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种大观 > 剧种详情
常德花鼓戏

  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盛行于常德一带。清道光时即有“花鼓戏”名称和戏班的记载。石门县夹山寺堆弃之残碑中,有道光十年(1830)残碑,载:“禁演唱花鼓夜戏,以端风口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类,……”常德花鼓戏各地俗称不一,常德、汉寿、桃源称灯戏、揢揢戏、调儿戏;津市、澧县叫花鼓儿;石门又叫柳子戏或“杨花柳”;慈利则叫下河戏。本世纪五十年代定名为常德花鼓戏。

  清嘉庆年间,常德府各地新春灯节时,已有“采茶灯曲”的演唱活动。最初多为“二小”、“三小”剧目,如石门的《瞧相》、桃源的《捡菌子》、常德的《圆脚盆》等,保持了载歌载舞的地花鼓风格,丑、旦唱小调或打锣腔,作简单的故事表演。也有二旦一丑或一生等行当的剧目,如打锣腔《潘金莲裁衣》等。清末由沿沅、澧二水入湘的川调而形成的琴腔正宫调,加速了常德花鼓戏表演,音乐等程式的发展。大型剧目随同声腔的成熟而开始盛行,如《刘海戏蟾》、《黄金塔》、《东川寻夫》等。各地相继涌现了一批如郭六(桃源)、田文臣(慈利)等艺师以及陈春林(常德)、陈小春(澧县)、覃浩然(石门)等有影响的艺人。

  常德花鼓戏戏班,有如下三种形式:以巫师坛门结班,此类戏班多集中在澧水流域及沅水的桃源县;以行箱本家结班,多在常德、汉寿一带;另一种是各地均有的以师承关系组合的戏班,此类戏班在艺术上较有规模。清末,因民间小戏常被禁演,常德花鼓戏为了生存和发展,常与常德汉戏、荆河戏艺人搭班演出,形成了相当长的半台班时期。这些半花半汉的戏班,促进了花鼓戏舞台表现手段的完善和规范化,丰富了演出剧目,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半台班的鼎盛时期,戏班约有六十余个。如桃源张树生的宏胜班(后改新舞台)、澧县喻春满的大京班(后改红霞班)、慈利的宝庆班、汉寿的乐三班等。沅水的“三生搭一皆”(萧普生、舒美生、王茂生和曾云皆),澧水中游的“慈利三保”(谭永保、朱风保、陈河保),澧水下游的“澧水三霞”(徐霞林、王霞之、萧霞云)等均为这一时期中艺术造诣较深的艺人。

  常德花鼓戏传统剧目有百余个,其中半数为丑旦“二小戏”。此外尚有部分俗称“杂戏”的剧目,如《冲老爷收租》、《毛山骗诓》等,已具老生、老旦和净行的雏型,唱腔已有少量正宫调,此类剧目多为本剧种独家戏。大本戏多是移植或整理加工而成,独家戏仅存《黄金塔》、《东川寻夫》、《西蜀寻父》、《热水坑》等数出,均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多家庭悲剧。有些剧目如《药茶记》、《冲老爷收租》等颇具一定的反封建色彩。此外,还有数出花鼓高腔戏《放羊下海》、《闹花园》和仅有故事“总纲”而无定本的所谓“条纲戏”多属连台本戏,如《四下河南》等。

  常德花鼓戏的正宫调,生、旦行至今仍采用假声高八度演唱句尾的唱法,通过音色对比、音程大跳使其情绪苍凉,情调古朴。其他如潼关调亦是极有特色的专用悲腔。常德花鼓戏的表演,生活气息浓郁,如《唐二爷试妻》的小旦,有一大段用舞蹈语言表达的纺纱过程,从发上抽取花针、纺纱、直到搓纱唱曲,十八个程序细腻优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桃源、澧县、临澧四县先后成立了专业花鼓戏剧团。1955年,桃源花鼓戏剧团以《清风亭》一剧参加了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剧本三等奖,张树生与其徒吴志柏分别获演员一、三等奖。1957年和1959年,常德和桃源分别以改编传统戏《甘氏二嫂》和现代戏《九龙巨变》参加全省戏曲汇报演出及观摩会演。常德县还曾先后于1960年、1964年、1978年举办过三届专业培训班,一批颇有成就的中、青年演员、乐手成为当今的剧团骨干。1980年,常德县花鼓戏剧团新编的《尤二姐之死》参加首届全省戏剧季演出,获演出二等奖。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