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做名师,我更愿意做明白的老师”,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这样解读“名师”的含义。而名家张毓文也表示,“昆曲没有门户之见,南昆、北昆都要学”。上周五,由文化部艺术司联同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以及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方昆曲剧院承办的“第二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在中国评剧院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来自全国七大昆曲院团的28位新秀正式拜在13位昆曲名家门下,老师开明、学生靓丽,互赠的礼物也是别有深意。
拜师当天,老师端坐舞台正中的太师椅,学生则三鞠躬或行叩拜礼,昆曲名家马玉森收到了学生肖向平和邵峥赠送的一条羊绒围巾和一把折扇,前者是希望老师温暖一冬,后者则是昆曲小生行当最重要且不离手的道具,而老师则寄语二人要做“旷世达人”。
一向以帅气小生形象示人的昆曲名家石小梅,不仅在学生行礼时三次抬手做出起身的动作,更为贴心的是送给学生的小礼包中既有保护呼吸道的口罩,又有让学生买面包零食的小红包,更有学唱的教材。而学生施夏明和周鑫则分别赠给老师一枚水晶胸针和一尊夫子的雕像,前者寓意老师艺术生命璀璨发光,后者则祝愿老师健康长寿。
沈世华老师赠送给学生自己演唱的“三梦”《惊梦》、《寻梦》、《痴梦》的碟片,希望她们看过之后再来讨教。而刚刚收下的两位弟子于雪娇和刘亚琳分别为老师准备了雕花葫芦和珍珠项链,一个祝福老师枝繁叶茂、福禄绵长,一个则暗合恩师的气质与性格——高雅、纯洁、圆润。
张寄蝶赠送弟子的是两幅他亲笔挥毫写就的书法作品,一幅是“修心笃性”,一幅是“业精于勤”。他想告诉弟子的是,“要调整心态才能事事顺心,要努力才会事业有成,天上不会掉馅饼”。而弟子钱伟和刘啸赟则分别赠送了羊绒围巾、手套以及砚台。同样赠送自己绘制礼物的还有昆曲名家林继凡,他将两幅自己亲笔画的扇面“梅花香自苦寒来”送给了弟子徐栋寅和束良。
而名家张毓文赠送弟子的三顶精致凤冠,一端上舞台便引来全场惊呼,曾师从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等北昆诸位前辈的她,还将恩师马祥麟的书《我与昆曲共一生》赠予三位弟子。她表示,虽然师从北昆名家,但自己的老师从来都没有门户之见,在她身上同样留着传字辈老师的艺术,“北昆、南昆都要学”。
名家胡锦芳将三条名贵的围巾赠给了三位漂亮的女弟子,并告诉她们,“要记住,当你们心情不舒畅时,老师永远在你们身边。”她同时表示,自己要做明白的老师而非名师,并告诫她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了以前的老师”。
而黄小午和雷子文两位老师则分别将自己的演出光碟或是艺术生涯及家庭的艺术片送给了学生,希望借此加深了解后增进师徒情谊。
昆剧名家
马玉森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师从白云生等。代表剧目《文成公主》、《雷峰塔》、《荆钗记》、《晴雯》、《西楼记》、《绣襦记》、《狮吼记》等多部大戏以及《乔醋》、《亭会》等折子戏。曾荣获1984年中青年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和电视剧“飞天奖”优秀戏曲艺术片奖、老年艺术家戏曲大赛“金三角”一等奖。1995年参加全国中老年艺术家戏曲大赛荣获“牡丹”一等奖。
传授剧目:《牡丹亭·拾画叫画》、《双熊梦·男监》
学生:邵峥(北方昆曲剧院)、肖向平(北方昆曲剧院)
王世瑶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丑。自幼从其父昆剧名丑王传淞学艺,深得“南昆付丑”之真传。代表作有《西厢记·游殿》、《鲛绡记·写状》、《蝴蝶梦·说亲回话》、《风筝误·前亲》、《幽闺记·请医》等。参与整理和导演的《狮吼记》,入选文化部举办的昆剧优秀剧目汇演。曾先后多次赴日本、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讲学。
传授剧目:《十五贯·杀尤》、《鲛绡记·写状》
学生:朱斌(浙江昆剧团)、田漾(浙江昆剧团)
沈世华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闺门旦。师从朱传茗、周传瑛、沈传芷、姚传芗、俞振飞、言慧珠等。代表剧目有《牡丹亭》、《南西厢记》、《桃花扇》、《西园记》及折子戏《玉簪记·琴挑》、《孽海记·思凡·下山》、《长生殿·絮阁》、《雷峰塔·断桥》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孽海记·思凡》、《牡丹亭·寻梦》
学生:于雪娇(北方昆曲剧院)、刘亚琳(北方昆曲剧院)
张静娴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师从俞振飞、朱传茗、方传芸、沈传芷、姚传芗等。代表剧目有《斩娥》、《吃糠》、《芦林》等,以及大戏《长生殿》、《玉簪记》、《牡丹亭》等。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两度文化部文华表演奖、首届宝钢高雅艺术奖、第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文化部“终身从事昆剧艺术成就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
传授剧目:《玉簪记·偷诗》、《长生殿·絮阁》
学生:罗晨雪(上海昆剧团)、邵天帅(北方昆曲剧院)
胡锦芳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师从姚传芗、沈传芷、刘传蘅等。代表剧目有《铁冠图·刺虎》、《疗妒羹·题曲》以及《李慧娘》、《西施》、《玉簪记》等。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首届文华奖。2002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双珠记·投渊》、《牡丹亭·寻梦》、《水浒记·活捉》
学生:徐思佳(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朱冰贞(北方昆曲剧院)、由腾腾(永嘉昆剧团)
