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事、源流见上出《曹福走雪》“题解”。
《审假旨》中军为主角,大净重头戏,戴中军帽又着清装,说山西话,是湘剧中一奇特角色,为何着清装说山西话,尚未能作出合理解释。衡阳湘剧著名大净谭保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省湘剧院工作期间常演此剧,并曾与名净董武炎切磋,两人认为这出戏,湘剧与衡阳湘剧基本相同。
此剧以白口见长,曾见三元科班出身的老艺人范元义①扮演的张守信,在表现人物审问假钦差司羽时,台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他的白口清晰脆亮,衔接紧凑,丝丝入扣。谭保成则讲究戏的气势,对假钦差步步紧逼,使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之感。谭在审前向部下布置时,又充满了风趣幽默情趣。谭保成从剧本、表演、排场诸方面,对此剧有了全面提高。故采用谭保成演出本,此本经蒋经城②、刘希伯③整理。这次收入本书,作了一些修饰。另剧本辗转传抄,剧中人名传讹,如“史玉”应为“司羽”,“李伦”应为“李能”,皆予以更正。
朝代:明朝
人物:张守信(大净)
李 能(老生)
司 羽(丑)
探马、众士卒、众站堂军
[中军张守信率众士卒《五击头》上。
张守信 (念)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老子张守信,山西人氏。昔年上京得中武进士④,多蒙圣恩,在大同李能将军帐下充当大厅⑤,今乃李将军升帐之日,须要早上辕门。人来,带马!(上马)转道辕门。
[张守信策马圆场,下马。辕门鼓响。
张守信 辕门打了几鼓?
众士卒 才打二鼓。
张守信 看马扎子⑥。
众士卒 是。
张守信 (坐马扎子上)呈各路公文。
[乐起《将军令》,士卒呈文。
众士卒 文到。
张守信 (阅毕公文)少时将军升帐,老子一叫,你们就要来。
众士卒 是。
张守信 下去。
众士卒 是。(退一步)
张守信 你们下去!
众士卒 是。(又退一步)
张守信 呔!老子叫你们下去!
众士卒 是。
[众士卒下。张守信查看公案之后,向两厢招呼。
张守信 众位仁兄,李将军升帐,你们要小心伺候,你们要小心伺候。
内 声 那个自然。大厅这儿请坐。
张守信 你们请坐,不要客气,哈哈,弟来奉陪,弟来奉陪了。
[张守信在《急三枪》锣鼓中下。
[起点⑦,四站堂军引大同总兵李能上。
李 能 (引)辕门外旌旗招展,
镇大同胡儿胆寒。
[乐奏《大门开》,李能上帐入座,张守信暗上,侍立听传。
李 能 (念)击鼓鸣锣玉板敲,
叱咤风云马蹄骄。
鸣放九子连环炮,
旌旗招展日月高。
本镇,李能。在明为臣,官居大同总镇。今日升帐,受理各路公文。左右。
站堂军 有。
李 能 传大厅。
站堂军 传大厅。
张守信 (两边报门)报,大厅进!报,大厅进!大厅打掺。
李 能 各路公文可曾到齐?
张守信 均已到齐。
李 能 呈上来。
张守信 是。人来,呈文。报——各路公文进。报——各路公文进。各路公文当堂开拆!
李 能 (阅文后)传本镇将令,各路公文,三日之后,领取回文。
张守信 令出!下面听者,总镇有令,各路公文,三日之后,领取回文。
[探马急上。
探 马 报!皇太极⑧率领人马逼近大同。
张守信 再探!(探马应声下)报!皇太极率领人马逼近大同。
李 能 (惊)喂吓呀!皇太极兴兵作乱,犯我边境,这还了得。大厅听令,速去探听虚实,即刻回报。
张守信 得令,马来马来!
[张守信率士卒在《四门阵》乐中下。
李 能 众将官,适才探马报到,皇太极兴兵作乱,犯我大同,尔等应严加防守,准备杀贼!
(唱《北路散板》)
大胆贼兵又逞凶,
竟敢进犯我大同。
怒气不息宝帐等,
待报虚实再进攻。
[探马急上。
探 马 报!圣旨到。
李 能 啊?……再探!(探马应声下)朝廷圣旨到来,想是颁示军机,快快动乐有请!
站堂军 动乐有请!
