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
——记奋进中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陈绍武 《中国戏剧》1期
经霜不凋的邯郸地区东风一团
贡淑芬 《中国戏剧》1期
发展话剧艺术必须坚持“二为”方向
李瑛《中国戏剧》3期
一个充满生机的民间剧团
禾木 《中国戏剧》3期
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 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
主义戏曲院校
——试谈戏曲院团体制改革失误的经验教训
简朴《中国戏剧》4期
两点建议
叶盛长 《中国戏剧》4期
京剧界韵“短期行为”难以为继
丁栋人《中国戏剧》5期
西北边陲的一朵奇葩
——写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晋京演出之际
窦金泉 《中国戏剧》7期
尊重观众 争取观众
——剧场现代管理艺术探寻
姚邦珍《戏曲研究》32期
走出困境 迎接挑战
——关于剧团建设的思考
张开国 万国义 《戏曲研究》32期
鄂东新戏团
《新文化史料》1期
关于剧团改革的思考
王玉西 《大舞台》1期
一个受人欢迎的农民剧团
——介绍丰润县评剧团
唐文 《大舞台》4期
“山庄戏剧”的默默奉献
——记拼搏中的承德话剧团
李布尔 《大舞台》5期
谈表演艺术团体深化改革
孙华 《蒲剧艺术》3期
柳暗花明的清徐晋剧团
李德彪 《戏友》3期
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前进的忻州市晋剧团
王象心 杜强《戏友》4期
顽强的“挣扎”、艰难的“蜕变”
——记本溪市直属剧团的体制改革
吕恩庆《电视与戏剧》4期
甘为他人做嫁衣裳
——艺术管理赞
刘津《电视与戏剧》4期
旧京剧戏班的组织与管理
马明捷《上海艺术家》6期
做好剧场工作促进艺术繁荣
王鸿《剧影月报》7期
努力探索社会办文化的新路
——介绍嘉兴南湖剧社
李尧坤 《戏文》3期
剧团生存与戏剧创作
吴戈《戏文》5期
浙西“婺花”展风采
——衢州市婺剧团“两为”服务道路上迈新步
蒋能德《戏文》5期
地方戏自救策论
金梅《戏文》6期
黄梅花一朵 馨香播楚天
——访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杨俊
李久玖 《黄梅戏艺术》1、2期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问题刍议
程林远《河南戏剧》4期
民间职业剧团考察与思考
范舟《剧海》2、3期
“双轨制”给剧团体制改革带来的思考
何治国《剧海》1期
三湘大地映山红
——我省民间职业剧团喜忧参半
王亨念 《剧海》4期
论戏剧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谭自然 陈国安《剧海》4期
戏剧与社会管理
郑正辉 《剧海》4期
剧团管理中的难题——“层次冲突”
吴继成 《戏剧春秋》1期
探索广西区直文艺团体“富余”人员的出路
沁宁《影剧艺术》2期
“芙蓉花”盛开的奥秘
——成都芙蓉川剧团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林琳《四川戏剧》2期
拼搏开拓希望
——论振兴途中的重庆市川剧院
裴寿勋 卿敦品 《四川戏剧》3期
小剧团在振兴川剧中的的作用
饶其汉《四川戏剧》3期
川东门户之春
——记改革发展中的万县市川剧团
张晓华 《四川戏剧》4期
改革与收获
尹华宣 《四川戏剧》4期
在困惑中拼搏的望江川剧团
吕刚 《戏剧与电影》7期
关于牛淑贤剧团的思考
——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赵寻 《光明日报》3月1日
谈艺术表演团体的剧目管理
孙浩 《中国文化报》8月12日
大剧院乐演小戏 名演员甘作配角
——上海人艺为积累剧目走出路子
《新民晚报》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