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代表其本身以外的事物。按照符号原理,能指是“表达面”(E),所指是“内容面”(C),二者构成意指关系(R),用图式表示为:ERC。脸谱作为一种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方面,表达面即上述的肤色、脸形及局部的眉眼鼻嘴和脑门图案;内容面就是冒号后面的符释。脸谱符号是人工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脸谱符号含义,这种是相对固定的含义和组合,随着戏剧的脸谱角色行当的不断发展,原先的脸谱会得到更完美的表达,将来也会有更多的角色诞生。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方法。转换重组,改变原有的意指关系,产生新的角色。重组,为重新组合之意。“所谓转换,就是改变符号原有的意指关系,使之产生新的含义。”
脸谱符号的符形一览表
肤色 脸形 眉窝 眼窝 脑门 嘴窝 鼻窝
黑色 整脸 本眉 直眼窝 太极 菱角嘴 圆鼻窝
红色 三块瓦脸 直眉 尖眼窝 红 血盆嘴 尖鼻窝
粉红色 六分脸 老眉 老眼窝 金 鸟嘴 山字鼻窝
紫色 十字门脸 柳叶眉 圆眼窝 虎字形 獠牙嘴 连眼鼻窝
绿色 碎脸 棒槌眉 垂眼窝 寿字形 虎嘴 连腮鼻窝
蓝色 歪脸 奸眉 环眼窝 北斗 三角鼻窝
黄色 破脸 凝眉 鸟眼窝 卦象 歪鼻窝
白色 大白脸 锯齿眉 奸眼窝 月牙 蝠形鼻窝
金色 神仙脸 蝙蝠眉 大奸眼窝 火焰 翻孔鼻窝
银色 象形脸 卧蚕眉 三角眼窝 蝙蝠 金钱鼻窝
和尚脸 一字眉 丹凤眼窝 金钱
太监脸 寿字眉 花眼窝
无双脸 勺眉 倭钩眼窝
元宝脸 刀眉 腰子眼窝
腰子脸 葫芦眉
枣核脸 火焰眉
鸭蛋眉
环眉
对于以上无论是脸谱的占有大面积和大轮廓的符形(肤色和脸形)还是作为细节的符形(五官及脑门),我们都已在前文中对它们的符释(即所指)作了解释。我们把组成脸谱的各个符形称为“单元”或“元素”。脸谱的形成就是通过这些单元之间的不同组合而构成千变万化的角色。例如包拯的脸谱则是由黑色整脸、勺眉、月牙脑门所组成;关羽脸谱由红色整脸、卧蚕眉、丹凤眼组成;张飞脸谱则包含由黑脸、环眼、环眼窝的组合。以上的这三个脸谱是已经固定下来的脸谱,为相应人物专用.又称“无双脸”,以作区别。
如表格所示,角色脸谱的诞生就是对各种单元要素的选定后的组合。先对角色的总体性情作一个定位,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燥静程度确定肤色和脸形这些大的方面,然后根据角色的年龄、身份、事件、外貌等来确定五官和脑门的图案。当然,戏曲艺人在实际操作上要复杂得多,不但要切实对小说评话、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一个烂熟于心的温习,还要经过繁复的表情体验,试图达到精神上或外表上的惟妙惟肖。像刘曾复、郝寿臣这样的老一辈的戏曲艺人在真正勾画或创立某一脸谱时,都是经历这些过程。脸谱符号形成除了这些前期工作以外,具体到操作也是相当复杂的。符形单元的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法:异形异色、同形异色、同色异形、整体同色同形与局部异形异色的组合。
异形异色——就是不同肤色不同脸形的组合。这种方法类似于《易》卦中基本符号阳爻“-”和阴爻“--”。每三爻结合可组成八卦,每两爻组合可以组成六十四卦。例如同样是碎脸,朱温由勾云眉、内角尖突花眼窝_山形连眼鼻窝、脑门及印堂纹组成一张红、绿、黑、白的脸;而刘庆则用火焰眉、尖翅花眼窝、翻鼻窝和眉心、额头的两个垂直椭圆形,组成红、蓝、黑、白的脸。
同形异色——即运用同一脸形,配上不同颜色。比如选定了六分脸,我们分别为他们配上红色、紫色、粉红色,就形成了黄盖、徐彦昭、杨林三个不同的人。
同色异形——由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脸谱肤色的变化种类要比“形”少得多。这就决定脸谱符号的变化主要是靠图形。所以同色异形的组合要多于同形异色的组合。同样是十字门脸,将高旺的直眼窝换成老眼窝就成了年事已高的姚期。同样是大白脸,《空城计》里的司马懿、《甘露寺》中的孙权、《宇宙锋》的赵高、《宝莲灯》中的秦灿,通过不同的眉、眼、鼻和印堂纹组合成不同的面貌。
整体同色同形与局部异形异色的组合——就是脸谱的肤色和脸形确定下来后,再在局部添加不同的形和色来作为区别。例如:当我们确定了用红色三块瓦脸后,再搭配上不同的图形和色彩就产生多种含义。再脑门上添加黄“三尖”,就成了《珠帘寨》的周德威;添加蓝黑色椭圆形就成了《冀州城》的姜叙;添加黑白阴阳鱼图案就成了《天水关》的姜维;添加太极八卦图案就成了太乙真人。
在这一章里我把脸谱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符号和一种语言的混合物的意义载体进行解读。将脸谱从整个戏剧的表演符号中抽离出来,单纯地把它视为一张图像,回归到视觉最原始的直观感受中去,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阅读其感人生动的生命结构。除此以外应该还会有许多解读脸谱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作出一张张符合时代和世界观的脸谱。因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联系上的任意性,使我们可以随着时间、空间、不同语境、集体契约系统而改变。其实这就是脸谱充满生机的关键因素。
现代人和古人之间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传统脸谱中所体现的是一种人品非善即恶、表里如一的道德标准,而在现代人的思想中则包含的不单是人的善与恶、燥与静的观念,还包括许多关于人性的变化多端以及内在思维的千变万化的认识。具有“多重人格”的角色会随之而产生。最明显的就是我们无法把某个人切实地界定为好人或者还是坏人。易中天品三国时,就给曹操进行平反。《三国演义》把曹操描述成十恶不赦的奸诈之人,其实他还是一个为才是用、聪明大器的人物。西方人在观看脸谱时,往往会对我们传统的脸谱表示好奇和不解。文化背景和世界观的不同,使得他们和我们中一些没接触过脸谱的人一样,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够了解脸谱的深层含义。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他们有可能会根据自身的背景对脸谱进行与众不同的解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脸谱也会随着现代人(国内和海外)的内在思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见解。以上的这些因素都会使脸谱随着语境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