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研究 > 文章
田汉年表(续一)
吴孟铿 编

  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同月上旬,与郭沫若、沈钧儒,许广平等发起联名致函美国人民,吁请督促美国政府勿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民主事业。

  又,撰《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悼李公朴》。载于《周报》四十六期。

  同月二十六日,出席中华文艺协会总会为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事件举行的临时大会,并作《反动派用无声手枪来打,就让他们打出有声中国来》的发言。发言载于同月二十八日《新华日报》。

  八月十五日,与在沪的友人欢送欧阳予倩返桂,并赠欧阳予倩“长歌”一首。

  同月,撰《招魂》。载于《上海文化》九期。

  又,撰《欧阳予倩先生的道路》。载于《文革》四十七期。

  九月十日,与郭沫若、洪深、许广平等应邀赴大西洋餐社,出席越剧演员袁雪芬举行的招待会。

  同月二十三日,由田汉主编的上海《新闻报》“艺月”,副刊创刊。第一期发表田汉《召唤》(诗)。

  同月至十一月间,曾先后主持《新闻报》“艺月”副刊召集的平剧改革座谈会。发言记录连载于《新闻报》“艺月”副刊本月四至七期。

  同月,作《琵琶行》(四十五场京剧)。连载于一九四七年《文艺春秋》四、五卷各期。

  十月十九日,出席“文协”总会等十二个文化团体举行的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

  同月二十日,与沈钧儒、郭沫若、茅盾、许广平等前往万国公墓,参加鲁迅的扫墓礼。

  同月二十五日,与欧阳予倩、洪深出席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决定筹组中国剧作者协会。

  同月二十七日,参加上海各界举行的陶行知追悼大会,并宣读祭文。

  同月,撰《读齐如山先生对新平剧的意见》。载于本月四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期。

  又,撰《从李、闻追悼会回来》。载于本月七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期。

  又,撰《鲁迅先生与老舍》。署名:明高。载于本月二十一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五期。

  又,撰《周信芳先生与平剧改革运动》。载于《文革》五十期。

  又,撰《安息吧!伟大的灵魂》。载于《群众》十二卷二期。

  又,撰《为成立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告全国同志书——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载于《人民戏剧》一卷五期。

  十一月,主持上海话剧界召开的“话剧复兴运动座谈会”。发言连载于本月十八日、十二日、十六日、二十三日《新闻报》“艺月”副刊。

  同月,撰《防卫戏剧文化的市民权》。载于本月四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七期。

  又,撰《新中国剧社的苦斗与西南剧运》。连载于《评论报》一卷一、二期。

  又,撰《创造与民主——关于话剧导演的话》。载于本月十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九期。

  十二月,撰《我们需要真正代表中国精神的乐剧——评阿富夏洛穆夫的《孟姜女》。载于本月九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十二期。

  本年,发表的文章还有:

  《田汉先生谈戏剧运动》。载于《人民文艺》一卷四期。

  《居桂回忆》。载于《人民世纪》六期。

  《原子弹及其他》。载于《清明》三号。

  《剧艺大众化的道路》。载于《周报》三十八期。

  本年 二月十日,国民党特务破坏在较场口举行的重庆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殴打李公朴、郭沫若等人,制造了“二·一○”较场口惨案。

  四月八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由重庆飞赴延安途中不幸遇难。

  六月二十六日,国民党反动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七月十一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杀害李公朴。

  七月十五日,闻一多在主持李公朴追悼会后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7年 49岁

  一月七日,撰《〈武则天〉自序》。载于本月二十五日《大公报》。

  同月,《武则天》经补充修定,开始连载于《大公报》本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二十九日的《戏剧与电影》副刊上。

  又,撰《我们该有声音了——略谈一九四六年度剧作》。载于本月六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十六期。

  又,撰《〈荒江女侠〉与白莲教》。载于本月二十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十八期。

  二月十五日,主持上海戏曲、话剧界知名人士“平剧改革两周座谈会”。发言载于三月三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二十三期。

