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导航
检索
高级检索
本站首页
剧种大观
戏剧人物
戏剧图片
戏剧知识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
戏剧研究
戏剧机构
戏剧获奖
唱词剧本
曲谱
艺坛轶事
检索
高级检索
本站首页
剧种大观
戏剧人物
戏剧图片
戏剧知识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
戏剧研究
戏剧机构
戏剧获奖
唱词剧本
曲谱
艺坛轶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戏剧机构
> 科班
按剧种分类
· 望城县艺群花鼓戏剧团
艺群花鼓戏剧团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故乡唯一的民间职业花鼓戏剧团,组建于1985年,有全套服装、灯光布景、电脑放词等设施设备。剧团由四代演戏的世家子弟卞正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创办,全家8口乃为班底(妻子、儿媳、内弟媳共8人),全团共24人,望城...
· 保和堤班
立科于1931年,由艺人刘于云(旦)、李福翠(旦)、唐四福(小生)为师,艺徒每人交银洋三块,谷一担。科班时间为一冬一春。主要剧目有《槐荫送子》、《犁母封官》,培训出了王光明(王霞之)等艺人。
· 嘉山班
立班于澧县嘉山新洲,艺师喻春满,巫师出身,艺技全面,有组织才能,长于丑行,文武六场面皆精,长期以巫教坛门科徒为班。喻氏传艺是“以戏带人”,教戏即排“条纲”,他虽然性情乖戾,常打骂苛求徒弟,但因戏路宽,故在同行和艺徒中颇有名望。三十年代,喻氏科...
· 三板桥班
立科于1928年,艺师曾庆福,是著名生角。当时曾氏已年过花甲,在石门枣儿叉三板桥收徒传艺,学期二年,以科为班。艺徒须交谷百斤,鸦片五两作为学费。此届艺徒为“彩”字派,共十余人。澧县艺人李运奇慕名而至,后改艺名李彩凤,是澧水下游颇有声望的旦角。
· 楚庆班
1918年立科于石门磨市乡,当时曾氏坛门坛主曾大环,聘请石门著名半台班玉庆班的名旦赵玉儿为艺师,艺人先后达50余人。楚庆科班颇有影响的艺人有雷楚茂(丑)、曾楚芝(生)、朱楚福(生)、朱楚喜(小生)、朱楚凤(旦)、马楚玉(老旦)、文楚红(小生)、江楚...
· 瞿庸班
是常德花鼓戏延续时间最长的科班。清光绪后期(1904—1908),由田文臣在慈利县瞿庸乡组建。光绪末年,由该科班出身的“松”字派艺人有于松娥、蒋松凤等。民国初年,又有“慈”字派艺人萧慈寿、伍慈凤等。二十年代,曾以“保”字派艺徒组成“宝庆班”,内有被称...
· 洪胜班
班址在桃源黑溪堉,本家兼艺师张树生,为本世纪沅水流域久负盛名的艺人,是“官”(汉剧)、“灯”(花鼓戏)、“愿”(傩堂戏)都能演的风云人物,以生行擅长。清末民初,他在家乡黑溪峪开始科班授艺生涯。数十年中,嫡传与参拜的艺徒不下百余,并终生以徒组班...
· 金玉班
设常德、桃源接壤地三叉港,本家刘大槐,艺师萧一亭。萧一亭为陈春林之徒,巫师出身,以丑行见长。花鼓戏汉戏俱精,巫、道教皆能,又善场面。长年以科徒为业。金玉班二十年代以“元”字为派,艺徒中后来有名艺人樊元凤(旦)。三十年代初以“红”字为派。陈红秀...
· 乐山班
以汉寿乐山乡命名。艺师黄桂生(约1890—?),生行,造诣颇深,先工旦后改生。民国二十五年(1936)前后,该班每年在春节后和收完早稻这两季,收徒传艺。主要艺徒有杨智生(生)、韩保林(旦)、李克壮(丑)、陈干初(小生)等,其中杨智生是颇有影响的生角。...
· 陈春林班
班主陈春林(约1860—?),郭六之徒,长旦行。清末民初,该班主要艺徒蔡跃兰(生)、张树生(生)、舒美生(生)、萧一亭(丑)等人,对剧种的继承与发展,作过较大贡献。如蔡跃兰的唱腔以“堂音”为人称道,表演亦有时誉。舒美生是少有的文武小生,尤以腿功见...
戏剧研究
更多
·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祁剧《莲台观世音》的普世情怀
·
拯救民族苍生的赤子情怀——解读湘剧高腔《谭嗣同》
·
中国民间传统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的完整性保存及活态式教学的思考、实践与总结
·
重在塑造人物性格——我演杨排风的一点体会
·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历史现状研究
·
子龙一身是仁爱——评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
戏剧获奖
更多
·
岳阳两花鼓小戏荣膺全国大奖
·
戏曲小梅花荟萃传喜讯
·
省昆剧团青年演员雷玲喜摘“梅花奖”
·
衡阳湘剧在省级大赛中斩获银、铜奖
·
《村官是个堂客们》明年晋京
·
我市青年演员苏惠娟捧回“芙蓉奖”
底部