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中国现代戏剧整体发展观,对中国现代戏剧作家、作品做了扫描,重点点击了历史剧美学大家郭沫若、暴露戏剧美学大家曹禺、革命戏剧美学大家夏衍、政治抒情诗派戏剧美学大家田汉、讽刺喜剧美学大家陈白尘,并归纳出中国现代戏剧与美学的整体发展概貌。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rama Aestheticism
CHENG Hong-yu
中国现代戏剧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地位。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诞生了一大批戏剧大家和杰出的戏剧作品。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是革命的三十年,是辉煌的三十年。中国现代戏剧大家不少是进步的社会活动家,其中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仁人志士。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不仅在政治上取得硕果,而且在艺术上也有不少佳作,乃至经典作品。比如:郭沫若、曹禺、夏衍、田汉、陈白尘,他们既是剧作家,也是进步的政治社会工作者,他们为党的文艺事业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历史剧《屈原》、家庭题材剧《雷雨》、革命剧《上海屋檐下》、抒情风格的《丽人行》、讽刺剧《升官图》等剧都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瑰宝,是极有美学价值的力作。我国戏剧界已经有人忘记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革命传统,忘记了现代戏剧的战斗性,同时也没有挖出现代戏剧的美学价值。当下,有大学者奉献出了煌煌巨作《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此书填补了戏剧理论的空白,的确有理论价值,但由于是史稿,不准确之处难免,最大的遗憾是未能从美学角度观照中国现代戏剧,而且对作家作品艺术分析过于简略,为此,我想深化研究。
一、中国现代戏剧作家作品扫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现代戏剧作品和戏剧家,本节尝试作一番纲要式点击。首先要肯定中国现代戏剧作家用自己的作品为中国革命所作的杰出贡献。其次,也要肯定现代戏剧作家所写作品的美学价值,当然客观地讲,他们的作品政治价值大于艺术价值,还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戏剧有公式化、概念化图解政治的作品,这从政治角度来看是可取的,但从艺术角度来看,却十分地不足取。戏剧是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其艺术的巨大魅力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说戏剧生来就是一门内涵丰盈的总体性艺术。同样可以讲现代戏剧是艺术形态,是具有美学品位的为革命服务的戏剧作品。从古代戏剧演变至今,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往今来的戏剧家及戏剧作品都与当时代关系密切,不是“歌德”派,就是“诋毁”派,也就是不光为当时政局歌功颂德,就是批判当时的政局,总之,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戏剧家与作品。鲁迅说得好,文学没有什么永恒的人性论,不能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功是因为他描写了永恒的人性,等等,总而言之,我也认为一切艺术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当时政治相关。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拥有一大批杰出的戏剧家,首先要谈到的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郭沫若,郭沫若才华横溢,他涉猎多门学科,均有建树,尤其是在戏剧和诗歌上贡献极为突出。他写了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剧,最为突出的是《屈原》、《虎符》,他的女性戏剧三部曲自成一格,具有相当的政治价值与美学价值,在此不作专论。