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表演程式,是戏曲演员创造和表演角色的艺术手段和形式。为了使学生学好运用好程式,就必须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程式的形成
戏曲的表演程式,从根本上说,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是为了反映生活而形成的。
戏曲程式模仿生活,不是写实的模仿,而是虚实结合,载歌载舞的模仿。如小姐、丫环的上楼下楼模仿,就是对历史上民间的上下楼动作的模仿。楼梯是虚的,演员上下楼梯的动作具有一定的舞蹈性和节奏感,是对生活的一种虚实结合的模仿。舞台上表演抬轿子,轿子是虚的,坐轿和抬轿子的演员用虚实结合的表演,表现上轿、下轿、起轿、落轿、急行、慢行、上坡、下坡等动作,配上欢快优美的音乐伴奏,能给人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其它如走边、马趟、行舟等程式,也都大致如此。
各种程式的形成,大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起霸”这一程式,据说原是昆曲《千金记》里某一场戏的名字,表现楚霸王项羽半夜起来穿戴盔甲时所形成的一套披挂和整理盔甲的舞蹈性动作。这些动作把楚霸王的行为和精神状态表演的很精彩,后来有人把它运用到别的戏里武将出征的情节里也合乎情理,然后就普遍采用了。逐渐把这些过程和动作统称为“起霸”,这个程式也就相对地固定下来。
程式形式的另一个途径,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繁琐到简练的过程形成的。程式“乘船”是在民间舞蹈“跑旱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戏中出现乘船,演员无法把真船搬上舞台,即使做个假船也会妨碍表演。于是就把“跑旱船”搬上舞台。它保留了象征性的彩船,只是让演员的脚落了地,身上还挂着扎彩的船形,表演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就把挂在身上的彩船也虚掉了,只保留了一只船桨。演员表演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从而能够创造出各种上船、下船、行舟等精彩的表演。像川剧《秋江》,评剧的《杜十娘》等戏。
戏曲的很多程式,有些是依靠象征性的砌来(包括大小道具和景片)实现。采用一物多用的办法,让每种道具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舞台上一桌二椅的用项就是如此。它们在舞台上的不同摆设,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地点和环境,可以说明舞台上是金殿、公堂、客厅、书房、客店、山岗、城楼等。对观众来说,只要演员的表演同它们结合的真实可信,使得戏曲的某些程式得以广泛的应用和形成。综上所述,戏曲的各种程式,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是经过长期积累的演变逐渐形成的,程式处于不断的变化、改进和发展中。随着对现代生活的不断反映,新的程式必将不断地产生和形成。
二、程式的合理运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戏曲舞台上的艺术形象也是如此。戏曲不同行当有不同的程式,行当程式来自生活,但它并非是对生活的逼真的模拟,而是通过历代艺人的想象、概括、装饰,既要符合生活逻辑,又要依据舞台逻辑,进行艺术处理。
演员在运用行当程式来塑造角色时,必须根据人物性格、规定情境,对行当的幅度、节奏、姿态等作具体的调整,使它成为人物此时此地的必然动作,恰当的运用程式。
我在排练《失子惊疯》一折戏中,通过分析剧本,让学生对人物性格和戏剧矛盾冲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失子惊疯》是京剧大师尚小云代表剧目之一,亦为青衣唱做功并重的一出戏。这折戏选自《乾坤福寿镜》的一场,重点表现剧中主人公胡氏失而急,急而惊,惊而疯的神情与心态,突出运用了疯步功,眼神功和水神功。特别是此剧水袖功,成为大师尚小云晚年收徒弟传艺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长袖表演,它是手的延长,是人物感情的延伸,是艺术表现的夸张、扩充和强化。表演中运用水袖的甩、绕、卷、抛、翻、抓、提等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犹如波涛翻卷,瀑布倾泻,给人一种美不胜收,摄魂夺魄的感觉。使演员表演的层次分明,细腻入微,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程式和技巧的运用,恰当地塑造出胡氏由失到惊到疯的人物情感变化。
在戏曲表演中,程式的运用只要合理,灵活得当,符合戏曲的表演规律和人物的生活思想逻辑,就能表演出人物不同的气质,不同的个性,把人物演的惟妙惟肖。
三、程式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社会观念,道德观念也在改变。戏曲程式的美学追求也是有时代性的,戏曲演员必须随时代的审美意趣而改进自己的表演。
戏曲不同行当有其所特有的行当程式,具有塑造人物的强大表现力,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形式,是以行当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的,对于一个表演程式来说,生、旦、净、丑各行当在运用时,在幅度、力度、节奏上是大“同”有小“异”。
戏曲行当发展到现在的程式,已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它为戏曲演员表现人物,不论是内心活动,还是外部姿态,提供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论演员的年龄与角色的年龄相差多大,演员只要一出场,只要一举手,一投足,观众马上就能认可他(她)所扮角色大致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因而,我们要求学生要苦练戏曲基本功,掌握自己所攻行当的程式技能技巧,以便继承本剧种优秀的表演程式,为塑造不同的人物而努力。
在继承前人为我们传下来优秀的程式同时要依据人物创造需要发展程式。
当前,戏曲表演领域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抽象上人们都同意对于戏曲程式要继承和发展,但到具体问题上就变成因袭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境地。世界上事物的本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梅兰芳大师对于程式的出新,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移步不换形”。“移”就是对程式的更动,“不换形”就是指不脱离原来的程式基础。由于梅大师的继承和不断创新,在那个时代使京剧梅派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们处在改革变革时期,文化多云化,迫使我们必须从新的内容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要对传统有所选择,有所剔除,有所履行,即有所变革,才能使其成为与新的内容相适应的新形式。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戏曲艺术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社会潮流冲击着戏曲。我们要有勇气融合时代的审美理想和观众欣赏,需要进行新的创造,才能推进戏曲事业的发展,继承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戏曲表演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