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戏剧获奖 > 获奖详情
历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湖南省获奖名单

  简介:“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是中国戏剧奖的六个子奖项之一,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是中国戏剧文学领域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评奖活动。其前身是1980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剧本评奖”活动。1994年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1981年变更为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2001年更名为“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2005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20多年来,这项国家级戏剧文学大奖,对当代戏剧文学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故的曹禺、于伶、黄佐临等戏剧大师,都曾是这一项奖的评委。

  “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由各省市剧协推荐,旨在奖励优秀戏剧作品、培养优秀剧作家。参评剧本为舞台剧的底本,样式限制为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儿童剧和滑稽戏。每届评奖名额8个。

  1982年4月,中国剧协湖南分会推荐的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编剧:水运宪)、花鼓戏《八品官》(编剧:甘征文)、花鼓戏《牛多喜坐轿》(编剧:陈芜),在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举办的“1980-1981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活动中获奖。

  1984年,中国剧协湖南分会推荐话剧《梅子黄时》(编剧:陈健秋),在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举办的“1982-1983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活动中获“优秀剧本奖”。

  1986年,中国剧协湖南分会推荐戏曲《喜脉案》(编剧:吴傲君、叶一青),在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剧本奖”。

  1988年7月6日,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授奖大会在岳阳举行。中国剧协湖南分会推荐的歌剧《深宫欲海》(编剧:冯柏铭)、京剧《曹操与杨修》(编剧:陈亚先)2部剧本获“优秀剧本奖”。

  1990年,中国剧协湖南分会推荐的现代花鼓戏《镇长吃的农村粮》(编剧:张敦云、段华),在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评奖活动中,获“优秀剧本奖”。至此,湖南省连续在全国五次剧本评奖活动中连续5次获奖,是“五连冠”。

  1994年,湖南省剧协推荐的话剧《水下村庄》(编剧:陈健秋)、戏曲《甲申祭》(编剧:刘和平)荣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1997年10月,湖南省剧协推荐的昆剧《偶人记》(编剧:陈健秋)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提名奖。

  1999年12月14日,湖南省剧协推荐的湘剧《马陵道》(编剧:陈健秋),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2000年11月4日,湖南省剧协推荐的花鼓戏《乡里警察》(编剧:冯之),荣获第十三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2002年12月,湖南省剧协推荐的花鼓戏《乡长本姓赵》(编剧:甘征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2004年12月,湖南省剧协选送的剧本《万年牌》(编剧:陈义平、陈健),获第十六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提名奖。

  2008年9月,湖南省剧协推荐的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花鼓戏《走进阳光》(编剧:彭铁森)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来源:湖南省戏剧家协会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