  同月,撰《八千里路云和月》。载于本月三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二十期。

  又,撰《戏剧不能与群众隔开》。载于本月十六日《文汇报》。

  三月十三日,出席上海文艺界举行的庆祝田汉五十寿辰(按湖南习俗,提前一年做寿)及创作三十周年纪念会。

  同月,作《丽人行》(二十一场话剧)。

  又,撰《改革平剧的生力军——介绍夏声剧校》。载于本月二十六日《文汇报》。

  又,作《题〈天堂春梦〉》(诗)。载于本月十七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二十四期。

  四月二十八日,茅盾自苏联返国,田汉与沈钓儒、叶圣陶、许广平等,在郭沫若家为“茅盾先生及夫人洗尘小集”。

  同月,作《文艺春秋》(三幕话剧,后易名为《清流万里》。与阳翰笙、于伶等八人集体创作,田汉总其成,并作后记。)

  五月,撰《从头做起》。署名:明高。载于本月十二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二十九期。

  又,撰《剧人的保健》。署名:汉。载于本月十二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二十九期。

  又,撰《民主团结在剧运——祝上海剧团联谊会》。载于本月二十六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期。

  六月,载《中国戏剧现代化问题——质古尔古尔梦博士》。载于本月三十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二期。

  七月,与陈鲤庭合作,改编《丽人行》为电影剧本。

  同月,撰《沪剧第一课——〈铁骨红梅〉与〈西太后〉》。载于本月十四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三期。

  又,撰《不要忘了运动》。署名:汉。载于本月二十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四期。

  八月,撰《运动第一教育第一——祝福夏声剧校》。载于本月十一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五期。

  又,撰《团结就是力量——越剧十名伶合作〈山河恋〉之喜》。载于本月二十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六期。

  九月,撰《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票房”——期待〈艺社〉的成立》。载于本月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七期。

  又,撰《璐璐之死》。署名:明高。载于本月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三十七期。

  同月,中央书店出版《田汉选集》。内收载:《题记》、《创作经验谈》及《回春之曲》、《洪水》、《母亲》、《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战友》、《南归》、《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等八剧;《春月的下面》、《黄昏》、《七夕》、《东都春雨曲》、《暴风雨后的春湖》等诗五首。

  十月,撰《初评〈一江春水向东流〉》。载于本月十五日《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五十二期。

  又,撰《一分热有一分光——寿剧运老战士唐槐秋先生》。署名:明高。载于本月二十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四十一期。

  又,撰《〈一江春水〉〈忆江南〉等等》。载于本月二十七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四十二期。

  同月,《哀江南》(易名《忆江南》)由“国泰”影业公司摄制完成。

  又,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清流万里》。

  十一月,撰《学习地方剧改革的勇气——谈沪剧〈返魂记〉与越剧〈倾国倾城〉》。载于本月十三日、二十四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四十四、四十五期。

  又,撰《绍兴纪行》。署名:明高。载于本月二十四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四十五期。

  同月,为创作电影剧本到台湾观光访问,时约一月之久。

  十二月,作《纪行数绝》(诗)。载于本月八日《新闻报》“艺月”副刊四十六期。

  本年 七月至九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 50岁

  一月,作《梨园英烈》(电影剧本,又名《二百五小传》)。

  三月,作《珊瑚引》(越剧)。未发表。

  六月,在中共组织安排下,为撤离上海转入解放区作准备。其间,曾回长沙探望老母。在长沙,应湘剧界旧识的邀请,观看《武松与潘金莲》等剧,并走访湘剧名老艺人。撰《湘剧忆事》(诗。载于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七日《北京日报》)。

  九月,返回上海。

  冬,与音乐家盛家伦经天津到河北平山李家庄解放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接见。

  不久,秘密进入北平,与徐悲鸿见面。向徐悲鸿等描绘解放区情景,并带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希望徐悲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北平,并尽可能在文化界多为党做些工作”的嘱咐。

