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所用的旗子,除极少数如大纛旗、靠旗为三角形的以外,一般都是方形旗,种类最多,如三军司命旗、帅字旗、姓字旗、令旗、车旗、红门旗、黑门旗、飞虎旗、月华旗、水旗等等,有的是一个人拿的,有的是四个人一组分拿的。下面介绍的是四个人一组属于龙套部门的各种方形旗的拿怯。
(1)红门旗、黑门旗的拿法 这两种旗的形状是二尺五寸左右见方,露出约一尺长把柄的布旗,红色者叫红门旗,黑色者叫黑门旗(又叫风旗)。全是布质,不绣花纹,同归青袍所拿。拿红门旗多在状元游街时以为前导,表示喜庆荣耀,走动时左手抱旗。红门旗有时可代火旗。黑门旗多用在鬼魂或妖精上场时,或代表大风,惟青袍须戴蓬头。走动时将旗两边摇摆,站立时两手抱旗。(参看照片26)
(2)飞虎旗的拿法 飞虎旗是一种大方形旗,旗面约五尺见方,旗竿露出,长约三尺,旗面是绸质,中绘一虎,两肋生翼。这种旗子用于大将带兵登场,表示威武勇猛,如《华容道》关羽、《芦花荡》张飞的上场,都用这样的旗。拿飞虎旗的角色,老路子是上手,现在都穿卒坎戴马夫巾。站在左边的,右手拿旗柄,左手扶旗竿中部,两腿左弓右箭;站在右边的,左手拿旗柄,右手扶旗竿中部,两腿右弓左箭。(参看照片27)
(3)月华旗的拿法 月华旗,旗面的大小和旗竿的长短,与飞虎旗相同,也是绸子做的。有红、蓝、白、黑各色相间的大小方框,正中画个八卦围着太极,表示有智谋才学的意思。这种旗子多用于较大的文职官员开锣巡查,或状元游街。拿这种旗子的角色由青袍担任,如《奇双会》写状一场,赵宠劝农回衙,四青袍即拿月华旗,在走动和站立时,他们常是抱着旗子。(参看照片28)
(4)水旗的拿法 水旗是的二尺五寸见方的一块稠质的旗子,两头仅稍露旗竿,旗面绘有水纹浪花,有的在水纹中间画一个鱼或虾、蟹、龟等水族。水旗是代表水的,拿水旗的则是水族,所以化装也多非人形。一般落水遇救时上一穿青袍戴五彩颜色小蓬头的角色,手拿水旗竿的中部,走动时把旗子摇着颤动,犹如波纹荡漾,把遇难人引到另一个地方。至于《白蛇傅·水斗》一场中的众水卒,则穿短袖露肚,戴小蓬头,走动时拿水旗的中部,舞蹈时则偶拿旗端。现今将水族形象美化,但水旗的拿法,仍不出旧范。(参看照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