如果说郭沫若是历史戏剧美学大家,那么曹禺就是暴露戏剧美学大家。曹禺的《雷雨》、《日出》运用社会学的角度,观照了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用艺术抨击了腐朽的政治,曹禺的戏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美学范畴,他对于揭露封建黑暗的社会作出了独特贡献。曹禺被看成是了不得的暴露戏剧美学大家,那么夏衍就是杰出的革命戏剧美学大家,夏衍是共产党人中的戏剧家,他用自己的笔来为中国革命推波助澜,他不仅是戏剧家,还是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表面上是一部普通的现实主义问题剧,其实是一部革命性的话剧。提到田汉,人们一定会共识他是政治抒情诗派戏剧美学大家,他的优秀作品很多,如《丽人行》、《名优之死》。陈白尘是一位讽刺喜剧美学大家,代表作是《升官图》。
二、历史剧美学大家郭沫若
郭沫若既是全才,又是通才,同样也是精才,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诗人、戏剧家、杰出的历史学者和语言学家。本节不想论及郭沫若的诗歌、史学以及他的革命思想等其它领域的成就。本节是想谈郭沫若的历史剧。郭沫若因其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者,故而他写起历史剧来,可说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郭沫若的历史剧“女性三部曲”可以说是他的历史剧创作的尝试,出乎人们的意料,我估计也出乎他本人的意料,他的尝试之作“女性三部曲”一炮走红,影响巨大。因了郭沫若是天才式的诗人,故而在“女性三部曲”中,他以诗人之心、之情去理悟三位女性的心路历程,其构思之巧妙,结构精巧,语言之瑰丽,都是现代戏剧史上的少有的。“女性三部曲”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从创作态度来看,郭沫若有些草率,缺乏精打细磨,缺少情节的复杂性,以美学品位上来看,过于平谈,幸好,由于表现形式新颖,语言优美,这才使“女性三部曲”在现代戏剧史上占有了一席地位,由此可见,郭沫若能在戏剧创作之初就能写出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剧本,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也是现代戏剧史上少有的。
如果说“女性三部曲”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的尝试,而且取得了成功,那么他的杰出历史剧《屈原》就更是一部档次极高的历史话剧。《屈原》是郭沫若用生命灵魂创作的一部杰作,“屈原就是我,我就是屈原”。《屈原》从发表到上演、声誉鹊起,在大后方引起了震动。《屈原》是配合当时抗战形势的杰作,《屈原》思想性强,哲理品位高,结构天成,语言精美,郭沫若将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舞台上,而且是立体化的展示。《屈原》中的“雷电颂”简直就是一首不朽的抒情诗,而且是十分精美的。
郭沫若的另一历史剧杰作《蔡文姬》是一部值得人们欣赏的美学作品。蔡文姬离胡归汉故事是千古佳话,歌颂了曹操的开明政治。郭沫若运用美学思维创建了美的形象蔡文姬,《蔡文姬》的人物形象寄托了郭沫若的情怀与哀思,他渴求政治文明,希望中华民族强盛,这一切都溶入了剧作之中。《虎符》也是一部杰作,该作以“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为寄托,重新塑造了如姬的人物形象,郭沫若让如姬的美的心灵与信陵君的仁义正直以及魏太妃的爱心交相辉映,捧托出《虎符》这一杰作。郭沫若杰作甚多,不再一一点击,由点及而可以想见。
三、暴露戏剧美学大家曹禺
曹禺又名万家宝,是一个戏剧天才,少年深受戏剧熏陶,并且阅读过易卜生的戏剧,据说在创作中曾深受易卜生影响。由于社会影响,加上个人的聪颖的天资,所以他能在上大学期间创作出了经典戏剧《雷雨》,《雷雨》写成时,曹禺才23岁,一个年轻人为何能对封建大家庭作出如此惊人的洞察,对封建大家族作出了如此透彻的展示,而且是淋漓尽致的展示,这是令人至今未能知晓的大疑难问题。从《雷雨》一剧可以看出,曹禺是一个天才的叛逆者,他用俯视的眼光,用批判的意识来观照封建社会的缩影“周公馆”,从中暴露出了封建社会家庭的黑暗,“周公馆”是曹禺运用美学方法论对之作出了“审丑”。“审美学”的对应物就是“审丑学”。《雷雨》不是仅仅因为“暴露”才引为经典之作之中,还有一个主因,《雷雨》中洋溢着一种具有青春朝气的“雷雨”精神。有人将巴金的《家》与曹禺的《雷雨》进行比照,如此观照,你会发觉两位大师都运用了“审丑”,从“审丑”中进行“审美”,两者都运用了批判现实主义方法论,都成功地将作品打出了美学品牌。