  本年 九月至十一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 51岁

  一月三十一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同月,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丽人行》。

  二月三日,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三月二十二日,出席华北解放区和国统区作家艺术家在北平解放后的第一次聚会,商讨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的筹备工作。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四十二人组成筹委会。

  四月十日,与郭沫若、成仿吾、王冶秋等三百二十九人联合发表宣言,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盗运文物,呼吁全国人民一同制止这种卖国行为。

  三月二十九日,与郭沫若、郑振铎、洪深等四十四人前往巴黎参加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因法国当局的阻挠,仅给中国代表团八张入境签证,田汉与郭沫若、曹禺、徐悲鸿等转赴布拉格,参加布拉格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接着访问苏联。

  五月二十五日,返回北京。

  同月,作《报告》(诗)。载于本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

  六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同月,北京组成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田汉为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成员。

  七月二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田汉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十七人任常务主席团成员。

  同月十九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田汉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同月二十四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田汉当选为正式委员。同日,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成立。田汉当选为主席、常务委员。

  同月二十五日,与阳翰笙、夏衍、洪深等当选为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九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田汉与聂耳合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同月,撰《一位革命战士之死——哭五弟田源》。载于本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

  十月七日,中国戏曲改进委员会为传达人民政协精神及研完如何改革戏曲,邀在京的戏曲界名演员、名导演、剧作家等举行座谈会。田汉在会上就戏曲改革问题发表讲话。

  同月二十七日,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联名致电祝贺莫斯科“苏联国立小剧场”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

  同月,撰《谈话剧形式与内容》。载于本月七日《剧影日报》。

  又,撰《艺术的道路》。载于本月三十日《新民报》。

  又,作《庆祝北京解放》(诗)。

  同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十一月七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邀请戏曲文学工作者座谈。田汉在座谈会上指出:戏曲改革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政府方面将要有计划地推动这一工作,但必须依靠戏剧工作者共同努力。

  同月,撰《人民歌舞万岁——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载于本月七日《人民日报》。

  十二月一日,出席北京市戏曲界第二届讲习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同月十七日,政务院任命田汉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

  同年 一月二十一日,蒋介石以“因故不能视事”为名宣告“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

  同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

  三月五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四月二十一日,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毛泽东、朱德同志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同月二十三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宣告灭亡。

  九月二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十二月二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自明年起以十月一日为我国国庆日。

  1950年 52岁

  一月四日,出席全国文联联欢茶会,并欢迎从美国归来的老舍。

  同月,兼任北京戏曲实验学校校长。

  二月二日,主持戏曲改进座谈会。作《记戏曲改进座谈会》之记录。记录载于《人民戏剧》一卷一期。

  同月十四日,撰《〈江汉渔歌〉是这样发展的》。收载于《江汉渔歌》单行本。

  四月一日,由田汉任主编的《人民戏剧》月刊在上海创刊。

  七月,与洪深、欧阳予倩等四十三人当选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

  十月,撰《一年来戏改工作答问》。载于本月三日《光明日报》。

  又,撰《一年来的话剧运动》。载于《人民戏剧》二卷一期。

  同月,《情探》、《金钵记》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十一月二十七日,出席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为大会副主席。

  同月,撰《迎接全国戏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载于本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

  十二月一日,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作题为《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剧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载于《人民戏剧》二卷六期。

  本年,作《朝鲜风云》(十一场话剧》。载于《人民戏剧》一卷四期。

  又,撰《为持久和平而战——纪念和大一周年》(剧诗)。载于《人民戏剧》一卷二、三期合刊。

  又,撰《怎样做戏改工作——给周扬同志的十封信》。载于《人民戏剧》一卷一至三期。

  本年 六月二十五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

  十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击美帝侵略。

  1951年 53岁

  春,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

  三月,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副团长,赴朝慰问。

  五月,赴朝慰问后返国。

  六月四日,全国文联召开座谈会,欢迎胜利归国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界代表。田汉在座谈会上发表赴朝慰问的感想。

