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空城计(湘剧)
编著:范正明

  【题解】诸葛亮北伐中原,连克魏国天水、安定、南安[1]三郡,军威大振。魏主曹睿[2]重新起用司马懿为都督,率军御蜀。诸葛亮得报,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3]以断我咽喉之路,拟派大将前往驻守。参军[4]马谡慷慨请令,王平副之。临行,诸葛亮再三叮嘱:街亭虽小,干系甚大。并说司马善用兵,张郃又是魏之名将,切切不可轻敌。可马谡刚愎自用,违背孔明“靠山近水扎营”之嘱,竟欲驻兵山顶,副帅王平反对:若断汲水之道,军士将不战自乱。马谡以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相对,坚持己见。王平只得乞请分兵扎于山麓,以为犄角,一面绘图飞报孔明。结果马谡被司马懿大军包围,又断其水道,兵无斗志,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进军西城[5]。此时,蜀营精兵均差遣在外,西城空虚,孔明被逼弄险,施用空城计,将城门洞开,命老军打扫街道,他身坐敌楼,弹琴饮酒。司马懿想到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因而对现状产生疑虑,恐中其计,遂退兵四十里。

  马谡败退回营请罪,诸葛亮虽惜马谡之才,然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军法难容,只得挥泪斩之。想起先帝[6]白帝托孤之时,所言“马谡言过其实,终无大用”之嘱,深恨自己不明,遂申奏后主[7],请自贬丞相之职。

  弹腔。此剧包括《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车马会》四折,后出不常演。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至九十六回。

  孔明一角,湘剧称“道巾戏”,大靠老生应工,唱、做、念三者并重。当马谡失去街亭之后, 孔明在西城连得旗牌、赵云、探子三报(这与京剧稍异),其心态神情的表演则与京剧无多让。在心情极度紧张下,不得已而定下“空城之计”,湘剧在表演人物心态上不那么“坦然”,而是强调了“不得已而为之”,这样人物的真实感更强。剧中孔明几段道白,如马谡临刑前所说和忆先帝之遗言,以及向赵云解释为何要“自贬丞相”之职三段,要求情感真挚,抑扬顿挫,极需功力。前辈著名大靠柳介吾[8]“尤以扮诸葛亮为擅场,如《舌战群儒》、《借箭打盖》、《空城计》、《骂王朗》、《七星灯》等剧,皆以念白苍劲,态度沉着见称于时”[9],在观众中有“活孔明”之誉。后有名靠把邹元普[10]、女大靠杨福鹏亦擅长此剧。

  湘剧马谡和京剧不同,为丑扮,亦不扎靠。戏曲理论家、教育粗徐慕云先生说,京剧《失空斩》之马谡“并非武净,乃由一小花面扮演”。看来也是后来改变的。

  朝  代:三国

  人  物:诸葛亮(大靠老生)

  马 谡(丑)

  王 平(二靠老生)

  赵 云(大靠老生)

  司马懿(二靠老生)

  张 郃(大净)

  司马昭(二净)

  司马师(小生)

  老军甲、乙,琴童,探马,刀斧手,众马衣,众牌褶

  第一场

   

  [众马衣引诸葛亮上。

  诸葛亮 (引) 羽扇纶巾,

  保汉家两代老臣。(坐)

  (念) 忆惜当年居卧龙,

  天下三分掌握中。

  临危受命多倚重,

  光复汉室九州同。

  山人诸葛亮,在汉室为臣,官居丞相之职。只因老王在白帝城晏驾,山人受托孤之重,扶保嗣君登基,以兴复汉室。今奉幼主之命,统领人马北伐中原,出兵祁山,连夺南安、安定、天水三郡。闻听魏主重新起用司马懿,兴兵前来,夺取街亭。我想街亭乃是汉中咽喉要道,必须要差一能将把守。来!

  众马衣 有!

  诸葛亮 传山人将令,我营若有细心胆大之人,愿把守街亭者,上帐讨令。

  众马衣 下面听者,丞相有令,我营若有细心胆大之人,愿把守街亭者,上帐讨令。

  马 谡 (内声)马谡讨令。

  众马衣 随令进帐。

  马 谡 (内应)来也!(上)参见丞相。

  诸葛亮 将军免礼,请坐。

  马 谡 告坐。

  诸葛亮 将军,你进帐何事?

