营盘外月昏沉深夜静”的倒板,节奏缓慢,语调深沉,“唱‘营’字时,声音很低、很沉,缓缓而起,转了几个小花腔,声音拖得较长,悲剧气氛渲染得很重,使观众进入到一个宁静的夜晚和悲痛的情境中去。‘营’字用鼻音,‘盘’字用虎音,‘外’字敞开音,让声音洪亮起来。唱完后醉步登场。”[4]即此一句“倒板”,将规定情境和人物心情展示出来,诚非易事。足见董武炎用功之深。

  朝  代:三国

  人  物:刘 备(大靠老生)

  张 飞(大净)

  刘 封(丑)

  诸葛亮(老生)

  张 苞(二净)

  旗牌、二太监、刀斧手、四蜀兵

  第一场

  刘 备 (内唱《北路倒板》)

  汉中王[5]思二弟忘餐废寝——

  [二太监引刘备上。

  刘 备 (哭头)关二弟,荆襄王……荆襄王!

  (转《慢板》)

  止不住泪珠儿湿透衣襟。

  兄弟们结拜在范阳[6]小郡,

  宰乌牛和白马祭奠上神。

  愿许下一在有三在,

  老天爷拆散我桃园弟兄。

  再不能兄弟们同欢畅饮,

  再不能兄弟们攻州破城。

  哭二弟只哭得咽喉哽哽,

  坐宝帐为什么眼跳心惊。

  [旗牌上报。

  旗 牌 三千岁夜奔成都。

  刘 备 快快有请。

  [四蜀兵引张飞乘马急上,下马,刘备迎进宝帐,相抱痛哭。

  张 飞 (唱《北路散板》)

  二哥麦城[7]把命丧,

  你为何稳坐成都不发兵!

  刘 备 (接唱)见三弟不由兄泪珠滚滚……

  (哭头)三弟啊,阆中王……

  (接唱)兄也想发动倾国之兵。

  诸葛亮一旁来谏本,

  他说道今冬不利要等来春。

  幸喜三弟来得好,

  兄弟们商量再出兵。

  张 飞 大哥!

  (接唱)你是君来他是臣,

  那个臣子敢阻君。

  弟兄们结拜人三个,

  到今日只剩两个人。

  狠着心肠咬一口,(咬刘备肩膀)

  看你痛心不痛心。

  哪有闲话对你论,

  你不发兵我发兵。

  人来带过乌骓马,

  报不得冤仇我不回程。

  [张飞欲行又止,勒转马头。

  张 飞 (哭头)大哥呀!……

  刘 备 三弟呀!……

  张 飞 兄王!……

  刘 备 翼德!……

  张 飞 哎呀!……

  [张飞、刘备同哭……张飞勒马冲下。

  刘 备 三弟呀!喂呀!……

  (唱) 三弟说话不留神,

  怕的兄弟两离分。

  闷沉沉打坐银安等——

  [刘封上。[8]

  刘 封 (接唱)小王下马问安宁。

  见过父王。

  刘 备 (怒)儿是刘封?

  刘 封 正是刘封。

  刘 备 站近前来。

  刘 封 是。

  [刘封上前,刘备掌其颊。

  刘 备 打嘴!

  (唱《北路散板》)

  二皇叔被困在麦城,

  你为何稳在上庸[9]不发兵。

  刘 封 (接唱)儿也曾欲发人和马,

  孟达[10]在旁阻儿行。

  刘 备 呸!

  (接唱)你是君来他是臣,

  哪个臣子敢阻君。

  懦弱之子有何用——

  [诸葛亮上。

  诸葛亮 (接唱)来了南阳诸葛孔明。

  请问主公为何这等模样?

  刘 备 先生呀!刘封这奴才,他回来了。先生,您看要问他个什么罪?

  诸葛亮 待山人问来。小千岁,你二皇叔被困麦城,你为何按兵不救?

  刘 封 小王也曾要发人马,怎奈孟达在旁拦阻,这……难怪小王啊。

  诸葛亮 嗯!你是主将,他是副将,哪有主将听副将摆布的道理,分明是你按兵不动,来,推出斩!

  [刀斧手押刘封下,刘备大惊。

  刘 备 刀下留人!

  二太监 刀下留人。

  刘 备 先生呀!这奴才虽应斩首,念在用人之际,先生还要饶他一死。

  诸葛亮 主公说情,焉有不准之理,来呀!

  刀 斧 手有。

  诸葛亮 速将小千岁押上殿来!