  同月,撰《武训传使我猛省》。载于本月十日《人民日报》。

  又,撰《走向决定胜利的一年》。载于本月二十六日《天津日报》。

  七月三日,出席文联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艺术团举行的文艺座谈会和宴会。

  九月,撰《关于〈江汉渔歌〉答李厚光同志的信》。载于《人民戏剧》三卷六期。

  本年 四月三日,中国戏剧研究院成立。毛泽东同志为该院题名,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同志题诗:“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不可缺一。”

  五月二十日,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表。

  十月十二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1952年 54岁

  春,赴汉口参加中南地区戏曲会演。

  六月,作《那是两年前》(诗)。载于本月三十日《文汇报》。

  十月六日——十一月十四日,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田汉任评奖委员会委员。

  十一月,撰《我们彼此发现了诗》。载于本月十七日《人民日报》。

  本年,作《白蛇传》(根据旧作《金钵记》改写的京剧)。

  又,撰《把广西人民文艺运动推到一个新的辉煌的阶段》。载于《广西文艺》三卷一期。

  1953年 55岁

  一月七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举行齐白石九十三寿辰庆祝会,田汉出席并发表讲话。

  同月,撰《关于地方戏曲问题答读者问》。载于本月十三日《北京日报》。

  二月,撰《纪念日本伟大文化战士小林多喜二》。载于本月二十日《光明日报》。

  三月,撰《永远跳动的伟大的心》。载于本月十二日《光明日报》。

  夏,改定《白蛇传》。载于《剧本》月刊八月号。

  八月,参加在沈阳举行的东北地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

  九月二十三日,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同月二十五日,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扩大会议开幕。田汉作题为《做好戏剧工作满足人民的需要》的报告。报告载于《剧本》月刊十月号。

  十月,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改组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田汉任主席。

  同月,《白蛇传》由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

  本年 三月五日,斯大林同志病逝。

  六月十五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总路线。

  七月二十七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1954年 56岁

  一月二十日,中国剧协机关报《戏剧报》创刊。田汉任《戏剧报》社社长。撰《在灯塔的巨大光芒下前进》(载于《戏剧报》创刊号)。

  七月十五日,出席“和大”等六团体联合举办的契珂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并作题为《向坚信光明、自由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契珂夫学习》的报告。报告载于《剧本》月刊八月号。

  八月,到云南等地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撰《三万里慰问归来》。载于《戏剧报》八月号。

  九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月五日、十八日,在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会上作《一年来的戏剧工作和剧协工作》的报告。报告载于《戏剧报》十月号。

  十一月十二日、二十二日、二十七日,参加中国剧协召开的“戏曲的改革问题座谈会”。

  同月十五日,出席世界文化名人、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诞生二千四百周年纪念大会,并作题为《伟大的和平民主战士阿里斯托芬》的报告。

  十二月二日,参加“戏曲的改革问题座谈会”。

  同月,撰《为纪念粤剧艺人李文茂反清起义一百周年的话》。载于《戏剧报》十二月号。

  本年 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同志为国家主席,朱德同志为副主席,刘少奇同志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同志为国务院总理。

  十月十六日,毛泽东同志给中央政治局同志及其他有关同志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

  1955年 57岁

  一月,《戏剧报》一月号发表《田汉电贺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

  二月二十三日,电影导演史东山逝世。田汉与茅盾、周扬等四十三人组成治丧委员会。

  二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主持中国剧协“胡风文艺思想讨论会”,并致词:《在斗争中建立戏剧理论》(载于《戏剧报》三月号)。

  同月,《田汉剧作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内收载:《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江村小景》、《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南归》、《名优之死》、《梅雨》、《月光曲》、《乱钟》、《回春之曲》、《阿比西尼亚的母亲》、《洪水》、《芦沟桥》等十四个剧本及《后记》。

