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词唱本 > 唱本详情
访白袍(湘剧)
范正明

  【题解】《访白袍》描写唐初山西绛州龙门县壮士薛仁贵,别妻投军之后,保驾征辽,屡立战功。但行军总管张士贵欺上瞒下,将薛仁贵之功,都记在自家女婿何宗宪身上,使薛仁贵备受压制。唐太宗李世民一日在凤凰山,遭受敌将盖苏文的突然袭击,幸得薛仁贵救驾脱险,未及问知姓名,只知是一员身着白袍的小将,日夜思念不止。于是派元帅尉迟恭,以犒赏三军为名,逐一点将亲自授赏,却不见有什么白袍小将。后尉迟恭得老军的帮助,月夜易服访贤,在山神庙附近,亲自听到薛仁贵月下自叹,终于访到贤臣。经上奏唐太宗,贪功者张士贵受到惩处,老帅尉迟恭让贤,推荐薛仁贵代己为征东大元帅。

  高腔。一名《犒赏访袍》。本事见《说唐征东全传》有关回目。另有传奇《白袍记》,后又有删改本,名《征辽记》①。

  《访白袍》为净行高腔唱工戏代表剧目之一。前辈名净廖升翥②以高腔著称,他有一条俗称“肉喉咙”的好嗓子,扮演之尉迟恭,在犒赏之时,教训张士贵为将者要体恤士卒,不能遗漏他们的功劳,既是有的放矢,又是语重心长,一支《醉翁子》曲牌转“放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月夜访贤》一场,用的曲牌是《新水令》转《胡十八》,它保持了北曲高亢、激越的风格特征,擅于表现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廖升翥演唱时结合人物感情,充分发挥了这支曲牌的旋律特性,刻画了主人公为国求贤,如饥似渴的迫切心情。每唱至此,观众无不报以热烈掌声。后继名净董武炎,不仅继承了廖升翥的优秀传统,并和导演黄其道③合作,对剧本进行了慎重整理,无论表演唱腔,均有所创造。在省内外演出时,受到较高评价,成为湘剧保留剧目。

  朝代:唐朝

  人物:尉迟恭(大净)

  薛仁贵(武小生)

  张士贵(丑)

  旗牌、四将、军士、更夫、小校、太监等

  第一场

   

  [众军士引尉迟恭上。

  尉迟恭 (唱《醉翁子》)

  某家奉旨到边廷,

  一来犒赏二访贤臣。

  但愿访得那救驾白袍将,

  扫平敌寇干戈静国家宁。

  [众兵丁、张士贵上迎。

  张士贵 行军总管张士贵迎接尉迟千岁。

  尉迟恭 总管④,营地还有多远?

  张士贵 一箭之地,千岁升轿。

  尉迟恭 不用,你我缓步而行。

  (唱《前腔》,“报前”⑤)

  贤招讨⑥!

  某家今日奉旨而来,

  犒赏三军,

  你把那有功的将士们开写一本,

  无功的军人册簿另誊。

  你那里开写得清,

  爷这里赏罚得明。

  贤招讨,要仔细,

  切莫遗漏有功人!(重句)

  (报前)

  想那班投军的将士们!

  (放流⑦)

  一个个抛老母,别妻儿,投效军门,

  实指望三功二绩,报效朝廷。

  倘若是有功劳被人瞒隐,

  害得他母在堂前盼子,子不能相见,

  妻在房中思夫,夫不得重逢。

  可怜他们一家人,

  大的大,小的小,老的老,少的少,

  肝肠望断,泪湿衣襟。

  贤招讨,某的良言你要记在心!

  (报前)

  你若是献上有功人,

  爷把本章奏当今⑧,

  自有个官上加官,禄享丰盈。

  你若不献有功人,

  只等待班师转回京,

  圣天子要查一个水落石现,石现水清。

  贤招讨,你我为官者,

  对于赏罚要分明,要分明。

  张士贵 禀千岁,已到大营。

  尉迟恭 呈功劳簿。

  [张士贵呈上功劳簿。

  尉迟恭 (翻看)第一功,南山打虎?

