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研究 > 文章
努力塑造新的舞台形象
李小琴

  

  戏以人为本。人首先就是在舞台上表演着的演员。演员在其中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他既是戏曲生产的原材料,又是戏曲生产的成品。他既是生产者,又是被生产的对象。这种生产与被生产的关系是戏剧演员的特性。因此,这就要求演员必需具备有通过表演技巧的千锤百炼,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各具性格特色的人物形象的才能。

  我们根据湘剧传统戏《老汉驮妻》创作的戏曲舞蹈《猪八戒背媳妇》在节目内容、音乐、服饰以及伴舞等方面,作了大胆的革新,表演方面更是在继承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将现代舞蹈的表演技巧结合起来,努力让他们融合到一块。这样,使节目增添了现代意识,去除了陈旧感,增强它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场表演结束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望着台下数百观众……

  忽地掌声雷动。

  承认了,新创作的戏曲舞蹈《猪八戒背媳妇》终于得到观众的接纳,我的表演被观众认可了!

  由此我体会到——

  传统戏的《老汉驮妻》虽然舞蹈化的成分很多,但从整体而言,它还是一出以情节、声腔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折子戏。观众可以借助这些手段很容易地了解戏剧故事。而戏曲舞蹈《猪八戒背媳妇》则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没有声腔、道白,淡化了故事情节,虚拟了舞台空间,主要依靠演员的表演技巧,鲜明的舞蹈语汇将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多变的环境空间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然而,这个节目是集两个不同的人物于一身,腰部以下为“猪八戒”,腰部以上为“高小姐”,这又为演员设置了更大的难题。两个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物,要由一个演员同时表达出来。既要各自鲜明,又要浑然一体。既要协调统一,又要相互交流,这中间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充分了解了创作要求和创作难度后,我在刻划人物上下了些功夫。我觉得,猪八戒不同于《驮妻》的哑老汉。哑老汉是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而踉跄,驮妻负重之下,提脚无力,踩下去又不稳,走不成直线,腰盘以下是呆板僵硬的。在传统戏中,表演手段多以踏步、碎步、跪步组成。而猪八戒正当年轻力壮,虽有些笨拙,但身体结实,而且又背着个他喜爱的年轻美丽的“高小姐“,所以他的脚步要处理成提步时干脆利落,踏步着地时要结实稳健。因此,我在表演中借用舞蹈的“掂步”作为猪八戒的主要步态,以求达到表现人物的喜悦心情和灵活诙谐的个性特征。为了表现故事特定环境的转换以及特定的故事细节,如“上山”、“下岭”、“过桥”、“涉水”等,我大胆地运用“蹉步”、“平转”、“串翻身”等舞蹈技巧来作为烘托和渲染,收到了较好的剧场效果。在表现“高小姐”这个人物时,除了发挥面部表情之长以外,我还运用“抛扇”、“转扇”、“水袖”等戏曲动作,用以表现人物那洋洋自得的动感和人物自身的灵性。

  我是个青年演员,在艺术的积累上并不丰厚,幸喜有老师和编创人员对我的启发、指导,使我能够较圆满地完成《猪八戒背媳妇》节目的创演。荣誉已成过去,一切从零开始,我将更加勤奋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成为一个合格的艺术人才。 

  

来源:艺海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