  马 谡 末将进帐讨令,愿镇守小小街亭。

  诸葛亮 街亭虽小,乃是汉中咽喉要道,关系甚重。况且司马懿足智多谋,不可小看。

  马 谡 末将勤观兵书,饱览战策,何惧那司马懿!

  诸葛亮 犹恐将军此去有失。

  马 谡 愿按军法施行。

  诸葛亮 军中无戏言。

  马 谡 愿立军令状。

  诸葛亮 好,你立下军令状。

  马 谡 立军令状呵!(吹牌子,写状)军令状在此,请丞相收下。

  诸葛亮 (看军令状)马将军,街亭虽小,却关系甚重,山人有话叮嘱,将军请听!

  (唱《北路慢板》)

  出祁山夺三郡军威大振,

  司马懿统人马要夺街亭。

  街亭虽小干系重,

  马将军切不要掉以轻心。

  行军打仗要谨慎,

  必须要靠山近水扎大营。

  马 谡 得令!

  (唱《北路散板》)

  丞相但把心放定,

  何惧那司马懿用兵如神。

  [马谡下。

  诸葛亮 来,王平进帐。

  众马衣 王平进帐。

  [王平应声上。

  王 平 参见丞相。

  诸葛亮 王平听令。

  王 平 候令。

  诸葛亮 马谡为正帅,你为副帅,带领本部人马,镇守街亭,休得违误。

  王 平 得令!

  诸葛亮 慢!此番到了街亭,必须靠山近水,安营扎寨。安营之后,速画地理图形,送与山人观看。

  王 平 末将记下。

  (念) 奉了丞相令,

  镇守在街亭。

  [王平下。

  诸葛亮 赵云进帐。

  众马衣 赵云进帐。

  [赵云应声上。

  赵 云 (念) 两鬓白发似银条,

  东挡孙权北敌曹。

  参见丞相。

  诸葛亮 赵云听令,令你带领本部人马,埋伏箕谷口,休得违误。

  赵 云 得令!

  (念)  奉了丞相令,

  箕谷扎大营。

  [赵云下。

  诸葛亮 来,传令下去,命魏延押解粮草,军前听用。

  众马衣 下面听者,丞相有令,命魏延押解粮草,军前听用!

  [内应。

  诸葛亮 掩门。(众马衣下)

  (唱《快打慢唱》)

  忆惜老王托孤重,

  军国大事付山人。

  但愿马谡遵吾训,

  与王平协力守街亭。

  诸葛亮一心把忠尽,

  不负君臣鱼水情。

  [诸葛亮下。

  第二场

   

  [吹牌子,马谡、王平率众蜀兵上。

  马 谡 将军,来此街亭,你我下马观看,(下马)登高一望。

  [马谡、王平登高观看地形。

  马 谡 将军,观看此地,山高险峻,地理宽阔,我就在此地安营扎寨。

  王 平 将军,你在此地安营,倘若司马懿兴兵前来,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溃,那街亭岂不有失?

  马 谡 王将军,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司马懿断我汲水之道,我军自然个个奋勇当先,一以当百,作殊死之战,管叫司马他有死无生。

  王 平 似你这样用兵,末将要与你分营。

  马 谡 到了丞相跟前,你不要抢夺某的功劳。

  王 平 谁抢你的功劳。

  马 谡 好,将人马分与王平一半,任你山下扎营。这正是:

  (念) 王平不谙用兵法,

  敢与马爷斗雄雌。

  山顶安营扎寨!

  [马谡率一半蜀兵下。

  王 平 (念) 马谡不听王平语,

  失去街亭悔后迟!

  临行之时,丞相叮嘱,到了街亭之后,速画地理图形禀报。来,溶墨!

  [王平在吹奏牌子中画图。

  王 平 传旗牌进帐。

  [旗牌应声上。

  旗 牌 参见将军。

  王 平 这里有地理图形,命你火速送与丞相,不得延误。

  旗 牌 得令。(下)

  王 平 来,就此安营扎寨。

  [王平上马率众蜀兵下。

  第三场

   

  [四牌褶、司马昭、司马师引司马懿上。

  司马懿 (念) 昨日许都朝北阙[11],

  昭、师 (接念)今朝父子统雄兵。

  参见严亲。

  司马懿 两旁坐下。

  昭、师 谢坐。

  司马懿 唉!

  司马昭 请问严亲,您为何愁眉不展?