曹禺的另一杰作《日出》同样是“暴露戏剧”,不过《日出》的美学氛围没有《雷雨》那么沉重,虽然《雷雨》具有一种“雷雨”精神,可是与《日出》比起来。《日出》更加健康向上,为什么曹禺要将一部同样是“暴露”题材的剧本命名为《日出》呢?我个人认为曹禺已经成熟,他懂得了光是“暴露”还远远不行,还要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中国会象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他呼唤着“日出”,他渴望着新中国的诞生,这是《日出》美学意义上的符号罢了。从陈白露的自杀到日出,昭示着新的生活必将代之于腐烂的封建社会生活。《日出》是曹禺第二杰作,下面我想说一说曹禺的又一杰作《北京人》。《北京人》我认为是曹禺所有剧本中最为成熟的代表作。《北京人》以北京猿人为大背景,作家呼唤着新的国民觉醒,人们要过上一种新的不同于过去的生活。《北京人》中的家庭矛盾冲突虽不如《雷雨》,但要比《雷雨》更具深沉的艺术魅力,其美学价值远远超过了《雷雨》及《日出》,本节不谈《原野》,因为它还有争议,不过《原野》的艺术手法有点借鉴于奥尼尔的《琼斯皇》,在此不作探讨。总之,曹禺堪称暴露戏剧美学大家。
四、革命戏剧美学大家夏衍
夏衍的确是革命戏剧美学大家,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中的戏剧家,其实他是真正的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夏衍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不仅在戏剧上卓有成就,而且在电影上也颇有建树,在文艺理论上也有成果。有人想将夏衍否定,其理由是夏衍不是戏剧美学大家,他的作品是公式化、概念化的政治图解戏,事实又是如何呢?真的夏衍是必须从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抹去的大作家呢?我看并非如此,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夏衍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是艺术品,还是政治化的公式化的概念戏。对此有必要加以证明。《上海屋檐下》没有一场戏是长篇大论的政治语言,人物形象没有一个是呆板的造型,剧中的匡复也不是一个空洞的革命家,他的情感、思想都是具有人情味的。《上海屋檐下》几场戏都很精彩,无论是情节还是表现形式以及语言,都具有较高的美学品位,我们不能因为夏衍革命,就凭着一种逆反心理来“告别革命”,我是反对用一种偏激来纠正又一偏激,何必为了强调艺术美学就必须走极端地大叫“告别革命”呢?我看这种提法大可不必。《上海屋檐下》不过是为革命者呕歌,就一口咬定它没有艺术性,这未免太主观武断。《上海屋檐下》在表层结构上有创意,在深层次的内涵上开掘金矿,这是一部将政治与艺术结合得十分巧妙的杰作。也许有人说我过于美化夏衍,过于为他的革命戏剧鸣冤叫好,好不好,不是哪一个人可以界定,还是让我们试目以待,看看未来的戏剧史如何评判夏衍及其他革命戏剧家。说到此,也许有人认为,你不就是谈了一出《上海屋檐下》吗?比较而言,夏衍不就是写了这么一部马马虎虎的话剧吗?真的是这样吗?否!我认为《心防》、《法西斯细菌》形象化地塑造了主人公从懦弱成为了反法西斯的勇士,这一人物思想转变的过程写得栩栩如生,其语言风格十分鲜明,其戏剧场景变换也很独特。《心防》形象化地形颂了反法西斯的人民大众,至于《赛金花》确实有不当之处,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值得研讨的地方。本节不作专论,我认为从对夏衍戏剧的审美观照,我认为称夏衍为革命戏剧美学大家比较恰当。
五、政治抒情诗派戏剧美学大家田汉
田汉对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的影响是无人可比的,他不仅是戏剧家、电影家,而且还是戏剧活动家、戏剧理论家,他不仅写剧本、办杂志,还创办了南国戏剧学院,他为中国戏剧改良作出了辉煌的贡献。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泰斗,任何一部文学史、戏剧史如果将田汉抹去,那就不是文学史了,由此可见,田汉对戏剧艺术的贡献是何等巨大呀!田汉与熊佛西堪称对峙的双峰,双双为中国戏剧教育作出了巨大奉献。田汉同样是共产党人的戏剧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号手与鼓吹者,对于田汉,我尚未发现有人将其诋毁,说他的作品没有艺术价值者极少,倒是大棒田汉者太多,陆苇博士的田汉论稿就是一部为田汉歌功颂德的学术论著,很显然陆苇的博士论文我是不欣赏的,其中很多见地并非独特,而且不少材料多采引录,并非出于已创。倒是董健教授的《田汉传》洋洋近七十万言,试图将田汉的一生作出了准确的功过是非的结论,此结论下得过早,虽然田汉已经作古,但是研究田汉无论如何不能如此草率,当然我阅读了董健教授的大作的一些章节,他强加于田汉上的观点也是不少的,对此还需要研讨。