[奏乐,李能下帐相迎。
[众校尉引倒旨官司羽上,下马,李能迎进。
司 羽 圣旨下,李能接旨。
李 能 吾皇万岁。(跪)
司 羽 (读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极兴兵犯上,李能镇守大同,按兵不动,认贼作父,叛国求荣,此等逆臣,罪在不赦,着押解回朝问罪。钦此。”人来,将他雀顶除掉,上刑。
[众校尉摘除李能雀顶,上刑。
李 能 万万岁!(接旨)
(唱《北路倒板》)
听罢圣旨吃一惊——
(转《二六》)
平地无水波浪兴。
贼子兴兵犯我境,
匆忙不及动刀兵。
朝廷就有圣旨到,
钦差要押我进京。
莫非圣上失察听,
误把我作叛逆臣。
左思右想心神不定——
罢!
且向钦差说原因。
司 羽 人来,将李能打上囚车。
李 能 且慢!钦差大人,皇太极兴兵犯上,犯官已命人前去探听虚实,等候回报之后,犯官再随大人一同进京。
司 羽 哼,难道皇太极兴兵犯境的事,还有假的不成?(一想)好罢,且待回报之后即便进京。
李 能 迎宾馆待茶,少送。
司 羽 不消。(甩袖下)
李 能 唉!这从哪里说起。
(唱《北路快打慢唱》)
好似寒蝉逢雀鸟,
虎入笼牢怎脱逃?
闷恹恹打坐宝帐内,
中军回来问根苗。
[张守信《急急风》上。
张守信 (唱《北路快打慢唱》)
奉将令前去探军情,
皇太极兴兵本是真。
来在辕门下鞍镫——
[张守信下马,进帐,见李上刑一惊。
张守信 吓!
(接唱)将军为何上了刑?
末将交令。
李 能 贼子兵临大同,可是实情?
张守信 乃是实情。
李 能 唉!
张守信 将军为何这般模样?
李 能 大厅哪曾知道,只因皇太极兴兵犯上,朝廷道我按兵不动,派来钦差,要押解本镇回朝治罪。
张守信 啊,有这等事!可有圣旨?
李 能 现有朝廷圣旨。
张守信 圣旨现在哪里?
李 能 现在公案之上。
张守信 乞借一观。
李 能 拿去看来。
张守信 (接旨看)……
(唱《北路快打慢唱》)
接过圣旨忙观定。
一一从头看分明。
皇太极兴兵来犯境,
李能做了叛逆臣?
看罢圣旨心暗忖……(仔细看旨,一想)
啊!
这御印为何不分明?……
假的!(再看)
(转《散板》)
既是朝廷真圣旨,
墨盖朱印是何因?
回头我对将军论,
这道圣旨有奸情。
李 能 (一惊)你在怎讲?
张守信 圣旨是假的!
李 能 怎见得圣旨是假的?
张守信 往常来的圣旨,御印乃是朱盖墨,今日来的圣旨,却是墨盖朱⑨,岂不是假的。
李 能 我却不信。
张守信 将军不信,就请一观。
李 能 将圣旨展开。
张守信 请将军细看。
李 能 (看圣旨)……
(唱《北路快打慢唱》)
展开圣旨用目瞧,
一一从头看分晓。
既是皇王真圣旨……
张守信 假的!
李 能 (接唱)墨盖朱印为哪条?
张守信 将军看明了吧。
李 能 圣旨岂能有假,蛛丝马迹,不可妄猜。
张守信 启将军,目下朝廷奸臣当道,想是哪个奸臣欺蒙皇上,假传圣旨,陷害将军。
李 能 (有所悟)这……这便怎处?
张守信 请问将军,倒旨官现在哪里?
李 能 现在馆驿。
张守信 将军,何不赐末将一令,借将军公堂审问那倒旨官,真假就会明白。
李 能 朝廷钦差,岂是审得的。
张守信 既是假圣旨,便是假钦差,又有什么审不得。
李 能 万一圣旨是真的呢?
张守信 请将军放心,末将自有道理,审问那倒旨官,有福是将军的,要是有祸,末将愿意杀头抵罪。
李 能 灭门大祸,不可莽撞。
张守信 性命攸关,只好如此。
李 能 本镇前程要紧。
张守信 难道末将的性命不要紧?
李 能 (毅然)好,本镇就命令你审问倒旨官。(交令)
张守信 得令!
李 能 (向站堂军)三军,中军审问倒旨官,犹如本镇升帐一般,尔等须要小心伺候。
站堂军 喳!
张守信 将军请退。
[李能下。
张守信 人来!
