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研究 > 文章
戏曲的核心是表演(二)
张凯 张跃 唐宋元 邓滔

  二、戏曲表演的基本功

  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是每一个表演者表演功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梅兰芳先生应邀赴苏联访问演出,在一次集会上,他着便装即兴表演了几个戏曲片段,博得外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见图49)评价道:“除了一两个喜剧演员之外,西方有哪个演员能比得上梅兰芳,穿着日常西服,在一间挤满了专家和评论家的普通客厅里,不用化妆,不用灯光,当众示范表演而能如此引人入胜?”布氏创造他的“史诗戏剧”体系和“间离效果”理论时,从梅兰芳的表演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世界三大演剧体系即包括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演剧体系;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代表的“体验派”演剧体系;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史诗剧”演剧体系。

  梅兰芳先生(见图50)之所以能在完全不具备演出条件的情况下表演成功,赢得专家的赞赏,不仅仅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勤学苦练的结果,也包含了他继承、发展的戏曲表演程式。从不少艺术家的传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后来成为大家、大师的艺员,在幼年时并非极有天赋,而往往是内向、怯场,甚至有时让师傅感到“孺子不可教也”,但经过他们焚膏继晷、孜孜不倦的拼搏和学习“终成大业”。这说明戏曲表演的基本功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大学生,没有基本功,爱好戏曲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否!爱好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格调、生活方式、心理建构会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作为爱好,我们不一定花专业演员那么多的时间来练戏曲表演基本功,但贵在坚持,必有好处。坚持,必有长进,还锻炼了身体,有益终身。

  关于肢体语言基本功,程砚秋先生的水袖功夫十分了得(见图51)。据说,在他拍的舞台艺术片《荒山泪》中,有人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程先生的水袖造型竟比梁山好汉还要多——近200种。“长袖善舞”,戏曲旦角服装一般都在袖口处接有可收可放的白色长绸,表演时这个长绸变化多端,被称为“水袖”。水袖是旦角表演的一种程式,具有高度的形式美,对内心情绪的外化、表现,是一种极好的手段。程先生的水袖200种招式,正是他从戏曲表演角度研究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结果。梅兰芳的水袖功夫也很了得。在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宇宙锋》、《天女散花》、《游园惊梦》等戏中,都可以看到他对水袖的出神入化的使用。如《天女散花》中的水袖舞动,就表现出了天空的感觉,水袖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让观众感到了风,看见了云,理解了天女的心情和意愿;而在《宇宙锋》中,大胆反抗昏君佞臣的赵艳容的水袖,又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基本功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2007年国庆大假期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录”,由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评讲昆曲之美。于丹是从青年时期开始接触昆曲,并沉浸其间,这是一般爱好者。而若从表演基本功角度讲,京昆大师、戏曲教育家俞振飞更是与众不同。俞振飞先生六岁即跟从父亲俞粟庐(著名昆曲唱家)习曲。粟庐先生教子极严,单说“拍曲子”,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唱同一支曲子,就要求儿子唱一百遍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字或一腔在他听来认为不够准确,那就要求重唱一百遍。于是,有时候俞振飞就不得不将一支曲子唱到四百遍。

  这样的基本功练习,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完全是枯燥无味的。广义地看,所有动作记忆的基本功练习,如钢琴、舞蹈、书法、戏曲的毯子功、把子功、扇子功等都是枯燥的。因为一个小孩子,对曲子中的内容往往是难以理解的。哪个地方有文采?哪个地方突出人物个性?哪个地方的情感最强烈?哪个地方的节奏变化如何巧妙等,小孩子一般不知道,当然很枯燥。然而,这种基本功的练习又十分必要。这种练习的巨大作用在于“不厌其烦地抓住外部形式不放”,达到记忆“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绝对准确”。任何基本功的练习,目的都是达到绝对准确。弹钢琴错一个音就可能肢解了整首曲子,跳舞时错一拍也许会踩了对方的脚,计算弹道数学题错写一个数字,说不定导弹就打到原定目标的十万八千里之外了。准确性与基本功就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

  梅兰芳、程砚秋、俞振飞这样的戏曲大师,他们准确到位的表演,与童子功、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分不开。而大学校园戏曲活动的开展,已经不存在这个阶段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正茂的美好时期,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理解能力都有了较高的基础,基本功训练不会像儿童练习那样枯燥无味,坚决不能放弃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并且,现在的基本功训练应当是充满乐趣的。像那些“高级票友们”聚在一起练唱腔、学动作,就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中国古典戏剧肢体语言》是配有VCD的书,对戏曲肢体表演程式有比较详细系统的介绍,其中包括水袖、扇子、手帕的许多表演技法,大学生可以对照学习,既愉快欢乐,又练了基本功。大学校园的戏曲活动,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基本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基本功的训练对艺术表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一般初学者往往体会不到。艺谚有云:“练死了,演活了。”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功,才能获得创造的自由。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说,有必要把表演程式练成自己的“第二天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形体的解放。

  戏曲表演基本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练声、吊嗓;

  第二,形体训练;

  练声吊嗓属于声乐范畴,戏曲发声方法是中国特色最鲜明的方法,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把发声路子走正。现在唱片、磁带、CD牒很多,甚至互联网上都可以下载名家大师演唱的唱段,都是大学生学习的好教材。

  形体训练包括腿功、腰功、站姿、手势、台步、圆场、起霸、趟马、走边、云手、翻身、髯口功、甩发功、靠把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矮子功、毯子功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定学几种,再根据行当的需要练习一些基本功。形体训练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有些武功动作专业性很强,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进行练习。

  三、虚拟·程式·唯美

  表演是戏曲的核心,戏曲表演在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发、步等方面都有特定的程式,戏曲表演基本功非常重要。但我们进行戏曲表演的创作,还要掌握它在创造舞台形象的基本原则和美学追求,这样,在创造人物的时候才方向明确,心中有数,不脱离戏曲人物的美学特点。大致说来,戏曲表演是在虚拟化的总体要求下提炼表现生活的程式,而程式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对唯美的追求。

来源:《戏曲鉴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