田汉是真正的抒情诗派戏剧美学大家,田汉所写的话剧、戏曲之多,乃国内现当代戏剧史上第一位,他的代表作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我不必一一点击他的戏剧作品,也不可能一一点击田汉的每一剧作的艺术美学特征。我想谈一谈《咖啡店之一夜》,该剧抒情风格特别浓,具有诗的风格,《获虎之夜》全篇简直就是抒情诗,其语言简直诗歌化了,黄大傻完全是一个才子式的吟诗作赋的文弱书生,这是不值得肯定的,可是目下国内却有学者将田汉的不足之作及其失误也当成了艺术瑰宝,这就令人不可思议了。很显然,田汉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称他为政治抒情诗派戏剧美学大家也很恰当。可是我们不能陷进于田汉的政治抒情诗之中而不能自拔,是的,田汉的多数戏剧作品都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这无疑是正确的肯定,但是也应该看到田汉也有严重不足,那就是过于追求美学的形而上,而在思想内涵上确有不足之处,他的失误是难免的,如果研究田汉全人全作,不能一俊遮百丑,不能将田汉捧得比郭沫若、曹禺、老舍还要高,当然田汉同样是一流的戏剧美学大家,这从他的代表作以及他的论文中可以佐证。
六、讽刺喜剧美学大家陈白尘
陈白尘是新时期对中国戏剧贡献最多的硕果仅有的大师,他带出了李龙云、赵耀民等一大批戏剧创作专业研究生,也带出了一批戏剧学研究的博士生,他的高足董健教授继承了陈白尘的事业,成为南京大学乃至国内少有的戏剧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由陈白尘老与董健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填补了国内戏剧界空白,并获多项殊荣,令人可敬可佩。陈白尘老所写的散文十分优美流畅,令人阅之如品甘饴,如品陈酒,令人审美满足。陈白尘老是国内最有份量的讽刺喜剧美学大家,观照他的一生,再认真审阅他的剧本,你会发觉他似乎是一个讽刺喜剧的天才,他的讽刺功底不亚于丁西林,丁西林的讽刺艺术以小事而结构,而陈白尘老都是真正的大手笔,他的讽刺戏剧主要是结构重大问题,他讽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陈白尘老先生的喜剧观是一批戏剧财富,因而国内研究陈白尘老的学者不多,仅见张健教授等人的数篇论文,而将陈白尘老的喜剧理论进行深化研究者我至今未见,我想作为他的学生的董健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也未有人将陈白尘的喜剧观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并上升到体系化的高度。
为什么我将讽刺美学大家的称号给了陈白尘老先生呢?请容我来证明。请看陈白尘老的代表作《升官图》。《升官图》以优雅的笔调写了一部离奇古怪的讽刺剧,省长、县长、局长都为了金钱而痴迷不醒,引发了一场可笑的故事。《升官图》的阅读者很多,我就不再详细介绍剧情了。我想说的是《升官图》的喜剧手法。我认为《升官图》是陈白尘老“含泪的笑”,他多么希望社会不再黑暗,人们不必为金钱、权力、美色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陈白尘老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他用他的笔与腐朽社会抗争,这是他的深层心理。
我国所有喜剧学者无一不认为《升官图》是国内喜剧创作的高峰,陈白尘的《岁寒图》、《结婚进行曲》等剧中未及《升官图》的艺术美学品质。《升官图》妙就妙在用荒诞派的情节、真实的人物、黑暗的官场演绎出了一部讽刺性极强的优秀话剧。我希望有学者能够象研究田汉那么积极,象研究田汉那样热中,不如研究一下我国唯一为戏剧教育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的陈白尘老先生,认真研究陈白尘的一系列的有见地的戏剧论文。不要忘记我国讽刺喜剧美学大家国内不多,第一位可数的就是陈白尘老,只有他才是戏剧教育的泰斗,南京大学的青年戏剧学子不要忘记先辈陈白尘。