王奉梅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师承张娴、姚传芗等。代表剧目有《长生殿》、《牡丹亭》、《玉簪记·琴挑》、《雷峰塔·断桥》、《疗妒羹·题曲·浇墓》和现代昆剧《琼花》等。曾荣获中国第五届戏剧梅花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成绩卓著的艺术家”称号。现为浙江昆剧团艺术顾问。
传授剧目:《牡丹亭·寻梦》、《疗妒羹·题曲》
学生:杨崑(浙江昆剧团)、胡娉(浙江昆剧团)
张铭荣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武丑。师承传字辈周传沧、华传浩、王传淞及京剧名家盖春来,又得京剧名丑艾世菊、张春华指点。代表剧目有《问探》、《盗甲》、《借扇》等。后又兼任导演,参与执导《血手记》、《司马相如》等剧目。曾荣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导演奖,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获特别荣誉奖、第13届文华奖获文华导演奖,并被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导演)主创人员”称号。
传授剧目:《雁翎甲·盗甲》、《连环记·问探》
学生:娄云啸(上海昆剧团)、张暖(北方昆曲剧院)
张毓文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刺杀旦。1958年考入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师从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沈盘生等。代表剧目有《青冢记·出塞》、《铁冠图·刺虎》、《雷峰塔·断桥》、《烂柯山·痴梦》等以及大戏《文成公主》、《荆钗记》、《血溅美人图》、《玉簪记》、《雷峰塔》、《青石山》等。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北京陶然昆曲学社社长。
传授剧目:《青冢记·出塞》、《烂柯山·痴梦》
学生:哈冬雪(北方昆曲剧院)、王丽媛(北方昆曲剧院)、潘晓佳(北方昆曲剧院)
黄小午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师从包传铎、郑传鑑、倪传钺、周传瑛等。代表剧目有《长生殿·酒楼》、《连环记·议剑》、《牧羊记·望乡》、《琵琶记·扫松》、《十五贯》等。曾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八义记·闹朝扑犬》、《琵琶记·扫松》
学生:杨阳(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章褀(苏州昆剧院)
石小梅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1967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1982年拜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为师。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拾画叫画》、《桃花扇·题画》、《西楼记·拆书·玩笺·错梦》、《荆钗记·见娘》、《玉簪记·琴挑·秋江》以及大戏《白罗衫》、《桃花扇》,精华版《牡丹亭》、《宫祭》等。曾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文华表演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成绩卓著的艺术家”称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玉簪记·秋江》、《玉簪记·琴挑》
学生:施夏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周鑫(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张寄蝶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丑。师从王传淞、周传沧、周荣芝、小盖叫天、李罗克、张春华等。代表剧目有《义侠记·游街》、《绣襦记·卖兴·当巾》、《小放牛》、《双下山》、《柜中缘》、《盗银壶》等。曾于198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小放牛》、《绣襦记·卖兴》
学生:钱伟(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刘啸赟(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林继凡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丑。师从王传淞、周传瑛、华传浩、郑传鉴等。代表剧目有《西厢记·游殿》、《水浒记·活捉》、《燕子笺·狗洞》、《连环记·议剑》、《寻亲记·茶访》、《红梨记·醉皂》等,并在《玉簪记》、《桃花扇》、《看钱奴》等大戏中担任重要角色。曾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授剧目:《连环记·议剑》、《寻亲记·茶访》
学生:徐栋寅(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束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雷子文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净行。师承李升豪、侯玉山、邵传镛等。代表剧目有《虎囊弹·山门》、《连环记》、《包公牵驴》、《渔家乐·相梁刺梁》、《天下乐·嫁妹》、《草庐记·花荡》、《疯秀才断案》(电影)等。曾荣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曾任湖南省昆剧团团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常务理事。
传授剧目:《虎囊弹·山门》、《一文钱·罗梦》
学生:刘瑶轩(湖南省昆剧团)、殷立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