  [孔明对刀斧手示意速斩,刀斧手会意下,旋上。

  刀斧手 斩讫。

  刘 备 哎呀!

  (唱) 一见刘封丧了命,

  不由孤王痛在心。

  二弟死刘封斩王好悲痛,

  回头来埋怨诸葛孔明。

  孤王讲情你不准,

  诸葛亮 (接唱)懦弱之辈该问斩刑。

  刘 备 (接唱)哪里什么懦弱子,

  分明欺压我父子们。

  调将提兵王不用你,

  孤与东吴把命拼。

  刘封呀!儿呀!哎呀!……

  [刘备下,二太监随下。

  诸葛亮 (唱《北路快打慢唱》)

  不杀刘封难服众,

  王子犯法庶民同。

  主公发兵太任性,

  怕只怕一战弃前功。

  唉!……

  [诸葛亮下。

  第二场

   

  [张苞上。

  张 苞 (念) 父是英雄儿好汉,

  不灭东吴不丈夫。

  [四蜀兵引张飞上,张苞接人。

  张 飞 兄王啦……

  张 苞 请问父王,皇伯可曾发兵?

  张 飞 你皇伯虽想发兵,奈诸葛亮从中阻拦,他说什么今冬不利,要等来春。

  张 苞 难道这血海冤仇罢休不成!

  张 飞 血海冤仇哪有罢休之理,传为父令出,命范疆、张达七日七晚造就全军的白盔白甲,盔甲造齐,立即兴兵,与二皇伯报仇。

  张 苞 得令。下面听着:父王有令,命范疆、张达七日七晚造齐白盔白甲,以便兴兵与二王爷报仇,休得违误!

  张 飞 (念) 雪仇不报不安枕,

  张 苞 (接念)定为皇伯斩仇人。

  张 飞 好一个斩仇人,随为父来。

  [张飞、张苞下。

  第三场

   

  [范疆、张达上。

  范 疆 (念) 白盔白甲真难造,

  张 达 (接念)七日七晚怎完工。

  范 疆 将军,千岁命我等造就白盔白甲,许大工程,这七日七晚怎能完工?

  张 达 候千岁升帐,你我求千岁宽限日期。

  范 疆 好,就在此等候千岁。

  [四蜀军引张飞上。

  张 飞 (念) 只等盔甲齐造就,

  立即兴兵报大仇。

  范、张 见过千岁。

  张 飞 命尔等造白盔白甲可曾动手?

  范、张 工程浩大,七日七晚,难以完工,求千岁宽限日期。

  张 飞 怎讲?可恼!(大怒)

  (唱《北路散板》)

  听罢言来眼睁圆,

  违爷的将令胆包天。

  你在营中有何事,

  盔甲七天还造不全。

  人来将他们推出斩——

  [四蜀兵为范疆、张达求情。

  张 飞 (接唱)念在用兵之际饶你一番。

  叫人来将他吊上打——

  [四蜀兵捆吊范疆、张达,张飞愤怒鞭挞。

  张 飞 (接唱)每人重责一百鞭。

  军士们将二人松下吊,

  范疆、张达听爷言。

  范疆、张达,七日七晚改为三日三晚,若无白盔白甲,定取儿头。叉了出去!

  [张飞冲下,四蜀兵随下。

  范 疆 (唱《北路散板》)

  千岁做事太无理,

  张 达 (接唱)打得皮开肉裂痛难言。

  范 疆 将军,先前是七日七晚,如今剩三日三晚,这大的工程,怎样能完工,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张 达 依我之计,今晚三更时候,去到后营将千岁杀……

  范 疆 住口!(四顾无人)杀什么?

  张 达 将千岁一刀杀了,投奔东吴,还能落个长久富贵。

  范 疆 哎呀!这伤天害理之事,我干不出来,你去,我不去。

  张 达 你不去?你来罢!

  (唱) 我不杀他他杀我,

  范 疆 (一想,接唱)

  事到如今莫奈何。

  [范疆、张达下。

  第四场

   

  张 飞 (内唱《北路倒板》)

  营盘外月昏沉更深夜静——

  [四蜀兵掌灯,捧酒引酒醉的张飞上。

  张 飞 (痛哭)兄王呀……

  (转《慢板》)

  止不住英雄泪湿透衣襟。

  [内虎啸声。

  吓!二哥你来了,小弟想得你好苦啊!二哥请,二哥请啦!