  四月五日,出席对外文委、中国作协、中国剧协联合举行的世界文化人席勒、密茨凯维奇、孟德斯鸠、安徒生纪念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同月十一日,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联合举行的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念会上,作《战斗的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报告。报告载于《戏剧报》四月号。

  同月十六日,出席中国剧协召开的“梅兰芳、周信芳表演艺术座谈会”。

  同月,文化部艺术局、中国剧协主办第一届戏曲编剧讲习会。田汉任主任。

  同月,撰《向捷克斯洛伐克木偶艺术学习》。载于本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五月十五日,撰《〈白蛇传〉序》。收载于《白蛇传》单行本。

  八月二十日,戏剧家洪深逝世,田汉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四十二人组成治丧委员会。

  同月三十一日,撰《〈卡门〉后记》。收载于《卡门》单行本。

  同月,撰《我们怎样更好地为第一个伟大五年计划服务》。载于《戏剧报》八月号。

  十月,撰《深刻的印象——日本歌舞伎在北京演出观后》。载于本月七日《人民日报》。

  又,撰《谈日本歌舞伎的北京访问演出》。载于《文艺报》二十期。

  本年 三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等。

  五月三日—一六月十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三批《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毛泽东同志为这些材料写了序言和编者按语。

  1956年 58岁

  二月十六日,撰《争取话剧创作进一步的繁荣——读〈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以后所想到的》。载于《剧本》三月号。

  三月一日,出席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作题为《话剧艺术健康发展万岁——迎接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的发言。发言载于《戏剧报》三月号。

  同月十二日,主持中国剧协为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的各国戏剧家举行的欢迎会。

  同月十四日,撰《〈扬子江的暴风雨〉后记》。收载于《扬子江的暴风雨》单行本。

  四月十五日,撰《〈复活〉后记》。收载于《复活》单行本。

  同月十七日,戏到家宋之的逝世。田汉与茅盾、洪深等二十四人组成治丧委员会。

  同月十八日,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开幕。田汉作题为《面向广大演员,提高创作与演技水平,为完成祖国建设服务》的报告。报告载于《戏剧报》五月号。

  会议决定,田汉、欧阳予倩等十三人组成中国剧协理事会主席团。

  同月,撰《看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载于本月十四日《光明日报》。

  同月,《扬子江的暴风雨》由北京艺术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五月,作《旧句忆录》(诗)。载于本月十七日《北京日报》。

  又,撰《中国的新剧》。载于《人民中国》日文版第七期。

  六月,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视察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上海等地。

  同月二十八日,参加中国剧协召开的《琵琶记》讨论会。

  同月,撰《必须切实关心并改善艺人的生活》。载于《戏剧报》七月号。

  七月二十七日,出席对外文协、作协、剧协联合举行的肖伯纳诞生一百周年和易卜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作题为《向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们学习》的报告。报告载于本月二十七日《光明日报》。

  同月,撰《不要忘了祖宗》。载于本月二十五日《中国青年报》。

  八月十七日,出席中国剧协上海分会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讲话载于《中国剧协上海分会成立大会纪念文集》。

  同月,撰《谈湘剧团的人和剧》。载于本月二十五日《解放日报》。

  十月,撰《悼战斗的老艺人黄元和之死》。载于本月五日《人民日报》。

  同月,撰《谈战后日本的一些优秀影片(欢迎日本电影周在中国举行)》。载于《大众电影》十期。

  同月,参加剧协广东分会成立大会。

  十一月十日,在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召开的盖叫天先生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会上,作题为《向卓越的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学习》的报告(报告载于《戏剧报》十二月号),并代表文化部授予盖叫天荣誉状。