  司马懿 我儿哪曾知道,为父兴兵,夺取街亭,恼恨孔明在街亭置有重兵阻挡为父大兵不能前进,故而愁眉不展。

  司马昭 以儿看来,街亭易取。

  司马懿 唔,你小小年纪,怎能知道街亭易取?

  司马昭 昨日孩儿巡营瞭哨,观看他营兵分两路,岂不是街亭易取。

  司马懿 慢着,我儿言道,说他营兵分两路,又道是,眼见是实,耳听为虚,本督不免亲自察看他的营寨,儿呀!吩咐人役侍候。

  昭、师 人役侍候。

  [众牌褶分两边上。

  众魏兵 侍候。

  司马懿 马摘鸾铃,顺马启道祁山。(走四门[12])

  (唱《快打慢唱》)

  忆惜谪贬在宛城[13],

  魏王宠爱小曹真[14]。

  曹子况本是庸才辈,

  论机谋焉能胜孔明。

  屡次兴兵打败阵,

  才起用本督统大兵。

  催马来在祁山岭——

  内 声 滚木擂石打了下去!

  司马懿 哎!

  (接唱)滚木擂石好惊人。

  儿呀,祁山岭上是谁的营寨?

  昭、师 是马谡的营寨。

  司马懿 不道是马谡?……乃庸才之辈也。哎!那五路总口又是谁的营寨?

  昭、师 那是王平的营寨。

  司马懿 不道是王平?……嗯嗯,略略的有些将才。吓!人说孔明用兵如神,他兵分两路,一路竟在山顶扎营,全不怕本督断其水源,那街亭岂不唾手可得。嗯嗯。想是苍天助本督成功,也未见得。儿呀!转过大营。

  [众魏兵两边翻[15],司马懿等下马。

  司马懿 有请张郃老将军。

  昭、师 有请张郃老将军。

  [张郃骑马上,下马。

  张 郃 参见都督。

  司马懿 命你断绝蜀军水源,夺取街亭。

  张 郃 得令!(牵马下)

  司马懿 (对司马昭)儿呀,迎战马谡。

  司马昭 得令!(牵马下)

  司马懿 (对司马师)儿呀,截杀王平。

  司马师 得令!(牵马下)

  司马懿 大兵随后。

  [众牌褶带马,司马懿上马,下。

  第四场

   

  [马谡率兵上。

  马 谡 马谡。司马懿果然断我水源,来呀,奋勇杀敌!

  [众蜀兵下,马谡与司马昭对阵,司马昭败下。张郃接战,马谡败下,张郃追下。

  [司马懿带兵过场下。

  [王平带兵上。

  王 平 王平。司马懿进攻街亭,迎敌去者!

  [众蜀兵下,王平战司马师,司马师败下,张郃接战,王平败下。

  [司马懿带兵追过场下。

  [张郃与赵云对阵。

  张 郃 来将通名?

  赵 云 赵云。

  张 郃 赵老将军,你我在哪里一别?

  赵 云 在长坂坡一别。

  张 郃 不觉你我也老了。

  赵 云 哎,想我赵云,老只老得头上的发,项下的须,胸中的韬略,手中的枪还不老。

  张 郃 老将军,今日比不得长坂坡,由你杀个七进七出,今日你我交战,锣不要鸣——

  赵 云 鼓不要擂,你我战斗几合。

  [赵云与张郃开战,不分胜负,两边发笑下。

  [马谡将司马昭打败,司马师又将马谡打败。王平打败司马师。张郃打败王平。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带兵上。

  张 郃 街亭已夺!

  司马懿 命你镇守街亭。

  张 郃 得令。(下)

  [探马上报。

  探 马 报!西城乃是一座空城。

  司马懿 再探!(探马应声下)儿呀,到了西城,见了孔明那骚道,为父的把眼色一卖,吩咐尔等要拿就拿,要绑就绑,你要把那骚道紧紧地绑着。进兵西城!

  [司马懿冲下。众跟下。

  第五场

   

  [二童儿引孔明上。

  孔 明 (念) 北伐中原兴汉室,

  运筹帷幄掌握中。

  [旗牌急上。

  旗 牌 (跪)参见丞相。

  孔 明 你奉何人所差?

