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蚕桑业的起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早在距今七——五千年前的我国新石器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氏族、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氏族,即已开始利用蚕茧织丝。纺织业的发达,促成了华夏服饰文化在世界上的最早繁荣。
丝绸织品具有纤细、光滑、柔软、透明、光亮等神奇特性,以及富丽华贵的品格。它是中国戏曲服装的传统面料。
一、面料的华贵美
1.戏衣的主要丝绸面料及其应用
①缎类——俗称“缎子”。按质地分,有大缎、软缎、绉缎三种。按缎纹组织分,分素缎、织纹缎(花缎)两类。大缎光泽明亮,手感柔软润滑。由于经纬组织较密,比软缎挺括,更适应刺绣。所以蟒、靠等绣活儿重的大部分戏衣,多用素大缎、织纹大缎。绉缎,采用平经、绉纬,五枚缎纹组织而成,正面有隐约的细皱纹,因而有吸光性能。它的质地紧密坚韧,但比大缎柔软,垂感好(料褶自然流畅),所以,主要用于帔、褶等许多戏衣。
②绸类——有春绸、塔夫绸、柞丝绸等。春绸外观为平微的满地小提花(花纹起亮花),光泽丰润。素色的多用做百裥裙(腰包)。绸类织品的质地比缎料柔软,因此,彩裤多用绸料。
③纺类——平纹组织。密度比绸类疏稀,因而质地较薄。常用的有杭纺、电力纺、绢丝纺、富春纺等。戏衣上广泛使用的水袖,即用白色纺料,抖动自如。
④锦类——缎纹地提花组织,有织锦缎、古香缎等。质地绚丽多彩(织入光亮美丽的金属丝),因厚实坚韧,多作为戏衣辅料(用于缘饰)。
⑤绒类——有乔其丝绒、平绒等几种。黑色平绒向例用做小饭单或部分戏衣的托领(缘饰)。
⑥纱类——主要有乔其纱、香云纱等,是丝绸中质地最轻薄、半透明的品种。轻盈飘逸、薄如蝉翼,有一种特殊的朦胧美感。越剧等新兴剧种用得较多。
在上述缎、绸、纺、锦、绒、纱等主要丝绸面料中,以缎料用得最普遍,也可以说,戏曲服装是以缎料为主面料的服装。它光泽明亮,充分体现了丝绸品的富丽华贵;它适应于酸性染料,能染出极鲜艳的色彩;它的质地挺括,能负载繁密的刺绣纹样而不变形。
二、刚柔相济利于舞
戏衣的丝绸面料,按可舞功能来划分,可分为刚、柔两种。以蟒、靠的用料——大缎为代表的,可视为“刚”;以帔、褶用料——绉缎为代表的,可视为“柔”。
刚(大缎)——因质地挺括,料折线条粗犷,在舞动时,缎料方折有力,节奏感强,且能发出抖动的声响,有助撩袍、抖袖的大幅度表演动作。有利于展示出阳刚之美。
柔(绉缎)——因质地相对柔软,料折线条自然流畅,垂感好。在舞动时,绉缎轻盈而富于弹性,具有一种阴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