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上海戏剧》、浙江《戏文》、山东《戏剧丛刊》、江苏《剧影月报》、江西《影剧新作》、福建《福建艺术》、黑龙江《剧作家》、河南《东方艺术》、湖南《艺海》、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吉林《戏剧文学》、陕西《当代艺术》、四川《四川戏剧》、安徽《文化时空》杂志社联合主办,山东《戏剧丛刊》杂志社承办,9月在山东济南揭晓)
剧本:
一等奖:(以得票多少为序)
《又一个黎明》(话剧) 霍秉权《当代戏剧》
《好女人、坏女人》(戏曲) 魏明伦《四川戏剧》
《平头百姓》(六场话剧) 王立信《剧影月报》
《巾帼须眉》(十场历史京剧) 高芳彤《戏剧丛刊》
《村官李天成》(豫剧现代戏) 姚金成 张芳 韩尔德《东方艺术》
《中国梦》(写意话剧) 孙惠柱 费春放《剧作家》
《乡里法官》(现代戏) 冯之《艺海》
《狐狸围脖》(话剧) 罗辑(赵东菊)《戏剧文学》
二等奖:(以得票多少为序)
《母子桥》(新编古装剧) 汤印昌《福建艺术》
《钗钏记》(新编古典名剧) 原著(明)月榭主人 改编 方家骥《上海戏剧》
《少帅相亲》(话剧) 刘化文《文化时空》
《那年有一个红军》(大型戏曲) 曾少祥《戏文》
《苍山》(无场次赣剧历史剧) 王季桂《影剧新作》
《女儿大了,桃花开了》 陆军《戏文》
《保鼎记》(新编历史故事剧) 刘承杰《戏剧丛刊》
《邵江海》(歌仔戏) 曾学文《福建艺术》
《残阳清照》(戏曲) 高文畴《文化时空》
《对流雨》(话剧) 运新华《戏剧文学》
《帽子丢了》(探索话剧) 崔建华《剧作家》
《天地颂》(大型史诗剧) 东生 王正《四川戏剧》
《河源》(舞蹈诗剧) 韦吉《文化时空》
《都市彩虹》(豫剧现代戏) 韩枫《东方艺术》
《秦王遣将》(古装戏) 刘醒民《艺海》
《我长大了》(童话组合剧) 严光炎 俞景陆《影剧新作》
《青春哆来咪》(校园风情音乐剧) 曹琳 张帆《剧影月报》
《闯王与夫人》(新编古代戏曲) 李泽民《当代戏剧》
评论:
一等奖:(以得票多少为序)
《“无家可归”的体验与“另类”构建——想象全球化进程中的东方戏曲》 李远强《四川戏剧》
《论中国当代戏剧中的反现代倾向》 董健《戏剧艺术》
《中国梦与美国梦——〈狗儿爷涅槃〉与〈推销员之死〉》 吴戈《戏剧艺术》
《关于龙江剧建设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李明明 孙天彪《剧作家》
《俞振飞演剧思想梳理》 刘厚生《上海戏剧》
《评刘京仪悲剧三种》 孙文辉《艺海》
《二人转美学三题》 王木箫《戏剧文学》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为指导改进我省戏剧创作工作》 刘晖《戏剧丛刊》
《关于福建戏曲创作的一些思考》 王评章《福建艺术》
《空的空间与虚的实体——从中国绘画看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邹元江《戏剧艺术》
二等奖:(以得票多少为序)
《大时代的切片》 毛时安《上海戏剧》
《从悲剧的经典定义考察悲剧的严肃性》 田兆耀《剧影月报》
《明代“越中派”曲论初探》 徐宏图《戏文》
《曹禺与易卜生戏剧结构的现代性体现》 韩素梅《戏文》
《从几部成功的剧目看中国戏曲发展前景》 孙昭《当代戏剧》
《叙事者的出场》 汤逸佩《戏剧艺术》
《再论戏曲与教育》 石磊《东方艺术》
《大写人、重写情》 舍予《影剧新作》
《盛唐宫廷的剧场与舞台》 窦培德《当代戏剧》
《戏剧空间的视觉艺术转换》 谢惠钧《艺海》
《青出于蓝另放光辉》 朱林《剧影月报》
《艺术人生化》 黄伟华《东方艺术》
《戏曲音乐:在传统变迁的语境中》 郑长铃《福建艺术》
《解构经典的文化意义》 徐煜《戏剧文学》
《山东新编历史剧的回顾与展望》 王华莹《戏剧丛刊》
《当下语境中的戏剧研究和性别批评》 李祥林《四川戏剧》
《自言自语20年》 张子扬《剧作家》
《演绎人生的尴尬与无奈》 杨建龙《上海戏剧》
《提高社会责任感是历史使命》 林葆《影剧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