  旗 牌 奉王将军所差,有地理图形一张,请丞相观看。

  孔 明 呈了上来,你去吧。

  旗 牌 谢丞相。(下)

  孔 明 童儿,展开地理图。

  [在唢呐牌子中,孔明观看地图,神情愈看愈紧张,大惊、抖脸、吹须。

  孔 明 嗳!好一个大胆的马谡,无视山人叮嘱,又不听王平之言,将人马扎在那祁山顶上,哎呀呀,只恐街亭难保!……

  [赵云急上,下马。

  赵 云 街亭已失!

  孔 明 唉,你不报,山人早已知道。命你带领关兴、张苞,埋伏列柳城,或战或不战,以为疑兵之计。走走走!

  赵 云 得令!(牵马下)

  [探马上报。

  探 马 报!司马懿人马离西城不远!

  孔 明 再探!(探马应声下。孔明两边张望)喂吓呀!那司马懿的人马哪里来得这等甚快?人马一到,岂不蜂拥进城,满营将官俱已差尽,山人岂不要束手被擒?唉呀呀,我有有有……(稍想)使不得。山人自出茅庐以来,为什么这一计这样为难得很?(思)啊,有了,计到有了一计,若是汉不该绝,我亮不该亡,这计就用得上。若是汉该绝,我这呀呀呀……呸,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行险了。

  [二琴童暗上。

  孔 明 童儿。

  二琴童 在。

  孔 明 传为师令出,吩咐将西城城门大大敞开,不准一兵一卒把守,只准老弱残兵打扫街道,禁止出入喧哗,违令者斩。

  二琴童 是。

  孔 明 转来。看为师七弦琴,随为师西城去者。

  二琴童 是。(下)

  孔 明 苍天啦……天啦!汉室兴衰就在此空城一计也。

  (唱《北路快打慢唱》)

  我自从出茅庐从来谨慎,

  心儿内恨马谡不听叮咛。

  虽定下空城计我心神不定,

  望空中求先帝搭救山人。

  [孔明下。

  第六场

   

  [西城门打开,二琴童将七弦琴置放城楼之上,下。

  [二老军上场,远望不见司马懿人马到来,继续扫地。

  [孔明上,向远处张望后,思考,退步,与老军相碰。

  孔 明 唉!

  (唱《北路慢板》)

  恼恨马谡自逞能,

  安营下寨不小心。

  失去街亭何容易,

  犹恐怕司马懿取笑山人。

  闷悠悠且把西城进——(走上城楼)

  孔 明 (接唱)无良谋我只得把险来行。

  [众魏兵、司马昭、司马师引司马懿上。

  司马懿 吓!本督人马来到西城,只见城门大大敞开,不见一兵一卒把守,这是什么缘故?

  孔 明 司马!

  (唱《北路二六》)

  我本南阳散淡人,

  琴棋书画件件精。

  吾今观看山林景,

  闷来城楼抚瑶琴。

  用手拨动琴声韵——

  [孔明悠然抚琴,司马注视、观察,孔明冷笑。

  孔 明 (接唱)琴声幽雅却少一个知音。

  司马懿 这是什么缘故?

  (唱《北路快打慢唱》)

  西城打开两扇门——

  [扫地老军打喷嚏,向司马懿示意;“你怎么不进去?”司马表示:“我怕埋伏。”老军表示:“你莫怕,我带你进去,上城楼,捉住孔明,把他杀了。”司马懿重复哑剧身法后,表示喜悦,并向司马昭、司马师表示:“你们来呀”,暗中示意进城杀孔明。这时老军忽向司马懿父子伸出小指——

  老 军 嘻!

  司马懿 (泄气)唉!

  (接唱)打扫街道尽都是老弱残军。

  城楼上站的是诸葛亮,

  神态安然抚瑶琴。

  这老儿用的什么计?

  倒把本督解不明。

  莫不是无兵他走险?……

  [司马懿回望审视诸葛亮的神态。

  司马懿 哎呀,不是的,不是的!

  (接唱)察言观色慢消停。

  这老儿做事最把稳,

  逢险的事儿他不乱行。

  莫不是内藏人马假设的空城计——

  [司马懿再次观察孔明。

  司马懿 哎呀,有谱呀,有谱呀!

  (唱) 猜透机关八九分。

  些小诡计难瞒我,

  和你提兵调将一般能。

  任你使尽千般鬼,

  诸葛亮呀孔明!

  你想谎我们父子进城那你万不能。

  司马昭 严亲!

