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倒脱靴上
说明:倒脱靴上,是武戏中常用的上场方法。它描写勇猛的兵将一下从阵中冲出;或是追击敌人遇到障碍列成阵势的情况。如《八大锤》中,陆文龙战败岳飞追至城边,就是这样上场的。图中陆字代表陆文龙。
说明:在“急急风”锣鼓中,头家率领③家,②家率领④家同时从上场门并排窜出,各往左右分开,向相反的方向跑回,这就叫倒脱靴。倒脱靴上后,如果仍留在场上,就归成为一条边。
说明:倒脱靴上,可以从上场门上,也可以从下场门上。有时甲方主将来攻乙方,乙方人马先倒脱靴从下场门窜出,甲方主将用枪或刀两边拨开,龙套又从原处跑下,乙方主将接着与甲方主将交战。这种形式又叫拨落倒脱靴。如陆文龙打金兀术的四个锤将,就是这样的。倒脱靴上,一般用最快速度的锣鼓“急急风”。
(20)夹饽饽上
说明:夹饽饽上,是主位人马表示亲密地迎接客位人马的一种上场方法。在出城迎接之后,规定由两堂龙套一个插进一个行进,客位在前,主位在后。图中①②③④(黑)是客位的龙套,①②③④是主位的龙套。
说明:夹饽饽上以后,走至台口,接着挖门。客位人马①②③④(黑)挖到大边;主位人马①②③④挖到小边。大边在左,小边在右。中国习惯以左为上手,让客位居于上手,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说明:是夹饽饽上挖门后的形式部位。龙套夹饽饽上,在戏曲表演上用的较少,好象除了《樊江关》樊梨花迎接薛金莲,姑嫂相见,用这种上场形式以示亲热以外,在其他戏中还很少见到。
(21)正一字上
说明:正一字上,是上手,或是下手,或是英雄,由头家率领,从上场门走出,直奔左前方,主将甲直奔台口,②家在头家与主将甲之中,④家直奔左前方,③家在主将甲与④家之中,全都走到台口正面站成一行,所以叫正一字上。正一字上的时候,规定头②家在前,③④家在后,主将夹中,在“撕边”锣鼓中急行上场。
说明:正一字上,多用于偷营劫寨的场面。如《一箭仇》史文恭的偷营,《阳平关》黄忠的夜袭等,都是正一字上。
(22)擒住上,救回上
说明:擒住上,是描写埋伏在山林中的兵卒,等到敌方主将被打落下马,一拥上前擒住的情况。如《棋盘山》窦仙董将薛丁山打落下马,四女兵从下场门上将薛丁山绑住,仍从下场门押下去,就是。图中窦字代表窦仙童,薛字代表薛丁山。
说明:救回上,则是表示主将被打伤或被打落下马,急忙上前抢救回去的意思。如《芦花荡》张飞将周瑜擒住又放开,周瑜气死,四小军从上场门上去抢回;又《马上缘》樊龙、樊虎被薛丁山打伤,都是救回上的上场方法。图中张字代表张飞,周字代表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