  四蜀兵 启禀三千岁,不是二王爷,乃是走兽呼号。

  张 飞 啊,不是二王爷,乃是走兽呼号。二王爷呢?

  四蜀兵 升了天!

  张 飞 啊!升了天。

  军 士 崩了驾。

  张 飞 啊,驾了崩……哎,二哥呀!

  (接唱)虎啸声好一似二哥长叹——

  [内铁马[11]鸣声。

  张 飞 吓!二哥你来了,小弟正在此思念于你,二哥请,二哥请啦!

  四蜀兵 三千岁,不是二王爷,乃是铁马声响。

  张 飞 二王爷呢?

  军 士 升了天!

  张 飞 啊!升了天。

  四蜀兵 崩了驾。

  张 飞 啊!驾了崩?哎,我那好王兄!

  (接唱《北路慢板》)

  铁马响似二哥铠甲声音。

  叫军士掌明灯中军帐进,

  行不安坐不稳睡卧不宁。

  叫军士你与爷酒杯斟满,

  借美酒浇愁闷强作欢人。(醉甚)

  吓,二哥来了,小弟在此痛饮,你要陪小弟饮几杯。看酒,二哥请!哦,你要小弟先饮,好,照杯,看酒,二哥请。哎!哪里是我的兄王啊!

  (接唱)再不能兄弟们同欢畅饮,

  再不能兄弟们陷阵冲锋。

  这美酒难解我心中悲愤——(吐酒)

  酒到这咽喉里难往下吞。

  叫军士你与爷两厢肃静,

  爷要与二王爷梦里谈心。

  [张飞醉卧,四蜀兵下。

  [范疆、张达上。

  范 疆 (唱《北路快打慢唱》)

  谯楼打罢三更静,

  张 达 (接唱)来了行刺两个人。

  范 疆 (接唱)站在营外侧耳听,

  张 达 (接唱)千岁鼻鼾如雷声。

  范 疆 (接唱)将身且把大营进——

  [范疆、张达摸黑进营,至张飞睡处,惊吓。

  张 达 (接唱)他鼓起一对大眼睛。

  范 疆 (接唱)趁着此时好动手,

  张 达 (接唱)取了首级好逃生。

  [范疆、张达杀死张飞,取其首级急逃下。

  [起更鼓,天明,四蜀兵上。

  军 士 千岁速醒!哎呀!这是何人将千岁刺死?有请小千岁,不好了!

  [张苞上。

  张 苞 为何这等大惊小怪?

  军 士 不知何人将千岁刺死了!

  张 苞 (大惊)啊!在哪里?哎呀!爹爹呀!

  (唱《北路散板》)

  一见爹爹丧了命,

  吓掉儿七魄与三魂。

  营中何人行叛逆?

  速速查出问剐刑。

  [偏将急上。

  偏 将 启小千岁,范疆、张达黑夜逃走。

  张 苞 吓!

  (唱) 听说逃走了范疆和张达,

  刺死父王定是他。

  人来与爷忙带马,

  火速追赶把贼拿。

  追!

  [四蜀兵、偏将、张苞冲下。

  ——剧终

  注释:

   

  [1]阆中:县名,在今四川省阆中县。时为张飞驻军之地。

  [2]徐初云:(1879—1946),江西省泰和县人。五云科班出身,习大花兼工二花,功底扎实,嗓音宽宏,能戏甚多,演《造白袍》之张飞、《鸿门宴》之楚霸王、《战长沙》之魏延等人物,都富有湘剧朴实、粗犷风格。他是民国初年湘剧六大名净之一。

  [3][4]分别见董武炎《我的演戏生涯》第188、190页。

  [5]汉中王:建安二十四年(219),群臣拥戴刘备为汉中王。

  [6]范阳:古郡名,治所在涿县,即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7]麦城:古城名,故址在今湖北当阳东南。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蜀汉关羽为吴将吕蒙击败,退走麦城。

  [8]刘封被张飞摆布,死于滚鼓山,系戏曲的虚构。《三国志·蜀书·刘封列传》载:“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造白袍》剧中刘封被斩,接近事实。

  [9]上庸:古县名,在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三国时为汉中郡治所。为蜀汉刘封、孟达屯兵处。

  [10]孟达:字子度,右扶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人,初从刘璋,后归刘备,任宜都太守。后与刘封守上庸,因与刘封不和,终又投降曹操。

  [11]铁马:檐马,悬挂在屋檐角下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

来源:《含英咀华(上)——湘剧传统折子戏一百出》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