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种大观 > 剧种详情
阳戏

  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又常以县定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大庸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等。

  早年阳戏的流传,尚未见诸史籍。沅陵辰河戏老艺人向寿卿的曾祖父向光前唱阳戏。据墓碑所记,向光前生于嘉庆八年(1803),死于道光三十年(1850)。黔阳阳戏老艺人杨思梅,祖传四代唱阳戏,其曾祖父杨癞子出生年代距今也已近两百年。

  阳戏的形成,与傩堂戏、民间花灯有着密切关系。傩堂戏是湘西一带的巫师在酬神还愿时常演的一种戏曲形式,阳戏亦多演出于酬神还愿时,两者常同台演出。黔阳一带至今还称傩堂戏为“内教”,称阳戏为“外教”。据阳戏老艺人钦光年说,其师陈三元(约生于1851年)曾讲,从前阳戏不开脸,只戴脸子壳。这说明早期阳戏与傩堂戏有相似之处。阳 戏传统小戏里有不少载歌载舞的剧目,均具花灯演唱的特点,而《盘花》、《捡菌子》、《掐莱苔》等剧目,则直接来自花灯。老艺人中至今还流传着“阳戏头、灯戏尾”或“灯戏头、阳戏尾”的谚语。不少阳戏艺人兼演花灯,溆浦一带甚至是“白天唱花灯,晚上唱阳戏”。

  阳戏在发展过程中,还曾受到辰河戏的影响。早期阳戏以演小戏为主,后从低台(地摊)走上高台(舞台),从农村流入城市,逐渐上演大戏,脚色行当由“二小”、“三小”向多行当发展。有些行当即直接取自辰河戏,如阳戏花脸唱腔和打引、念诗等多与辰河高腔相同,辰河戏的一些过场音乐也在阳戏中使用。《掉白扇》、《吊妆楼》、《蜜蜂头》、《侯七杀母》 等辰河高腔整本戏,在阳戏中亦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

  1949午前,阳戏无职业班社,艺人大多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巫师、小商贩等,每逢春节或农闲季节,临时组合成班,在不同的季节中分别演出年节戏、还愿戏、敬神戏、庆贺戏、禾苗戏、茶花戏、赌博戏等。演出场地不拘,广场、祠庙、堂屋,甚至拼几张桌子就可演出。 这种临时组成的戏班,称“阳戏堂子”。据统计,凤凰有黄合、茶田、新场、山口、古冲、吉信等十二家。吉首有上秦盘、下秦盘、半坡羊、两斗田、西门口、麦田等二十四家。影响较大的为滕代荣父子组成的一家班。今怀化地区境内曾有七十多个阳戏堂子,一千五百余名阳戏艺人散布在各地演出,其中黔阳的黄秀炳堂子、朱德梅堂子、溆浦县的郑占先堂子,活动最为频繁。

  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凤凰、大庸、怀化、吉首等县专业阳戏剧团;同时,湘西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保靖、泸溪、花垣、古丈、黔阳、会同等地的剧团或文工队,也常演出阳戏剧目。业余的演出活动更是遍及湘西各地。

  据今掌握的资料。阳戏的传统剧目约一百五十余个。内容大多反映家庭、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以及神怪妖狐故事。一般分为大阳戏和小阳戏两类。小阳戏即“二小戏”、“三小戏”;大阳戏为多脚色的大本戏。两类剧目来自四个方面。一、历史上阳戏积累的剧目。如《雷交锤》、《杉树湾诊驼》、《勾头催粮》、《三看亲》、《放召召》、《江边洗裙》,《丁狗儿讲书》、《珠帘会》、《玉簪花》、《大发雷》、《鲍家庄》等。二、来自傩堂戏的剧目。如《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等。三、来自花灯的剧目。如《捡菌子》,《掐莱苔》、《盘花》、《打猪草》、《扯笋子》等。四、移植地方大戏或木偶戏的剧目。如《白蛇传》、《平贵回窑》、《文王访贤》、《磨房会》、《游龙戏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理的传统剧目有《盘花》、《割茅》、《三宝舞龙》、《勾头催粮》、《捡田螺》等,编创的现代戏有《斗笠湾》、《龙山全》等,改编的神话戏有《春哥与锦鸡》等。

  阳戏以“二小戏”的表演艺术最具代表性。步法:小丑有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等;小旦有所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等。表演程式和舞台调度:小丑有“满台窜”、“半边月”、“三步半”等;小旦有“挑帘”、“耸肩”、“扯四角”、“驾妖风”、“风摆杨柳”、“斑鸠揽豆”等。又有一种“打求财”的表演形式,以一丑一旦扮演一对夫妻,男名秦和利,女叫汤氏,秦和利从外经商回来,夫妻见面时互相盘问对唱,无固定唱词,由演员即兴编词,随编随唱。未上场的演员和台下观众都可参加对唱,尽兴方散。

  阳戏的唱腔以曲调连接为主,辅以板式变化。正调,在曲调结构上近似花鼓戏“川调”形式,也分“单句子”与“夹句子”两种。主要伴奏乐器是“嗡琴”。

  阳戏唱腔分男女腔,为同宫异腔,通常女腔音域高于男腔四度,用共同的过门相互联接。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