[众士卒应声上。
张守信 尔等站立两旁,听老子的吩咐:老子今日奉令审问倒旨官,常言道:“官不威武,衙役要威武。”倒旨官口供不对,老子把眼色一丢,叫你们打,你们就要打,要你们捆,你们就要捆。
众士卒 喳!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威!
众士卒 威!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武!
众士卒 武!
张守信 你们与老子威武威武!得罪,得罪。
[乐奏《大开门》,众士卒将公案抬放左侧,张守信坐堂。
张守信 传倒旨官。
众士卒 倒旨官走上!
[司羽上。
司 羽 何人大胆,不称钦差大人,却叫我倒旨官,待我上前看过——
张守信 (怒视)唔。
司 羽 好没规矩,区区中军也坐起堂来了,且站一旁,看他怎样。
张守信 下站可是倒旨官?
司 羽 住口!大大一个钦差老爷不叫,竟敢叫我倒旨官,你不知罪吗?
张守信 (笑)好一个钦差老爷。老子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司 羽 老爷司羽。
张守信 你叫司羽?
司 羽 嗯。
张守信 (笑)司羽老爷,老子今天有几句话来问你——
司 羽 住口!见了钦差老爷,只管“老子老子”的,你是哪个的老子?
张守信 不是,老子是山西人,口里没有这个“老子”,老子就讲不出话来。
司 羽 既然如此,也就不见罪于你。
张守信 嘿嘿,好一个不见罪于我。老子问你,你这圣旨是从哪里发将出来?
司 羽 朝廷发将出来。
张守信 你在哪里领的旨?
司 羽 金殿领旨。
张守信 哪里起马?
司 羽 午门起马。
张守信 听你所说,是在金殿领旨,午门起马。
司 羽 是的。
张守信 依老子看来,今天这道圣旨是假的。
司 羽 (暗惊)胡说,圣旨岂能有假。
张守信 往常来的圣旨,御印乃是朱盖墨,今日来的圣旨乃是墨盖朱,岂不是假的!
司 羽 (一怔)圣旨内封外发,朱盖墨也好,墨盖朱也好,我不知晓。
张守信 圣旨是真的?
司 羽 真的。
张守信 老子不信。
司 羽 信也罢,不信也罢,圣旨总总是真的。
张守信 你不讲老子也是明白了。
司 羽 明白何来?
张守信 想是俺家将军得罪了哪部大臣,明不好害俺将军,因此假传圣旨,前来调俺家将军回京暗害,是与不是?
司 羽 圣旨是真,休得胡言!
张守信 司羽老爷。
司 羽 大厅。
张守信 你们为文官之人不知咱们为武将的苦楚。
司 羽 你们为武将的有什么苦楚。
张守信 老子不讲,谅你不知,你听老子道来。想咱们为武将的,在那两军阵前,出生入死,前赴后继,渴饮刀头血,倦来马上眠,受尽千辛万苦。大同乃两国交界之地,我家将军日日操兵,夜夜点将,因此贼寇才不敢进犯。我家将军乃一片忠心辅国,你又何必辅佐奸佞陷害忠良。司羽老爷,你未必忍心得下去么?
司 羽 大厅,不要多费唇舌,朝廷圣旨实在是真的。
张守信 (一想,下位)司羽老爷,老子今日有个问法。
司 羽 怎样问法?
张守信 名为“珍珠倒卷联”。
司 羽 何为“珍珠倒卷联”?
张守信 我问你的话,左问左答,右问右答,不问不答,答得一字不差,这圣旨是真的,答得有差,这圣旨就是假的。
司 羽 圣旨是真,由你问来。
张守信 司羽老爷。
司 羽 大厅。
张守信 你这圣旨是哪里发将出来的?
司 羽 朝廷发将出来。
张守信 哪里领旨?
司 羽 金殿领旨。
张守信 哪里起马?
司 羽 午门起马。
张守信 依老子看来,这圣旨是假的。
司 羽 是真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司 羽 是真的。
张守信 假的假的!
司 羽 真的真的!
张守信 真的真的!
司 羽 真的真的!
张守信 假的真的,真的假的!
司 羽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
张守信 假的假的,真的真的!
司 羽 假的假——(一惊)
张守信 嘿!老子说是假的,你说是真的;老子说是真的,你说是假的,假的,假的!(上案拍惊堂木)圣旨是假,快与老子从实招来。
司 羽 (清醒一下)方才被你反复盘问,把我盘慌了,顺口说了个“假”字。老实告诉你,圣旨确实是真的。
张守信 圣旨是真的?
司 羽 是真的。
张守信 不是假的?