七、中国现代戏剧与美学整体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争论,否定中国现代戏剧的美学价值一说已不成立,人们开始承认中国现代戏剧是政治与艺术的双赢,是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从总体上看,也是光辉灿烂的三十年,本文限于篇幅,只是点击了几位大师,其实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杰出的作家与作品何其多也!想在一篇文章中进行系统研究是不可能的。像阳翰笙、吴祖光、熊佛西、于伶、丁西林等一批现代戏剧是中国古代、近代戏剧与中国当代戏剧的中介与过渡期。这一过渡期是媒介物,对丁古、近戏剧与中国当代戏剧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从宏观上看是美学创造史和观众的审美鉴赏的心灵史。我国戏剧学者历来不重视从多元角度研究现代戏剧,而是偏重于社会学研究与本体论研究,至今除了田汉、曹禺有了多层次以及复合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外,对别的现代戏剧家往往重视不够,就连郭沫若这么一代戏剧大师,一位在历史剧创作上具有极深造诣的伟人,却至今未见有人对郭沫若的戏剧美学作过系统的研究,至今未有专著问世,这真是戏剧理论学者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的悲哀。如果我们重视戏剧与美学的结合,我们就会发现戏剧美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综观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其实也是戏剧美学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国戏剧文化与美学同步发展的三十年。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美学上的艺术形态,他不愧为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美学大家,他的历史剧哪一部不具有美学意义和价值呢?再说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又哪一部不是有暴露性的美学特征呢?夏衍的革命戏剧有哪一部不具有高尚的革命者的审美情操呢?田汉的政治抒情诗派的话剧与戏曲又哪一部没有感情色彩的美学因子呢?陈白尘老的讽刺喜剧《升官图》以及《结婚进行曲》、《乱世男女》、《大地回春》又哪一部没有讽刺幽默的美学风格呢?如此一扫描,再如此稍稍点击,你就会发觉中国现代戏剧是一部美的创造史,一部系统的中国现代戏剧史是戏剧美学的发展史、演变史。看来,我们过去没有发觉中国现代戏剧具有如此之多的美学因子,如此看来,我们大有必要认真学习中国现代戏剧的哲理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看来不久的将来,必将有一部新作问世,那就是“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整体发展史”,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刻苦努力,必将拥有硕果。
八、结 语
本文是研究中国现代戏剧美学的专题文章,为了宏观起见,我选择了一项宏大的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深化,采用了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本文没有乘用多“元”化方法论研究,只是采用了美学作为研究的主体方法论,我是从美学角度把握戏剧理论研究的。中国现代戏剧三十年是中国戏剧史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中介时期,这一审美中介十分值得研究。我个人认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必将深化,不能还是研究曹禺、田汉、老舍三大家。我们的研究眼光应该放宽。我们要运用美学方法论观照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整体发展,如此才会值得你花心血、精力去研究这一划时代课题。本文已经对中国现代戏剧家及作品作了扫描,重点点击了郭沫若、曹禺、夏衍、田汉、陈白尘,因为他们的戏剧美学风格十分独创,并且互不雷同,故而我重点点击了这几位大师,通过我的点击,你会信服我的论点,那就是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整体发展是一门值得花费心血、精力、财政补助的新型戏剧学的分支学科。本文到此就要结束了,但是本文课题的研究并没有结束,还有系统化的必要,还有许多空白供我们填补。
(程宏宇:海安立发中学图书馆,江苏 南通2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