  张士贵 那是小军的功劳。

  尉迟恭 哈哈哈,老夫一路而来,闻听小军南山打虎,这样看来,你的功劳簿倒还开写得清。

  张士贵 千岁夸奖。

  尉迟恭 摆“龙门阵”⑨?

  张士贵 士贵。

  尉迟恭 修“平辽论”?

  张士贵 张环。

  尉迟恭 定天山呢?

  张士贵 招讨。

  尉迟恭 那凤凰山救驾呢?

  张士贵 仍是卑职。

  尉迟恭 嗯!这也是你,那也是你,难道满营将官都是酒囊饭袋不成?

  张士贵 启禀千岁,有道说小功不登大簿。

  尉迟恭 果真如此么?

  张士贵 千岁,卑职在朝,忠心辅国,岂敢欺瞒圣上,夺人的功劳。

  尉迟恭 ……好,接旨受封。

  张士贵 (跪)万岁!

  尉迟恭 开旨宣读,皇帝诏曰:“天生有道之君,必产贤臣辅国。卿家屡建奇功,朕心大悦,封卿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发皇饷十万,赐御酒千坛,犒赏三军。外赐御宴一席,尉迟元帅代陪,旨毕恩呼!”

  张士贵 万万岁!

  尉迟恭 总管!

  (念)古来杰士定邦家,

  有功之臣人尽夸。

  朝廷不负功臣意——

  旗 牌 花到!

  尉迟恭 (接唱《新水令》尾声)

  某与你插上紫金花。

  [乐起。旗牌等摆宴。

  [尉迟恭、张士贵人坐,对饮。

  尉迟恭 (接唱《香罗带》)

  饮香醪,美味佳。

  将宴撤了。总管,你爷可赏得清,罚得明?

  张士贵 千岁犒赏,赏得清,罚得明。

  尉迟恭 既然赏得清,罚得明,怎不见穿白之人前来领赏?

  张士贵 我营中只有穿红着绿,并无穿白之人。

  尉迟恭 你道无有穿白之人,吾主得见两次。

  张士贵 那两次,第一次?

  尉迟恭 在“龙门阵”。

  张士贵 二次?

  尉迟恭 凤凰山救驾。慢说吾主,就是老夫也亲眼得见。

  张士贵 这……那……,哦,哦!想那凤凰山,有一白马灵官显圣,扶助圣上江山,也是有的。

  尉迟恭 哪里是扶助圣上江山,分明是扶助你这顶纱台。

  张士贵 啊……不敢。

  尉迟恭 赐你将令,五营四哨,寻找穿白之人,前来领赏。

  张士贵 遵命。

  旗 牌 当堂发将令,

  张士贵 寻找穿白人。(下)

  尉迟恭 士贵隐瞒穿白之人,老夫不免点将一番,查问此人。旗牌,鼓棚起鼓!

  旗 牌 是。鼓棚起鼓!(起鼓)三通鼓齐。

  尉迟恭 众将涌进辕门!

  [四将两边上。

  四 将 参见千岁!

  旗 牌 高声应点!

  四 将 是。

  旗 牌 张擒龙!

  张擒龙 有。

  旗 牌 李捉虎!

  李捉虎 有。

  旗 牌 廖飞天!

  廖飞天 有。

  旗 牌 梁栋!

  梁 栋 有。

  尉迟恭 众将士上前答话。

  四 将 叩见千岁。

  尉迟恭 你等都是征辽的好汉吗?

  四 将 都是小卒。

  尉迟恭 你爷犒赏,可赏得清,罚得明?

  四 将 千岁赏罚分明。

  尉迟恭 既然赏罚分明,为何不见穿白之人,前来领赏?

  四 将 营中只有穿红着绿,并无穿白之人。

  尉迟恭 你等想是受了总管的贿?