  (唱) 孔明琴声乱了音,

  他的诡计儿知情。

  父子三人杀进去,

  要生擒活捉诸葛孔明。

  司马师 慢着!

  (唱) 贤弟说话要留神,

  孔明并非等闲人。

  父子三人杀进去,

  怕的是内藏人马一座假空城。

  司马懿 着呀!

  孔 明 (唱《北路慢流水》)

  年年征战马不停,

  我权在城楼养精神。

  你到此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城外扎大营。

  我只有琴童人两个,

  内无猛将外无兵。

  我明明摆的是空城计,

  为什么不敢进西城?

  休得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司马懿,你来来来!

  上城楼陪亮抚一抚瑶琴。

  司马懿 本督会来!

  孔 明 你来啰,你来啰!

  司马懿 本督不来!哎呀!

  (唱《北路散板》)

  越看越看越疑心,

  城内埋伏必有兵。

  儿吓,前队改为后队,收兵!收兵!

  [司马懿率魏兵下。

  老 军 禀丞相,司马懿的人马转去了。

  孔 明 吓!他转去了?

  老 军 他转去了好远。

  [孔明拿琴笑着从城楼下来,出城。

  孔 明 (向老军)好险啦,好险啦哈哈哈……

  老 军 真是好险啊!……(下)

  孔 明 (唱《北路散板》)

  堪笑司马少才能,

  到此为何不进城?

  我今若是司马懿,

  决不退兵要拥进城。

  生擒活捉我诸葛亮,

  纵有双翅难飞腾。

  人说我诸葛不行险,

  哪晓得我险中行险显奇能。

  司马懿 呀司马懿呀,人说你足智多谋,今日中了山人之计,你怕不怕山人?司马懿,你服不服山人?这一回我就叫你服了山人,哈哈哈……(二回头)哎呀,好险哪……

  [诸葛亮下。

  第七场

   

  [众魏兵引司马懿等上。

  司马懿 儿呀,幸喜父子不曾进城,若是进了西城,不知中了诸葛亮什么诡计。

  昭、师 等候一报。

  [探马上。

  探 马 报!西城乃是空城,孔明逃往汉中去了。

  司马懿 (挥手)走走走!(探马下)

  司马昭 你看如何的如何?

  司马懿 (埋怨司马师)这该因是你。

  司马师 那我又晓得。

  司马懿 唉,本督用兵实实不如孔明。本当二次兴兵前去,又恐怕中他的二计。儿呀,悄悄收兵。

  [众下。

  第八场

   

  [众马衣、赵云引诸葛亮急上。

  孔 明 (念) 马谡无能,

  有失街亭。(坐)

  (念) 先帝创业三分鼎,

  险些一旦化灰尘。

  错用马谡庸才辈,

  军法森严决不容。

  赵老将军,此回失去街亭,亮之错也。

  赵 云 军家胜败,古之常理。

  孔 明 好在一个古之常理。王平绑上。

  [二刀斧手绑王平上。

  王 平 (跪)见过丞相。

  孔 明 王平,马谡将人马扎在祁山岭上,你怎的不拦阻于他。

  王 平 拦阻不住。念末将画地图有功,望丞相饶恕。

  孔 明 唔,若不是画地图有些小功劳,定要严惩。无用之将,松绑叉入后帐。

  [二刀斧手给王平松绑,下。

  孔 明 来,绑马谡!

  [二刀斧手绑马谡上。

  马 谡 (跪)见过丞相。

  孔 明 马谡,你出兵之初自夸才能,勤观兵书,饱看战策,今日失了街亭,你还有何辩?

  马 谡 望丞相开恩。

  孔 明 呸!大事讲情,小事开恩,失去军事要地,焉有恩开,斩讫报来!

  [二刀斧手押马谡下。

  赵 云 刀下留人。丞相还要将马谡饶恕。

  孔 明 (唱《北路快打慢唱》)

  马谡讨令守街亭,

  老夫亦曾细叮咛。

  靠山傍水扎营寨,

  谁知他一意要孤行。

  王平阻拦他不听,

  失却街亭罪非轻。

  赵 云 (唱《北路散板》)

  失街亭马谡铸大错,

  还念他南征孟获有大功。

  天下未定人为重,

  请求丞相准人情。

  孔 明 赵老将军!

