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动态
戏台搭在家门口 曲目唱进心窝里
段玉贤

  连日来,衡南县文化馆馆长胡朝阳电话不断,原来她是被县里的几家剧团给“缠”上了。在全县号召送戏下乡活动中,胡朝阳意识到,单靠政府补贴送戏下乡远远满足不了全县20多个乡镇的文化需求。“除了政府补贴,我们应该更多的想办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文企联姻的方式将戏送到千家万户。”
 
衡南县是文企联姻做的较好的典型。据胡朝阳介绍,2013年,衡南县文化馆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姻”,送戏进社区达50多场。之后,又分别采取商家冠名的方式与当地的开发商、超市、药店企业联合送戏下乡,既提高了院团的艺术水准,又增强了经济实力,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翻开衡南县某剧团的演出日志,上面清楚地记录着:2013年送戏下乡演出80多场,营业收入比几年前增加了几倍多。该剧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文企联姻的方式送戏,不仅使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而且真正把戏台搭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剧团坚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迸发新的生机!”
 
文企联姻既让院团尝到了甜头,又让企业得到了实惠。如今,衡南地区的知名企业都主动加入到送戏下乡的行列,有的与剧团“联姻”,有的出资请剧团,在解决老百姓看戏难得过程中,这些企业与政府、剧团创造了互动效应,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元化的看戏需求。
 
与此同时,在送戏下乡过程中,衡南县文化馆还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组织开展一些传统节日的活动,把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关于二月八、三月三、中秋节的一些记忆、一些文化亮点、一些生活习俗采访上来,结合政府的惠农政策广泛宣传。既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又赢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经济效益。

  3月8日,恰是一年一度的“泉湖二月八”,在衡南泉湖镇,唱戏的舞台早早地就搭了起来,四面八方赶来看戏的群众笑逐颜开,他们开心地说:“一去二三里,村村有大戏,文化部门这件好事做得真实在!

来源:《衡阳日报》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