  四 将 小将不敢。

  尉迟恭 谅尔等不敢。圣上赐有御酒千坛,西廊去饮,一队队涌出辕门。

  四 将 谢千岁!

  [众将下。

  尉迟恭 且住!营中尽是穿红着绿,并无穿白之人,要老夫往那里去寻那里去找?……嗯嗯,旗牌。

  旗 牌 有。

  尉迟恭 稍时总管交令,看老夫的眼色行事。

  旗 牌 是。

  尉迟恭 传总管交令。

  旗 牌 总管交令!

  [张士贵上。

  张士贵 (念)白袍隐在山神庙,

  就是神鬼难知晓。

  交令。

  尉迟恭 可曾找着?

  张士贵 满营找尽,并无穿白之人。

  尉迟恭 怎讲?

  张士贵 并无穿白之人。

  尉迟恭 你大胆!

  (唱《驻云飞》)

  恨士贵不仁,

  你受荣升他受摒。

  白袍功劳大,

  被你来瞒隐。

  赏罚怎得明?

  (放流)

  你若是献上穿白之人,倒还则可,

  你若不献白袍将——

  看鞭来!

  钢鞭之下丧残生。

  招打!

  张士贵 千岁休打。无有凭证,岂可妄加罪名?

  尉迟恭 (唱“报前”)

  某尉迟差矣!

  (放流)

  举起钢鞭未曾打他,

  他说道,无有凭证,妄加罪名。

  好叫某的鞭难落他的身。

  (旁白)可恨士贵苦苦将白袍瞒住,叫老夫如何回奏圣上?哦,是了,小校附耳上来……(与小校耳语后,和颜地)张士贵。

  张士贵 千岁。

  尉迟恭 招讨……

  张士贵 元戎……

  [二人同笑。

  尉迟恭 你可知某家发怒是真是假?

  张士贵 千岁发怒,只有是真,那有是假。

  尉迟恭 无非是吓大你的胆子,好去征辽。

  张士贵 卑职的胆子,在“龙门阵”就吓大了。

  尉迟恭 一张好劣嘴!你献出穿白军人,老夫奏明圣上,自有升赏。

  张士贵 营中无有此人,你叫我把什么人交?

  尉迟恭 (怒笑)……任你用尽机谋计,查出白袍命难逃。开道回营!

  [众军士、旗牌引尉迟恭下。

  张士贵 哎呀且住!白袍之事,千岁已知,倘若查出白袍,我这人头就保不住了,这这这……有了,有道一不做二不休,杀人不死反成仇,我今晚不免带领军士,去到山神庙将薛礼杀却,做一个杀人灭口。薛礼呀薛礼!非是老夫下毒手,只因你是祸根由。

  [张士贵下。

  第二场

   

  [小校甲、乙上,备马……

  小校甲 (念)只为平辽动枪刀,

  小校乙 (接念)千岁犒赏访英豪。

  [尉迟恭着青衣小帽上。

  尉迟恭 (接念)为明实情换衣帽,

  访得英贤保皇朝。

  小校,尔等收拾好了没有?

  二小校 收拾好了。

  尉迟恭 带马登程!

  (唱《新水令》)

  头上取下铁朴头⑩,

  身上脱下锦战袍。

  青风帽,齐眉罩,

  钢鞭斜插腰。

  为访英豪,

  打扮得小军模样,

  汗马营中走一遭。

  (转唱《胡十八》)

  叫小校近前来听爷分晓,

  (放流)

  恨辽兵无端来侵扰,

  白袍将屡战逞英豪。

  瞒天过海功非小,

  凤凰山救驾立功劳。

  张士贵,真奸巧,

  白袍将的功劳他瞒了。

  反在爷前之乎也者,

  尽都是假圈套。

  这国家须得贤臣保,

  更得要猛将来平辽。

  爷今晚,哪怕这,

  山遥路远崎岖道,

  要访到白袍才称心梢。 

  你爷今晚就效了一辈古人。

  二小校 那辈古人?

  尉迟恭 听者!

