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收尸》是祁剧传统戏《药茶记》中的一折。这出戏解放以后很少演出,已濒临失传。它的内容是反映封建社会里因一夫多妻制而引起的家庭矛盾:一位员外娶有一妻一妾,员外死后,小妾为独占家产,施用毒计,企图用药茶害死大娘,不料误杀了她的亲兄。大娘张氏横遭诬陷,押至公堂受审而屈打成招,被判斩刑。小妾之子浪子深明大义,为大娘赴刑场替死。大娘深受感动,在阴森恐怖的夜晚去法场为浪子收尸……。我演的就是张氏收尸这个片断。
张氏是一个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的贤妻良母,是封建社会里受迫害、受凌辱的妇女典型。这个角色属于老旦行当,但做正旦演出。演出中,我牢牢把握住这个人物的基本特征。唱做兼备,以唱为主,以情动人。
原来的“张氏收尸”情节比较简单,只有四句唱词,收尸过程也没有多少表演。这次进行整理加工,丰富了内容,将原来祭奠法场的一大段唱词移在这里。戏从唱起板开始,一句“冬至寒天冷如冰”的内唱,让观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句唱词既是对环境的交代,也是人物心情的表露。传统的表演形式是走台步出场,接着走圆场。但我考虑到张氏是封建时代的家庭妇女,平时是很少离家出门的。尤其是在夜晚更不会单独外出。而此时月黑风高、寒风阵阵,她去的目的地又是刑场,自然有些胆怯,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吓一跳。所以,我出场以后先翻“抢背”,接着用“跪搓步”、“甩发”等表演。这样,既表现了道路的坎坷不平、黑夜行路的艰难,又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神情的慌乱。此时,她有些犹豫,想打转身回老家洛阳去,但想到浪子有救命之恩,便下定决心“不顾生死”奔向刑场。这段戏演得比较简炼,只是为后面的戏做好铺垫。
来到刑场以后,由于夜黑如漆,张氏没有马上发现浪子的尸体,只仿佛闻到一股呛人的血腥味。想起为自己替死而成了冤鬼的浪子,既感动又悲痛,于是引起她含血带泪的回忆:“张氏女站法场珠泪滚滚……”。这是一段长达30多句的唱词,有张氏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感叹,有对小妾毒谋害人的憎恨,有对昏官错判无辜的愤慨,更有对浪子深明大义,舍己救人精神的感激。根据人物感情的需要,我采用的是祁剧“南路阴皮”的调式,加上我的嗓音比较洪亮宽厚,所以唱得深沉悲凉。中间又夹有哭腔、清唱,悲愤交加,如泣如诉,因而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本戏的处理是浪子被人救出,并没有死,所以“收尸”的表演就比较简单。张氏手持草席在地上试探了几下,捞上了一颗人头,张氏用手一摸,发现不是浪子的头颅,惊吓不已。这时我展开草席,挥舞几下,继而一个“抢背”,跪在地上,两眼发呆,表现出张氏悲怆而失望的神色。表演嗄然而止,干净利落。
“张氏收尸”的片断,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辅导下排练出来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为我今后在祁剧舞台上塑造新的老旦艺术形象打下了基础。(责任编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