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研究 > 文章
热门话题与冷静思考
龚啸岚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振兴戏曲艺术,这是个热门话题。马尾羊头之年初,首都戏剧界热闹非凡。“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刚刚落下帷幕,“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又紧锣密鼓相继登场,历时四十多天,演出近二百场,还举行了振兴京剧讨论会、戏曲文物展览会以及第五届全国演员讲习会,这是自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之后,四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戏曲聚会,也是全国学习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同时,打破了戏剧界的寒意和岑寂而传出来的春之信息。

  目前,现状仍然是严酷的。音乐家莎莱向武汉市政协提出的一篇报告中指出:武汉市文化市场出现的音乐茶座、卡拉OK已有一百三十多处,还有七八十家正等待批准开业,目前开业诸家财源大都茂盛。对比之下,剧场、戏院就显得冷落多了。戏曲从业人员捷足者多已改行(据说,歌手、乐师收入都很丰厚),坚守岗位的人们,要创造出对观众能产生凝聚力的作品,实为艰难。为了求生存,出现了“向前三步走”的口号:“一、上北京;二、捞大奖;三、赚外汇。”如果光明正大,这“三步走”也未可厚非,何也?

  其一,只有取得成就,作品才能上北京。对此应该有光荣感;至于上北京只是为了博得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甚至悉率敝赋,孤注一掷,捞得到该我风光,搞砸了无关痛痒,本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号人是不太光彩的。其二,凭真功夫、实本领去拿大奖,其争也君子,胜固光荣,败亦可喜;若是靠着拉关系,走门路,欺世盗名,那是对纯洁艺术的亵渎。其三,文化交流也允许赚合法的外汇,武汉杂技团早就是赚外汇的行家里手。不论交流文化或营业演出,只要遵纪守法,都是正道,至于别有图谋又当别论。如能接通涉外关系,当然也在遵纪守法之列。从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无关乎话题之冷热。

  戏剧要走出谷底,关键决定于人谋。人,首先要承认戏剧艺术的系统属性和集体作用,个人无论如何杰出、如何重要,离开了集体就一事无成;其次要认识:戏剧从业者——尤其戏曲演员,是体力与脑力兼劳并用的双重劳动者。当然,必先净化自己的灵魂,然后方能施治别人的灵魂。必须提高自身之素质,完善自身之修养,最后方能完成职业的使命,为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做出奉献。

来源:《湖北日报》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