  (接唱)萧何月下追韩信,

  某尉迟效法前贤访白袍。

  醮楼更鼓紧紧敲,(重腔)

  这边厢咚咚鼓响,

  那边厢叮叮梆敲,

  咚咚鼓响月儿高,

  叮叮梆敲岂惮劳,

  咱和你,两三人莫声高,

  东营转过西营哨。

  [尉迟恭等下。

  [更夫甲、乙敲更上。

  更夫甲 (山歌)

  一阵干戈一阵寒,

  更夫乙 昼夜杀砍那得安。

  更夫甲 你我巡更别人睡,

  更夫乙 咸的咸来淡的淡。

  更夫甲 呃,什么咸的咸来淡的淡罗,应该说闲者闲来忙者忙。

  更夫乙 不错,闲者闲来忙者忙。老弟,你说尉迟千岁今日犒赏,可赏得公道?

  更夫甲 千岁今日犒赏,赏得清清楚楚。

  更夫乙 我说是一钵米汤⑩!

  更夫甲 你不要乱说。

  更夫乙 千岁犒赏不清不楚,好了一个,亏了一个。

  更夫甲 好了那个,亏了那个?

  [尉迟恭暗上窃听。二小校随上。

  更夫乙 好了总爷,亏了白袍。

  二小校 呔!你们在此说什么?

  二更夫 噫,你们是哪里的盗马贼?拿你们见总爷去!

  二小校 休要胡说,千岁来了。

  尉迟恭 嗯。

  更夫乙 (惊慌)千岁该死——(更夫甲急扯乙衣示意)哦哦,小人该死!(跪)

  尉迟恭 站了起来。

  更夫乙 谢千岁。

  尉迟恭 你们适才说些什么?

  更夫乙 说你老人家犒赏得不公道,好了一个亏了一个。

  [更夫甲着急……

  尉迟恭 哦,好了那个,亏了何人?快快讲来。

  更夫甲 (对乙)呔!你怎么把这话告诉千岁?总爷知道就没命啦!

  更夫乙 怕什么罗,你我就怕总爷,总爷就怕死了千岁那支陶锉。

  更夫甲 (纠正)钢鞭罗!

  尉迟恭 大胆说来,千岁与你们做主。

  更夫乙 是嘛,有千岁与我们做主。谢千岁!你老人家犒赏,那里晓得我家总爷弄了鬼,他瞒了白袍的汗马功劳,请功受赏,将白袍将隐在山神庙,不许我们走漏风声,如若不然,就要我们的性命,我们人人代白袍不平,求千岁做主。

  尉迟恭 (气极)咋咋咋……好恼!你爷要见白袍将,尔等可引得到?

  更夫乙 小人愿领千岁去访白袍奖。

  更夫甲 那我去巡更。伙计,你可要小心些。(下)

  尉迟恭 小校,尔等随后。

  二小校 是。(下)

  尉迟恭 啊,老军,你随千岁访袍?

  更夫乙 呃,我随千岁访袍。

  尉迟恭 带路。

  更夫乙 是。(大声喊)千岁访袍啊!

  尉迟恭 呃,这访袍,不要高声喊叫,你要低声些。

  更夫乙 (低声喊)千岁访袍啊……

  尉迟恭 哈哈哈……好,前面带路。

  更夫乙 哎呀,你老人家去不得啦。

  尉迟恭 为何去不得?

  更夫乙 你老人家眼睛太大了,白袍一见,他就会走啦。

  尉迟恭 眼睛大了,有什么办法?

  更夫乙 这眼睛大了……嘻嘻,千岁,那你老人家就这样眯着些。

  尉迟恭 哦,眯着些?要得,嘿嘿……前面带路。

  更夫乙 是。走走走……呀,千岁,你老人家还是去不得。

  尉迟恭 怎么又去不得?

  更夫乙 千岁的胡须长了,那白袍一见又会跑啦。

  尉迟恭 这胡子长了,又有什么办法?