司 羽 不是假的。
张守信 (惊,出位看旨,并观察司羽脸色)老子问你,圣旨上写些什么?
司 羽 皇太极兴兵犯上,李能镇守大同,按兵不动,认贼作父,叛国求荣……
张守信 说得不通,说得不通!
司 羽 呔!皇上圣旨,胆敢诽谤,该当何罪?
张守信 嘿嘿,罪也罢,不罪也罢。老子再来问你。
司 羽 讲。
张守信 京都离大同有多少路程?
司 羽 半月路程。
张守信 皇太极兵临大同是在何时?
司 羽 这……
张守信 讲!
司 羽 我不知道。
张守信 胡说。皇太极今日兵临大同,李将军闻报之后,正准备出战,不料来了你这个假倒旨官,说什么“按兵不动”。我来问你,难道半月以前皇上就知道今日之事么?想这半月之前要李将军兵向哪里开动?又向何人开战?
司 羽 这……
张守信 这就是假的,还不与老子从实招来!
司 羽 住口!大胆中军,妄猜圣旨,审问钦差,犹不知罪,反来问我。皇太极与李能之事你们一气相通,战与不战,自己明白,何必装佯作相。
张守信 嘿嘿,你越来越厉害了哇!(一想)倒旨官,老子又来问你。
司 羽 问我何来?
张守信 你带来了多少人马来到大同?
司 羽 随从二十名。
张守信 一路之上可有人阻挡?
司 羽 钦差大人谁敢阻挡。
张守信 嘿嘿,好大的钦差!皇太极兵临大同,城郊四处都是贼兵,你是文官,随从又只有二十名,你是怎样过来的?
司 羽 这……
张守信 难道变只雀鸟飞过来的么?皇太极请你来的么?
司 羽 这这这……
张守信 这圣旨明明是假,还不与老子从实招来!
司 羽 (极力镇定)大胆中军,不要信口雌黄,侮谩朝廷命官。有道是“两国交锋,不斩来使”。我身为钦差,自可通行无阻。
张守信 胡说!你并非出使他国,怎能说是“两国来使”?
司 羽 (语塞)……
张守信 讲!
司 羽 (慌)嗯……
张守信 嘿嘿,你没得说的了。老子又来问你,李将军押解进京,何人镇守大同?
司 羽 (搪塞)自有主将镇守。
张守信 主将在哪里?
司 羽 (支吾)唔……
张守信 讲!
司 羽 此乃朝廷差派,我又怎么知晓。
张守信 (大怒拍案)胡说!皇太极兵临大同,反把李能将军押解回朝,这明明是有意把大同送入贼人之手。哪里是什么皇上圣旨,分明是你们这班乱臣贼子,陷害忠良,老子早就看出你们的破绽,还不从实招来!
司 羽 这这……(慌乱踱步)
张守信 嘟!你这假倒旨官,还要装腔作势,藐视老子官卑职小,在公堂上耀武扬威,还不与老子跪下!
司 羽 我乃朝廷钦差,岂能向你屈膝。
张守信 你是什么钦差,明明是个假倒旨官,人来,与老子打倒磕膝。
[众士卒将司羽打倒跪地。
张守信 假倒旨官,有招无招?
司 羽 圣旨是真,供招什么。
张守信 什么,你还没有招的?好,老子先打死你这狗娘养的再来问话,来,与老子打!打!打!
司 羽 大厅老爷,慢着,慢着!
张守信 有招无招?
司 羽 我……
张守信 快快从实招来,老子决不难为于你,如有半点不对,休怪老子动火。
司 羽 大厅老爷,我……
张守信 (大声)快招!
司 羽 我招,我招。
张守信 有招?
司 羽 我招。
张守信 (缓和)有招就是好的。(向士卒使眼色,下位)嘿嘿,司羽老爷。
司 羽 大厅老爷。
张守信 老子问你的口供,问得对不对?
司 羽 大厅高才,句句中肯。
张守信 司羽老爷,这圣旨是假的了?
司 羽 是假的,早被大厅老爷看破了。
张守信 圣旨既然是假的,你就把假传圣旨的来由说了出来,即刻送你回朝。
司 羽 大厅老爷请听。
张守信 司羽老爷请讲。(向士卒使眼色,令作记录)
司 羽 朝中魏忠贤因与曹天官不和,巧奏一本,说曹天官卖官鬻爵,圣上大怒,将曹天官削职为民,曹天官带了满门家小回转家乡,魏忠贤预先命人带领五百人马等至官庄铺,将他满门家小尽行杀了。
张守信 啊!那曹天官一家尽行杀了!(追问)杀了曹天官一家也就罢了,为何又假传圣旨来到大同?
