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研究 > 文章
戏剧中如何进行角色人物分析
田雨

  一、初读剧本对角色的感性认识

  在拿到剧本以后,演员除了对剧本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一切关于角色的资料都要输入演员自己的大脑。一般来说,在戏剧的排演过程中,导演对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会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演员必须在对剧本总的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因为这种分析是演员进行角色创造的基础。

  在第一次阅读剧本时,演员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了,对人物的形象、性格、教育修养、社会背景等进行揣摩,在自己的大脑产生形成初步印象。这种印象往往比较感性。

  二、弄清楚角色的行动发展线索

  演员要想真正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弄清楚作者笔下人物的行动与行动发展线索。

  怎么样去分析角色的行动与行动发展线索呢?

  首先,演员要找出戏剧在情节发展上的段落——单位。剧中的每个单位,可能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则可能是发展的整个过程。每一个单位都存在着角色相互之间的行动。因此,在找出一个又一个相互连结的单位之后,还需找到每一个单位中角色的主要行动。这样,角色的主要行动与发展的线索也就理清了。以话剧《东京的月亮》第一幕张春为例:

  1.刚下飞机,抬头看看天空深吸一口气,四处张望,翻自己的口袋找纸条打电话。

  单位命名:急切地寻找接待人。

  张春的行动,深吸口气,是因为真真切切地感觉来到了日本,心里兴奋;四处张望,是在寻找和等待迎接自己的人;打电话是在确认迎接自己的人有没有来。

  2.发现童彩妮在哭,张春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关切地走到童彩妮身边询问她哭的原因。

  单位名称:询问原因。

  张春的行动是看到机场门口有个小女孩在哭,由于陌生所以他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觉得她怪可怜的,所以上前询问。

  3.张春和大家的交流,通过了解发现大家不仅是老乡,还是一个学校的同学。

  单位名称:寻求慰藉和支持

  张春了解大家不仅是老乡还是同学,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相遇,使他感到很亲切。

  这些分析为以后我更好地塑造张春这个角色打下了基础,如果像这样把全剧的单位都划分出来,并且从中找到每个人物的行动,那么张春这个人物在全剧中的行动线索也就清晰了。人物的思想总是通过行动展现出来的,所以演员理清人物的行动线索,就必然会对角色的精神面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三、弄清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戏剧是一种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在任何一部戏剧中,他所要反映的生活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只能通过具体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演员在角色的创造中,所要扮演的人物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的角色有这样或那样不可分割的人物关系。”

  如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情侣关系、仇敌关系等等。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父子之间可以有亲有疏,上下级可以有敬有畏,朋友之间也有近有远,情侣之间也有好有坏,仇敌之间可能是不共戴天,有的则可能化干戈为玉帛。总之,人与人之间都是十分具体的关系。

  我们在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十分具体地去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细微关系。

  综上所述,角色在剧中的心理感受、内心独白,是构成心理生活线索的主要内容,是角色精神全部生活的基础,是创造角色的先决条件。因此,理清心理生活线,是必须掌握的创作技巧。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