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保护并弘扬地方戏剧活化石,近日,中央电视台《长江戏话》栏目摄制组分别到怀化市的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新晃县拍摄沅陵辰州傩戏、辰河高腔、辰河目连戏和侗族傩戏“咚咚推”。 几天拍摄下来,该市四大地方戏剧剧目的精彩表演均得到了摄制组高度赞赏。
据悉,怀化市沅陵辰州傩戏、辰河高腔、辰河目连戏及新晃县的侗族傩戏“咚咚推”四大地方戏剧均在2006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沅陵县的辰州傩戏 (又称土家傩),按其内容形式分有傩堂正戏、小戏、大本戏之分,正戏是法师请神演变而成,表演剧情简单,小戏已具小型戏曲特征,大戏的戏曲化程度较高,主要剧目有:《三妈土地》《姜女下池》、《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目前主要传承人仅有17人。辰溪县的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很少部分昆腔在内的而以高腔为主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且流行于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故名“辰河高腔”。辰河高腔由于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较早地在戏剧演出中实现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辰河高腔在国外演出时曾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戏剧的瑰宝”。溆浦县的辰河目连戏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民间祭祀戏曲之一,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辰河目连戏是一个庞大的剧目组合,号称四十八本目连戏,音乐属于曲牌连缀体,共有曲牌203 支,还有锣鼓曲牌73 支,保存了古老的“圆腔点板”的记谱方法,还保留了大量民间戏曲的痕迹、民间演唱形式和民间艺人的天才创造。新晃县的侗族傩戏“咚咚推”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在侗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成的,具体反映农业生产祭祀活动的遗风古俗,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浓烈的原始农耕文化物质。自1995年以来,贡溪傩戏、傩技班共接待我国和日本、韩国著名专家、学者近150人次前来考察,并外出香港、怀化、吉首、芷江等地演出120余场次,深受国内外专家喜爱。2010年农历6月初6,由怀化市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在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成功举办的“傩文化节”,让贡溪傩戏“咚咚推”再一次受到省内外专家的青睐,不少国内外专家专程来到新晃探秘神奇的傩文化,推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截至目前,傩戏、傩技传承人龙子明、姚仕彬依靠表演傩戏、傩技收入已逾2万元,以傩戏节目命名的农家山庄生意也格外兴隆。
据央视曲艺频道总导演楼建军介绍,《长江戏话》是一部大型的电视戏曲文化专题片,分50集,追溯历史、纵览古今,展望未来,其画面壮丽,人物众多,思想深刻,计划用三年时间拍摄制作完成,每集20分钟,将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