司 羽 大厅哪曾知道,因李能将军与曹天官是内亲,犹恐闻讯报仇,故一面暗通皇太极兵困大同,一面假传圣旨押解李能将军回朝问罪,行至中途,将李将军一刀两段,做一个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大同被皇太极占领,魏忠贤势力扩张,好来挟天子以令群臣。
张守信 这是你的实话?
司 羽 一句不假。
张守信 司羽老爷。
司 羽 不敢。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圣旨只怕是真的。
司 羽 不是真的,是假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司 羽 是假的。
张守信 (取过笔录一看)司羽老爷。
司 羽 不敢。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圣旨只怕不是假的。
司 羽 是假的,不是真的。
张守信 是假的?
司 羽 是假的。
张守信 是你的实话?
司 羽 实话。
张守信 既然是实话,你就画招上来。
司 羽 这……
张守信 唔……
司 羽 好,画招,画招……
张守信 写呀……(大声)写呀!
司 羽 我写,我写。(画招)请大厅老爷过目。
张守信 (看供招,由笑转怒)呔!老子审问你的口供不出,老子也不叫做张守信!(上位)
司 羽 大厅老爷开恩。
张守信 司羽,你口供招得好,老子没有什么赏赐于你。
司 羽 不求赏赐,但求早日回家。
张守信 老子一定要赏赐于你。人来,去掉这假倒旨官的纱帽。
[众士卒取去司羽纱帽。
司 羽 哎呀,大厅老爷……
张守信 这回叫老子做“老子”也是枉然,将假倒旨官拖了下去!
[众士卒押司羽下。
张守信 来,把公案打转。
[乐奏《大开门》,站堂军将公案归中。
张守信 (拱手)有劳,有劳!你们下去。
[站堂军下。
张守信 有请将军。
[李能上。
张守信 请将军松刑。(为李能解下刑具)
李 能 审问钦差口供如何?
张守信 口供在此,将军一观。
李能 (接看)……
(唱《北路散板》)
忙将口供来观定,
果然圣旨不是真。
多感贤能张守信,
真假二字才分明。
张老爷。
张守信 末将不敢。
李 能 你粗中有细,智勇双全,本镇万不及你。
张守信 将军过奖。启将军,假旨已经审出,请速定退兵之策。
李 能 好,大厅听令!
张守信 在。
李 能 本镇再命你出城打听贼兵兵力虚实,即刻回报。你我要杀他个片甲不存!
张守信 得令!将军请退。
[李能下。
张守信 人来,带马!
[众士卒闻声上,张守信上马。
张守信 哈哈,哈哈,啊呀呀哈哈哈……
[张守信纵马下,众士卒随下。
——剧终
注释:
①范元义:(1890—1974),长沙东乡人。三元科班出身,工大净,《三打严嵩》之严嵩、《审假旨》之张守信、《李七攀良》之李七,均为行内外称道。他记忆力强,在科班涉猎生、旦、净、丑各行,会戏极多。1931年,在湘潭兴办义华科班,自任教师。一年后,科班转为演出实体,仍名义华班。1938年,受田汉领导的湘剧抗敌宣传队的影响,改为义华抗敌湘剧团。抗战胜利后,剧团交由别人管理,演戏至70岁,1974年病逝。
②蒋经城:(1922—1988),祁东县人。194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戏改工作,先后在衡阳市文化馆、省戏剧工作室担任戏剧专干与编剧。曾任衡阳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其作品有《雁门关》、《白罗衫》、《松坡将军》等。
③刘希伯:(1913—1986),衡阳县人。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1953年后,为衡阳市湘剧团编导,创作、改编了《醉打山门》(合作)、《审假旨》(合作),自创有《牛皋招亲》、《贺龙将军》等。并参与《衡阳湘剧志》的编纂。
④武进士:科举制度中有专设选拔武官的科目,其乡试、会试、殿试及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武科经过殿试,朝廷赐以出身者为武进士。
⑤大厅:老艺人介绍,大厅即总兵府的总管。
⑥马扎子:行军坐具。
⑦起点:见《斩三妖》注⑤。
⑧皇太极: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即位,他率八旗兵开疆拓土,定国名为大清。死后传位于第九子福临,即清顺治皇帝。
⑨朱盖墨、墨盖朱:朱指红色印泥,墨指字。先写字后盖章谓之朱盖墨;先盖章后写字谓之墨盖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