  更夫乙 胡须长了?……

  尉迟恭 老军,千岁把它捎拢来,打上一个疙瘩,就不长了。

  更夫乙 捎拢来打个疙瘩……嗯,不长了。

  尉迟恭 好,好,好!(捎拢胡须)前面带路,嘿嘿嘿,这老军倒还有趣。

  更夫乙 千岁,你老人家到底去不得。

  尉迟恭 怎么又去不得?

  更夫乙 你老人家生得高大了……千岁,那我有个办法。

  尉迟恭 什么办法?

  更夫乙 你老人家也把他像胡须一样捎拢来,打一个疙瘩,就不高了。

  尉迟恭 嗳嗳嗳,这人又怎么打得疙瘩罗。

  更夫乙 哦,千岁,你是这样蹲着些儿。

  尉迟恭 哦,蹲着些儿?

  更夫乙 蹲着些儿,可要得?

  尉迟恭 要得。

  [二人同笑。

  尉迟恭 (唱《胡十八》)

  恨士贵将白袍隐藏在山神庙,

  奸谋诡计霸功劳。

  (放流)

  不是老军实情告,

  白袍的行踪怎知晓?

  只等待干戈静,辽兵扫,

  班师转回朝,

  士贵贼任你唇似剑,舌似刀,

  贼呀贼,

  我看你,往何方而逃!

  (放流)

  内奸外患清除掉,

  国泰民安乐逍遥。

  叫老军前面引路山神庙,

  又只见月儿隐隐透树梢。(重句)

  [尉迟恭随更夫乙下。

  [薛仁贵上。

  薛仁贵 (山歌)

  恼恨千岁心太奸,

  害俺藏躲古庙间。

  十大功劳被瞒隐,

  报国壮志化云烟。

  想俺进得营来,立有十大汗马功劳,总管言道,尉迟千岁嫉贤妒能,诬俺要谋反朝廷,因此,圣上命他前来捉拿于我,是俺要面见千岁辩明冤情,总爷却说我是自投罗网,让我躲在山神庙中……咳,如此藏藏躲躲,好不闷煞俺英雄也!

  (唱《北驻马厅》)

  天下兴亡志,

  仗剑去投军。

  阵前显神勇,

  千岁忌贤能。

  [更夫乙暗上,隔墙窃听,知是薛仁贵后,拍掌,尉迟恭上,大喜,翻墙进入山神庙。

  薛仁贵 (唱“报前”)

  我本当面见千岁把理论,

  又恐怕自投罗网祸临身。

  千岁呀千岁!

  (放流)

  先道你开国元勋忠良将,

  却原来嫉贤妒能一小人。

  贪图富贵把忠良害,

  全不顾保国需贤臣。

  夺我的功劳全不论,

  绝了英雄报国门。

  宝剑呀宝剑!

  英雄落魂你蒙尘,

  何日里重见光明?

  [舞剑,猛力一剑,砍断天井中一棵大树。尉迟恭趁机从后面抱住薛仁贵的腰。

  尉迟恭 白袍将,我找得你好苦呀!

  薛仁贵 是那位朋友,不要与俺作耍,俺的力大。

  尉迟恭 某家的力更大,今日倒要试试。

  薛仁贵 劝你不要试的好。

  尉迟恭 试试又何妨?

  薛仁贵 去吧!

  [薛仁贵用力挣脱,收剑入鞘,尉迟恭险些跌倒。

  尉迟恭 哎呀……

  更夫乙 (赶忙扶住)千岁稳重些。

  尉迟恭 无妨的,哈哈哈,果直力气不小。

  薛仁贵 (忙拉更夫乙到一旁问)老哥,他是千岁?

  更夫乙 正是千岁。

  薛仁贵 哪位千岁?

  尉迟恭 尉迟千岁。

  薛仁贵 你在怎讲?

  更夫乙 尉迟千岁。

  薛仁贵 哎呀,不好!