  同月十四日,在剧协上海分会艺委会上作《有关昆剧剧本和演出的一些问题》的讲话。讲话载于《昆剧观摩演出纪念文集》。

  同月,撰《为演员的青春请命》载于《戏剧报》十一月号。

  又,撰《盖叫天舞台生活六十年》。载于本月十四日《浙江日报》。

  本年,作《重游扬州》、《重访杭州》、《重访南京有感》等诗多首。

  本年 四月二十五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九月十五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1957年 59岁

  一月,与夏衍、欧阳予倩、阳翰笙等提出《举办话剧运动五十周年纪念及搜集整理话剧运动史料,出版话剧史料集的建议》。“建议”载于《戏剧报》七期。

  三月二十四日,为举行话剧运动五十周年纪念活功,邀青在京参加过演剧队的同志座谈。

  同月,撰《话剧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载于《戏剧报》八期。

  四月十日,为举行话剧运动五十周年纪念活动,邀请老解放区文工团员举行座谈。十四日,又邀清参加电影工作者联谊会成立大会的部份同志座谈。

  四月二十七日,《光明日报》发表《田汉同志对记者的谈话》。

  同月,文化部、中国剧协等联合发起组织“整理老艺人表演艺术经验筹备委员会”。田汉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二十五人任筹委。

  同月,作《三门峡记游》(诗)。载于本月二十四日《文汇报》。

  又,作《赠周信芳》、《赠陈同生》(均为诗作)。载于本月二十六日《文汇报》。

  同月,在陕西省文化局召集的文化艺术界工作大会上作报告。报告载于本月三十日《陕西日报》。

  五月,撰《悼音乐家盛家伦同志》。载于本月十四日《人民日报》。

  又,撰《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道路和展望》。载于《戏剧论丛》第二期。

  六月,撰《人民需要这样的演员》。载于本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

  七月九日,主持召开中国剧协批判吴祖光座谈会。

  同月十七日,撰《〈金鳞记〉后记》。载于《剧本》八月号。

  同月,撰《读“吴祖光谈后台”》。载于《剧本》八月号。

  又,撰《歌芦沟桥》。载于本月七日《人民日报》。

  又,撰《我们为什么要演戏——怎样正确对待戏曲剧目开放》。载于本月二十九日《文汇报》。

  又,与安娥合作,改编戏曲剧本《金鳞记》。

  八月,撰《吴祖光能不能过社会主义关》。载于《戏剧报》十五期。

  又,撰《关于〈名优之死〉——答北京人艺问》。载于《名优之死》单行本。

  又,撰《关于〈名优之死〉》。载于本月十日《北京日报》。

  又,《金鳞记》(十四场京剧)在《剧本》八月号发表。

  同月,为纪念话剧运动五十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演出田汉《名优之死》。

  九月二十八日,在对外文协、中国文联等联合举行的世界文化名人意大利剧作家卡洛尔·哥尔多尼诞生二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作《我们要健康的战斗的笑!我们要哥尔多尼》的发言。发言载于《文艺报》二十七期。

  同月,撰《争取社会主义民族戏剧更豪迈的成就》。载于《戏剧报》十八期。

  十月,撰《十月颂歌:歌中苏拥抱》。载于本月十一日《人民日报》。

  又,撰《电影“风云儿女”和“义勇军进行曲”》。载于《大众电影》十九期。

  十一月四日,与梅兰芳、阳翰笙、老舍等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员,赴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大会。

  同月,撰《我所认识的十月革命》。载于《戏剧报》二十二期。

  又,撰《访苏书简》(四篇)。载于本月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日《人民日报》。

  十二月二十八日,在中国戏曲学校举行的庆祝肖长华先生艺术生活七十年大会上致祝词。祝词载于《戏剧报》二十四期。

  同月,作《歌长江大桥》(诗)。载于《诗刊》五八年一期。

  又,撰《忆洪深》。连载于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人民日报》。

  本年 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三月十二日,毛泽东同志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

  六月八日,毛泽东同志起草了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

  (未完,待续)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