  (接唱《北路散板》)

  失却街亭陷困境,

  一出祁山功败垂成。

  临行时他立下生死军令,

  不杀他怎能服三军。

  将马谡捎了转来。

  [二刀斧手押马谡上。

  马 谡 (跪)谢丞相不斩之恩。

  孔 明 唔,失去军家重地,焉有恩开。马谡,今日将你正法,是否怨恨山人?

  马 谡 焉有怨恨之理。我有一子,现在成都,望丞相带在跟前,以为己子一般,效舜帝之殛鲧用禹[16]之义,某死九泉也得甘心瞑目呀……

  孔 明 (挥泪)马谡,幼常……吾与你义同兄弟,你死之后,你子即为吾子,每月按领军粮,不必多嘱,斩!

  [二刀斧手押马谡下。孔明写表。

  刀斧手 报,马谡斩首!(下)

  孔 明 (哭)罢了哇……(奏唢呐牌子)

  赵 云 马谡既正军法,丞相为何挥泪而哭?

  孔 明 山人非为马谡哭也!(下帐)曾记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将我唤至御榻之前,满朝文武不议,单指马谡言道,此人言过其实,终无大用。今果应此言。山人深恨自己不明,错用马谡,忘了先帝遗言,你叫山人怎的不哭啊!赵老将军,山人这里有表章一道,请你连夜赶回成都,奏明幼主,失却街亭,乃亮之错,自贬丞相之职。

  赵 云 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必如此。

  孔 明 赵老将军!(急下位)法若不行,何以服众?就请赵老将军登程。

  赵 云 遵命。

  孔 明 歇兵三日,整顿人马,与司马懿决一雌雄,掩门。

  [众下。

  ——剧终

  注释:

   

  [1]天水、安定、南安:天水,郡名,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安定,郡名,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南安,郡名,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北渭水北。

  [2]曹睿:魏明帝,字元仲,曹操之孙,曹丕之子。

  [3]街亭:地名,即街泉亭,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

  [4]参军:官名,即参赞军事。为主帅的重要幕僚。

  [5]西城:县名,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

  [6]先帝:指刘备。

  [7]后主:史家称一个王朝或一个国家的末代君主为后主。此指刘备之子刘禅,即阿斗。

  [8]柳介吾:(约1851—1927),浏阳人,五云科班出身,艺名正云。读过四年私塾,入同春班后,从名丑何文清学习文化,学识大进,能随口编撰戏文。工于大靠,以白口戏见长,如《打痞公堂》之宋士杰、《当华山》之赵匡胤。尤以孔明戏著称,如《借箭打盖》、《骂朗破羌》、《空城计》等,在观众中有“活孔明”之誉。

  [9]见《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湘剧漫谈》第43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0]邹元普:浏阳人,三元科班出身,大靠老生。《九龙收兴》之岳飞、《空城计》之孔明、《当华山》之赵匡胤,规模老成,表演细腻,为人称道。抗日战争1944年,死于逃难途中。

  [11]北阙:古代宫殿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亦为朝廷的别称。

  [12]走四门:也称“扯四门”,戏曲舞台调度手法。表示众人行路。先是主角居中,从者分列两边;当主角走向台右时,众人也随之向右边移动,成为前后各一排;主角再走向台中时,众人仍向右移动,又成为左右各一排;如是者移动四次,队形始终如一;至第四次,恢复原来的地位。每移动一次,主角唱一句台词。

  [13]宛城:县名,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

  [14]曹真:字子丹,其父随曹操起事,被州郡官所杀。曹操怜悯曹真年少失父,遂收为养子,视如亲生。因战功卓著,进封东乡侯。魏文帝死,曹真受遗命辅政,晋升大将军。后屡败于诸葛亮,其大都督职为司马懿所取代。

  [15]两边翻:戏曲舞台调度手法。表示众人行路分为两拨,各向里而外走半个秤钩,表示从甲地到了乙地。如剧中司马懿先在察看敌方阵地,然后吩咐“转过大营”,则用“两边翻”的调度手法,表示已回到大营。这样就不必下场后又再上场,是一种“写意”手法。

  [16]殛鲧用禹:鲧,我国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号崇伯。由四岳推举,奉尧帝命治水,他用筑堤防水的方法治水,九年未治平,被舜帝杀死,却起用鲧之子禹治水。禹用疏导之法,将水治平。马谡用此典,希望孔明能像舜那样善待他的儿子。

来源:《含英咀华(上)——湘剧传统折子戏一百出》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