  (唱《水底鱼》)

  今日大祸临了身,

  误打奸贼命难存。

  急忙忙逃出山神庙,

  不使英雄落陷阱。

  [薛仁贵逃下。

  尉迟恭 白袍休走!唐圣上想你,某家来访你,白袍好将,好将呀!

  (唱《七煞》)

  今朝才见白袍将,

  果真是胸怀大志武艺精。

  喜今晚访得英雄将,

  辅保疆土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白袍将休惊恐不须逃奔,

  我顾不得年高迈追赶贤臣。

  [跑圆场追下,老军跟着跑下。

  [薛仁贵逃上。

  薛仁贵 (念《课子》)

  先只想躲灾祸藏在庙中,

  又谁知被发现他苦不放松。

  我这里慌不择路忙逃奔——

  尉迟恭 (呼喊,追上)将军慢走!

  [追圆场——尉迟恭伸手想去抓人没抓着,却抓住了薛仁贵的白袍铠页。

  尉迟恭 (已是气喘吁吁)我……我抓住了……

  薛仁贵 你要撒手。

  尉迟恭 我为访你而来,怎能撒手?

  薛仁贵 (挥剑砍断铠页)去吧!(跑下)

  尉迟恭 (跌坐尘埃,抓着铠页,兴奋地)我抓着了,我抓着了……

  更夫乙 (也是上气不接下气)千……千岁,你…你…老人家抓…抓住什么了?

  尉迟恭 我…我抓住白袍了。

  更夫乙 白…白袍早…早就跑了咧!

  尉迟恭 没有没有,在这里啦……(清醒一看铠页)他真的跑了?

  更夫乙 可不是跑了。

  尉迟恭 老军呀,我们再追!

  更夫乙 我们再追……

  尉迟恭 追……

  更夫乙 追……

  [两人都起不来了。

  更夫乙 千岁爷,你我都老了,追不动了。

  尉迟恭 ……老军,看来是老了啊……

  [二小校牵马上。

  二小校 千岁,找得我们好苦啊!

  尉迟恭 带马回营!

  [尉迟恭上马,下。二小校跟下。

  更夫乙 喂,千岁,千岁,你怎么就不管我这老头啦?……(摇头下)

  ——剧终

  注释:

  ①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载《中国古典戏曲理论集成》第6卷第89、11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②廖升翥:(1890-1960),亦作申翥。长沙人,清末庆升科班出身,师从周泰德。嗓宽音亮,吐字清晰,工于高腔唱工戏,韵味雄浑醇厚,极见功底。《摸包认母》、《水牢记》、《访白袍》、《北饯》等高腔唱工戏负盛名达数十年之久。为民国年间六大花脸之一。

  ③黄其道:长沙人,原为话剧工作者,相继在湖南省湘剧团、长沙市花鼓戏剧团、湖南省艺术研究所从事戏曲导演和研究工作。曾导演湘剧《拜月记》、《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及花鼓戏《装疯吵嫁》等,并参与《湖南地方剧种志》的编撰。

  ④总管:军事长官。隋及唐初军队出征时有行军总管。

  ⑤报前:变体曲牌中,用于“放流”唱段前的感叹词句。

  ⑥贤招讨:招讨使,官名,遇战争时临时设置。常以大臣、将帅兼任。“贤招讨”则是一种礼貌性的称呼。

  ⑦放流:在正体曲牌的原词、原腔中,插入新增词曲谓之“放流”,是湘剧高腔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对正体曲牌的一种突破,有利于发展剧情和抒发人物感情。称为变体曲牌。

  ⑧当今:指当时大唐皇帝李世民。

  ⑨龙门阵:古时一种军事阵法。唐军征东时为薛仁贵所摆,因薛为山西绛州龙门人氏,故名。此皆小说、戏曲家言。

  ⑩铁朴头:戏曲盔帽,黑色,前低后高,并有绒球装饰。一般为花脸武将所戴之头盔。

  ⑩一钵米汤:长沙方言,稀里糊涂之意。 

来源:含英咀华-湘剧传统折子戏一百出(中)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